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艳
龙里县水务局贵州省龙里县551200
一、“十二五”水利发展回顾
通过“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全县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逐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水利改革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发的支撑能力有较大提升。完成了窄冲水库、石龙沟水库建设,新增供水1522.3万m3,开工建设了龙滩水库。对解决我县工程性缺水问题迈出一大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有力支撑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是水利投资规模大幅度增长。“十二五”期间已完成水利投资达6.7亿元,创历史新高。水利投资规模有较大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和县委、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不断拓宽水利投融资平台,水利投融资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已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报政府审批;严格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州水务局下达我县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完成龙里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方案报政府审批下发,全力打造黔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重点推进县。
二、“十三五”规划思路
根据国家、省、州水利部门关于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和《县人民政府办关于印发龙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龙府办发【2015】12号)文件精神,为科学编制龙里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对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为保证规划质量及项目的可靠性和竞争力邀请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贵阳有限公司对中型水库进行现场复核,省水利“十三五”规划编制单位对小型水库进行复核,力争更多项目进入省级规划盘子。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部署,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要求,结合“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州委、州政府“一圈两翼”经济社会发展部署,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村水利作为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以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强力推动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注重防洪抗旱减灾和水资源保护,统筹布局水利工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水利基础,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水和谐。
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龙里水利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提高水利服务能力。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统筹城乡水利共同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区域和行业发展对水利的新需求,拓宽水利服务领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突出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为基础,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和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供水,科学合理确定用水需求,以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实施稳定水源保障长距离管道输水,形成布局合理、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为龙里率先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坚实的供水保障。
坚持合理开发,注重保护原则。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实施水土流失、石漠化和退耕还林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节水优先,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山区水利现代化建设途径,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建管并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健全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和养护机制;稳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利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3、规划目标、思路
①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的治水思路和省州的部署要求,基本确定龙里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目标是:坚决咬定中央的治水思路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战略目标不放松,积极跟进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和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有关政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打造并完善龙里水利“四大体系”建设,即加快建设水利防洪抗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②思路。
在水利防洪减灾方面:重点围绕贯城河、三元河、湾滩河等中小河流,规划一批河道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区工程治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治理项目,提高全县的防洪减灾能力。
在水资源综合配置及高效利用方面:以水利三大会战为契机,争取把更多事关龙里长远发展的骨干水源工程纳入全国、全省、全州“十三五”规划盘子,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为县委政府提出的打造贵阳城市副中心和“东优西扩”城镇发展战略以及为农业园区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规划采取管道输水、长距离调水、集中供水等方式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提高防洪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民生水利方面:围绕小康水行动计划,规划一批农村饮水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治理、山塘水库扩容、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问题、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
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由于“十二五”以来,全县水污染问题日趋严峻,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较高,部分河流水质超标,水质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等水环境问题时有发生。规划编制深入研究水环境、水生态的承载能力问题,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综合采取行政、法律、工程治理等手段,切实强化水资源保护,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从提升水利法制化水平的角度,规划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从全面提高水利行业能力的角度规划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从深化水利改革方面规划规划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项目“四制”,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农业综合水价、水利投融资等一系列改革,建立起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水利工程“建-管-养-用”制度。
三、规划重点任务
规划中坚持以骨干水源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资源保护,灌区渠系续建配套改造工程为重点,解决城乡和农业灌溉工程性缺水问题,努力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理念,以确保防洪减灾、供水安全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不断开创水利科学发展新局面。
五、规划重点项目
继续实施好“十二五”期结转项目,谋划“十三五”项目实施重点,抓住“三位一体”、“三大会战”建设契机,重点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1、骨干水源工程
在加快推进“三位一体”规划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基础上,再新建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规划中型水库5座,规划总库容0.82亿立方米,年供水量1.1亿立方米,规划投资27.92亿元。
2、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程
通过工程改造、升级、配套、联网等方式,扩大供水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质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拟在“十三五”期间规划解决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投资1.26亿元。
3、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和省级山区现代水利示范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灌区渠道建设,提高输配水供水效率,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规划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
4、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加强水源地综合治理与保护,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县域内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县城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中小河流治理
重点围绕新民河、三元河、湾滩河等中小河流,规划一批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治理河道长16.275公里,保护人口1000人,保护耕地1.45万亩,提高县域内河道抵御洪水的能力。
6、水生态文明建设
抓住我县全力打造黔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重点推进县的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机遇,规划建设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推进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重点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河湖生态修复等水生态文明项目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夯实基础、奋力赶超、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龙里县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分析,到2020年龙里县需水总量为17734万m3,现状供水量约为9059万m3,缺水量达8675万m3,供水保障任务相当艰巨。因此龙里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用水需求确定规划项目,建设一批中小型骨干水原工程,强力推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实现城市供水能力达6000万m3,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坚持走水利精准扶贫发展模式,强化“全力扶贫、全面扶贫”的大格局,坚定不移的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为建设“富庶、生态、幸福”新龙里提供可靠保障。
[1]陈韬,陈丽平,王丽君.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实施的困境和对策[J].水利经济,2014(6):1-6.
[2]郭占恒.“十三五”规划将是历史上一个全新的规划:关于“十三五”规划研究视野和思路的几个问题[J].浙江经济,2014(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