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份探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身份,赫斯,女性,门罗,莫里,遗孤,巴黎。
身份探求论文文献综述
邵丽[1](2019)在《“毛猿”的身份探求与身份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具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毛猿》展示了现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归属感和存在感的丧失,从而开始对自我进行不断的思考、审视和定义的过程。本文从身份角度梳理作为现代人的毛猿对自我身份的探求。伴随着一系列的焦虑、痛苦、迷茫、求索甚至斗争,最终发现自己不但被这个世界所遗弃,而且无法同自我进行和解,从而揭示了现代人弥漫着无限悲剧意味的生存困境。(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孟庆梅[2](2019)在《后殖民语境下莫里森创作中的身份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与相关文化理论,本文探讨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主题。文章指出莫里森多重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自身所持有的多元文化话语方式使得其小说的身份探求具有一种独特的张力,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边缘与主流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多元融合发展的特色。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再结合现实社会情况,探讨作家莫里森如何在强势的后殖民语境下建构他者主体性书写。(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史月[3](2018)在《海湾小说家对多元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求——以布克奖等海湾地区获奖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的发现给海湾地区带来了现代化,而现代化国家的构建,也迫使人们重新去定位个人身份认同,去厘清其与民族身份认同、族群身份认同与国家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些认同的范畴并不完全重合,在很多时候甚至互相矛盾和冲突,这种状态在飞速向现代化迈进、人口迁徙日益频繁却在本质上较为保守的海湾地区尤为明显。相比诗歌,海湾地区的小说起步较晚,但在反映海湾社会多元身份认同矛盾的现实上却不遑多让,尤其是获得阿拉伯世界广泛认可的作品,如阿拉伯作协推荐的105部最佳阿拉伯语小说、阿拉伯布克奖(阿拉伯小说国际奖)及卡塔拉奖的获奖作品,都是探讨这一问题的很好范例。以身份认同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作品的介绍,可以剖析海湾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在面临社会转型时对身份认同的思考和探求。(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侯倩[4](2018)在《福柯权力视角下:澳洲小说《旱土》中边缘人群的身份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澳大利亚20世纪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西娅·阿斯特利一直是文学批评的关注对象。在5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一直不曾将审视的目光从自己的家乡生活,也就是澳洲北部昆士兰地区的小镇生活中移开。阿斯特利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在描写澳洲本地的故事,一直保有浓浓的澳洲特色。她的大多数作品描写的都是澳大利亚昆士兰腹地小镇的故事,反映小镇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中狭隘的地方主义和市侩习气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语气机敏而尖锐。阿斯特利笔下的小镇生活对任何有小镇生活经验的读者来说都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她笔下的澳洲北部小镇生活能够直击小镇生活的重心与本质。阿斯特利集笔力于刻画孤独者、社会弃儿和外来者,他们大多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在她的最后一部描写小镇生活的小说《旱土》中,阿斯特利仍然没有放弃她一直以来的关注点,作者重点刻画了女性和澳洲土着人群、社会弃儿等边缘群体。作者通过描写他们是如何在社会规训下一步步丢失了自己身份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在微观层面的运作,探索权力是如何对特定个体进行规训的过程以及个体对这种规训的反抗以及重拾身份的探索。本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权力是如何在社会中运行的来反映边缘问题的本质。论文由引言(第一章)、理论依据(第二章)和正文(共叁章)以及结论共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一章节主要就作者生平及创作生涯进行简介,对文章中重点分析的小说《旱土》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最后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结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节主要就论文所采用的福柯权力理论以及其中的权力的运作方式进行简介。正文部分包括第叁、四、五章,分别从女性、土着人群、社会弃儿等叁个方面来反映权力对边缘群体进行规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反抗并重拾身份的过程。第叁章主要就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探讨,男性主要通过对女性的话语和身体的规训的方式进行压制最终造成了女性的身份迷失。在本章中还包括女性在迷失自我之后进行反抗、试图找回自我的过程。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白人和澳洲土着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这一机制中,白人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并利用权力对土着群体进行迫害。在这一过程中,权力的运行还是离不开话语和身体这两种权力技术。本章还包括土着群体试图反抗白人权威、寻回身份的探索。论文第五章分析了个体与公司之间存在的权力关系。与前两种权力机制相似,在雇员与公司的关系中,同样存在对个体的压迫以及个体的积极反抗。在小说《旱土》中,阿斯特利向读者展示了个体是如何被压迫成为社会弃儿的过程以及个体迫不得已只能通过伪造身份寻求生存的悲惨遭遇。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根据福柯的权力观,任何一种关系都可以看做是权力关系。在小说《旱土》中,一共呈现了叁种不同的权力关系一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澳洲土着与白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公司这一社会机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边缘人群,即女性、澳洲土着以及社会弃儿在权力的运作下迷失自我并进行自我救赎的描述,阿斯特利向读者展示了边缘问题的本质。在边缘人群的迷失背后,是权力对之进行规训并最终夺走他们身份的本质。通过这几组不同的权力机制,阿斯特利意在说明现代社会中权力无所不在,如影随形。只有通过唤醒自我、回归传统或伪装身份等途径,身处困境的现代人才能摆脱权力的干预,走向内心的自由。(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白晶[5](2017)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门罗作品《你以为你是谁?》中罗斯的身份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着名女短篇小说家,并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取门罗中年时期并带有自传色彩的一部短篇小说《你以为你是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小说中女主人公罗斯的身份探求。小说中女主人公罗斯来自贫民阶层,性格敏感,心思细腻,不满于小镇的贫穷、落后,极尽所能逃离她出生的小镇。通过考取大学她得以进入城市,接触到城市的富裕和先进的文化,并顺利俘获富家子弟的爱慕。然而,贫富的悬殊注定这份婚姻无疾而终。历经辗转,步入中年的罗斯是一位经济独立的女性,却始终遭受不解与歧视,而且对自己的事业也失去了信心。最后通过返乡,罗斯对继母,对家乡,对童年往事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并从中汲取力量,终于突破自我,发展自我。该小说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导致女性生存空间的单调狭小,父权价值观影响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知。通过女主人公对“我是谁?”的回答,爱丽丝·门罗展示了女性对身份探索以及明确自我身份的重要性。论文意图说明,女性身份的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女性想要在父权社会中摆脱男性的影响,构建自我身份,避免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应抱以积极地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另外,小说集里体现了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对现代女性在探索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有积极地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5)
王翠[6](2017)在《身份认同的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地之子》和《小姨多鹤》是描写(日本)战争遗孤的名作,两部作品都以中国为舞台,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遗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争遗孤的大半生,反映出了(日本)战争遗孤的身份认同问题。两部作品都关注到了遗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争遗孤的身份认同问题,描写了(日本)战争遗孤怎样陷入到了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又如何在同中国人的交往之中,相互之间跨越国别相爱,最终相互守护相互慰藉,反映出了他们追求身份的努力,也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然而,同样作为描写(日本)战争遗孤的作品,两名作者在处理(日本)战争遗孤的身份认同问题时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换而言之,《大地之子》中的陆一心找回自己身份的过程同《小姨多鹤》中的朱多鹤找回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本稿以这两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主人公陆一心和朱多鹤努力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找出了同为(日本)战争遗孤的两名主人公在身份认同问题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弄清了两名作者是如何处理(日本)战争遗孤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背后隐藏着的两名作者创作理念以及关注重点的不同进行了探索。在第一章中,简单地介绍了《大地之子》和《小姨多鹤》这两部作品。《大地之子》描写了从苏联军队的攻击中逃生的陆一心(松本胜男)在四十年的时间里,在养父陆德志的关爱之下度过了充满苦难的半生。《小姨多鹤》也是一部以(日本)战争遗孤为素材的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遗留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少女多鹤从集体自杀的开拓团之中逃出来,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生活了叁十余年,其间历经了诸多的苦难和悲伤之事。两名主人公全都是在日本战败后被遗留中国的土地上的(日本)战争遗孤,他们又在日本人在中国“难民化”的期间作为中国人的妻子或者是养子进入到了中国人家庭之中。在第二章中,以《大地之子》中的陆一心和《小姨多鹤》中的朱多鹤为对象,探讨了引起(日本)战争遗孤身份认同问题的原因。引起(日本)战争遗孤的身份认同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叁条,即:国家的遗弃、“故乡”的丧失、同亲人的别离(生离、死别)。被遗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争遗孤在很小的时候成为了日本政府的弃民,同时失去了“故乡”,在战火中与亲人生离死别。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第叁章中,具体的分析了面对同样的身份认同危机,陆一心和朱多鹤所采取的对策。陆一心想通过忘记过去、寻求中国人的身份来解决身份认同问题。朱多鹤想通过铭记过去、坚守自己的日本人身份来解决身份认同问题。在第四章中,分析了没能很好解决身份认同问题的两名主人公是如何走上身份探索的道路以及两人身份确认的过程和结果,并找出了两人身份认同过程中的不同点。被送到内蒙古劳改所的陆一心在劳改的过程中充分地思考了自己是谁的这一问题,并尝试接受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在中国家庭中生儿育女的朱多鹤不断向现实低头,接受了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相爱,放弃了自己日式的自杀,并向中国人靠近。换而言之,陆一心经由“寻求中国人的身份——承认日本人的身份——日系的中国人”的过程,通过“直面、探求、选择和确立”的形式,最终确立了自己的身份,从一个不完整的人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朱多鹤经由“守护日本人的身份——接受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身份认同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通过“让步、遇挫、融合和调整”的形式,获得了在中国家庭中的身份,然而却并没有获得整个社会的身份认同。在第五章中,分析了两名作者在面对同样的(日本)战争遗孤身份认同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的原因,并尝试对其背后所隐藏的两名作者创作理念和关注重点的不同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庄丽[7](2016)在《“身份”的探求及其重构——评欧阳海燕的长篇移民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欧华裔作家欧阳海燕在小说《巴黎,一张行走的床》和《假如巴黎相信爱情》中注目于华人移民在法国的生存境遇,及其在异域中进行自身"身份"探寻的历程。然而,正是在艰辛的身份探寻之旅中移民无奈地发现了自身的"他者"身份,这主要表现在其对自身法律身份的焦虑和文化身份的困惑这两方面。不过与此同时,也不难见出移民对自身身份重构的努力和尝试。(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6年02期)
虎振芳[8](2016)在《《巴黎圣母院》之身份危机与身份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通过发展身份理论和社会身份理论对作品中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艾丝美拉达属于现实性身份状态,最终因为对无望爱情追求的强烈投入而失去生命;克洛德·弗罗洛的封闭型身份状态破坏了本我和超我的平衡;而卡西莫多则因其混沌型身份状态一直无法找到自我认同,直到艾丝美拉达的出现他才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最终通过阐述来解释身份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对于作品中的叁大人物而言,他们的悲剧并不是简单的外部冲击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身份危机中未能寻找到新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会总是遇到如作品中的事件,但是所有人都无可避免的探寻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而这一旅途将持续到我们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如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总而言之,身份的建立是“矛盾-探索-信念”的无限循环,同时也要面临迷失自我和谐的危险。(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6-05-04)
张凌彦[9](2015)在《传媒语言文化身份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传媒语言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媒体的大背景为传媒语言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传播平台,语言样态也有很大变化,更新、更快、更直接的传递信息和情感。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它对大众话语生活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要发现其中的不足。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而当今很多媒体语言的文化身份模糊,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体形象,因此,必须重视传媒语言文化身份问题。(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50期)
宋银苗[10](2014)在《黑人女性身份探求的继承性书写——重读《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一文中研究指出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托妮·莫里森是20世纪两位重要的美国非裔女作家,《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分别为她们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在黑人女性写作上具有传承性。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出生在女性权威家族中,并获得前辈女性的人生经验,在女性间的同辈情谊上也存在着写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婚姻,两部作品同样存在着对传统家庭婚姻的叛逆和蔑视,即对于传统婚姻的解构。这些无不体现着美国非裔女作家对于前辈的继承和回应,进一步拓宽了黑人女性中心的叙述模式。(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身份探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与相关文化理论,本文探讨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主题。文章指出莫里森多重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自身所持有的多元文化话语方式使得其小说的身份探求具有一种独特的张力,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边缘与主流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多元融合发展的特色。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再结合现实社会情况,探讨作家莫里森如何在强势的后殖民语境下建构他者主体性书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份探求论文参考文献
[1].邵丽.“毛猿”的身份探求与身份焦虑[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孟庆梅.后殖民语境下莫里森创作中的身份探求[J].当代外国文学.2019
[3].史月.海湾小说家对多元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求——以布克奖等海湾地区获奖小说为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
[4].侯倩.福柯权力视角下:澳洲小说《旱土》中边缘人群的身份探求[D].安徽大学.2018
[5].白晶.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门罗作品《你以为你是谁?》中罗斯的身份探求[D].沈阳师范大学.2017
[6].王翠.身份认同的探求[D].吉林大学.2017
[7].庄丽.“身份”的探求及其重构——评欧阳海燕的长篇移民小说[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
[8].虎振芳.《巴黎圣母院》之身份危机与身份探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9].张凌彦.传媒语言文化身份探求[J].商.2015
[10].宋银苗.黑人女性身份探求的继承性书写——重读《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