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虹: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伦理向度论文

王晓虹: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伦理向度论文

时政探讨

摘要: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有着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伟大实践和伟大时代,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关照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的全面改善,落脚在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于以开放的胸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伦理向度可以发现,传承与创新是其理论之维,人本与共享是其价值之维,奋斗和担当是其人格之维。

关键词:习近平; 人民幸福观; 伦理向度

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其实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奋斗历程。习近平同志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其言,振耳发聩;其意,深远悠长。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观点和哲学思想,即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凝聚了集体和历史智慧,又直面百姓和现实问题,还谋划中国和世界发展。从近几年习近平幸福思想的研究成果看,目前还缺少基于伦理视野来深入研究的文献。通过学习和梳理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我们发现它至少蕴含了三个政治伦理向度,即理论之维、价值之维、人格之维。

这就证明了满足ESCA2的最优分配方法应该将剩余资源优先分给指标(s-Ai(s))/pi最大的部门即Rdam(s)法.注意到指标(s-Ai(s))/pi满足Ax.7,所以时不变永久性离散资源分配的最优方法是Rdam(s)法.

经过对近十年人民调解工作的回顾、文献查阅、数据分析,结合一年多的调查走访,本文主要围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下的人民调解工作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具体原因分析以及需要作出的理念调整和应对策略作出论述。

一、传承与创新: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理论之维

(一)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索幸福的基因,其正当性任何人都无权利剥夺,人类的终极人生目的无疑就是追求幸福。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生动而深邃。恩格斯就这样说过:“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灭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1]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说:“中国共产党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丰富内涵在于“三个统一”,即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在其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不断用科学理论的光芒和自身实践的现实丰富着关于人民幸福的学说,并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民幸福学说镶了一道靓丽的金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就是人民幸福。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幸福的理论中,幸福的动力是需要,幸福的载体是生命,幸福的源泉是劳动,幸福的立足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同志“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彩论述,到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铮铮誓言,人民幸福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幸福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幸福思想的创新和超越。

(二)创新和超越了中国传统幸福观

由式(2)~式(4)可知:内外啮合单排行星机构3个构件的转速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表达,方程的右侧为零,左侧为包含各转速变量的表达式,且各变量的系数之和等于零.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精辟论述,体现在他的诸多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6]如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呢?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即公正与民主。公正和民主是政治伦理的核心概念和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不仅明确了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依法治国,而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公平与民主为人本价值指向的实践保驾护航。

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自身的经历和人格魅力,用昂扬的斗志和豪迈的激情,呼吁全中国人以奋斗的姿态奔赴全面小康,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激荡了个人层面的奋斗精神,使其人民幸福思想显得有温情、有温度。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同志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又指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同志将“奋斗”的哲学气韵和伦理蕴意概括得如此有高度、接地气,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时代化的重大贡献,为我们提升道德人格指明了方向,也纠正了我们的一些认知偏差。幸福在于创造,在于奋斗,不是继承和给予,更不是侥幸、偶然。唯有奋斗得来的幸福,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尊严感、成就感、获得感;唯有奋斗得来的幸福,才不会不止于感官、物欲的满足,而是拥有更高层次的人生格局。

二、人本与共享: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价值之维

(一)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在我国,幸福共享的伦理崇高性在于人类共享幸福和共享全面幸福。首先,从覆盖面来说,体现为人类共享幸福。就国内而言,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权利充分尊重,他认为,人人都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社会成果绝不是哪个领导人、哪个阶层独享,而应该与人民共享。他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就国际而言,在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共赢中,习近平同志把幸福共享思想和实践有礼有节地进行了运用和拓展,集中体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闪光思想和积极实践。伴随着“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和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受惠于中国,分享着中国发展的成果,成为习近平幸福共享思想伦理崇高性和现实可行性的生动注脚。其次,从内容而言,体现为共享全面幸福。过去,我们追求物质幸福过于精神幸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在习近平同志的心目中,真正的幸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一个都不可或缺的全方位幸福。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是发展的价值取向,也理应成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追求共享发展的道路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逻辑起点。幸福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在幸福观问题上的体现,它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起点,却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境界。因为,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感,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但主要体现为主观性,既不能继承,也无法给予,人们不可能会有同样的幸福感。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克服了以上幸福观的片面、偏执,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有关幸福的元素进行了创新和超越,有着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习近平人民幸福观里,中心是人民,主题是如何使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保障是坚定维护人民幸福,关键是推动人民共享幸福,内容是“五位一体”。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极大超越,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以下四个创新性转化,即:将家国情怀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将注重德性修为转化为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将以个人为中心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将个体生命的完善转化为人民生活的美好。

(二)构建了幸福共享的崇高境界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流程包括主题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预警和危机处理,而危机处理又涵盖了舆情采集、监测、预控和发布等机制[17]。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其关键所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树立预警观念、建立预警体系和构建预警系统来保障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18]。

历史上任何一种幸福观都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和伦理诉求。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中心是人民,价值指向是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4]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髓,赋予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思想以时代内涵,弘扬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当然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里处处都闪耀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光芒,譬如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人民的政治、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人民的权利、公平、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也得到了切实的维护。在我国,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他们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主角,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的殷殷情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很多积极、主流的幸福理论都在研究人的幸福,但都只是一般人的幸福,而不是一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幸福。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不仅关注了本国的最广大人民,而且将之辐射到全人类,即,对内体现为为人民谋幸福,对外体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着眼于全人类幸福和全方位幸福来构建他的幸福理论,其立场鲜明的伦理价值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与担当: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人格之维

(一)激荡了个人层面的奋斗精神

人们追求权势、财富、荣誉的途径有很多种,高尚的或卑劣的、合法的或非法的、利他的或利己的、诚信的或欺诈的...从道德人格维度讲,那些大公无私、克己利人的无私者会因为奉献而幸福,那些合理为私、利人利己的平凡人会因为遵纪守法而幸福,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自私者也会因为违法违纪而“幸福”。幸福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获得正当幸福的途径永远只有一条,那无疑是奋斗,是坚守着道德底线的奋斗,不是坐享其成,不是坐而论道,更不是非法、卑劣的索取。“劳动本身也是一种需求,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样的睿智思想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如,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生命幸福这篇“文章”中,关键词应然是:奋斗、理性、德性、奉献、美好等。然而,在中国人求索美好幸福生活的征程中,在走向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还存在、充斥着懒惰、私利、缺德、丑陋等现象。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 :“如果我们要问‘人类主要关心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能听到一种答案:‘幸福’。”[3]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人类对于“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不幸福了怎么办?”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形形色色的幸福观。在西方古代和中国传统社会,流行着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即德性主义幸福观和快乐主义幸福观。德性主义幸福观主张幸福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行为,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来源于人的欲望特别是物质欲望或感性欲望的满足。这两种幸福观的偏颇和不足在于:只关注人的需要的某一方面,忽略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多元性。另外,在我国从远古到春秋时期,还形成了“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为核心内容的、重在追求个体生命完善美好的幸福观。[3]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关照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的全面改善,落脚在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于以开放的胸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论品质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传承和发展,也彰显了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创新和超越,其本身就是对当代政治伦理思想的卓越贡献,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走向幸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了感恩全球10亿用户的信赖与支持,海尔“全球感恩月”活动也在盛典现场宣布启动。海尔会将全球用户交互后反馈的需求,以一流的技术体系、一流的制造体系、一流的服务体系转化成升级迭代的创新产品方案,将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在“全球感恩月”活动期间回馈给用户,助力全球用户升级美好生活。

(二)彰显了领导层面的担当气派

领导人的人格影响力由很多要素组成:能力、气质、性格、德性等。在德性要素中,担当精神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怎样带领13亿多中国人实现幸福?怎样领导拥有近九千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更好地为人民追求幸福服务?怎样引领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从而推进全人类幸福?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两个字:责任!大到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中到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小到对家庭、对个人的责任。有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使命才会有作为。在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中,关于如何带领人民实现美好幸福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他认为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尤其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8]

由于有着对重大责任的使命担当,促使习近平同志站在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放眼于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不仅激励人民追求幸福,带领人民创造幸福,而且“敢于并善于维护人民幸福,增强对人民幸福维护的坚定性和针对性”是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在如何维护人民幸福方面,更是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气派。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里,维护人民幸福的理念集中体现为“三反一建”,即反强权、反分裂、反腐败,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以下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声音就是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用“三反一建”来维护人民幸福的精辟论断。如:“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会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也不会动不动到别人家门口炫耀武力”“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对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分裂国家活动,13亿多中国人、整个中华民族都绝不会答应!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等。[9]

从道德人格之维度来看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启示之一,新时代属于奋斗者。奋斗孕育幸福,奋斗催生幸福,“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态势能成就出彩的人生,能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中的“奋斗幸福观”不仅激荡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而且整体提升了中国人的人生格局。[10]启示之二,新时代属于担当者。人人都应有担当精神,领导干部尤甚。担当精神包涵了勇往直前的斗志、无私无畏的情怀、脚踏实地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智慧、宽广的视野。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充分彰显了他本人作为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担当精神,并且整体提升了领导干部的伦理风范。

综上所述,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仅仅从理论之维、价值之维、人格之维三个维度来探讨其伦理品性还远远不够,它值得我们用鸿篇巨著来大写特写。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体现了历史和集体的智慧,得益于时代和实践的滋养,仅仅从伦理向度的视野来研究也远远不够,它值得我们用满腔豪情来关注展望。谨以此文作为自己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3-374.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7.

[3]江畅.论习近平幸福观[J].思想政治教育,2018(1):14.

[4]习近平.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思想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J].党建,2013(9):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0.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8]习近平.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J].今日浙江,2006( 22) : 1.

[9]陈成志,焦春红,周红梅.论习近平幸福思想[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2):19-20.

[10]谈传生.习近平奋斗观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J].湖湘论坛,2018(06):5-12.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6-0025-06

收稿日期:2019-08-16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伦理向度研究”(项目编号:19B19);受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王晓虹,女,湖南衡阳人,湖南警察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满生,男,湖南零陵人,湖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王赞新

标签:;  ;  ;  ;  ;  ;  ;  ;  ;  ;  ;  ;  ;  ;  

王晓虹: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伦理向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