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子,系统,联轴器,对中,故障,动力学,支点。
双转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廖明夫,蒋云帆,雷新亮,王四季[1](2019)在《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临界跟随"现象导致航空发动机振动居高不下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考虑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双转子发生"临界跟随"现象时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临界跟随"状态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临界跟随"现象会导致转子系统无法越过盘偏摆振型临界转速,造成转子振动对不平衡质量分布极其敏感,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盘极转动惯量与直径转动惯量的比值(简称惯量比)以及双转子增速比;当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任意低压盘惯量比相等时,转子系统表现出高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当低压盘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的乘积等于1时,转子系统表现出低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航空发动机叶盘的等效惯量比以及双转子转速控制律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叶春,王念先,王东雄[2](2019)在《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模态与不平衡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永磁轴承作为中介轴承,电磁轴承支承外转子的双转子系统,利用ANSYS分析了永磁中介轴承支承刚度一定时,系统模态随电磁轴承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不平衡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外转子激发或内、外转子混合激发的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可控;内转子激发的刚性模态下,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可控,内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不可控;内转子激发的柔性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不可控。研究为同类双转子的变刚度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9年10期)
李超,金福艺[3](2019)在《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剖析先进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双转子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建立典型的双转子系统耦合力学模型,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得到转子系统振动微分方程解析表达式。根据解析解,得到影响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关键特征参数,并详细讨论转速比和转动方向对高、低压转子的共振频率,不平衡响应和涡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低压转子转速比的合理选取,可以有效地抑制转子系统的振动,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结构特征参数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涛,秦卫阳,向欢[4](2019)在《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碰摩非线性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离散处理,推导了其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外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故障后引起的转子动静碰摩对于对转转子响应的影响。采用Wilson-θ等方法对有限元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对转双转子系统在突加不平衡时,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变化;以及随后发生转子机匣碰摩故障时的非线性及混沌响应。分析了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发现了一种新的通过环面交叉进入混沌的方式。(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2期)
张天程,曹树谦,李利青,郭虎伦[5](2019)在《碰摩双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分析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含碰摩力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计算,结合瀑布图、频谱图、分岔图、庞加莱截面图、幅频曲线分析了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频谱特征和分岔特性;利用增量式编码器对转子实验台进行了扭转振动测量,验证了数值计算得到的频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弯扭振动具有相似的特征频率,包括倍频、分数倍频、工作频率与倍频/分数倍频的组合频率,但扭转振动的特征频率更加明显;两者还具有相似的分岔过程和相同的分岔点,在每个分岔点处都存在幅值跳跃现象。(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梅鹏,侯磊,李洪亮,陈予恕[6](2019)在《外转子支点不同心的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的结构特点建立双转子系统模型及振动方程。将外转子支点不同心的影响转化为支承上的等效不同心弯矩,并通过力矩分解处理得到系统的振动方程。利用求解效率较高的二维谐波平衡法进行求解,并采用Runge-Kutta法验证其求解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外转子支点不同心使系统的幅频响应产生新的共振区,在该共振区内系统的振动响应中包含2倍频成分;随着不同心偏差量的增大,2倍频响应成分愈加明显,并逐渐成为系统振动响应的主导频率。此外,转子轴心轨迹形状改变显着。研究成果可作为不同心故障的动力学特征和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4期)
张宏献,李学军,蒋玲莉,杨大炼,陈雨蒙[7](2019)在《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不对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子不对中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不对中常引起整机振动加剧、轴承磨损、转静子碰摩等故障,严重时将造成灾难性事故。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由于结构复杂、工作温差大、多支点弹性支承,更容易造成滚动轴承支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动态不对中等不对中故障。虽然航空发动机不对中问题严重,但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结构特点,首先论述了滚动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航空发动机转子不对中3种不对中故障的研究现状;其次,讨论了不对中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不对中故障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不对中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蒋玲莉,陈雨蒙,李学军,张宏献[8](2019)在《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振动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转子系统不对中普遍存在,影响系统振动特性的问题,对内转子含有联轴器不对中的双转子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及振动分析。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对象,通过施加不对中引发的附加载荷,建立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特定工况下转子系统随不对中量增加,内外转子振动的频谱特征及轴心轨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转子联轴器不对中振动特性可通过中介轴承传递到外转子,外转子支撑位置及中介轴承对应位置均可监测到内转子联轴器不对中振动响应;一倍频对联轴器不对中故障不敏感,二倍频幅值随联轴器不对中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距离联轴器越近的支撑位置的不对中响应越敏感;轴心轨迹随联轴器不对中量的增加由"椭圆"形变为"内八字"形。(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一博,李舜酩[9](2018)在《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相关性的单传感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探寻子系统激励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系统振动响应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将运动状态复杂的系统看作一个由多子系统组成,有利于分析各子系统间的相关性,基于这一概念对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建立了双转子激励源振动网络模型,利用基于峭度的单通道盲源分离技术,对该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实测振动信号进行了单传感器信号识别。试验结果显示低压转子信号中含有高、低压转子基频的线性组合,分别为ω_1+ω_2和ω_1+2ω_2。验证了高、低压双转子激励间具有相关性,并通过各自的振动特征识别出主振动源。(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徐梅鹏[10](2018)在《含支点不同心-裂纹故障双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及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故障形式多样多发,严重制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为了增加推重比和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现代航空发动机多采用套装双转子结构布局,其中内外转子不同心问题和空心轴裂纹是其两类常见的故障形式,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在常规或故障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和厘清故障振动机理,对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故障诊断与运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以适合机理研究的简化转子模型和双转子有限元模型相结合,构建含支点不同心-裂纹故障双转子系统模型,通过对振动方程的求解对振动特性开展研究,最后针对含裂纹故障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支点不同心-弯矩等效思想,通过力矩分解将高压支点不同心问题转化为附加到外转子上的不同心弯矩,进而通过求解效率较高的二维谐波平衡法求解响应并分析其动力学响应。双转子内外转轴不同心故障激起了以二倍频为主的偶次倍频;并且随着不同心量的增大,使得转盘运动轨迹发生移动并扩大,并呈现出“8”字型,剪刀型等不同的变化形式。该模型基本上能反映不同心故障的产生机理与影响规律,适用于研究含非线性力或其他故障的转子模型的机理研究。针对转子系统中高压轴段上常出现的空心轴裂纹故障问题,本文构建了十二节点的双转子有限元模型;进而基于中性轴法导出了裂纹单元的变化刚度矩阵并嵌入到含高压支点不同心故障的双转子模型中。采用数值积分法求解系统响应及其特性分析,发现含裂纹故障双转子系统具有超谐共振响应特征。在超谐共振对应的转速区内,与高压支点不同心故障激起的倍频响应相耦合,对其超谐共振峰值能够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发现当裂纹达到一定深度时,转子系统在低转速区发生参激失稳。针对含裂纹故障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Floquet理论和特征值分析法发展了多自由度系统稳定性的数值直接法,讨论了设解及近似次数对得到的次不稳定区边界的影响,讨论了阻尼、非对称转子陀螺力对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25)
双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种永磁轴承作为中介轴承,电磁轴承支承外转子的双转子系统,利用ANSYS分析了永磁中介轴承支承刚度一定时,系统模态随电磁轴承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不平衡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外转子激发或内、外转子混合激发的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可控;内转子激发的刚性模态下,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可控,内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不可控;内转子激发的柔性模态下,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均不可控。研究为同类双转子的变刚度控制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转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岩,廖明夫,蒋云帆,雷新亮,王四季.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9
[2].叶春,王念先,王东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模态与不平衡响应分析[J].轴承.2019
[3].李超,金福艺.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孙涛,秦卫阳,向欢.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系统碰摩非线性响应分析[J].机械强度.2019
[5].张天程,曹树谦,李利青,郭虎伦.碰摩双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分析与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9
[6].徐梅鹏,侯磊,李洪亮,陈予恕.外转子支点不同心的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9
[7].张宏献,李学军,蒋玲莉,杨大炼,陈雨蒙.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不对中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19
[8].蒋玲莉,陈雨蒙,李学军,张宏献.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振动响应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9].王一博,李舜酩.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相关性的单传感器识别[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
[10].徐梅鹏.含支点不同心-裂纹故障双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及稳定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