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界面,微结构,基材,蛋白,碳化物,骨料,表面。
界面微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博[1](2019)在《表面微结构与温度耦合对界面润湿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润湿性是固体表面非常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固液界面润湿性与其固体表面微观结构及分布、表面能量、叁相接触线、固液接触面积分数、乃至液滴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首先设计了4种图案的掩膜版,后通过微加工技术在硅片表面构筑不同的几何形貌、间距、高度的特征尺寸与微米级的微柱体。然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硅片表面微结构进行叁维尺寸表征,之后在常温下对硅片上不同区域表面进行静态接触角测量。采用单一变量分析,对不同间距、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微柱体表面接触角实验数据分析,得到:通过调控微柱体间距b,可控制界面的亲水、疏水、超疏水润湿状态;对于微柱体表面接触角而言,当微柱体参数b/h最接近2.5时,其微柱体表面接触角最接近峰值,其表面可达到超疏水状态。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超疏水的影响,则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接触角进行了测量,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在变温环境中,当T=60℃~9℃阶段,一些微结构表面的润湿状态从Cassie状态转变为Wenzel状态,表面失去超疏水。在变温环境下,润湿状态转变的主要原因:随温度的增加,其液滴表面张力减小,导致液滴表面自我收缩能力减弱;加之单位面积内其微柱体之间间距比较大,会造成固液接触面积变小,以及液滴的重力影响会导致在单位面积上液滴对微柱顶端面的压强增大。以及通过对比在不同温度下的接触角测量图片,发现造成表面接触角急剧减小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微柱体刺破了液滴,导致润湿状态的改变。(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申珂璇[2](2019)在《蒙脱石微结构与表界面反应性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脱石(Mt)是天然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环保、医药、建材、石油化工、塑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从上世纪开始,蒙脱石的微结构与表界面反应性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和讨论。本论文通过阳离子交换法改型蒙脱石,探究层间阳离子的种类对蒙脱石微结构的影响及对其表界面的反应性的变化,和通过硅烷改性蒙脱石,探究硅烷改性蒙脱石对其亲疏水性和微结构的影响。本论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阳离子交换(Na~+和Mg~(2+))改型蒙脱石,探究叁种类型的蒙脱石微观结构上的变化和其对鱼精蛋白(PRTM)负载机制的影响。通过XRD,FT-IR等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法改型的蒙脱石在微观结构上不同,钠蒙脱石(Na-Mt)的层间距为1.25nm,镁蒙脱石(Mg-Mt)的层间距为1.55nm,而钙蒙脱石(Ca-Mt)的层间距基本为1.55nm。阳离子的种类对蒙脱石负载PRTM的效果也有影响,在相同pH条件下,Na-Mt对PRTM的负载量明显大于Ca-Mt和Mg-Mt的负载量,而Ca-Mt和Mg-Mt吸附相同浓度的PRTM时,Ca-Mt的d_(001)面层间距大于Mg-Mt的d_(001)面层间距。通过Nanodrop 2000检测PRTM上清液的浓度,结果表明Mg-Mt对PRTM负载量高于Ca-Mt,表明Mg~(2+)与PRTM可能有静电络合作用,部分PRTM络合在Mg-Mt的表面但未进入到其层间。(2)以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与n-丙叁乙氧硅烷(PTES)为嫁接反应剂,探究有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的微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后,乙硅烷基化蒙脱石由于交联和柱撑廊道空间的形成,保持层间距恒定,但PTES改性蒙脱石后,与原蒙脱石溶胀中间层仍旧相同,具有膨胀性。(3)通过在叁种溶剂中(甲苯、环己烷、乙醇)制备两种有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APTES-Mt和PTES-Mt),探究溶剂对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叁种溶剂中,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的浸润角不同,在乙醇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15±0.4°,在甲苯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26±0.2°,在环己烷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35±0.3°,证明溶剂的极性不同,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的接触角不同,溶剂的非极性越强,其接触角的角度越大,也间接证明了在非极性溶剂中,硅烷负载量较高。(4)通过硅烷(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PS)改性蒙脱石,其接触角为55.1±0.3°,具有双亲性,探究双亲性蒙脱石对疏水性药物白藜芦醇(RSV)的递送。本研究结果表明,APS-Mt改善了RSV的递送效率,在pH 1,37℃时缓释效果最好,通过硅烷改性蒙脱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药物载体,可以应用于水溶性差的药物。(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继娜,徐开东,李志新,马先伟,牛季收[3](2019)在《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相同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情况下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相同时,为了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流动度,再生混凝土中除了加入一定量的附加水之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水泥浆的加入量逐渐增加;在侧向无限制受压破坏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破坏形式基本相同,且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影响不大;强度等级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早期强度逐渐降低,28 d强度逐渐增大;水灰比相同时,普通混凝土各个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再生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1期)
吕鹏宇[4](2019)在《水下微结构表面气液界面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固体材料可作为一种滑移表面功能材料应用于水下,具有流动减阻,防止生物粘附,防止化学腐蚀等诸多优良特性。这些优良特性依赖于封存在固体表面微结构中的气液界面的存在。然而,该气液界面在静水压强,气体溶解,流动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失去稳定,甚至消失,从而极大的影响该功能表面在水下的应用。研究水下气液界面的失稳机理,探索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水下气液界面,将对理解微结构固体表面气液界面稳定性,促进该功能表面的水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理论与实验结合,研究了水下气液界面在静水与流动中的稳定性,给出了水下气液界面失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证明了水下超长时间稳定的气液界面的存在;并且从生物得到启示,发现了气液界面消失后快速恢复的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将在下文论述。(1)水下气液界面的失稳与亚稳态的存在:利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原位观测了具有规则微结构的固体表面在水下的各种浸润状态,清晰地观察到介于经典Cassie状态与Wenzel状态之间的亚稳态的存在。同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了Cassie状态到Wenzel状态的浸润转变过程,分析了水压作用以及微结构内气体溶于水中对浸润转变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对此过程进行了预测,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一致。并提出了浸润转变的时间特征尺度,并给出预测亚稳态寿命的标度率[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减压状态下水下气液界面的演化过程,发现演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膨胀、融合、塌缩、裂化。实验与理论对比,发现水中溶解的气体分压与微结构气泡内的气体分压的梯度决定了气体扩散的方向与速率,从而控制气泡膨胀或塌缩的形态演化过程,根据热力学平衡关系,建立了基于气体扩散的理论模型,给出得到了气泡膨胀与塌缩的临界表达式,给出了气泡形貌演化的相图[2]。进一步研究了层流状态下,不同流速对气液界面的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测了超疏水表面气层在不同流速下的演化过程。分别研究了层流流动对气层钉扎状态和脱钉扎后的亚稳态的影响。对于钉扎状态,流动仅仅加快超疏水表面气层中气体与水中溶解空气的交换速率,而不改变气层的稳定钉扎状态。气层的稳定的钉扎状态受压强控制。对于脱钉扎后的亚稳态,流动通过加速气体溶解扩散,剪短亚稳态存在的寿命,使亚稳态更容易失稳。流速与亚稳态寿命实验数据符合经典-1/3幂率关系[3]。(2)水下气液界面的超长时间稳态:针对水下具有任意微结构的功能表面,建立广义热力学自由能方程,对自由能变分,得到同时满足力学平衡和溶解扩散平衡的状态方程,该方程描述水下气层的长时间稳定状态。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测了人造仿生功能表面和新鲜荷叶表面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层演化过程,发现通过调控水中溶解气体饱和度,可以实现超疏水状态长时间的稳定,并给出不同环境压强下,气层可保持稳定状态的水中溶解气体饱和度界限,该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一致。通过对荷叶的研究,证实了气层的长时间稳态可以在任意粗糙的表面上实现[4]。(3)水下气液界面在生物微结构(槐叶萍)上的稳定恢复:虽然在之前的研究中,实现了水下气液界面的超长时间稳定,但是,需要对环境中水的压强和溶解气体饱和度进行调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难实现。相比于对水进行调控保持气液界面,直接向被破坏的气液界中补充气体更具有实用价值。然而,对于被水浸润的表面,即便在像荷叶这样的超疏水表面上,补充气体也不能附着,形成完整连续的气液界面。这里,我们发现,在水生蕨类植物槐叶萍表面可以通过捕获补充气体代替微结构中浸润的液体,进而实现完整连续的气液界面的恢复。通过显微观测,我们发现了补充气体在表面铺展的过程,揭示了气液界面扩展的机理,总结了仿生固体表面设计的原则。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仿生槐叶萍表面,并成功实现了完整连续的气液界面的恢复。综上所述,我们揭示了水下气液界面在静水与流动中的失稳机理,发现了气液界面亚稳态的存在,给出了亚稳态在静水与流动中的寿命标度率;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水下气液界面超长时间稳态的存在;通过研究水生生物槐叶萍,发现了恢复被浸润的气液界面的方法与机制,并基于生物机制,制备了仿生功能表面。该研究,将对认识水下气液界面稳定性,设计气液界面稳定性强的固体功能表面具有重要的影响[5]。(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潘易宇[5](2018)在《基于二次交联调控界面聚合复合膜的微结构及分离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保工作愈发受重视的今天,水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中的纳滤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低能耗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滤膜通常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但传统的界面聚合复合纳滤膜存在“Trade-off”现象,在提高截留性能的同时会使得整体结构致密,渗透通量较低。因此从膜制备方法入手,调控界面聚合膜结构及分离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聚砜(PSF)超滤膜为多孔支撑层、叁乙醇胺(TEOA)为水相单体、均苯叁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先通过界面聚合工艺制备含疏松分离层的TEOA/TMC复合膜,再采用聚丙烯酸(PAA)为交联剂对TEOA/TMC复合膜表面进行二次交联,制备分离层结构为表面致密而下部疏松的TEOA/TMC-PAA复合膜。采用ATR-FTIR、XPS、FE-SEM、表面Zeta电位测试仪,水接触角测试仪等仪器对复合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微结构、荷电性和亲疏水性等进行表征;采用错流分离试验,对复合膜切割分子量(MWCO)、无机盐的分离特性以及染料的脱除效果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TEOA/TMC复合膜表面残留的羟基基团,可以通过二次交联实现对复合膜微结构的调控。ATR-FTIR与XPS分析表明,PAA中的羧基与TEOA/TMC复合膜分离层中剩余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实现表面二次交联;SEM分析表明,表面二次交联后膜表面结构变得更加致密,且分离层厚度在二次交联前后没有较大变化;复合膜的切割分子量(MWCO)在表面二次交联后从3380Da降至1640Da,膜孔半径从1.31nm减小至0.96nm;表面Zeta电位分析表明交联后复合膜荷负电性增加,等电点减小;水接触角测试表明表面二次交联后复合膜表面亲水性能有所提升。(2)复合膜的分离性能可通过优化二次交联工艺参数加以调控。二次交联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由PAA浓度、交联热处理温度、交联热处理时间综合决定。随着PAA浓度增加,膜孔径减小,截留性能升高,但渗透通量骤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交联热处理温度和延长交联热处理时间均能够有效提高截留性能,同时损失一部分的渗透通量。较优的二次交联工艺为:PAA=0.025wt%,pH=2.00,交联热处理温度=125℃,交联热处理时间=7min。(3)二次交联复合膜具有明显的分离性能优势。与孔径相近的致密TEOA/TMC复合膜相比,二次交联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高1.86倍,对不同无机盐的分离顺序为R(Na_2SO_4)>R(MgSO_4)>R(NaCl)>R(MgCl_2),符合荷负电纳滤膜分离特性规律,而且在长期运行情况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染料分离测试表明,二次交联复合膜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染料分离效果较好,分离效果顺序为:R活性红>R甲基蓝>R刚果红>R日落黄>R中性红,且在长期运行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能。(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7)
鹿瑶,崔梦楠,袁芳,高彦祥,毛立科[6](2018)在《调控连续相和界面相蛋白对乳液凝胶微结构及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GDL)酸诱导制备乳清分离蛋白乳液凝胶,研究连续相和界面相蛋白的性质对乳液凝胶微结构和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在固定体系总蛋白含量(5%,w/w)的条件下,改变其中变性蛋白(蛋白水溶液在85℃下加热30min,后冷冻干燥得到)和未变性蛋白的比例。未变性蛋白含量(0.5,1,1.5%,w/w)的增加会降低乳液的粒径和黏度,并提高其物理稳定性。加入GDL后,较高的变性蛋白含量(4.5,4,3.5%,w/w)可以促进体系凝胶化并最终获得更高的储能模量。质构分析结果则表明乳液凝胶的硬度和变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高温(85℃,2h)和光照(8h)实验证明,提高变性蛋白含量有益于增强β-胡萝卜素的贮藏稳定性。这些结果揭示了乳液凝胶微结构和包埋的功能因子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为乳液凝胶作为脂溶性活性成分的传递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赵静,逄燕,刘赵淼[7](2018)在《界面张力诱导下微结构内液滴生成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液滴的多相微流控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分支,具有试剂消耗少,反应效率高,体系封闭稳定等优点,在生化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实验驱动设备提供的流动速度具有波动性,容易造成微流控芯片的性能不稳定。多相流动过程中,弱化与流动速度相关的作用力,突出几何结构和流动介质物性参数决定的界面张力,可降低两相流动速度对液滴生成及流动行为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界面张力占主导作用的微液滴生成结构,分别采用植物油和去离子水作连续相和分散相流体进行微液滴生成实验。采用Taguchi法研究了叁种几何因子对流速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不同速度下各参数下对液滴尺寸的影响为:生成腔角度>生成腔伸长量>生成腔宽度。分析微通道中结构尺寸对生成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液滴生成效果对流体流速依赖性较小的通道尺寸。最优生成腔尺寸为:生成腔角度30°,伸长量0.5mm,宽度2.6mm。液滴生成腔底部为弧形壁面,为了便于测量液滴尺寸,在通道的下游引入了液滴观测腔。此外,液滴尺寸随通道扩张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本文基于弧形壁面的形状方程,推导了两相界面断裂生成液滴的临界尺寸。(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陈静,李又兵,李查,杜坤鹏,张明月[8](2018)在《界面微结构对PA6/铝合金连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抛光或抛光-化学刻蚀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获得微纳米结构表面,再利用自制模具对铝合金与尼龙6(PA6)进行热压成型。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硫酸刻蚀形成的微纳米结构表面有利于树脂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良好的机械互锁结构,实现PA6/铝合金优良的连接性能。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硫酸刻蚀后的PA6/铝合金连接试样拉伸剪切强度达到了19. 1 MPa,界面粘结性能最优,比抛光后的连接试样提高了870%,其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变为内聚失效。(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杨彬[9](2018)在《基于高分辨X-CT的水泥基材料界面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水泥基复合材料集料与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是连接集料与水泥浆体的桥梁,在结构与性能上均不同于它所连接的集料和水泥浆体。与水泥浆体相比,ITZ存在晶体取向、晶体尺寸大、孔隙数量多以及孔径大等缺陷,是水泥基材料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材料内部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传递等,从而进一步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能和服役寿命等。因此,ITZ研究对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于高分辨X-CT无损获得理想样品的叁维内部结构信息,借助于理想样品(砂子、水泥粉堆积物样品和单骨料水泥净浆样品)简化ITZ,利用几何放大方法解决了ITZ统计单元太小不具代表性的问题,再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表征了边壁效应的相关信息,研究了水灰比、凝胶材料粒子粒度、骨料曲率以及养护时间(水化时间)对ITZ和边壁效应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几何放大法是扩大统计单元,进行ITZ分析的有效方法,解决了ITZ统计单元太小不具代表性的问题。2)水灰比影响ITZ内未水化水泥颗粒的粒度大小。在养护条件相同,养护龄期均为7d时,在距离骨料相同距离处,水灰比为0.40的单骨料硬化水泥浆体(P40)未水化水泥颗粒平均直径均小于水灰比为0.53的单骨料硬化水泥浆体(P53)未水化水泥颗粒平均直径。在整个统计范围内,P40的未水化水泥颗粒平均直径为11.8μm,P53为16.6μm。3)ITZ的宽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水灰比从0.40增加到0.53时,硬化水泥浆体的ITZ宽度从9.00μm增大到20.4μm。4)ITZ宽度与初始凝胶材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直径(或中值粒径)相关。砂子碳棒样品ITZ宽度为600μm左右,与颗粒中值粒径(中值粒径为600μm左右)相近;水泥粉样品ITZ宽度为16.8μm左右,与水泥粉颗粒平均直径15.8μm左右相近。(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卢金斌,李华,刘威,钟素娟,马佳[10](2018)在《添加Ni-Cr-B-Si的Cu基复合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钎焊金刚石的热损伤和调控钎料性能,采用添加适量Ni-Cr-B-Si的Cu基钎料对金刚石磨粒进行真空钎焊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金刚石焊后形貌、界面微结构、钎料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0%Ni-Cr-B-Si的CuSn混合粉能够与金刚石实现化学冶金结合,金刚石热损伤降低明显,焊后形貌完整,表面基本光滑,并在金刚石表面的不同晶面生成了不同类型和形貌的碳化物。钎料凝固过程中首先析出α-Cu枝晶,经过包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形成了α-Cu枝晶、Cu5.6Sn、Cu3Sn、Ni3Sn和共析α-Cu。随着Ni-Cr-B-Si含量的增大,钎料的硬度在增大,当添加量为20%时,硬度达到360~400HV0.2。(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界面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脱石(Mt)是天然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环保、医药、建材、石油化工、塑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从上世纪开始,蒙脱石的微结构与表界面反应性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和讨论。本论文通过阳离子交换法改型蒙脱石,探究层间阳离子的种类对蒙脱石微结构的影响及对其表界面的反应性的变化,和通过硅烷改性蒙脱石,探究硅烷改性蒙脱石对其亲疏水性和微结构的影响。本论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阳离子交换(Na~+和Mg~(2+))改型蒙脱石,探究叁种类型的蒙脱石微观结构上的变化和其对鱼精蛋白(PRTM)负载机制的影响。通过XRD,FT-IR等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法改型的蒙脱石在微观结构上不同,钠蒙脱石(Na-Mt)的层间距为1.25nm,镁蒙脱石(Mg-Mt)的层间距为1.55nm,而钙蒙脱石(Ca-Mt)的层间距基本为1.55nm。阳离子的种类对蒙脱石负载PRTM的效果也有影响,在相同pH条件下,Na-Mt对PRTM的负载量明显大于Ca-Mt和Mg-Mt的负载量,而Ca-Mt和Mg-Mt吸附相同浓度的PRTM时,Ca-Mt的d_(001)面层间距大于Mg-Mt的d_(001)面层间距。通过Nanodrop 2000检测PRTM上清液的浓度,结果表明Mg-Mt对PRTM负载量高于Ca-Mt,表明Mg~(2+)与PRTM可能有静电络合作用,部分PRTM络合在Mg-Mt的表面但未进入到其层间。(2)以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与n-丙叁乙氧硅烷(PTES)为嫁接反应剂,探究有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的微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后,乙硅烷基化蒙脱石由于交联和柱撑廊道空间的形成,保持层间距恒定,但PTES改性蒙脱石后,与原蒙脱石溶胀中间层仍旧相同,具有膨胀性。(3)通过在叁种溶剂中(甲苯、环己烷、乙醇)制备两种有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APTES-Mt和PTES-Mt),探究溶剂对机硅烷嫁接改性蒙脱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叁种溶剂中,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的浸润角不同,在乙醇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15±0.4°,在甲苯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26±0.2°,在环己烷溶剂中,APTES-Mt面液滴的平均接触角为35±0.3°,证明溶剂的极性不同,APTES嫁接改性蒙脱石的接触角不同,溶剂的非极性越强,其接触角的角度越大,也间接证明了在非极性溶剂中,硅烷负载量较高。(4)通过硅烷(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PS)改性蒙脱石,其接触角为55.1±0.3°,具有双亲性,探究双亲性蒙脱石对疏水性药物白藜芦醇(RSV)的递送。本研究结果表明,APS-Mt改善了RSV的递送效率,在pH 1,37℃时缓释效果最好,通过硅烷改性蒙脱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药物载体,可以应用于水溶性差的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微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博.表面微结构与温度耦合对界面润湿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申珂璇.蒙脱石微结构与表界面反应性的调控机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3].王继娜,徐开东,李志新,马先伟,牛季收.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4].吕鹏宇.水下微结构表面气液界面稳定性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5].潘易宇.基于二次交联调控界面聚合复合膜的微结构及分离性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8
[6].鹿瑶,崔梦楠,袁芳,高彦祥,毛立科.调控连续相和界面相蛋白对乳液凝胶微结构及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7].赵静,逄燕,刘赵淼.界面张力诱导下微结构内液滴生成实验研究[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8].陈静,李又兵,李查,杜坤鹏,张明月.界面微结构对PA6/铝合金连接性能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杨彬.基于高分辨X-CT的水泥基材料界面微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8
[10].卢金斌,李华,刘威,钟素娟,马佳.添加Ni-Cr-B-Si的Cu基复合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J].中国机械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