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应用在搬运机领域,解决了锻件搬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轨道、滑移连接在轨道上的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设有夹持部;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能够快速的对锻件进行夹持和搬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7)、滑移连接在轨道(7)上的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底板(21)、固定在底板(21)上支撑柱(22)、固定在支撑柱(22)上的转轴(23)、转动连接在转轴(23)上的导向套(24),所述支架(2)设有伸缩臂(3),所述伸缩臂(3)滑移连接在所述导向套(24)中,所述伸缩臂(3)的一端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包括连接在伸缩臂(3)上连接座(42)、转动连接在连接座(42)中的两个夹块(43),两个所述夹块(43)之间铰接有双头液压缸(41)。
设计方案
1.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7)、滑移连接在轨道(7)上的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底板(21)、固定在底板(21)上支撑柱(22)、固定在支撑柱(22)上的转轴(23)、转动连接在转轴(23)上的导向套(24),所述支架(2)设有伸缩臂(3),所述伸缩臂(3)滑移连接在所述导向套(24)中,所述伸缩臂(3)的一端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包括连接在伸缩臂(3)上连接座(42)、转动连接在连接座(42)中的两个夹块(43),两个所述夹块(43)之间铰接有双头液压缸(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3)上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2),所述第一液压缸(32)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2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位于所述导向套(24)的两侧铰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25),所述导向套(24)的两侧设有凸轴(27),所述第二液压缸(25)的活塞杆的头部固定有连接环(26),所述连接环(26)套设在所述凸轴(2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20),其中一个所述齿轮(20)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另一个所述齿轮(20)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轴(13),所述底板(21)和其中一个所以齿轮(20)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设有油箱(28),所述油箱(28)的出油口位于所述齿轮(20)啮合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型钢(11)、滑移连接在型钢(11)上的滑板(12),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板(12)上,所述型钢(11)的内侧设有限位槽(18),所述滑板(12)上设有滑轮(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11)沿垂直于所述轨道(7)的方向设置,所述型钢(11)的两端设有滚轮(19),所述滚轮(19)滚动连接在所述轨道(7)中,同一个所述型钢(11)的所述滚轮(19)之间设有连杆(52),所述连杆(52)上设有减速箱(51),所述减速箱(51)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刹车轮(53),所述刹车轮(53)上设有制动装置(6),所述制动装置(6)包括镜像分布在刹车轮(53)两侧的K形的支撑架(61),所述支撑架(6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型钢(11)上,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61)的上端铰接一根连杆(52),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架(61)的上端铰接有倾斜的楔块(63),所述连杆(52)铰接在楔块(63)上,所述楔块(63)上远离所述连杆(52)的一端设有第三液压缸(64),所述第三液压缸(64)竖直固定在所述型钢(11)上且第三液压缸(64)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楔块(6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3)内设有驱动轴(33),所述驱动轴(33)与所述夹持部(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33)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臂(3)中,所述驱动轴(33)上远离所述夹持部(4)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3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
背景技术
锻件大多数都是通过机械手夹持,再通过锻打锤锻打,锻打后的产品在搬运的时候,都是通过行车,行车在起吊锻件的时候会有以下几个缺陷:
1、行车使得电机转动,通过释放和收短钢丝绳的长度进行起吊,由于钢丝绳和锻件吊挂在空中导致锻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惯性大,当行车停止时,此时锻件和钢丝绳依然会晃动,非常的危险;
2、行车在起吊的时候,需要人工劳动量大,并且行车行走速度慢,影响搬运的效率。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搬运锻件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其优点是,能够快速夹持搬运中大型锻件,提高锻件的搬运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滑移连接在轨道上的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的导向套,所述支架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滑移连接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伸缩臂的一端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在伸缩臂上连接座、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中的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之间铰接有双头液压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部用于夹持锻件,伸缩臂能够伸缩,从而方便夹持部将锻件夹住。两个夹块将锻件夹持在中间,双头液压缸同时带动夹块转动,从而实现对锻件夹持和松开的动作。伸缩臂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支架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底座滑移连接在轨道上。当夹持部将锻件夹持住后,此时移动底座,从而使得支架和锻件一起移动。导向套能够转动,从而使得伸缩臂能够进行上下摆动;支架能够绕竖直的轴向转动,从而便于带动锻件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方便将锻件从低处搬运到卡车上,进一步便于输送到大型的机加工工厂加工。缩短搬运的时间,提高搬运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臂上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套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压缸用于伸缩臂在导向套中滑移,从而驱动夹持部向工件靠近,夹持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将锻件至于两个夹块之间,再通过双头液压缸夹紧,从而便于将锻件快速的夹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导向套的两侧铰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导向套的两侧设有凸轴,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部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凸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锻件和伸缩臂都非常的承重,而液压驱动能够提供很大的动力。当第二液压缸用于导向套、伸缩臂、夹持部和锻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将锻件与地面脱离,便于下一步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个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轴,所述底板和其中一个所以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齿轮转动时,此时使得固定在底板上的齿轮和底板一起绕连接轴转动,进一步使得支架、伸缩臂、锻件沿水平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位于所述齿轮啮合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箱的出油口对准齿轮的啮合处,从而能够对齿轮的啮合处进行润滑,从而防止齿轮之间断齿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型钢、滑移连接在型钢上的滑板,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板上,所述型钢的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板上设有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锻件位于轨道的一侧,底板转动连接在滑板上,滑板滑移连接在型钢上,夹持部和锻件沿型钢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夹持部在沿型钢长度方向的位移量,方便将夹持部伸到更远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沿垂直于所述轨道的方向设置,所述型钢的两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中,同一个所述型钢的所述滚轮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轨道上滚动,从而便于将底座以及底座上所有的部件和锻件输送到轨道的两端。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滚轮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刹车轮,所述刹车轮上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镜像分布在刹车轮两侧的K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型钢上,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铰接一根连杆,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铰接有倾斜的楔块,所述连杆铰接在楔块上,所述楔块上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竖直固定在所述型钢上且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楔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座、支架、伸缩臂、锻件非常的重,从而导致惯性大,进一步导致设备难以自由停下来的。制动装置便于提高底座停下来,防止底座与其他物件碰撞。当第三液压缸收缩时,此时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此时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从而将刹车轮夹紧,限制刹车轮的转动,刹车轮和第一电机同步转动,第一电机和连杆同步转动,当刹车轮减速相应的连杆也会减速,从而起到制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臂内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臂中,所述驱动轴上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夹持部翻转,从而便于将竖直的锻件或者平躺着的锻件都能够夹持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夹持部、伸缩臂、支架的设置能够提高锻件的夹持效率,从而便于将锻件输送到别处;
2、制动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对底座进行制动,防止底座撞击到外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支架和伸缩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型钢;12、滑板;13、连接轴;14、限位轴;15、驱动电机;16、滑轮;17、第三电机;18、限位槽;19、滚轮;2、支架;20、齿轮;21、底板;22、支撑柱;23、转轴;24、导向套;25、第二液压缸;26、连接环;27、凸轴;28、油箱;3、伸缩臂;31、固定块;32、第一液压缸;33、驱动轴;34、第二电机;4、夹持部;41、双头液压缸;42、连接座;43、夹块;44、凸块;5、第一电机;51、减速箱;52、连杆;53、刹车轮;6、制动装置;61、支撑架;62、拉杆;63、楔块;64、第三液压缸;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锻件取料搬运机,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支架2、滑移连接在支架2上的伸缩臂3,在伸缩臂3的一端设置夹持部4,夹持部4用于将锻件夹住。支架2用于支撑伸缩臂3,并且带动伸缩臂3和锻件竖直移动和水平移动。在底座1的下端设置轨道7,底座1滑移连接在轨道7中,从而便于将锻件进行长距离的搬运。
参考图1和图2,支架2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底板21、固定在底板21上支撑柱22、固定在支撑柱22上的转轴23、转动连接在转轴23上的导向套24,伸缩臂3滑移连接在导向套24中,在伸缩臂3远离夹持部4的一端设置固定块31,在固定块31上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2,第一液压缸32的活塞杆固定在导向套24中。当第一液压缸32的活塞杆伸长或者缩回时,带动伸缩臂3在导向套24中移动,从而使得夹持部4能够向靠近锻件的方向移动。
参考图2和图3,在底板21上铰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25,第二液压缸25分布在导向套24的两侧,在连接套上靠近夹持部4上设置凸轴27,第二液压缸25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环26,连接环26套设在凸轴27上。当第二液压缸25的活塞杆伸长时,此时第二液压缸25顶推导向套24绕转轴23转动,从而使得伸缩臂3夹持部4上移移动,进一步使得锻件脱离地面。
参考图3,夹持部4包括连接在伸缩臂3上的连接座42、转动连接在连接座42中的两个夹块43,在两个夹块43之间设置双头液压缸41,双头液压缸41用于驱动夹块43同时转动,从而将锻件夹持住,进一步便于将锻件搬离地面。在夹块43上沿垂直于夹块43的方向设置凸块44,当夹持套管类锻件时,此时凸块44插入套管的两端,从而便于快速的将套管类锻件夹持住。
参考图1和图2,在伸缩臂3内设置驱动轴33,驱动轴33与夹持部4固定连接,在驱动轴33设置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固定在伸缩臂3远离夹持部4的一端。当第二电机34转动时,此时驱动轴33和夹持部4一起转动,从而便于竖直的锻件或者平躺着的锻件都能够夹持住。
参考图2和图4,在底板21和底座1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齿轮20,两个齿轮20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齿轮20固定底板21上,与底板21保持同步转动,小的齿轮20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当小的齿轮20转动时,大的齿轮20和底板21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底座1上支架2和伸缩臂3一起转动,进一步带动工件沿水平方向移动。在底座1上竖直设置连接轴13,较大的齿轮20和底板21转动连接在连接轴13上。连接轴13对底板21起到约束的重要,防止底板21和底座1发生水平的位移。
参考图4,在底座1上设置限位轴14,小的齿轮20固定在限位轴14上,在底座1内设置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与限位轴14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5用于与驱动齿轮20转动。在底板21上设置油箱28,油箱28的出油口位于齿轮20啮合处,用于对齿轮20起到润滑的作用。
参考图1和图4,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型钢11、滑移连接在型钢11上的滑板12,在滑板12上的两侧设置滑轮16,滑轮16滑移连接在型钢11中。在滑轮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用于驱动滑板12自动移动。在型钢11上设置限位槽18,滑轮16被限位在限位槽18中,从而防止滑轮16用于型钢11脱离。轨道7有两个且平行设置,型钢11的两端均设置滚轮19,滚轮19滚动连接在轨道7上。上述设置使得底座1沿轨道7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底座1上的支架2沿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滑板12能够沿型钢11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便于带动之间和伸缩臂3沿型钢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夹持部4夹持住锻件后能够移动别处。
参考图1和图4,在两个滚轮19之间设置连杆52,连杆52与滚轮19固定连接。在连杆52的一侧设置第一电机5,在第一电机5和连杆52之间设置减速箱51,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箱51固定连接,连杆52与减速箱5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底座1获得较低的转速。
参考图4和图5,第一电机5为双头电机,在第一电机5上远离减速箱51的一端设置刹车轮53,在刹车轮53上设置制动装置6,制动装置6用于底座1快速停下。制动装置6包括固定在刹车轮53两侧的K形的支撑架61,支撑架6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型钢11上,在其中一个支撑架61的上端铰接拉杆62,在另一个拉杆62上铰接有楔块63,拉杆62与楔块63之间铰接,在楔块63上远离拉杆62的一端设置第三液压缸64,第三液压缸64固定在型钢11上。当第三液压缸64收缩时,此时第三液压缸64的活塞杆收缩时,此时两个支撑架61相互靠近,从而将刹车轮53夹紧,限制刹车轮53的转动。
动作过程:首下驱动底座1,使得底座1移动到锻件的附近,紧着移动滑板12,使得夹持部4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接着驱动夹持部4,使得夹块43将锻件夹住;然后驱动第二液压缸25,使得锻件脱离地面,最后再移动底座1,将锻件搬运到别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891.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853277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B65G47/90
专利分类号:B65G47/90
范畴分类:申请人:南京益久锻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益久锻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21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柘塘镇柘宁东路303号3幢
发明人:芮正华
第一发明人:芮正华
当前权利人:南京益久锻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