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能够有效确保智能电网的质量,对于保证电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推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同时也要制定完善的排查和检验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研究;面临问题
一、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与意义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就决定了关系着民生之本的电力行业,其今后发展的技术方向自然要向着信息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方面不断地靠拢。尤其是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发电环节又是温室气体排放较大的行业,所以对其进行必
要的技术改革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发展智能电网则成为必要前提。可以说,现如今发展并研究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使得清洁能源得到合理全面的利用;(2)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并有效降低污染气体排放量;(3)能够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性的需求。
二、现阶段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的问题所在
2.1目前的调度技术系统平台不够完善。随着智能电网的大量推广应用,电网的规模在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维护人员和设备,原有的技术系统以及人员知识结构不足以适应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要求,所以需要优化升级技术系统平台。但是目前的调度技术系统平台还不够完善,无法很好的适应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方面的革新来完善平台建设。
2.2电网规划的科学性相对较差,电压等级比较繁杂,这就造成了输变电设备的电能输送效率相对较低。随着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他新能源并网发电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对电网实施更加科学的规划以及调整,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行升级。
2.3电网测量基础数据相对缺失,测得的数据准确度相对较低。对于传统电网调度来说,需要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的操作以及维护,同时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检修位置的记录,非常容易出现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准确性较低。智能电网对于此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应用来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4在电厂和用户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虽然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市场化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力市场发展总的来说还存在初期,电网公司在市场化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缺少和用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网的发展。
三、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3.1对电网进行及时的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生产力的不断壮大,为电力体系中广域网动态的尽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广域网动态监测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使得在相同时间区域内收获大量电力体系工作时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的信息以及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数据变成现实,为电力体系的调控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式。这种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①使获取的发动机的数据更加直观;②收发信息的频率十分快,每40ms或以内都会促使调控中心收发一次动态信息,实现了系统数据由截面数据到面板数据的转变;③数据在时间上的连续性,通过GPS给每一类数据进行标记,使处于相同区域内所有的数据都是连续的,让电力网络的动态信息的录取、监管、讨论扰动与危险预警等成为可能;该系统在SCADA/EMS系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弥补了原有系统在采集电网动态数据上的不足,还创造性的引入了WAMS系统,这种技术环节的创新发展,使得电力部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调度、预警、事故处理、参数辨识及在线稳定决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解决复杂电力系统的系列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
3.2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
电网动态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是在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旨在为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提供电网实时运行状况的全面信息,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增强电网调度工作对电网的控制能力,提高调控精确
度。如今,中国已经有一些企业设立了电力网络动态监管警报以及辅助策划体系,一般都是以电力网络实时监管、线上静态安全讨论、线上低频振荡讨论测量、线上静态稳定电压的测量讨论、线上热稳定测量讨论等为代表的预警技术和以在线热稳定预防控制辅助决策、在线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辅助决策等为代表的辅助决策技术。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实现EMS/SCADA系统所涉及的大部分高级分析和计算,但在以下几点上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不同于在线监测系统:
①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在系统状态的计算上拥有更高的精确度,这主要是由于PUM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纠正了SCADA数据存在的偏误,对无用数据进行了有效剔除;②能够有效监测电网的低频振荡现象,最近几年,由于电力网络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电力网络低频振荡现象经常出现,电力网络动态监管警告以及辅助讨论体系可以对PUM传送的动态信息开展权威的辨别,采用PRONY算法对数据中可能包含的低频振荡信息予以分析捕捉,自动绘制系统与时俱进的动态曲线图,一旦出现0.2~0.5Hz之内的相对比较弱的阻尼振荡,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向有关施工员工报告,而且能够在曲线图中明确标记出异常现象的范围。
3.3对于FCL的短路电流把控技术
如今电网管理部门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短路电流。不同于从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性能等三方面进行故障电流限制的传统控制技术,利用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CurrentLimiter,简称FCL)控制短路电流是最近提出的一种应对故障电流更加优化的方式。FCL的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处于正常运转时,故障电流限制器呈现零阻抗或低阻抗,而当系统出现故障时,FCL能够对电路运行状态的改变做出迅速的侦测,并即刻调整自己的阻抗值,使阻抗迅速增大,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而不改变电力网络中正常工作的范围。
四、结语
智能电网作为现如今电网发展过程中最为先进的一种电网使用形式,其主要是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以及高速双向性通信网络技术,使电网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趋向于自动化、高效化。因此,可以说智能电网就是一种对电能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监视的电力传输网络,其对确保整个电力网络的顺畅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学浩.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J].电网技术,2009(14).
[2]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13).
[3]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8).
作者介绍:
沈巧兰(1979.8-),女,甘肃武威人,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调度管理,电网物资管理,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