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带辊是借助轴承连接到所述输送机架,输送带传动时需要较大的张紧力,轴承长时间使用后的摩擦损伤较大,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轴承外套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保护筒,保护筒上连接有用于润滑轴承的加油装置,加油装置包括与保护筒相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油孔。向加油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连接管流过保护筒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达到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轴承(5)外且连接在机架(1)上的圆柱状的保护筒(6),所述保护筒(6)上连接有用于润滑轴承(5)的加油装置,所述加油装置包括与保护筒(6)相通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管(61)连接于保护筒(6)圆周侧面上靠近顶端的一端,所述连接管(61)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油孔(62)。
设计方案
1.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轴承(5)外且连接在机架(1)上的圆柱状的保护筒(6),所述保护筒(6)上连接有用于润滑轴承(5)的加油装置,所述加油装置包括与保护筒(6)相通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管(61)连接于保护筒(6)圆周侧面上靠近顶端的一端,所述连接管(61)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油孔(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1)靠近保护筒(6)的一端固定有海绵球(63),所述连接管(61)内设置有弹力方向与连接管(61)轴向一致的弹簧(64),所述弹簧(64)远离保护筒(6)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4)靠近海绵球(63)的一端连接有滤板(6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孔(62)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输油管(4),所述输油管(4)顶端固定有与输油管(4)相连通的油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7)的顶面上连接有油杯盖(71),所述油杯(7)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杯盖(71)的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油杯盖(71)侧面的固定块(8)以及开设在油杯(7)外侧面上的限位槽(72),所述固定块(8)的背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72)配合的卡块(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81)为吸附件,所述限位槽(72)内设置有与吸附件磁性相吸的磁吸件(7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1)靠近轴承(5)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物料输送装置,通过输送带将各种原料输送至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加工。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373251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架,在该输送机架上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前端和输送方向的后端处都分别设有带辊,并且其还包括输送带,该输送带设置成可在输送机架上并围绕带辊移动。输送带按如此方式设置在输送机架和带辊上并被拉紧,以便在输送带的外侧边沿与输送机架之间获得密封效果,其中输送带的外侧边沿从输送机架的边缘处缩进至少等于在输送带运动中的侧向变化的最大掠过量的距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带辊是借助轴承连接到所述输送机架,输送带传动时需要较大的张紧力,轴承长时间使用后的摩擦损伤较大,影响使用寿命,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其具有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包括套设在轴承外且连接在机架上的圆柱状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上连接有用于润滑轴承的加油装置,所述加油装置包括与保护筒相通的水平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保护筒圆周侧面上靠近顶端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与连接管相通的润滑孔,润滑孔的直径远小于滚子的直径,不会影响滚子的滚动。向加油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连接管流过保护筒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靠近保护筒的一端固定有海绵球,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弹力方向与连接管轴向一致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保护筒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按压块使弹簧压缩,然后弹簧将弹力传导到海绵球上,挤压海绵球使海绵球内吸收的润滑油被挤压出来,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润滑油进入轴承的量,避免了润滑油直接倒入轴承内造成润滑油四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靠近海绵球的一端连接有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增加了弹簧与海绵球的接触面积,方便挤压海绵球。滤板上的滤孔使得从加油孔注入的润滑油顺利从滤板流至海绵球处被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油孔处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顶端固定有与输油管相连通的油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入的润滑油经输油管流至连接管内,经连接管流过保护筒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外,涂抹润滑油后可降低零件运行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杯的顶面上连接有油杯盖,所述油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杯盖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杯盖可以防止润滑油被污染,也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油杯盖,向油杯内注入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油杯盖侧面的固定块以及开设在油杯外侧面上的限位槽,所述固定块的背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杯盖盖合在油杯上时,卡块恰好卡嵌入限位槽,从而固定住油杯盖,在不施加外力的作用下,油杯盖不易打开。油杯盖一方面起到保护润滑油不受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油杯盖也防止输送机运作时机器晃动,导致润滑油在油杯中晃动溅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为吸附件,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与吸附件磁性相吸的磁吸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磁吸件与吸附件磁性相吸,使得卡块更牢固地卡嵌在限位槽中,使得油杯盖与油杯连接紧密,机器运作过程中不易松动。磁吸件为磁铁,吸附件可采用铁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靠近轴承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管倾斜设置,在重力作用下润滑油向下流动,减少润滑油在连接管中逆流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加油装置的设置,向加油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连接管流过保护筒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2.通过海绵球的设置,按压按压块使弹簧压缩,然后弹簧将弹力传导到海绵球上,挤压海绵球使海绵球内吸收的润滑油被挤压出来,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润滑油进入轴承的量,避免了润滑油直接倒入轴承内造成润滑油四溢;
3.通过油杯的设置,从油杯注入的润滑油经输油管流至连接管内,经连接管流过保护筒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加油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油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带辊;3、输送带;4、输油管;5、轴承;6、保护筒;61、连接管;62、加油孔;63、海绵球;64、弹簧;641、滤板;65、按压块;66、盖板;7、油杯;71、油杯盖;72、限位槽;721、磁吸件;8、固定块;81、卡块;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输送带轴承润滑装置。输送机一般包括机架1、分别安装在机架1一端的两个带辊2、套设在带辊2上的输送带3,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轴承5,带辊2是借助轴承5连接到机架1上,轴承5安装在输送带3的外侧。机架1上焊接有圆柱状的保护筒6,保护筒6与轴承5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共设有四个保护筒6。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轴承5内,在保护筒6的端面上铰接有盖板66。
参照图2与图3,为减少轴承5在运行时的产生的磨损,保护筒6上连接有用于润滑轴承5的加油装置。润滑分为稀油润滑和浓油润滑,本实施例中采用稀油润滑。加油装置包括与保护筒6相通的连接管61,连接管61连接于保护筒6圆周侧面上靠近顶端的一端,连接管61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孔62。轴承5的外圈上开设有与连接管61相通的润滑孔(图中未展示出),润滑孔的直径远小于滚子的直径,不会影响滚子的滚动。连接管61靠近轴承5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在重力作用下润滑油向下流动,减少润滑油在连接管61中逆流现象的产生。为了方便加油,在加油孔62处螺纹连接有输油管4,输油管4呈圆柱状且竖直放置,输油管4顶端固定有与输油管4相连通的油杯7。从油杯7注入的润滑油经输油管4流至连接管61内,经连接管61流过保护筒6从润滑孔流入滚子间。
参照图2与图4,为防止输送机运作时晃动,导致润滑油在油杯7中晃动溅出,在油杯7上铰接有一个油杯盖71。油杯7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油杯盖71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油杯盖71侧面的固定块8,固定块8与油杯盖71一体成型且固定块8呈矩形状,固定块8的背面上焊接有一卡块81,卡块81呈矩形状。相应地,在油杯7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卡块81卡嵌配合的限位槽72。卡块81是具有一定弹性的铁片。为了使得卡块81与限位槽72连接更紧密,不易松动,在限位槽72中卡嵌有一个磁吸件721。本实施例中,磁吸件721为磁铁,由于磁吸件721与吸附件铁片磁性相吸,使得卡块81更牢固地卡嵌在限位槽72中,使得油杯盖71与油杯7盖合紧密。
参照图2与图3,为了控制润滑油加入的量,在输油管4靠近连接管61的一端连接有截止阀9,通过截止阀9控制输油管4的流通。连接管61内设置有海绵球63,用于吸收润滑油。海绵球63与连接管61可采用胶黏剂固定,避免其脱离连接管61。连接管61内设置有弹簧64,弹簧64的弹力方向与连接管61的轴向平行,弹簧64远保护筒6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65,按压块65在弹簧64无形变的情况下部分伸出连接管61。弹簧64一端与按压块65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滤板641,滤板641与弹簧64接触。滤板641增加了弹簧64与海绵球63的接触面积,方便挤压海绵球63。滤板641上的滤孔使得从加油孔62注入的润滑油顺利从滤板641流至海绵球63处被吸收。通过加油孔62向连接管61内添加润滑油,海绵球63吸收润滑油,然后推动按压块65挤压海绵球63,使海绵球63内的润滑油经过润滑孔缓缓进入轴承5的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加油前,克服磁吸件721与卡块81之间的吸引力,向外拉动固定块8,使得卡块81从限位槽72中分离出来,翻转打开油杯盖71。
向油杯7内注入润滑油,注入的润滑油经输油管4流至连接管61内,海绵球63吸收润滑油,然后推动按压块65挤压海绵球63,使海绵球63内的润滑油经过润滑孔缓缓进入轴承5的滚子间,通过润滑可以减少零件运动中的磨损,提高轴承5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808.6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455549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65G 45/02
专利分类号:B65G45/02;F16C33/66
范畴分类:32F;27H;
申请人:西安天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天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南伍村砖厂
发明人:何阳
第一发明人:何阳
当前权利人:西安天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