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车指挥自动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应用
行车指挥自动化论文文献综述
姚利明[1](2019)在《浅谈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多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我国铁路的发展建设开始从组织型朝着规划型转变,铁路行车组织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过去传统的调度指挥朝着行车指挥自动化方向转变。论文对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行车指挥自动化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并对今后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高文艳[2](2015)在《论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铁路从"组织型"向"规划型"的转变,铁路行车组织方式也完成了从传统的调度指挥向行车指挥自动化的转变。本文首先对行车指挥自动化进行简要概述,并对我国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最后,对未来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22期)
李卫国[3](2005)在《矿区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区铁路建立行车调度系统,利用计算机铺画运行图,按图行车,为调度指挥提供现代化手段。着重探讨行车调度系统设计思想。(本文来源于《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期刊2005-09-01)
陈韶章,任江[4](1997)在《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地铁系统中应用的浅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地铁一号线的信号系统是我国继北京地铁、上海地铁一号线第叁个引进国外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的地铁系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英、法、德、美、意等国地铁系统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对这一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有了较为全面认识,为日后的设备引进创造了条件。 广州地铁一号线设备引进首要条件是供货商所在国的政府能否提供优惠政府贷款。基于这一点,设备系统的选择就需根据贷款、(本文来源于《地铁与轻轨》期刊1997年04期)
顾国昌,张振民[5](1989)在《调度集中及行车指挥自动化区段的既有中间站改造及区段站的行车组织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度集中具有增加区间通过能力,提高列车旅行速度,节省人员,改善劳动条件,保证行车安全等技术经济效果。但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看,按现有中间站图型布置,凡地方作业量小,中间站调车作业与正线列车交叉少的线路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不好。为此,对单、双线采用调度集中和进一步实现行车指挥自动化的车站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输与经济》期刊1989年07期)
郭瑞玖[6](1988)在《北京地铁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列车运行图存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北京地下铁道列车运行图的数据格式以及在电子计算机存贮器中的存贮格式和调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以列车为根元素的树型数据结构,并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建立单元运行图存贮结构,特别引入图号概念之后,使运行图的存贮空间开销减少了90%左右,实际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1988年01期)
周丽英[7](1988)在《一种新型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自律分散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以列车运行管理为核心的运营管理自动化系统。即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列车跟踪、运行调整、进路控制、旅客响导、自动描绘实绩运行图以及对运营指标进行分析等等。日本新干线于1972年开通,首次采用集中控制型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使铁路的行车指挥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时隔十几年之后日本又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自律分散系统。(本文来源于《铁道科技动态》期刊1988年03期)
顾国昌[8](1985)在《调度集中及行车指挥自动化区段的中间站布置》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调度集中一般包括下列设备:车站信号采用电气集中、区间采用自动闭塞、列车运行图进行自动记录、采用无线电列车调度、机车信号、调度台对信号及道岔的遥控和监视等设备。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形成行车指挥自动化。它对车站设计的影响通过宝成线宝凤段、陇海线郑商段等调度集中运营情况的实践表明,调度集中主要适用于运输繁忙、地方运量小、中间站调度作业少的区段;若地方运量大,因调车作业多,造成调度集中控制权(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通讯》期刊1985年11期)
张东煜[9](1985)在《北京地铁环线行车指挥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专用接口的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计算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北京地铁行车指挥自动化,我们为北京地铁公司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专用接口和车次显示设备。采用我所研制的长城86/360微型计算机系统作为实时地铁环线行车指挥自动化控制中心控制机。它是先进的(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1985年02期)
郭瑞玖,陆澄培,周蓉良[10](1984)在《北京地下铁道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概述北京地下铁道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重点介绍所采用的硬件、软件冗余技术,以保证此实时控制系统必要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了实现系统的功能,文中介绍的许多方法已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1984年04期)
行车指挥自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我国铁路从"组织型"向"规划型"的转变,铁路行车组织方式也完成了从传统的调度指挥向行车指挥自动化的转变。本文首先对行车指挥自动化进行简要概述,并对我国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最后,对未来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车指挥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1].姚利明.浅谈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2].高文艳.论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及其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3].李卫国.矿区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探讨[C].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2005
[4].陈韶章,任江.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地铁系统中应用的浅见[J].地铁与轻轨.1997
[5].顾国昌,张振民.调度集中及行车指挥自动化区段的既有中间站改造及区段站的行车组织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9
[6].郭瑞玖.北京地铁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列车运行图存取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1988
[7].周丽英.一种新型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自律分散系统[J].铁道科技动态.1988
[8].顾国昌.调度集中及行车指挥自动化区段的中间站布置[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5
[9].张东煜.北京地铁环线行车指挥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专用接口的设计及应用[J].测控技术.1985
[10].郭瑞玖,陆澄培,周蓉良.北京地下铁道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J].铁道学报.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