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左右对称安装有辊轮架且每组辊轮架均前后对称设置,前后所述辊轮架之间远离支撑台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接有辊轮,左侧所述转杆的前端伸出辊轮架且端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使用者可以将原材料通过上个工序投入至传动带上,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的主动轮转动,驱动传动带运转,将原料运输到铣床加工支架或者车床加工支架内部,根据需求加工使用者选择车加工或者铣加工,二道工序合为一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柱(2)固定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的左右对称安装有辊轮架(4)且每组辊轮架(4)均前后对称设置,前后所述辊轮架(4)之间远离支撑台(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上套接有辊轮(10),左侧所述转杆(5)的前端伸出辊轮架(4)且端部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8),两组所述辊轮(10)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1),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成网状空心设置,所述支撑台(3)的内腔左右均安装有吸尘器(14),两个所述吸尘器(14)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15),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左右分别固定有铣床加工支架(16)和车床加工支架(17)。
设计方案
1.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柱(2)固定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的左右对称安装有辊轮架(4)且每组辊轮架(4)均前后对称设置,前后所述辊轮架(4)之间远离支撑台(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上套接有辊轮(10),左侧所述转杆(5)的前端伸出辊轮架(4)且端部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8),两组所述辊轮(10)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1),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成网状空心设置,所述支撑台(3)的内腔左右均安装有吸尘器(14),两个所述吸尘器(14)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15),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左右分别固定有铣床加工支架(16)和车床加工支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6)与主动轮(8)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1)上等距开有漏孔(12),所述漏孔(12)成条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斗(15)的顶部与支撑板(13)的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床加工支架(16)的内腔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的另一侧通过铣刀安装座(20)固定有铣刀(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加工支架(17)的右侧固定有车刀固定座(22),所述车刀固定座(2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车刀刀片(2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车代铣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现有的车床一般用来加工回转体零件,把零件通过三抓卡盘夹在机床主轴上,并高速旋转,然后用车刀按照回转体的母线走刀,切出产品外型来,车床上还可进行内孔,螺纹,咬花等的加工,当少量待加工工件需要进行铣削加工时,现有的车床显然不能满足要求,然而,重新购置铣床来加工少量的加工工件,成本高昂,并且现有的车床加工没有碎屑回收装置,使得在对工件加工之后碎屑到处都是,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车代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左右对称安装有辊轮架且每组辊轮架均前后对称设置,前后所述辊轮架之间远离支撑台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接有辊轮,左侧所述转杆的前端伸出辊轮架且端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两组所述辊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成网状空心设置,所述支撑台的内腔左右均安装有吸尘器,两个所述吸尘器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左右分别固定有铣床加工支架和车床加工支架。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上等距开有漏孔,所述漏孔成条形设置。
此项设置当启动吸尘器时,使得将加工产生的碎屑通过传动带上的漏孔以及支撑板回收至吸尘斗内。
优选的,所述吸尘斗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铣床加工支架的内腔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另一侧通过铣刀安装座固定有铣刀。
优选的,所述车床加工支架的右侧固定有车刀固定座,所述车刀固定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车刀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以车代铣装置,使用者可以将原材料通过上个工序投入至传动带上,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的主动轮转动,利用皮带传动原理,驱动传动带运转,将原料运输到铣床加工支架或者车床加工支架内部,根据需求加工使用者选择车加工或者铣加工,二道工序合为一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碎屑等,通过吸尘器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启动吸尘器,使得将加工产生的碎屑通过传动带上的漏孔以及支撑板回收至吸尘斗内,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以车代铣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车代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车代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车代铣装置的支撑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支撑台、4辊轮架、5转杆、6从动轮、7第一电机、8主动轮、9皮带、10辊轮、11传动带、12漏孔、13支撑板、14吸尘器、15吸尘斗、16铣床加工支架、17车床加工支架、18第二电机、19转动轴、20铣刀安装座、21铣刀、22车刀固定座、23车刀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以车代铣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柱2固定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的左右对称安装有辊轮架4且每组辊轮架4均前后对称设置,前后所述辊轮架4之间远离支撑台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上套接有辊轮10,左侧所述转杆5的前端伸出辊轮架4且端部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8,两组所述辊轮10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1,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成网状空心设置,所述支撑台3的内腔左右均安装有吸尘器14,两个所述吸尘器14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15,所述支撑台3的顶部左右分别固定有铣床加工支架16和车床加工支架17。
具体的,所述从动轮6与主动轮8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传动带11上等距开有漏孔12,所述漏孔12成条形设置。
具体的,所述吸尘斗15的顶部与支撑板13的底部接触。
具体的,所述铣床加工支架16的内腔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的另一侧通过铣刀安装座20固定有铣刀21。
具体的,所述车床加工支架17的右侧固定有车刀固定座22,所述车刀固定座2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车刀刀片23。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以车代铣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原材料通过上个工序投入至传动带11上,通过启动第一电机7带动的主动轮8转动,利用皮带传动原理,驱动传动带11运转,将原料运输到铣床加工支架16或者车床加工支架17内部,根据需求加工使用者选择车加工或者铣加工,二道工序合为一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碎屑等,通过吸尘器14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吸尘斗15,启动吸尘器14,使得将加工产生的碎屑通过传动带11上的漏孔12以及支撑板13回收至吸尘斗15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7456.4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77702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23P 23/02
专利分类号:B23P23/02;B23Q3/06;B23Q11/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无锡凯文斯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凯文斯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刘巷社区刘巷渡水桥工业园西路6号
发明人:吴峰;秦米超;秦园林
第一发明人:吴峰
当前权利人:无锡凯文斯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