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论文文献综述)
郑亚平[1](2012)在《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指出30余年来,中国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巨大,举世瞩目,但伴随产生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等区域经济问题日趋严峻,西部的四川省尤其如此,这些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区域经济社会的最大障碍。区域经济管理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人本性、协调性和效率性。人本性指区域居民福祉普遍而公平地改善;协调性指区域经济子系统协调共进;效率性指区域财富总量得以快速增加。人本性和协调性是“质”的规定,是区域经济终极目标;效率性是“量”的要求,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目标的资源利用率。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运行重“量”轻“质”,有悖于区域经济目标,导致区域经济管理错位和失位,进而带来一系列的区域经济问题,强化区域经济管理是治理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分支学科,与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区别。为突出该学科的管理学特征,批判性地吸收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的有效成分,在厘清区域经济管理内涵和区域经济质量特征基础上,以质量为切入点,从科学管理角度,展开区域经济管理研究迄今,国内外的一些区域经济评价指标普遍存在问题是:重“量”轻“质”,或指标过多,数据收集难度大,实用性不高,而且是基于静态等,为弥补这些缺陷,提出由主观评价法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组成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即区域居民满意度评价法和区域经济公平性评价、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通过实证,建立了客观评价系列模型,用省域地区间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模型、生产力效率差距变化趋势模型,评价省域经济公平性;用省域生产要素总引力、节点市对生产要素平均引力数据,评价省域经济现实竞争力,用省域城市和张力强度模型,评价省域经济潜在竞争力;用省域高能城市分布密度和四城市差异指数,评价省域经济发展协调性。以四川为例,从公平性、协调性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省域经济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四川省域经济质量欠佳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省域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构建了城市规模和所在市域三种经济收益的3个实证模型,揭示了中国三种经济收益与城市规模的演变规律,得到基于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城市规模,进一步对城市规模的自然灾害风险、交通通达性、资源承载力等其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特别考虑到四川省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提出了四川省合理的城市规模范围,并根据城市数量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实际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结构的不合理性。通过利益博弈模型,阐明中心城市与其它地区城市规模差距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认为,在省域城市结构调控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为”。从区域经济质量保证系统的决策体系、影响决策体系、控制体系和协调体系四个方面,对中外相关机构及其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其利与弊、经验与教训,就完善中国区域经济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探讨,根据目标管理法,提出了四川省域经济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以及目标管理过程。围绕“收入分配不公”、“地区间发展严重失衡”和“经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认为四川经济质量问题的治本途径是,建构合理的省域城市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城市人口为150万~240万的大城市;基于规模经济效益和自然灾害风险,应控制中心城市的过度扩张;区域经济有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构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客观实用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省域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放在次中心城市比放在中心城市更具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发展边远地区和农村经济,需要特殊的扶持机制和政策导向,重点做好从城镇→小城市→中城市→大城市的城市培育工作;转变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内需为主的特色产业,增强省域经济持久发展动力;现行户籍制度是居民公平享有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农民增收与就业的最大体制性障碍,是最具歧视性的制度,应予以废止;划小省级行政区划、设立特别发展区和发展基金、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是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必要之举。
王洪祥[2](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王淼[3](2006)在《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县级政府。当前,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正确界定政府职能,使县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工农、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统筹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课题。目前就政府职能的研究,一般是以市场经济高度成熟、经济发展处于均衡状态为前提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政府职能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的综合研究,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入手,运用归纳研究方法,从现象到理论,提炼出研究县级政府职能的理论观点,确立了县级政府职能的研究范式,即从县级政府的作用→县级政府的行为→县级政府的职能。运用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把县级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一个制度单位,置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前提,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对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行为进行分析,力求更加真实地揭示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职能作用。本文从总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二章构成。这一部分概述了研究县级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观点,论述了县的发展历史、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县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县级政府职能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由第三、四、五、六、七、八章组成。这一部分分别以诸城、寿光、桓台、肥城、章丘等市县为例,从市场化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有效竞争、矫正外部经济效应、提供公共产品五个方面,对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归纳了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主导性作用、组织性作用、矫正性作用和补充性作用。基础性作用即县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建立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了基础条件;主导性作用即县级政府通过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促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县域经济发展更具主动性;组织性作用即县级政府实施正确的产业组织措施,克服过度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和竞争力;矫正性作用即县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解决县域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使县域经济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补充性作用即县级政府发挥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主导公共产品供给,从根本上解决县域公共产品短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县级政府发挥作用的动机和目标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同时,从县级政府缺位、虚位、错位、越位、占位五个方面分析了县级政府失灵的表现。第三部分,由第九章独立构成,核心是设计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这一部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通过县级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确定了县级政府职能的两条边界:“起点线”——市场失灵,“终点线”——政府失灵。通过对县级政府的行为分析,揭示了县级政府经济行为的两极:即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自身收益最大化。由此,确定了县级政府职能的基本框架,县级政府职能只能在由“两极”、“两线”所划定的范围内。第二层,引入均衡概念,以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为依据,从理论上将县域经济划分为理想、理论和现实三种状态,据此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对县级政府职能的现实要求,即县级政府应当成为“有效政府”,其定位为“发展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第三层,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确定县级政府职能,其基本职能是:市场制度供给、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发展的外部性、维护市场秩序;过渡性职能是:主导县域经济发展、市场化的改革创新、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特殊性职能是:执行上级政府决定、推动政府自身转型、促进县域共同富裕。第四层,分析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转变的重点是转变行政理念、行政职能、行政行为、管理方式;转变路径是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民主政府。在此基础上,对县级政府的制度创新进行了设计,主要是创新政府组织体制,建立扁平化的政府体系;创新政府管理行为,完善决策、责任、监督制度,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创新县级管理体制,减少行政层次,调动县级政府的积极性。
王朝明[4](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宋全安[5](2000)在《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文中认为
二、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主要案例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基本假设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与方法综述 |
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伦理观点 |
2.3 管理科学理论、观点与方法 |
3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分析 |
3.1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
3.2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 区域经济质量主观评价指标——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 |
3.4 区域经济质量客观评价指标 |
3.5 省域经济系统协调性指标 |
3.6 省域经济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模型构建 |
3.7 省域经济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模型构建 |
3.8 四川省域经济质量客观评价实证分析 |
3.9 四川省域经济质量评价 |
4 城市规模模型构建、城市规模影响因素与四川省城市体系分析 |
4.1 城市规模模型构建 |
4.2 影响城市规模扩张的其它因素 |
4.3 四川省城市体系存在的问题 |
5 构建质量导向的区域经济管理体系 |
5.1 区域经济管理体系 |
5.2 决策系统 |
5.3 影响决策系统 |
5.4 控制系统 |
5.5 协调系统 |
5.6 公众参与 |
5.7 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管理 |
6 提升四川省域经济质量的基本对策 |
6.1 建构合理的省域城市体系 |
6.2 建构公正客观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机制 |
6.3 发展省域边远地区与农村的对策 |
6.4 加快农民组织化进程 |
6.5 转变省域经济发展模式 |
6.6 变革省级区划,提升边远地区的行政地位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附表 2 |
附表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县级政府与县域经济 |
2.1 县与县级政府 |
2.2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态势 |
2.3 县级政府: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 |
3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市场化的制度创新——以诸城市为例 |
3.1 县域经济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
3.2 制度创新:诸城市以制度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3.3 诸城市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
3.4 县级政府必须强化的制度供给 |
4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推动经济增长——以寿光市为例 |
4.1 县级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
4.2 寿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4.3 寿光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
4.4 县级政府与经济发展 |
5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产业组织——以桓台县为例 |
5.1 山东省县域经济产业的突出特点 |
5.2 桓台县产业状况 |
5.3 桓台县主要产业市场结构 |
5.4 县级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
6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矫正外部经济效应——以肥城市为例 |
6.1 外部经济效应理论 |
6.2 肥城市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矫正外部经济效应 |
6.3 县级政府矫正外部性: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7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章丘市为例 |
7.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7.2 山东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7.3 章丘市加大投入加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 |
7.4 总结:县级政府加强公共产品供给对策 |
8 政府失灵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8.1 政府失灵在县级政府中的表现 |
8.2 政府失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9 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与创新 |
9.1 对县级政府经济职能框架的再梳理 |
9.2 县域经济发展对县级政府职能的要求:县级政府职能的决定 |
9.3 作为有效政府的县级政府职能 |
9.4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 |
9.5 县级政府制度创新 |
主要参考文献 |
鸣谢 |
(4)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亚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5)
- [2]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3]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 王淼. 山东农业大学, 2006(01)
- [4]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5]改革之路 发展之路——从绵阳市“两转”改革实践看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J]. 宋全安. 四川党史,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