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客体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客,化学,芳烃,分子,环糊精,电化学,吡啶。
主客体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汪露,林木松,梁相永,丁立生,张晟[1](2019)在《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吸附分离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化合物的分离、环境净化、能源贮存等领域,具有很广泛的普适性。但因其特异性吸附分离功能极差,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吸附分离材料,因此基于主客体化学构筑具有特异选择吸附性和功能性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主要概述了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分别讨论了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为主体基质的吸附分离材料的超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相信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邵帅,丁彬彬,朱忠丽,马平安,林君[2](2019)在《利用主客体化学制备水溶性上转换纳米药物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镧系上转换纳米粒子是良好的药物载体和体内成像剂,但表面的疏水性限制了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的主客体性质的β-环糊精(β-CD)为主体,β-2%Er,20%Yb:NaYF_4(β-Er,Yb:NaYF_4)表面的油酸分子为客体,通过主客体作用,采用一步超声法将β-CD修饰到纳米粒子表面,进而将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通过亲疏水作用负载到油酸分子与β-CD形成的间隙中,获得水溶性的纳米药物载体(β-Er,Yb:NaYF_4@β-CD-DOX),此药物载体在98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发射波长为540 nm的荧光和光声信号,可实现上转换荧光和光声信号双模式成像。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β-Er,Yb:NaYF_4@β-CD-DOX纳米药物载体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考察药物的载药量和pH敏感性释放,采用细胞内吞实验检测了纳米载体对药物传递和体外成像功能,利用MTT法检测β-Er,Yb:NaYF_4@β-CD-DOX对人源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光声成像系统和小鼠成像系统检测了药物载体在小鼠肿瘤内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药物载体β-Er,Yb:NaYF_4@β-CD-DOX具有pH敏感释放效应,显着增强了体外抗肝癌细胞的毒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具备上转换及光声双模式的体外/体内成像功能。此药物载体有望成为新型药物传递成像载体,用于抗肝癌的治疗研究。(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杨魁[3](2019)在《基于水溶性柱芳烃主客体化学的超分子体系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光动力治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的暗毒性、光漂白等等。构建靶向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环分子,常见的大环分子包括冠醚、环糊精、瓜环、杯芳烃等。柱芳烃作为新一代大环分子,最近十年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基于柱芳烃的主客体化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篇论文基于新一代大环分子柱芳烃的主客体化学分别构建了叁种不同类型的超分子体系用于解决光动力治疗和化疗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一、基于水溶性柱[6]芳烃主客体络合物的超分子光敏体系用于可持续光动力治疗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6]芳烃(Water-soluble Pillar[6]arene,WP6)和光敏剂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的主客体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光敏体系用于可持续光动力治疗。此项工作选取光敏剂MB为研究目标,利用WP6与MB之间的主客体络合作用构建了超分子光敏体系WP6-MB。实验结果表明,WP6和MB之间存在很强的络合作用,络合常数为(1.15±0.30)×10~7 M~(-1)。此外,在长时间光照后,WP6-MB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明显高于单独的MB分子,可以有效克服MB的光漂白问题。此外,与单独的MB相比,WP6-MB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暗毒性,还可以在较长时间光照后保持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该工作为解决光敏剂的光漂白和暗毒性等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光动力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二、基于柱[6]芳烃主客体络合物和ZIF-8的超分子杂化体系用于药物的靶向运输基于羧基化水溶性柱[6]芳烃WP6和客体分子G-1的络合物以及负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8(ZIF-8@DOX)构建了一种新型超分子杂化材料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WP6通过ZIF-8@DOX表面裸露的金属位点与其配位形成ZIF-8@DOX@WP6,然后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将客体分子G-1组装在复合物的表面,形成ZIF-8@DOX@WP6@G。通过与WP6的组装,该体系可以有效提高ZIF-8@DOX在水中的分散性。同时ZIF-8@DOX@WP6@G能够通过pH调控来释放DOX。此外,G-1的靶向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该体系进入癌细胞的效率。细胞毒性结果表明,ZIF-8@DOX@WP6@G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该工作为超分子杂化递药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叁、基于色氨酸修饰柱[5]芳烃和半乳糖衍生物的超分子囊泡用于协同靶向药物运输基于色氨酸修饰的柱[5]芳烃(Tryptophan-modified Pillar[5]arene,TP5)和半乳糖衍生物G-2的主客体络合自组装构建了一种新型超分子囊泡纳米载药体系用于抗癌药物DOX的协同靶向运输。TP5与客体分子G-2可以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络合,络合常数为(3.5±0.6)×10~5 M~(-1)。实验结果表明,此载体具有pH响应释放药物的性质。同时,由于客体分子G-2的靶向作用,此载体可以被癌细胞高效摄取。此外,得益于色氨酸的修饰,此载体还可以协助DOX与DNA相互作用,起到协同杀死癌细胞的效果。此载体在耐药细胞中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我们这种设计策略为协同组合治疗癌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综上,基于柱芳烃的主客体化学,本篇论文构建了以上叁种药物递送体系,解决了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光漂白、暗毒性的问题和化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治疗效果,为可持续光动力治疗及靶向化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黎海玲[4](2019)在《大环化合物benzo[6]urils的电化学发光性质及在主客体化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荧光光谱,~1H NMR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benzo[6]urils与稠环芳烃、联吡啶农药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发现随着客体分子的逐渐加入,主体的荧光发射也随之减少。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到结合常数在8.0×10~2-7.5×10~4,并且使用Job's法分析确认以1:1比例形成主客体复合物。此外,~1H NMR光谱中主体分子中芳香族质子的化学位移也证实了benzo[6]urils与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复合物。量化计算显示了包封复合物的结构,其结果表明主客体复合物的驱动力来自于benzo[6]urils和客体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在甲基取代的benzo[6]uril 1中发现了电化学发光的独特性质,同时对稠环芳烃客体进行电化学发光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发现benzo[6]uril 1在+1.1v处出现氧化峰并伴随着电化学发光的产生,发光机理可取决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利用电化学发光法,用benzo[6]uril 1来识别稠环芳烃分子,发现除了9,10-苯并菲叁亚苯之外,其余客体分子对benzo[6]uril 1的电化学发光强度几乎完全淬灭。针对9,10-苯并菲叁亚苯进行详细研究,发现随着客体的浓度逐渐降低,benzo[6]uril 1的电化学发光强度逐渐升高,通过计算拟合,得到非线性拟合曲线,这为benzo[6]uril 1在非线性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发展前景,还提供了一种以benzo[6]uril 1为主体的新型电化学发光材料。基于百草枯和敌草快与benzo[6]uril 1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我们开发了一种以benzo[6]uril 1为主体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结果表明客体分子对benzo[6]uril 1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有猝灭作用,其降低的强度可用于定量检测,对于百草枯,检测范围为1.0 mM-1.0 uM,对于敌草快的检测范围为10.0 mM至1.0 uM,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Luminol作为一种经典的发光体,用于竞争联吡啶除草剂与benzo[6]uril 1的相互作用,这也可进行定量测定。(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大禹[5](2018)在《基于主客体化学的自修复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材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裂纹等损伤,进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并产生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自修复材料应运而生。基于主客体化学的自修复材料具有制备灵活、修复条件温和、可多次修复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基于主客体化学的自修复材料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自修复水凝胶功能材料,此类材料力学性能极低,无法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环氧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中的代表,常被用作先进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本论文首次将主客体作用引入至环氧丙烯酸酯的交联结构中,构建了本征型自修复环氧丙烯酸酯,该研究对实现热固性聚合物的自修复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β-环糊精可以与多种分子发生主客体包合,是常用的主体分子,本文将偶氮苯客体及β-环糊精主体同步引入至环氧丙烯酸酯的交联点中,利用偶氮苯基团的光/热致顺反异构的特点实现β-环糊精与偶氮苯的可逆结合,从而实现环氧丙烯酸酯的自修复。采用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含C=C的偶氮苯及β-环糊精衍生物。经主客体结合后,双官能度主客体包合物被引入至环氧丙烯酸酯中,紫外光触发下,包合物中C=C可参与环氧丙烯酸酯的光固化反应,形成主客体交联结构的环氧丙烯酸酯。此方法无需对树脂基体分子链进行重新设计,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研究结果显示加入β-环糊精包合物后的环氧丙烯酸酯具有很好的自修复能力。包合物含量为5%时的环氧树脂薄膜修复前拉伸强度为14.7 MPa,修复时间20 min即可达到最大修复效率62.82%,表现出了很快的修复速度。此外,经4次修复后的拉伸强度仍可保持9.06 MPa,具有较好的重复修复能力。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含C=C的石墨烯/β-环糊精-偶氮苯主客体包合物,再将该包合物经由共聚反应引入至环氧丙烯酸酯中。由于石墨烯片层的大分子锚定作用,固化后的环氧丙烯酸酯可以形成基于主客体化学的交联结构,通过控制主客体包合物的可逆结合进而实现环氧树脂的本征自修复。研究显示β-环糊精包合物修饰的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10%时,该石墨烯/环氧树脂薄膜具有最佳的自修复性能,此时修复效率为79.2%,修复后的拉伸强度达16.5 MPa,在目前已报道的本征型自修复环氧树脂中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该石墨烯/环氧树脂薄膜还具有多次修复的能力,在进行4次划伤-修复循环后的拉伸强度仍保持14.3 MPa,重复修复效果较稳定。(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7-01)
田霄[6](2018)在《瓜环与杯芳烃的主客体竞争化学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瓜环(Cucurbit[n]uril,简称CB[n]或Q[n])是超分子化学领域中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后兴起的新一类大环桶状化合物。瓜环拥有高度对称的刚性结构,具有疏水性空腔和亲水端口羰基,基于其结构特点,瓜环化学已成为超分子化学和大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瓜环化学根据其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的电性质可以划分为叁大类,第一类为建立在瓜环电中性的疏水空腔对于客体分子进行包结作用基础上的瓜环主客体化学;第二类为依托瓜环具有电负性端口羰基对金属离子进行配位作用的瓜环配位化学;而第叁类则是与瓜环正电性外壁与负电性物质间相互作用相关的瓜环外壁作用化学,从而形成了以瓜环主客体化学为主流,瓜环配位化学为辅的格局,其研究领域涉及催化、聚合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等多学科,而瓜环的外壁作用化学作为瓜环化学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却在不经意间穿插在瓜环的主客体化学和瓜环的配位化学研究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了解,瓜环的外壁作用化学在超分子化学中越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首先进行了七元瓜环(Q[7])和磺化杯[4]芳烃(SC[4]A)对于金刚烷胺盐酸盐的竞争化学研究,通过核磁共振滴定实验了解到二者各自对于金刚烷胺盐酸盐的作用模式,然后定量有序的将叁者混合到一起进行竞争作用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表明,Q[7]对金刚烷胺盐酸盐的相互作用要比SC[4]A的相互作用强。另一方面,在主客体竞争化学研究还发现,澄清的SC[4]A溶液中加入澄清的Q[7]溶液时,二者相遇会立即产生白色的沉淀,表明两者间存在很强的作用,从而开启了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瓜环具有带正电性的外壁,而杯芳烃则具有芳香环结构,可以推断七元瓜环与磺化杯[4]芳烃由于瓜环的外壁作用而形成稳定的超分子自组装体。为此,对基于Q[7]/SC[4]A超分子组装体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滴定实验、扩散序列核磁滴定实验(DOSY)、动态光散射实验(DL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得出Q[7]与SC[4]A形成了稳定的超分子自组装体,其作用比接近3:1。虽然尚未得到基于Q[7]SC[4]A的超分子组装体的晶体结构,但是在通过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可以看到组装体内有许多的孔道结构,可以包结吸附一些分子,通过实验现象表明基于Q[7]/SC[4]A的超分子组装体可以选择性吸附一些易挥发性物质也可以吸附有机染料分子具备荧光发射,制备固体荧光材料。在研究了磺化杯[4]芳烃(SC[4]A)与七元瓜环(Q[7])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体后,还选择另一种水溶性杯芳烃磺酸硫杂杯[4]芳烃(STC[4]A)与七元瓜环(Q[7])作为新的研究体系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核磁滴定实验,结合单晶X衍射仪测量得到基于Q[7/]STC[4]A超分子组装体的晶体结构确定其作用比例为2:1。确定了Q[7]/STC[4]A的作用比后,进而研究了它的有机染料吸附性质,通过吸附实验发现,基于Q[7/]STC[4]A超分子组装体能够吸附例如左氧氟沙星、羟基香豆素等常见荧光物质,能够用来制备固体荧光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华彬[7](2018)在《基于柱芳烃主客体化学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环化学是超分子化学一门重要的子学科,是超分子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大环化学的历史上,超分子科学家们探索并研究了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四代经典的大环分子。柱芳烃作为新一代大环分子,于2008年首次被报道后受到了化学科学家和材料学家的持续关注,并引起了超分子科学界的巨大的研究热情。至今为止,柱芳烃在多个研究领域展示了它的应用潜能。本论文主要是基于柱芳烃的主客体化学及其应用的探索研究。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阴离子水溶性柱[6]芳烃与吖啶橙客体分子之间的主客体化学,并基于该识别机理构建了主客体荧光开关。当吖啶橙分子和与水溶性柱[6]芳烃络合时荧光猝灭。加入胆碱/乙酰胆碱之后,染料受竞争脱出环外,荧光恢复,由此现象该主客体荧光体系可用于检测胆碱/乙酰胆碱。进一步我们发现,胆碱氧化酶的底物胆碱和产物甜菜碱对于水溶性柱[6]芳烃络合能力有着巨大差异。基于此,我们成功地建立了水溶性柱[6]芳烃/吖啶橙/胆碱叁元体系用于监控胆碱氧化酶的酶促反应。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基于阳离子柱[5]芳烃和水杨醛的识别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主客体荧光开关。不同于以往的构筑机制,我们利用阳离子柱[5]芳烃能够调控水杨醛的酸碱平衡、诱导水杨醛去质子化的机理制备了荧光开关。进一步我们将主客体荧光体系用于检测酚类污染物。该主客体体系未来可能在制备新型超分子传感器有一些方面的应用。在第叁部分工作中,我们基于水溶性柱[6]芳烃与亚甲基蓝的识别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单线态氧开关。当亚甲基蓝和与水溶性柱[6]芳烃络合时单线态氧产生效率剧烈地下降。加入竞争性客体已二胺盐酸盐之后,亚甲基蓝受竞争脱出环外,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得到恢复。在建立了这个单线态氧超分子开关之后,我们将其应用于杀菌领域。这项工作可能在靶向杀菌和靶向治疗领域有所贡献。在第四部分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双官能团化的柱芳烃,该衍生化的柱芳烃具有两个羧酸基团,当其遇到胺类化合物时,能够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主客体化合物,我们通过核磁氢谱,2D NOESY谱图,等温量热滴定,质谱和X射线晶体分析究了 H与不同类型胺类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该主客体体系未来可能在制备更加复杂超分子结构如轮烷和索烃中起到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戴枫荣,孙成哲,程立技,陈忠宁[8](2017)在《基于磺酰基桥连杯[4]芳烃的配位超分子笼的组装及主客体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特定空腔结构的分子笼化合物可以选择性束缚或包含具有特定的客体化合物,从而实现封装不稳定的化合物、促进化学转化、储存及传输小分子化合物、分子催化以及药物传输等目的,一直受到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具有空穴结构的有机小分子磺酰基桥连杯[4]芳烃,可以与金属离子可以形成四核金属配合物,以此为构筑单元,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桥联配体进行超分子组装,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具有多元结构组分、包含内外双重多个纳米空腔结构的超分子笼配合物。这类新颖的超分子笼状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具有高度的调控性、包含独特的内、外双重的多个独立纳米空腔结构;同时它们还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在有机溶剂中的可溶性等特征。通过对桥联有机羧酸配体的结构功能修饰,通过引入亚氨基-芘功能化基团,我们获得了具有酸碱调控的荧光开关和客体识别功能的新颖的配位超分子笼化合物。通过溶液的主客体化学行为研究,探讨了该配位超分子笼化合物的荧光及主客体作用对酸碱条件响应,实现了该超分子笼分子通过酸碱调节而达到可控的荧光开关和客体识别的目的,对通过化学方法设计合成非生物主体的超分子或分子容器并通过化学仿生模拟研究生物学中的主客体作用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6)
黎正涛[9](2017)在《高阶柱芳烃的制备及其主客体化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环主体化合物是推动超分子化学迅猛发展的重要力量。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之后,作为新一代大环主体的柱芳烃自2008年被报道以来,一直受到超分子化学家们的持续关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柱芳烃已经在超分子化学的舞台上展现了无限的风采和魅力。作为柱芳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阶柱芳烃具有不同于传统柱[5]芳烃和柱[6]芳烃的拓扑学结构和主客体性质,然而对于高阶柱芳烃的研究尚处不够深入。本论文首先概述了高阶柱芳烃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阐述了水溶性柱[7]芳烃和柱[9]芳烃的合成,主客体化学性质及其在超分子自组装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第一次制备出了阴离子型水溶柱[7]芳烃,并研究了其与紫精客体的主客体络合性质。1HNMR、ESI-MS、NOESY、UV-Vis以及荧光实验证明主体和客体在水中形成1:1[2]准轮烷,并且由于多重静电相互作用,其络合常数高达(2.96±0.31)×109 M-1。由于羧酸根阴离子的特性,该主客体络合物具有酸碱响应性,通过加酸加碱,可以简单地控制该络合物的解络合与再络合。这一新的主客体识别体系被进一步用于构筑超分子两亲体系,通过主客体作用,可以实现组装体从胶束向囊泡的转变。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第一次制备出了阴离子型水溶柱[9]芳烃,并且也研究了它与紫精客体的酸碱响应性主客体性质。通过实验证明主客体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1:1包结络合物,其络合常数有(2.27±0.24)× 106 M-1。相比较于前一部分的水溶性柱[7]芳烃,络合常数的减小是因为柱[9]芳烃的内部空腔尺寸比柱[7]芳烃的大,与紫精客体的尺寸匹配性没有柱[7]芳烃好。在第叁部分工作中,我们基于水溶性柱[9]芳烃与2,7-氮杂芘衍生物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向酸碱响应性的主客体识别机理。因为水溶性柱[9]芳烃对盐酸和氢氧化钠具有可逆响应性,而2,7-氮杂芘衍生物对正己胺和叁氟乙酸具有可逆响应性,所以我们不仅利用盐酸/氢氧化钠这一酸碱对,而且可以利用正己胺/叁氟乙酸这一碱酸对来实现对主客体络合物的解络合与再络合的控制,使该络合物成为具备双向酸碱响应性的分子开关。在第四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阴离子型水溶性柱[7]芳烃与2,7-氮杂芘衍生物之间的酸碱响应性主客体络合性质。基于这一主客体识别机理,我们构筑了一个新的超分子两亲体系。通过主客体络合作用,我们可以方便地调控组装体在水中的形貌。另外,由于水溶性柱[7]芳烃具有酸碱响应性,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加酸加碱操作来可逆地控制主体客体络合与解络合的状态,从而达到可逆控制超分子两亲自组装体形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01)
牛雪[10](2017)在《以主客体化学为基础的MOFs的光催化产氢和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离子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一种多微孔晶体材料,在分子吸附分离、气体吸附、荧光、磁性、催化等方面都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一例具有六边形隧道的Zn(Ⅱ)-MOF吸附铁氢化酶(Fe_2S_2(CO)_6)和光敏剂(Ru(bpy)_3Cl_2)后,制备复合MOF在可见光下分解水产氢性质研究;具有正方形孔道的Cd(Ⅱ)-MOF对C_2H_2和C_2H_4气体的吸附分离性质研究;合成了芴类有机含氮配体和含五元杂环的吡啶酰腙类有机含氮配体,并研究了它们的自组装反应化学。Ⅰ.通过主–客体化学原理利用一例已知的含有六边形隧道的Zn(Ⅱ)-MOF对铁氢化酶(Fe_2S_2(CO)_6)和光敏剂(Ru(bpy)_3Cl_2)的吸附研究,得到一例能够在可见光下催化分解水产氢的复合MOF,并用泊菲莱Labsolar-ⅡIAG光催化在线检测装置和GC-2014C(TCD检测器)在线检测,检测产氢量随时间的变化。Ⅱ.利用叁维的多孔的Cd(Ⅱ)-MOF在室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其对C_2H_2和C_2H_4气体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Cd(Ⅱ)-MOF对C_2H_2和C_2H_4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质。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C_2H_2分子进行可逆吸附-解吸附性质研究,证明这一过程是单晶到单晶的转变,并且鉴定了Cd(Ⅱ)-MOF中乙炔分子的特异性结合位点,C_2H_2分子通过四组强的C-H···O氢键结合到正方形孔道中的一个ClO_4~-阴离子上。Cd(Ⅱ)-MOF也能较好地实现从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乙炔的目的。我们还研究了孔道内不同的阴离子对于乙炔气体的吸附的影响,发现[Cd(L)_2(Cl O_4)_2]?H_2O比[Cd(L)_2(BF_4)_2]?H_2O对C_2H_2/C_2H_4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要好得多,这应该是由于孔道中的阴离子不同,从而导致与乙炔作用的氢键的不同。Ⅲ.设计合成了8个芴类有机含氮配体,并研究了它们与过渡金属的自组装化学发现配体与Ni(Ⅱ)、Cu(Ⅱ)、Co(Ⅱ)、Cd(Ⅱ)与Zn(Ⅱ)表现出良好的配位性,得到8例配位聚合物,且研究了化合物6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质。Ⅳ.设计合成了20个含有五元杂环的吡啶酰腙类含氮有机配体,并研究了它们与过渡金属的自组装化学,发现配体与Cd(Ⅱ)与Zn(Ⅱ)表现出良好的配位性,得到了6例配位聚合物。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MOF吸附有机小分子使MOF功能化;MOF对C_2H_2和C_2H_4的吸附分离性质;芴类有机含氮配体和含有五元杂环的吡啶酰腙类含氮有机配体是构建结构新颖配位化合物的良好前体,这些有机配体通过与稀土金属离子的自组装反应能够制备具有新颖结构与优良的物化性质的配位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5)
主客体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镧系上转换纳米粒子是良好的药物载体和体内成像剂,但表面的疏水性限制了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的主客体性质的β-环糊精(β-CD)为主体,β-2%Er,20%Yb:NaYF_4(β-Er,Yb:NaYF_4)表面的油酸分子为客体,通过主客体作用,采用一步超声法将β-CD修饰到纳米粒子表面,进而将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通过亲疏水作用负载到油酸分子与β-CD形成的间隙中,获得水溶性的纳米药物载体(β-Er,Yb:NaYF_4@β-CD-DOX),此药物载体在98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发射波长为540 nm的荧光和光声信号,可实现上转换荧光和光声信号双模式成像。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β-Er,Yb:NaYF_4@β-CD-DOX纳米药物载体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考察药物的载药量和pH敏感性释放,采用细胞内吞实验检测了纳米载体对药物传递和体外成像功能,利用MTT法检测β-Er,Yb:NaYF_4@β-CD-DOX对人源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光声成像系统和小鼠成像系统检测了药物载体在小鼠肿瘤内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药物载体β-Er,Yb:NaYF_4@β-CD-DOX具有pH敏感释放效应,显着增强了体外抗肝癌细胞的毒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具备上转换及光声双模式的体外/体内成像功能。此药物载体有望成为新型药物传递成像载体,用于抗肝癌的治疗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客体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汪露,林木松,梁相永,丁立生,张晟.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邵帅,丁彬彬,朱忠丽,马平安,林君.利用主客体化学制备水溶性上转换纳米药物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9
[3].杨魁.基于水溶性柱芳烃主客体化学的超分子体系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黎海玲.大环化合物benzo[6]urils的电化学发光性质及在主客体化学中的应用[D].贵州大学.2019
[5].张大禹.基于主客体化学的自修复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及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田霄.瓜环与杯芳烃的主客体竞争化学研究初探[D].贵州大学.2018
[7].华彬.基于柱芳烃主客体化学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8
[8].戴枫荣,孙成哲,程立技,陈忠宁.基于磺酰基桥连杯[4]芳烃的配位超分子笼的组装及主客体化学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9].黎正涛.高阶柱芳烃的制备及其主客体化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0].牛雪.以主客体化学为基础的MOFs的光催化产氢和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