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普贤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代域外,普贤信仰,普贤菩萨,佛教
普贤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涛[1](2011)在《古代域外普贤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在追溯普贤菩萨的渊源时,应该历史地看问题,尤其注意不能将后来普贤菩萨的特征和内容用在追溯其起源的问题上。本文认为早在普贤菩萨产生之前,“普贤”就是一个广为使用的词语,广大信众追求的圆满理想“普贤愿”和达到这种目标的方法“普贤行”,则是普贤菩萨的起源。早期的普贤菩萨和普贤如来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合流是后来的事。普贤菩萨的出现,内因是其“名称”本身所具有之圆满意义,外因则与当时佛教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相关。最早时期的“普贤行”,应该只是泛指人们追求进入“理想国度”的实践方法,并无确定的内容,也与普贤菩萨、普贤如来没有必然的联系。普贤如来和普贤菩萨产生以后,《悲华经》首先就其身世作了说明。“普贤”在内涵上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普贤如来信仰一度盛行,主要表现在《大集经》之中,其本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随即普贤如来和普贤菩萨信仰合流,普贤菩萨由此而强化了其本来就具有的“分身”的能力,并使这种“分身”能力有了“本体论”的说明和论证。普贤菩萨信仰传到西域后,与当地本有的帝释天崇拜相结合,汲取了帝释天的诸多内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哲学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普贤菩萨的形象也逐渐由形象模糊不清的护法神转变成为了声势显赫、特点鲜明的大菩萨。如来藏思想产生以后,强调人人都有佛性。普贤菩萨以卓越的“分身”能力而遍在于一切,而“如来藏”也是遍在于一切,这样两者因具有共同性而结合。普贤菩萨被认为表征的就是“如来藏”,这为普贤菩萨在理论建构方面开出了广阔的道路。从此,普贤菩萨不再仅仅是助人为乐大菩萨了,也不再是仅仅作为佛教的护法菩萨而存在了,取得了代表“如来藏”的资格后,他就掌握了进入“法界”的钥匙,成为连接真如本体界与现象界的桥梁。《华严经》是第一次试图以普贤菩萨为代表,以“如来藏”理论来解释世界、说明人生、提供解脱的新尝试。《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不仅禅定甚深,而且智慧超群,他与毗卢遮那佛同体,可以契入法界,道行高远,他只为十地以上菩萨讲法,同时又发心广大,誓愿度尽一切苍生。他给人信心,认为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但始终有一个本体,“空”的现象界实际上是建立在“不空”的本体法界之上的,这个“不空”的“法界”也就是“如来藏”,是佛的境界。“如来藏”遍在于每个人心中,是人人都能成佛的根据,也就是佛性,只是无始以来,被贪妄所染。他认为所谓的成佛,就是用一系列方法和智慧使自己心中本有的佛性重新显现出来的过程,叫做“性起”。因此,他为信众创立了一条从“初发心”到“入法界”的修行道路,并将之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次第;他重视学习,参访善知识,并以善财童子为榜样,用“五十叁参”这种形象的文学方式来说明抽象的哲学道理;普贤菩萨讲究“方便”,主张从精神的角度去进行价值判断,而不要囿于成规;他教导信众,要多学世间技艺,不耻下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走上圆融道。《华严经》将普贤菩萨倡导的这条新的路子叫做“普贤行”。《华严经》中所描绘的高居十地之上,既能契入法界,又不住涅盘的境界,在密教中被称为“大普贤地”,经过密教的改造之后成为了“金刚界”,普贤菩萨在部分密典中也被改造成了“金刚手秘密主菩萨”,并与教主“大毗卢遮那如来”、“金刚萨埵”等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密教中的普贤菩萨是着名的“八大菩萨”之一,可以显化为“教令轮身”步掷金刚;普贤菩萨还广泛参与众多佛菩萨的仪轨,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密教中的普贤菩萨形态各异,身色也不尽相同,职能更是多样,最后都以“普贤延命信仰”而集其大成。密教中还有将普贤菩萨作为毗卢遮那佛的接班人与补处菩萨的论述,普贤菩萨被认为与大毗卢遮那佛“同体”。密法修行的最终标志是进入“大普贤地”,“见普贤大菩萨身”。而见到了普贤菩萨身也就意味着实现了修行的目的,成为了“执金刚”。这种认识虽将普贤菩萨抬的很高,但密法的授予和传承已经与普贤菩萨没有了直接关系,而主要是通过“金刚手”和“金刚萨埵”进行的。无疑普贤菩萨已经失去了在《华严经》中的主导性地位,他由台前转到了幕后,由主角转为了配角。总之,域外的普贤菩萨,具有智慧性、实践性、神秘性、亲切性、崇高性、圆融性、善巧性、多样性、全面性、终极性等十大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1-06-30)
张子开[2](2010)在《中土新创普贤信仰文献叙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普贤信仰在我国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于民间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普贤文献向无清理。将有关汉文普贤文献区分为普贤类注疏、普贤类文物(普贤变)、中土普贤经、普贤类灵验记、碑文和寺院志等其他普贤文献共5类,作详细解题,纠正历来着录之误、辨识之讹和定名之不妥;认为其中的《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乃纯粹中土所造,民间信仰色彩浓厚,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张子开[3](2010)在《普贤信仰及大乘普贤形象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普贤信仰为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乘佛教特别是密教中地位显赫、关键。本文爬梳文物文献,认为普贤信仰乃雅利安人理想化的故土和部派佛教时期某一称为"普贤"的信徒这两种因素糅合的结果,早期大乘佛教关于普贤菩萨来历还有着其他异说。印度的大乘普贤形象,最初当为在家居士形态,再演变为骑乘六牙白象的天神,或以十罗刹女而为普贤胁士。中国的普贤形象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普贤相貌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异;一佛二菩萨和单尊这两种格局中的普贤形象,皆与印度有所差别;对普贤形象作出了新的阐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普贤坐姿及面容并不雷同,特别是还间或闪现了女性化的普贤形象。(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0年07期)
林冬晴,余慧[4](2009)在《盘龙山与汉、藏佛教的普贤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汶川县叁江乡历史文化的调查,发现其境内的盘龙山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景极其优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汉、藏佛教普贤信仰的交汇处,亦是民族融合的典范。(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张子开[5](2006)在《敦煌普贤信仰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普贤乃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信仰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据敦煌地区发现的中古普贤文物文献,普贤变中普贤跏趺坐法与后世有所区别,《普贤菩萨说证明经》则不但识别有讹,且实际上包括了两种形成于不同时代、性质也有所不同的小经。敦煌地区的普贤信仰,与当时的民族组成、政治气候、民众文化水平、民间信仰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经过了民族化、政治化、通俗化和信仰本土化后的敦煌普贤信仰,已然在一定程度上民间化,成为具有浓郁中土色彩的中国佛教信仰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普贤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普贤信仰在我国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于民间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普贤文献向无清理。将有关汉文普贤文献区分为普贤类注疏、普贤类文物(普贤变)、中土普贤经、普贤类灵验记、碑文和寺院志等其他普贤文献共5类,作详细解题,纠正历来着录之误、辨识之讹和定名之不妥;认为其中的《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乃纯粹中土所造,民间信仰色彩浓厚,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贤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涛.古代域外普贤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1
[2].张子开.中土新创普贤信仰文献叙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张子开.普贤信仰及大乘普贤形象的演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4].林冬晴,余慧.盘龙山与汉、藏佛教的普贤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5].张子开.敦煌普贤信仰考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