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面向所述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背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平行于所述对接面的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可改善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串扰且所述屏蔽片是一体式,可一次性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面向所述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背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平行于所述对接面的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
设计方案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
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
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面向所述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背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平行于所述对接面的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平板部位于所述通孔中,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平板部的板面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屏蔽片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的板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平板部延伸形成一焊接部,所述屏蔽片还遮蔽所述焊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基部设有一通槽供所述接地端子穿过,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接地片导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位于同一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所述屏蔽片自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通槽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边之间。
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上表面用于向上承接一芯片模块;
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向下装入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向上伸出所述上表面用于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
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水平放置,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水平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平板部位于所述通孔中,自所述平板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自所述弹性臂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中的两平板部的板面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屏蔽片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的板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平板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焊接部,所述屏蔽片自所述通孔一侧向下延伸至遮蔽所述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基部设有一通槽供所述接地端子穿过,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接地片导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位于同一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所述屏蔽片自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通槽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边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PU核心数目成倍增长,对应的电连接器需要设置更多的导电端子匹配用以传输更多的讯号,如此造成端子间的排布非常的紧密,差分信号端子对传输速率高且分别传输不同的差分信号,在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时,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会存在串扰。专利号为9474147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屏蔽板竖向设置且向下插入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屏蔽板刺破成型一弯折片位于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以在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提供了屏蔽,降低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串扰,以改善电连接器高频传输效果。
然而,由于所述弯折片是自竖向的屏蔽板沿水平方向弯折形成,增大了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间隙,不利于端子的密集化排布,且屏蔽板分成多个设置,故需要分多次组装,造成组装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分信号端子对排布密集且有效改善其串扰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面向所述对接面,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背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平行于所述对接面的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平板部位于所述通孔中,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的两平板部的板面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屏蔽片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的板面。
进一步,自所述平板部延伸形成一焊接部,所述屏蔽片还遮蔽所述焊接部。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基部设有一通槽供所述接地端子穿过,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接地片导接。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位于同一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所述屏蔽片自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通槽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边之间。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上表面用于向上承接一芯片模块;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向下装入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向上伸出所述上表面用于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一接地片,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接地片具有一基部水平放置,所述基部设有多个通孔分别对应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且沿水平方向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由二差分信号端子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具有一平板部位于所述通孔中,自所述平板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自所述弹性臂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中的两平板部的板面面对面设置,且所述屏蔽片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的板面。
进一步,自所述平板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焊接部,所述屏蔽片自所述通孔一侧向下延伸至遮蔽所述焊接部。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基部设有一通槽供所述接地端子穿过,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接地片导接。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位于同一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具有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所述屏蔽片自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通槽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边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接地片水平设置且设有通孔分别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穿过,自所述通孔一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屏蔽片,因而所述屏蔽片是利用成型所述通孔的材料形成,从而所述接地片成本低,且使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间隙较小,有利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密集化排布;由于所述屏蔽片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可改善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串扰;由于所述屏蔽片是一体式,而不是分成多个,可一次性安装,故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组装入接地片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组装入接地片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组装入接地片从下往上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屏蔽片成型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接地片从下往上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对接面11
下表面12 端子孔13 差分信号端子对2
差分信号端子2a、2b 平板部21 焊接部22
弹性臂23 接触部24 接地端子3
主体部31 侧面32 接地片4
基部41 通孔42 第一边421
第二边422 通槽43 内壁431
屏蔽片44 锡球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未图示)至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及多个接地端子3对应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一接地片4,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
如图1至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上表面11及一下表面12,所述上表面11与所述下表面12平行,且所述上表面11用于向上承接所述芯片模块,故所述上表面11即为对接面11,所述下表面12靠近所述电路板,多个端子孔13上下贯穿所述对接面11与所述下表面12。
如图3至5所示,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对应收容于所述端子孔13中,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由二差分信号端子2a、2b组成,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a、2b具有一平板部21,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的两平板部21的板面面对面设置,自所述平板部21向下延伸形成一焊接部22,自所述平板部2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23,自所述弹性臂23延伸形成一接触部24,所述接触部24向上伸出所述对接面11用于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所述接触部24的抵接方向与所述对接面11垂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24可未伸出所述对接面11,且所述接触部24的抵接方向与所述对接面11平行),所述焊接部22通过一锡球5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如图3、8、9所示,所述接地片4为金属材质且与所述绝缘本体1注塑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片4也可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接地片4具有一基部41水平设置而面向所述对接面11,所述基部41设有多个通孔42及多个通槽43,每一所述通孔42供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穿过,且所述平板部21位于所述通孔42中,所述通孔42具有二相对设置的第一边421及二相对设置的第二边422,所述第一边421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边422的长度L2,自所述第二边422背向所述对接面11(即向下)延伸一屏蔽片44,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片44也可向上形成,所述屏蔽片44是利用成型所述通孔42的材料冲压形成的(如图7所示),且所述屏蔽片44是自所述第二边422向下弯折再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屏蔽片4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边421的长度,所述屏蔽片4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边422的长度(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片44的长度也可等于所述第一边421的长度,所述屏蔽片44的宽度也可等于所述第二边422的长度),所述屏蔽片44位于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之间,所述屏蔽片44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21的板面,且所述屏蔽片44遮蔽所述焊接部22,所述通槽43供所述接地端子3穿过,且所述通槽43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边421之间,每排所述通孔42与每排所述通槽43一一交替设置。
如图5至6、8所示,所述接地端子3具有一主体部31固持于所述端子孔13中,且所述主体部31位于所述通槽43,所述主体部31具有一侧面32与所述通槽43的内壁431导接,以将所述接地片4接地,所述接地端子3通过一锡球5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接地片4水平设置且设有通孔42分别供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穿过,自所述通孔42一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屏蔽片44,因而所述屏蔽片44是利用成型所述通孔42的材料形成,从而所述接地片4成本低,且使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之间的间隙较小,有利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的密集化排布;由于所述屏蔽片44至少部分遮蔽相邻两差分信号端子对2,可改善相邻两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之间的串扰;由于所述屏蔽片44是一体式,而不是分成多个,可一次性安装,故方便安装。
(2)所述屏蔽片44自所述第二边422延伸,所述第一边4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422的长度,可增加所述屏蔽片44的长度同时有利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a、2b的密集化排布。
(3)所述屏蔽片44的板面遮蔽所述平板部21的板面,且所述屏蔽片44还遮蔽所述焊接部22,所述屏蔽片44遮蔽了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a、2b较大面积,使屏蔽效果更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804.6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48048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H01R 12/51
专利分类号:H01R12/51;H01R13/6581;H01R13/652;H01R13/6585;H01R13/6471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板头管理区金岭北路526号
发明人:张军
第一发明人:张军
当前权利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连接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