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论文和设计-任富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为解决因触摸按键式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触摸调节而导致的调节过程繁琐的问题而设计。该燃气灶控制系统包括转动开关、与转动开关相连的控制器和由控制器控制的电控阀组件,其中,电控阀组件适于控制流向燃烧器的燃气流量;控制器能够根据转动开关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电控阀组件的开合度。该燃气灶包括上述燃气灶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旋转至所需火力大小,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开关(100)、与所述转动开关(100)相连的控制器(460)和由所述控制器(460)控制的电控阀组件(200),其中,所述电控阀组件(200)适于控制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所述控制器(460)能够根据所述转动开关(100)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所述电控阀组件(200)的开合度。

设计方案

1.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开关(100)、与所述转动开关(100)相连的控制器(460)和由所述控制器(460)控制的电控阀组件(200),其中,所述电控阀组件(200)适于控制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

所述控制器(460)能够根据所述转动开关(100)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所述电控阀组件(200)的开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阀组件(200)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阀座(210),以及均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安全阀、外环截止阀(240)和比例阀(250),所述阀座(210)上开设有进气口(211)、外环出气口(212)和内环出气口(213),其中,所述进气口(211)适于与燃气灶的进气管连通;所述比例阀(250)适于同步调节所述外环出气口(212)和所述内环出气口(213)的燃气流量;所述外环截止阀(240)适于控制所述外环出气口(212)燃气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开关(100)包括具有容纳深腔(111)的开关本体(110),以及阀杆组件和角位移传感器,其中,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110)且其输入端(151)自下至上伸入所述容纳深腔(111),所述阀杆组件自上至下伸入所述容纳深腔(111)并与所述输入端(151)相连,所述阀杆组件与所述输入端(15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二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46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阀杆轴(130)和与所述阀杆轴(130)固定连接的传动轴(120),所述传动轴(120)设置于所述容纳深腔(111)中并与所述输入端(15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阀杆轴(130)位置的固定座(140),所述固定座(140)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110)的上部且具有与所述容纳深腔(111)连通的移动通道(141),所述阀杆轴(130)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有凸缘,所述阀杆轴(130)伸入所述移动通道(141)且所述凸缘由所述固定座(140)的下端面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0)能够在上下方向相对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运动,所述转动开关(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轴(120)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之间适于将所述阀杆轴(130)向上弹起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电极针(440)打火的微动开关(180);所述微动开关(180)的触点朝向所述阀杆轴(130),所述阀杆轴(130)上设置有用于在其下移过程中触发所述触点的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杆轴(130)外周的倒锥面(131),所述固定座(14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移动通道(141)相贯的安装孔(142),所述微动开关(180)的触点自所述安装孔(142)伸向所述移动通道(141)并与所述倒锥面(13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的底板(170),所述底板(170)抵接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并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110)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本体(110)上设置有适于与燃气管道相配合的弧形槽(112)。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4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控制系统。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烹饪过程中重要的厨房电器。目前,高端家用燃气灶中,用于控制火力大小的电控阀体均采用触摸按键板实现,利用触摸实现火力大小的指令输入,从而达到对火力大小进行控制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对火力大小的调节,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触摸不灵敏的情形,致使用户需多次反复触摸才能调节至所需的火焰状态,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此外,用于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的方式都是采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驱动电控阀体的阀芯转动实现,由于电机转动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使得火焰变化的响应速度大大降低,而且,电机驱动阀芯转动过程中还会产生异音,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以解决因触摸按键式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触摸调节而导致的调节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包括转动开关、与所述转动开关相连的控制器和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电控阀组件,其中,所述电控阀组件适于控制流向燃烧器的燃气流量。

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转动开关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所述电控阀组件的开合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阀组件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阀座,以及均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安全阀、外环截止阀和比例阀,所述阀座上开设有进气口、外环出气口和内环出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适于与燃气灶的进气管连通;所述比例阀适于同步调节所述外环出气口和所述内环出气口的燃气流量;所述外环截止阀适于控制所述外环出气口燃气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开关包括具有容纳深腔的开关本体,以及阀杆组件和角位移传感器,其中,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开关本体且其输入端自下至上伸入所述容纳深腔,所述阀杆组件自上至下伸入所述容纳深腔并与所述输入端相连,所述阀杆组件与所述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二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组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阀杆轴和与所述阀杆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容纳深腔中并与所述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阀杆轴位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的上部且具有与所述容纳深腔连通的移动通道,所述阀杆轴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有凸缘,所述阀杆轴伸入所述移动通道且所述凸缘由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能够在上下方向相对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运动,所述转动开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之间适于将所述阀杆轴向上弹起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电极针打火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朝向所述阀杆轴,所述阀杆轴上设置有用于在其下移过程中触发所述触点的驱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杆轴外周的倒锥面,所述固定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移动通道相贯的安装孔,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自所述安装孔伸向所述移动通道并与所述倒锥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的底板,所述底板抵接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并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本体上设置有适于与燃气管道相配合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固设在所述阀杆轴背离所述传动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燃气灶控制系统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燃气灶控制系统用于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旋转转动开关,转动开关将旋转角度信号输出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转动开关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电控阀组件的开合度,实现对流向燃烧器的燃气流量的控制,从而实现燃烧器火力大小的调节。

这种利用旋转角度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以实现火力调节的形式,很好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触摸按键式燃气灶存在的因触摸不灵敏,致使需反复触摸而导致的调节过程繁琐的弊端,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旋转至所需火力大小,调节方便,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以解决因触摸按键式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触摸调节而导致的调节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和上述燃气灶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燃气灶利用上述燃气灶控制系统实现对燃气流量的调节,相应地,该燃气灶具有上述转动开关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中的转动开关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中的转动开关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螺旋弹簧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中的电控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转动开关;200-电控阀组件;300-壳体;400-燃烧器;500-进气管;

110-开关本体;120-传动轴;130-阀杆轴;140-固定座;150-编码器;160-螺旋弹簧;170-底板;180-微动开关;190-旋钮;

111-容纳深腔;112-弧形槽;

121-止动部;

131-倒锥面;

141-移动通道;142-安装孔;

151-输入端;

210-阀座;220-第一安全阀;230-第二安全阀;240-外环截止阀;250-比例阀;

211-进气口;212-外环出气口;213-内环出气口;

410-炉头;420-外环火盖;430-内环火盖;440-电极针;450-热电偶;460-控制器;470-外环进气管;480-内环进气管;

461-智能烹饪指示灯;462-联网键;

510-分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400和燃气灶控制系统,其中,燃气灶控制系统适于对点火及火力大小进行控制。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燃气灶还可以包括进气管500,具体地,在进气管500的出气口处设置有相并联的分支管路510,使得进气管500中的燃气经过分支管路510的分流作用后得以进入两个燃烧器400中。其中,每一分支管路510上均设置有电控阀组件200,以分别实现对各燃烧器400的独立调节。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燃气灶还可以包括壳体300,其中,燃烧器400安装于壳体300,并且,燃烧器400还可以包括热电偶450。

下述文字中,将对燃气灶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控制系统,包括转动开关100、与转动开关100相连的控制器460和由控制器460控制的电控阀组件200,其中,电控阀组件200适于控制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控制器460能够根据转动开关100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电控阀组件200的开合度。

该燃气灶控制系统用于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为:旋转转动开关100,转动开关100将旋转角度信号输出至控制器460中;控制器460根据转动开关100的旋转角度,对应控制电控阀组件200的开合度,实现对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的控制,从而实现燃烧器400火力大小的调节。

请继续参照图3,并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电控阀组件200可以包括具有气流通道的阀座210,以及均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安全阀、外环截止阀240和比例阀250。具体地,阀座210上开设有进气口211、外环出气口212和内环出气口213,其中,进气口211适于与分支管路510连通;比例阀250适于同步调节外环出气口212和内环出气口213的燃气流量;外环截止阀240适于控制外环出气口212燃气的通断。外环出气口212用于向燃烧器400的外环火盖420供给燃气,内环出气口213用于向燃烧器400的内环火盖430供给燃气,并且,外环截止阀240靠近外环出气口212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3,进气口211连接在分支管路510的出气端;外环出气口212通过外环进气管470与炉头410相连,以为外环火盖420供给燃气;内环出气口213通过内环进气管480与炉头410相连,以为内环火盖430供给燃气。

燃气灶在工作过程中,燃气自进气管500流入,并在出气端分流;当燃气在分支管路510中流动至电控阀组件200处时,将经进气口211进入阀座210的气流通道中,并进一步通过外环出气口212和内环出气口213分别流向外环火盖420和内环火盖430。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例阀250的调节,即可实现外环火盖420处火焰与内环火盖430处火焰的同大同小调节;当需要切断外环气路时,则可通过控制器460对外环截止阀240的开度进行调节,实现外环火盖420处火焰的关闭。

当出现燃气意外泄漏时,安全阀工作,切断分支管路510中的燃气气流,阻止燃气由分支管路510向外流出。其中,安全阀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安全阀220和第二安全阀230。这种两道防护的设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其中一个失效而导致的燃气泄漏情形,提高了燃气灶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外环进气管470和内环进气管480均为铜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控阀组件200可以是上述通过比例阀250控制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电机驱动旋塞阀等,其只要是通过电控阀组件200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对燃气流量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内外环火焰大小的调节即可。

此外,该燃气灶控制系统中,控制器460上还可以设置智能烹饪指示灯461和联网键462。当按下联网键462后,该燃气灶进入智能烹饪模式,此时,智能烹饪指示灯461进行指示。在智能烹饪模式下,可实现该燃气灶的远程控制,使得用户无需在燃气灶旁边便能够查看当前火力状态,并实现定时和关火等指令的输入。并且,还能够自动调节火力大小,用户仅需按照烹饪步骤添加相应食材。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开关100包括具有容纳深腔111的开关本体110,以及阀杆组件和角位移传感器,具体地,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开关本体110且其输入端151自下至上伸入容纳深腔111,阀杆组件自上至下伸入容纳深腔111并与输入端151相连,其中,阀杆组件与输入端15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二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460相连。

该转动开关100用于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为:转动阀杆组件,在限位结构的转动限位作用下,阀杆组件将旋转角位移输入至角位移传感器中,由角位移传感器对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然后,角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角位移信号输入至控制器460中,控制器460根据该旋转角度的大小对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进行调节。

这种利用角位移传感器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以实现火力调节的形式,很好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触摸按键式燃气灶存在的因触摸不灵敏,致使需反复触摸而导致的调节过程繁琐的弊端,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旋转至所需火力大小,调节方便,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并且,角位移传感器能够对阀杆组件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检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获得与阀杆组件旋转角度相匹配的烹饪火力,火力调节精度较高,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角位移传感器为编码器15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角位移传感器可以是上述编码器150的结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电位器或磁感应开关等,其只要是通过这种对阀杆组件旋转角度的感应,能够实现向控制器460的角度信号输入进而实现对燃烧器400的火力调节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阀杆组件可以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阀杆轴130和与阀杆轴130固定连接的传动轴120,其中,传动轴120设置于容纳深腔111中并与输入端151相连。

这种分体式的阀杆组件设置形式,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旋钮190,具体地,旋钮190固设在阀杆轴130背离传动轴120的一端。这样的设置,便于用户向阀杆施力,提高了转动开关100的操作便捷性。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旋钮190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指示火力的标记点。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在操作该转动开关100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标记点的位置及时获知火力的大小,便于对烹饪火力做出判断和调节。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制阀杆轴130位置的固定座140,具体地,固定座140连接于开关本体110的上部且具有与容纳深腔111连通的移动通道141,其中,阀杆轴130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有凸缘,阀杆轴130伸入移动通道141且凸缘由固定座140的下端面限位。

固定座140的设置,实现了对阀杆轴130的安装限位,不仅保证了阀杆轴130、传动轴120与输入端151之间动力传递路径的连续性,提高了本实施例转动开关100的工作可靠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阀杆轴130意外脱落而导致的丢失情形,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20能够在上下方向相对编码器150运动,转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传动轴120与编码器150之间适于将阀杆轴130向上弹起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电极针440打火的微动开关180,具体地,微动开关180的触点朝向阀杆轴130,阀杆轴130上设置有用于在其下移过程中触发微动开关180触点的驱动部。

优选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160。其中,螺旋弹簧160位于容纳深腔111中,其上端与传动轴120相抵,下端与编码器150相抵。

该转动开关100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先下压阀杆轴130,在此过程中,阀杆轴130连同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轴120克服螺旋弹簧160的弹力向下移动;在阀杆轴13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驱动部将触发微动开关180的触点,以通过微动开关180实现电极针440的打火操作;当电极针440打火成功后,松开阀杆轴130,在螺旋弹簧16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阀杆轴130向上移动;然后,通过旋钮190对阀杆轴130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对流向燃烧器400的燃气流量的调节,进而达到火力调节的目的。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可以包括设置于阀杆轴130外周的倒锥面131,并且,固定座140上还开设有与移动通道141相贯的安装孔142,其中,微动开关180的触点自安装孔142伸向移动通道141并与倒锥面131相配合,微动开关180安装于固定座140。

当下压阀杆轴130时,微动开关180的触点在阀杆轴130的倒锥面131上滑动,随着阀杆轴130的向下移动,触点被触发,实现电极针440的打火操作。

这种驱动部位于阀杆轴130中段的设置形式,使得微动开关180的位置更加靠近于开关本体110,从而使得转动开关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化程度更高。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传动轴120的上端面开设有条形槽,阀杆轴130的下端面延伸设置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插块,阀杆轴130通过插块插接固定于条形槽。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设置为扁口轴形式,传动轴120的下端面设置为与扁口轴形状相同的插孔,利用插孔与扁口轴之间的配合,实现传动轴120与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之间的转动限位。当转动阀杆轴130时,其带动与其相连的传动轴120转动,进而带动与传动轴120相连的输入端151转动,从而实现编码器150对旋转角位移的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在传动轴120设置条形槽而在阀杆轴130设置插块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将条形槽设置于阀杆轴130而将插块设置于传动轴120,其只要通过插块与条形槽的这种配合形式,实现阀杆轴130转动过程中传动轴120的同步转动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可以是图中示出的扁口轴的结构形式,同时,传动轴120设置有与扁口轴相配合的滑槽,当阀杆轴130被压下时,扁口轴在滑槽中移动;当转动阀杆轴130时,传动轴120通过滑槽将旋转角位移输出至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当然,传动轴120与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其只要是通过传动轴120与编码器150的这种连接结构,能够实现二者的同步转动以及在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制编码器150位置的底板170,具体地,底板170抵接于编码器150,并连接在开关本体110的下部。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编码器150的可靠安装与限位,从而保证了其输入端151与传动轴120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40与开关本体110之间以及底板170与开关本体110之间均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易于维修和更换。

优选地,固定座140与开关本体110之间以及底板170与开关本体110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开关本体110上可以设置适于与燃气管道相配合的弧形槽112。这样的设置,使得该转动开关100可通过开关本体110上设置的弧形槽112与燃气管道进行装配定位,十分方便。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20的外周局部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止动部121,对应地,固定座140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限位部。当阀杆轴130带动传动轴120转动至止动部121与限位部相配合时,旋钮190止位,不再下压才可继续转动。

请继续参照图3,以燃气灶右侧的燃烧器400的火力调节为例进行说明,在图示状态下,记旋钮190处于0°位置。操作过程中,旋钮190在0°位置时,有童锁装置,此时,阀杆轴130不可旋转;下压旋钮190后,阀杆轴130解锁,触动微动开关180,使电极针440放电,同时,顺时针转动旋钮190,带动编码器150的输入端151同步转动;当旋钮190顺时针旋转至90°位置时,传动轴120上的止动部121与固定座140上的限位部相配合,旋钮190止位,不再下压才可继续旋转。在旋钮190旋转的过程中,编码器150输出相应的位置阻值信号至控制器460,然后,控制器460发出功能指令,使比例阀250处于相应的开度,燃气流向外环火盖420和内环火盖430,其中,内环火盖430处的燃气遇到电极针440发出的电火花,燃气被点燃形成内环火焰,进而通过引火槽流向外环火孔处,获得外环火焰。

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旋钮190的旋转角度,即可实现燃烧器400火力大小的调节,其中,旋钮190在90°位置时,火力最大;旋钮190在170°位置时,外环火盖420无火焰,内环火盖430为小火火焰;逆时针将旋钮190转动至0°位置时,火焰全部熄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990.9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295211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F24C 3/12

专利分类号:F24C3/12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大道592号

发明人:任富佳;柳发威;颜运宇

第一发明人:任富佳

当前权利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开磊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燃气灶控制系统及燃气灶论文和设计-任富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