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论文_张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相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震旦,徐汇,学院,天主教,耶稣,孔子,辅仁大学。

马相伯论文文献综述

张生[1](2019)在《马相伯:“唯有真心万古留”》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马相伯(1840—1939),大家现在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他在晚年讲的那句自我调侃的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100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1938年冬,为避寒和躲避日本战火,马相伯由桂林避居越南谅山。次年春,着名记者胡愈之前来谅山看望他,两人聊到抗战已让中国这头睡狮醒来,又聊到他一生为国事呼号,又如此长寿,可谓"人瑞"。这时,马相伯脱口而出说自己不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周萍萍[2](2019)在《清末民初马相伯与英敛之的交往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相伯与英敛之是近代中国天主教着名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教会为西方传教士所掌控。针对教会中盛行的读中国书无用等论点,他们推崇学术传教路线,劝勉信徒研习中国文化,为此校勘出版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的着述、创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马相伯和英敛之成为了忘年之交。(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李天纲[3](2019)在《马相伯的“还我河山”和“与造物游”》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相伯大约是在1909年即70岁时开始研习书画的。他书写的条幅、对联、寿幛、题词是有“润格”的。但是,这些收入都存入了一个账户,拿去办“救国会”,做抗战用。“九一八”、“八一叁”,战火纷起,乱世又现,大家想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1931年,马相伯虚岁92(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5-24)

班瑞钧,原小强[4](2019)在《马相伯实业与教育的双轨现代性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实业与教育等等进路历史性地属于"中国现代性"的重要课题之列,同时也提供了"中国传统性"再获新生的历史契机。在近现代历史叙事的层面,马相伯具有"实业家+教育家"的双重标签。在现代性视野下,马相伯从夯实基础、广汲资源、开放创新等方面展开探索。他及其同行者们的思想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近代中国现代性萌芽的基础"场域"的一部分。以现代性为"座架",站在实业史和教育史的双向叙事维度上,对马相伯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张大中国近现代"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资源,并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现代性发展构成一定的逻辑影响力。(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任轶[5](2019)在《马相伯与耶稣会博弈下的震旦学院(1903—1905)》一文中研究指出震旦学院由华籍耶稣会士马相伯于1903年创立,不仅是其为振兴中国所做的努力,也体现了其学贯中西的文化熏陶。伴随着办学成功,外籍耶稣会士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再到争夺者,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学院于1905年3月解散。震旦学院的发展历程并非是中外教徒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文化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流、冲突与妥协的协商过程。马相伯与外籍耶稣会士对"西学"的认知差异导致了双方不同的精英培养策略。外籍会士希冀以制度治校代替个人管理,进而在山头林立的天主教修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震旦学院领导权之争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与中国知识精英个人经历、天主教修会策略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9年02期)

谈笑[6](2018)在《马相伯与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1887年李鸿章曾试图与美国费城辛迪加合办华美银行,这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尝试与外商合办银行。马相伯作为李鸿章的特使,亲赴美国订立合办银行合同。该事件也是马相伯由仕而隐,转而投身教育事业的转折点。既有研究对马相伯此段经历的论述皆极为简略。马相伯晚年回忆由于相隔久远,不仅时间有误,而且事实多有矛盾之处。19世纪英美报纸对该事件多有报道,不仅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书信史料,而且清晰记录了马相伯在美经历,对于订正马相伯年谱和华美银行事件经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8年06期)

玲珑[7](2018)在《百岁“奇人”马相伯》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奇人是着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震旦学院、复旦大学的创办人,辅仁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马相伯。奇人事迹马相伯1840年4月7日生于江苏省丹阳马家村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1876年(清光绪二年),因为自筹经费救济灾民,马相伯与教会产生分歧,被幽禁要求"省过",他愤而脱离耶稣会还俗。(本文来源于《益寿宝典》期刊2018年30期)

玲珑[8](2018)在《百岁“奇人”马相伯》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正是中华大地遭受苦难的岁月,可以说是民不聊生。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奇人,在那艰难的岁月不仅寿活一百,还做出了很多令人称奇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就是着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震旦学院、复旦大学的创办人,辅仁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马相伯。(本文来源于《中老年保健》期刊2018年09期)

王皓[9](2018)在《陈垣与马相伯和英敛之的文献交往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陈垣与英敛之和马相伯的学术交往中,文献居于一种中心的地位。马、英、陈叁人在明末清初天主教文献的考订、刊刻和搜集等活动方面密切合作,并由此促进了陈垣关于中国天主教史的研撰。叁人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对马相伯和英敛之而言,中国天主教学术由此得到彰扬。对陈垣而言,这种合作在客观上推动了他弃政从学,其个人事业乃至中国近代史学由此而产生重要的转折。(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薛玉琴[10](2018)在《马相伯佚文《尊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相伯(1840-1939)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宗教家与社会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的思想与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在从事马相伯研究的十余年中,陆续收集了散见于近代报章杂志以及档案中的有关马相伯的新史料。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关马相伯的资料集主要有叁种:一为马相伯的私淑弟子方豪神父整理编撰,由北平上智编译馆分别于1947、1948年出版的《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先生文集续编》;二为朱维铮主编的《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叁为李天纲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笔者发现的新史料皆未收录进以上叁种资料集,《尊孔说》即为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一则史料。该文发表的背景是民国初年社会上掀起尊孔思潮以及发生国教运动。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鉴于晚清学部所颁教育宗旨有"忠君"与"尊孔"两项,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主张将其删除,并取消在校读经。康有为、陈焕章等孔教派人士为抵制新教育方针的颁布,以保国、保种,保存国性,重建国民道德,重拾人心,挽救国人信仰危机,拯救分崩离析的社会秩序为由,极力要求恢复尊孔读经,并于1912年10月7日在上海成立"孔教会",由此拉开了国教运动的帷幕。后经袁世凯北洋政府尊孔政策的推波助澜,尊孔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1913年8月15日,孔教会代表陈焕章、严复、梁启超、夏曾佑、王式通等人联名上书参众两院,要求国会在宪法草案中规定以孔教为国教。孔教问题由此成为民初制宪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实际上,孔教问题在民初不仅成为一个法律问题,一个涉及意识形态及政治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在清末,马相伯是立宪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进入民国,他作为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政治顾问,受聘为由袁世凯政府设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后该会改为"研究宪法委员会",亦称"宪法研究会")的委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民国初年制宪问题的讨论。同时,他又身为中国天主教界的领袖人物,学贯中西并具有宪法学素养。他对于"尊孔"问题的评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他对于孔教问题的态度、立场和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民初国教运动的缘由,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政治混乱之根源,民国初年制宪会议存在的政争、党争症结问题以及儒学进行近代转型的艰难历程。(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8年03期)

马相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相伯与英敛之是近代中国天主教着名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教会为西方传教士所掌控。针对教会中盛行的读中国书无用等论点,他们推崇学术传教路线,劝勉信徒研习中国文化,为此校勘出版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的着述、创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马相伯和英敛之成为了忘年之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相伯论文参考文献

[1].张生.马相伯:“唯有真心万古留”[J].中国图书评论.2019

[2].周萍萍.清末民初马相伯与英敛之的交往探微[J].世界宗教文化.2019

[3].李天纲.马相伯的“还我河山”和“与造物游”[N].文汇报.2019

[4].班瑞钧,原小强.马相伯实业与教育的双轨现代性进路[J].高教学刊.2019

[5].任轶.马相伯与耶稣会博弈下的震旦学院(1903—1905)[J].史林.2019

[6].谈笑.马相伯与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J].历史教学问题.2018

[7].玲珑.百岁“奇人”马相伯[J].益寿宝典.2018

[8].玲珑.百岁“奇人”马相伯[J].中老年保健.2018

[9].王皓.陈垣与马相伯和英敛之的文献交往考述[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薛玉琴.马相伯佚文《尊孔说》[J].历史教学问题.2018

论文知识图

1 特载复旦大学发展史(1905~1986)(1)马相伯1 特载复旦大学发展史(1905~1986)(2))明朱见深《柏柿如意》(图2-32)明...救国联合会《马相伯先生年谱》

标签:;  ;  ;  ;  ;  ;  ;  

马相伯论文_张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