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抑龋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氟化钠,釉质,作用,隔山,芍药,多糖,机理。
抑龋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贺,李艳,赵今[1](2016)在《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不同质量浓度下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多糖(water insoluble glucan,WIG)含量的影响。方法:自行提取芍药总多糖,连续稀释法测定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将芍药总多糖倍比稀释为小于MIC的4个质量浓度组,以脑心浸液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加入108CFU/ml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菌悬液,厌氧培养24h及48h。p H计测定p H值,计算△p H值(初始p H~终末p H)。蒽酮法测定WIG含量。结果:1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变异链球菌为110.4mg/ml,血链球菌为27.6 mg/ml,黏性放线菌为13.8 mg/ml;2培养48h后,△p H值均随芍药总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变异链球菌实验组除1/4MIC、1/2MIC组之外,其余各组间的△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球菌1/2MIC组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性放线菌各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培养24h,WIG含量随芍药总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变异链球菌1/2MIC组及血链球菌1/4MIC及1/2MI组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总多糖对浮游状态下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的生长及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产糖、产酸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6年04期)
蓝海,戴啊师,蔡春木,刘剑虹[2](2007)在《隔山消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隔山消水提物处理牙釉质龋后的表面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隔山消水提物、氟化钠、去离子水处理人工釉质龋后脱矿釉质表面沉积物的再矿化效果。结果经隔山消处理后的釉质块表面有较紧密均匀的结晶区,氟化钠有规则均匀的矿物沉淀,去离子水处理的釉质表面成蜂窝状结构。结论隔山消水提物有再矿化作用,氟化钠的再矿化作用强于隔山消水提物。(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07年10期)
李伟丽,唐荣银[3](2002)在《研究五倍子抑龋作用的龋模型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为探讨五倍子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寻找适于其研究的龋模型。方法 采用与龋病关系较密切的5种细菌,模拟自然状态形成液态致龋菌斑,观察分别用50%五倍子浸液、2%NaF溶液及水处理过的牙釉质块在其中形成龋的情况并观察此致龋模型中药物对细菌生长、产酸情况的影响。结果 ①3组均形成釉质龋。②在致龋模型中各药物对细菌生长产酸情况无明显影响,即致龋因素一致。结论 此方法可以制备适用于五倍子抑龋作用的龋模型。(本文来源于《广东牙病防治》期刊2002年S1期)
李伟丽,唐荣银,陈强,杨聚才,王志良[4](2002)在《五倍子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中药五倍子对釉质龋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致龋菌体外培养形成类似于口内的多菌种致龋菌斑 ,与釉质块共同孵育 ,形成釉质龋。测量龋损深度及脱矿液内的Ca、P含量 ,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龋表面形态。结果 :五倍子对龋发生过程中的脱Ca具有抑制作用 ,与去离子水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1) ,但作用小于 2 0ml/LNaF(P <0 .0 5 )。对龋损深度的影响与去离子水组有显着性差异 ,与2 0ml/LNaF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 :在龋发生过程中五倍子可能对龋病的进展具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2年05期)
李伟丽[5](2002)在《中药五倍子抑龋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龋病是由口腔致龋菌引起的慢性内源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致龋菌、致龋底物(食物)、宿主(牙齿)及时间四大因素。作为宿主因素——牙釉质矿物质的稳定性、坚固性对龋病的进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其有机质在龋发生中的作用至今未有明确定论。已有研究表明五倍子具有防龋效果,且知五倍子具有凝固蛋白的作用,本研究从五倍子的特性入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以探讨五倍子的抑龋机理,初步分析釉质有机质在龋发生中的作用。 本实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 在体外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多菌种人工菌斑与牙釉质块共同孵育形成人工釉质龋,并以38%Ag(NH_3)_2F和2%NaF为阳性对照,以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根据脱矿液中Ca、P含量及最终脱矿总量,比较各组在龋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在釉质龋发生过程中对Ca、P溶出具有抑制作用,其效果与2%NaF作用相当,38%Ag(NH_3)_2F效果最好。 2 在上述致龋条件下,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以抑制致龋菌所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对釉质蛋白的水解,结果显示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龋损过程中釉质蛋白的分解具有显着地抑制作用,Ca、P的溶出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釉质蛋白在龋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用五倍子浸液处理牙釉质后,分别在加和不加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条件下形成人工釉质龋,并用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以探讨对釉质蛋白的作用与人工釉质龋进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未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时,五倍子对Ca、P溶出量、龋损深度、蛋白分解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而当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时,无论是五倍子组还是对照组Ca、P的溶出量、蛋白的分解量以及龋损深度均大幅度降低,且五倍子组和对照组相差不显着。在上一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加与不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差异,可以推测五倍子对实验人工釉质龋进展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对釉质蛋白的作用而产生的,对釉质蛋白的凝固和抑制釉质蛋白分解的作用可能是其抑龋作用的机理。 通过以上研究,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l、五倍子具有抑龋作用。 2、五倍于抑龋作用可能与其凝固釉质蛋白的特性有关。 3、釉质有机质在龋病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李玉晶,杨玉琴,仇新全,吕律[6](1993)在《氟钼酸铵防龋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人工龋和动物龋实验研究了氟钼酸铵的防、抑龋作用.人工龋实验结果表明:涂擦10%氟钼酸铵组人工龋损深度小于1%和5%组;表面层厚度大于1%和5%组,防、抑龋最适浓度为10%.用10%氟钼酸铵比用2%氟化钠处理过的牙齿人工龋损深度小(P<0.01),表面层厚度大(P<0.05).大白鼠用10%氟钼酸铵涂擦下磨牙组比用2%组龋均龋损均数,龋齿发病率明显降低.总之,本研究结果证明10%氟钼酸铵有显着的防龋、抑龋作用,增强牙齿的抗酸溶解性,促进龋损的再矿化是其防龋、抑龋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1993年01期)
抑龋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隔山消水提物处理牙釉质龋后的表面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隔山消水提物、氟化钠、去离子水处理人工釉质龋后脱矿釉质表面沉积物的再矿化效果。结果经隔山消处理后的釉质块表面有较紧密均匀的结晶区,氟化钠有规则均匀的矿物沉淀,去离子水处理的釉质表面成蜂窝状结构。结论隔山消水提物有再矿化作用,氟化钠的再矿化作用强于隔山消水提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抑龋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贺,李艳,赵今.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的体外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
[2].蓝海,戴啊师,蔡春木,刘剑虹.隔山消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2007
[3].李伟丽,唐荣银.研究五倍子抑龋作用的龋模型制备[J].广东牙病防治.2002
[4].李伟丽,唐荣银,陈强,杨聚才,王志良.五倍子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
[5].李伟丽.中药五倍子抑龋作用机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
[6].李玉晶,杨玉琴,仇新全,吕律.氟钼酸铵防龋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