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詹杰[2](2021)在《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在厘清中医病势概念内涵,构建一种行之有效、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势辨证方法,从而阐明中医病证在时空维度动态发展的共性规律,以解决当前病势概念尚不明晰、缺乏动态辨证的诊断方法等问题,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主要内容为以“病势”与“辨证”为立足点,在挖掘整理古今中医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发病势概念的内涵,建立病势辨证的思路方法,凝练病势辨证的要点与纲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中医病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出病势的基本概念、相关概念、病势传变规律、辨病势的方法、有关治则等,发现关于病势的系统研究较少以及病势概念模糊欠清等问题,并为此指出可通过查阅相关古籍、辞书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研究,进而提出构建病势辨证新体系的设想。第二部分以中华医典电子丛书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病势”一词的条文的进行研究,梳理病势的概念、辨病势的方法以及有关治则等,发现古人对病势的概念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且常将病势一词与病位、病性等其他医学术语混淆,据此指出可根据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结合第一部分对当代有关期刊文献的述评,进一步地研究病势,界定病势的概念。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当代中医统编教材、辞书等,结合第一、二部分的文献研究结果,考证病势的内涵,总结目前关于病势研究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学研究方法考辨“病”“势”之字形、字义,再参照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界定病势的基本概念,阐明病势相关概念与其治则的关系,指出病势可为辨证要素的观点。第四部分探析“病势”与“辨证”的结合点,以时空观和恒动观为指导,在前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发“病势辨证”的概念,创立病势辨证新方法,提出病势辨证的八个基本证型,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并对其中每一证的定义、证候表现、证候分析等详加阐释。第五部分是以痤疮、周围性面瘫、血小板减少症及癌病医案各一则为例,示范病势辨证方法的临床运用,并例举名医验案数则以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以期藉此促进该方法的的推广,提升中医临床的诊疗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两种方法,初步阐明了病势的基本概念为:病势,指病变的趋势,主要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如“病势为顺”)和疾病邪正斗争时所表现出的异常运动趋势(如“病势上逆”)两大方面,并构建了病势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八个基础证型。
王盼盼[3](2021)在《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等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的经验要素及其知识网络,为指导临床学习和模仿名医经验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选取周仲瑛教授病案库中的肝硬化病案369例(1569诊次),运用频数法、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病案中的症状、病机、病理因素、药物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并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相应的网络。(2)在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当代其他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经验的文献中的医案52例(共65诊次),运用频数法等方法对症状、证型、药物等多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相应的网络,并与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硬化辨证和治疗经验进行对比。(3)总结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根据病案和数据挖掘结果,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等病机转化与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要素及其知识网络。研究结果:1.周仲瑛教授肝硬化病案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369例病案中,男性253例,1164诊次,女性116例,405诊次。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3岁。代偿期者有156例,占42.27%,失代偿期213例,占57.72%。并发有脾肿大(143例)、腹水(105例)、消化道出血(37例)等,明确记载由乙肝病毒感染为多,合并症为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2)证候分布:共涉及267个症状,由高到低依次是腹胀、胁痛、尿黄、口干、便溏等。舌象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黄苔、腻苔、薄苔、淡苔;舌质暗红、舌质暗、舌质红、舌质暗紫、舌质紫。脉象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脉、滑脉、弦脉、数脉、濡脉。(3)病机分布:周仲瑛教授总结的病机共129种,频数在200次以上的分别为肝脾两伤、湿热瘀阻、湿热瘀毒郁结、肝脾不调、气阴两虚。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瘀、郁、毒、水、阴虚、气虚。涉及病位主要为肝、脾、肾。(4)药物分析:①药物及性味归经分布:频数大于450次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茵陈、茯苓、赤芍、丹参、老鹳草、柴胡、鸡内金、厚朴、鳖甲、郁金、垂盆草、泽泻、太子参、苍术、墨旱莲、猪苓。频数大于100次的药物中药性多为寒凉较多,其次是平性药物,温热药物占比较少。药味以苦、甘、辛。药物归经以肝、胃、脾、肺、肾为主。②药物因子分析:出现频数>200的52味主要药物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如因子1由猪苓、茯苓、泽兰、水红花子、泽泻、沉香、大腹皮组成。因子2由白术、茯苓、鳖甲、鸡内金、楮实子组成。(5)复杂网络分析:①症状-病机网络:肝硬化的症状繁多,周仲瑛教授将其基本病机总结为肝脾两伤、湿热瘀阻、湿热瘀毒郁结。同时可有肝胆湿热、气血水互结、气滞湿阻水停、肝脾两伤、土败木贼、肝肾阴虚等兼夹病机。②病机-药物复杂网络:周仲瑛教授因机立法,重视针对湿热瘀阻与湿热瘀毒郁结用药,后者较前者是病势进展的表现。③病理因素网络:有虚实两个方面,实以湿、热、瘀、毒、水等为主,虚则以气虚、阴虚为主,且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复合,甚至可相互转化,尤其是瘀热、湿瘀等病理因素。④病理因素-药物网络:核心网络中的关键病理因素为湿、热、瘀、毒、郁,关键药物有27种,如茵陈、茯苓、白术、赤芍、丹参、柴胡等,次级网络中,核心病理因素为水、气虚、阴虚,与水联系紧密的药物有泽兰、大腹皮、沉香、川椒目、陈葫芦瓢、熟大黄、水红花子、防己、路路通等,气虚和阴虚常常同时出现,其关联药物常有麦冬、党参、女贞子、生地黄、鸡血藤、南沙参等。2.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医案数据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按标准选取出由当代其他国医大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亲自诊治的肝硬化病案共52例(65诊次),其中男性35例,占67.31%,女性16例,占30.77%。病案中常见并发症分别为腹水、脾肿大等,常见肝硬化原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为多。(2)证候分布:症状较多的是腹胀、纳差、腹水征、乏力、口干、尿少。舌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舌质红、舌质暗红、苔黄腻、少苔。脉象以弦、细、数、沉、滑为主。(3)证型分布:其中共涉及49个证型,出现最多的证型为湿热内蕴证,余证型出现较少,分布较为分散。(4)药物分布:共出现202味药物,其中常见的药物有:茯苓、白术、泽泻、黄芪、猪苓、当归、枳壳、丹参、茵陈等。(5)复杂网络分析①症状-证型网络:名老中医对肝硬化所总结的证型有所不同,总体以脾虚气滞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为主,且各节点间的连接不紧密。②证型-药物复杂网络:病案中最常见的湿热内蕴证,名老中医们多采用栀子、枳实、黄连、大腹皮、猪苓、陈皮、半夏、延胡索等药物。③病理因素网络:名老中医虽然采用辨证分型方法,但其实质仍是湿、热、瘀、毒、郁、痰等病理因素复合致病,同时正虚多表现为气虚、阴虚、血虚。④病理因素-药物网络:围绕核心病理因素的核心药物有白术、茯苓、泽泻、茵陈等,以健脾利湿和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活血化瘀药物较少。研究结论:(1)周仲瑛教授认为肝硬化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病理因素当以湿、热、瘀、毒、郁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脾、肾,涉及心、胆、胃、肺等。其中血瘀是其核心病机,瘀与其他病理因素复合形成瘀热、瘀毒、湿瘀等病机证素,进而表现为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为患,进一步造成肝脾肾损伤。(2)通过对其他名老中医病案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多属多病杂陈状态,难以定性为某一个证型。其他名老中医对肝硬化大多并未使用“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这一表述,但客观上是围绕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损伤病机进行处方用药,相比较而言,周仲瑛教授更强调湿热瘀毒郁结复合为患尤其是毒邪致病,以及肝脾肾三脏亏虚的病机认识,其他名老中医大多更强调治脾的重要性。(3)根据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学说和病案研究,形成以湿热瘀毒郁结为基础,结合其病机转化及肝脾肾亏虚不同病机主次加减变化为轴的总计30条经验要素,据此作为其知识图谱,构成肝硬化病机辨证网络,可供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学习和模仿应用。
王伊娜[4](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文中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具有高度异质性,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患者的内分泌紊乱,解决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从中医角度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较为复杂。我是在澳大利亚悉尼执业的中医师,诊所规模较小,所见证型杂而散,有幸在广州跟师临证中,认识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证型。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为导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常用方药。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导师的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使用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有效病例,进行症治特点的分析。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与方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的症治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一、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以《中华医典》、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厥阴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妇科”为关键词,对中医古籍及近二十年来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中医病名、症状、体征、证、方等作为字段,利用EXCEL及SPSS 26.0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资分析,并借用黄金分割方法,从辨证思路和方证方面进行理论梳理。二、临床研究本研究共收集杨洪艳教授门诊病案416例患者,合计2798诊次。按照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使用温经汤的为365诊次,使用当归四逆汤的有120诊次,故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合计诊次为485诊次,约占整体诊次的17%。因数据仅仅保留初诊特征,故删除复诊信息,按照厥阴寒证治疗方剂分为温经汤证组及当归四逆汤证组,最后数据困存温经汤(加减)108条以及当归四逆汤(加减)65条。本次总计173诊次的分析中,使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知识图谱分析、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用Logist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数据173诊次,均有明确中西医诊断描述,均为使用方药的有效人群,按所使用方剂分为两组,其中温经汤证组108诊次,当归四逆汤证组65诊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卡方检验在两组间分别两两比较,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便秘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3项的P=0,提示此3项在两组之间可能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而紧张焦虑情绪、口干口苦、睡眠障碍、便溏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组间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及脉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的PCOS患者中,痤疮粉刺在温经汤证中的发生率较当归四逆汤证高,而手足不温、怕冷、便秘则在当归四逆汤证中的发生率较温经汤证高。两组患者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伴有胰岛素抵抗高于伴有胰岛素抵抗。两组中均为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出现的频率较高。此次分析提示我们,当归四逆汤证患者的怕冷、手足不温此2项代表寒证的症状较温经汤证患者重,而痤疮粉刺此项代表有热象的症状则更显着的出现在温经汤证组中,从而可以推论寒象程度为当归四逆汤证>温经汤证,而温经汤证兼夹较多热象。结论:适合使用当归四逆汤的人群特征较温经汤的人群,寒证的症状较重;而适合使用温经汤的人群特征较当归四逆汤的人群,寒象中兼夹较多热象。
闫业富[5](2020)在《吴鞠通治疗血证用药特色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基于吴鞠通血证治疗经验,选取了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代表作《吴鞠通医案》进行研究,收集吴鞠通治疗血证的医案及方药,分析其血证用药规律,深度挖掘吴鞠通治疗血证的用药特色及常用治血方法,为现代临床治疗血证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基于Excel2010,以《吴鞠通医案》中涉及血证治疗的方剂为数据来源,将上述筛选后的处方录入Excel2010。通过该软件中“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统计”等相关功能,对用药频次、用药性味、用药归经、药物分类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数据分析:统计得出《吴鞠通医案》中涉及血证治疗的方剂共68首,药物组成共148种,828味。其中治疗上、中、下三焦血证常用药物,使用频次5次以上的共48种,总频次为538,约占总频次65%。治疗上焦血证的药物共67种,264味。其中使用频次5次以上的药物共19种,约占上焦血证用药总数的62.1%。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丹皮15次,约占上焦血证用药总数的5.7%。治疗中焦血证的药物共82种,257味。其中使用频次5次以上的药物为20种,约占中焦血证用药总数的60.0%。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白芍16次,约占中焦血证用药总数的6.2%。其次为茯苓12次,约占4.7%。治疗下焦血证的药物为68种,共298味。其中使用频次5次以上的药物为22种,约占下焦血证用药总数的73.8%。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当归20次,约占下焦血证用药总数的6.6%。其次为旋覆花16次,约占5.3%。按药性划分:寒性药物使用频次为284,约占样本总数的36.5%;温性药物使用频次为275,约占样本总数的35.3%;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次较少。按药味划分:多以苦、甘、辛味药为主。苦味药使用频次最高为404,约占32.7%;甘味药使用频次为360,约占29.2%;辛味药使用频次为354,约占28.7%。咸味、酸味药使用频次较少。按归经划分:肺经药应用最多,为417次约占样本总数的19.3%;其次为脾经药356次、肝经药321次、心经药311次、胃经药300次、肾经药203次。五脏之中,归肺经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六腑之中,归胃经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规律分析:通过对吴鞠通治疗血证的用药研究,总结出吴鞠通治疗血证的用药特色。第一,三焦分治,用药权变。上焦血证:清轻宣肺,甘润养阴;中焦血证:健脾和胃,顾护中土;下焦血证:疏肝解郁,宣络降气。第二,脏腑定位,首重肺胃。第三,清补通涩,四法兼备。第四,巧用炭药,善用生鲜。第五,重视性味,配伍得当。第六,寒温并用,非独寒凉。第七,调气治血,多用气药。第八,温镇冲脉,顾护阳气。结论:通过研究吴鞠通治疗血证的医案,总结出吴鞠通血证治疗用药特色为三焦分治,用药权变;分经用药,重视肺胃;寒温并用;巧用炭药,善用生鲜;多用气药;注重药性配伍,以“辛凉甘润、甘苦合化、辛甘化阳、苦辛通降”为主。此外,吴鞠通治疗血证必审证求因,并非见血止血,处方灵活多变,师古而不泥古,在治疗血证的理论与方法上多有创见。为中医临证辨治血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张泽智[6](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王一童[7](2019)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以来,简帛医学文献的陆续出土,为研究秦汉时期中医学学术成就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学界已在涉医简帛文献资料的字词考释、内容学术特色与价值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正在借助简帛医学文献逐步重新认知秦汉医学学术之“整体图景”。特别是近年出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西汉初年医学发展概貌,是研究汉代医学学术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天回医简中《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出土时初拟名《六十病方》)一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中医学、简帛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方法,注重借助“二重证据法”及与相关出土文献、文物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该书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旨在补充前期研究,系统总结其内容特点,探讨其学术源流,进而为重构两汉医学史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墓葬情况、简书制度、编撰体例入手,通过对墓葬年代、形制、墓主身份,以及简书形制、字形特征、题记特点、所用符号等整理和研究,认为该书当是西汉初年由书手抄写成册,但较之后世医籍仍不成熟,当尚在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之中,其拥有者或为一名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地方医官。第二章重点对《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医方来源,辨治思想,药物种类与运用,医方组方、配伍原理,医方制剂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所载医方来源广泛,多是经反复临床验证之方。其内容体现出以“辨病论治”为基础的辨治方法,但已有少量辨症状、辨脏腑部位、辨病性等辨证方法与思想的运用。而与之相应的治疗手段,则包括了内治法、外治法、祝由法三类,具有病在“外”以外治为主,病在“内”则内外治兼而用之的特点。作为以方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着,其收录药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用药“偏好”,所用药物主治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大致相同,药物计量单位体系亦较为完善。同时,书中医方以复方为主,业已形成了固定的用药组合,且组方有序、主次分明,暗合“主病之谓君”的组方思想。就配伍方法而言,其运用了“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等配伍方法,蕴含了后世所总结的“苦欲补泻配伍”“标本配伍”等配伍思想。就用方技巧而言,书中对服药时间、方法,药后调护、食忌等做出了明确的记述,且往往依所治疾病或医方特点而设。就制剂而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运用了多种修治、制剂方法,特别是其较多的运用“汤液醪醴”之剂,体现了该书对《黄帝内经》所载“中古”医学疗法的继承。总之,由《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可知,西汉早期中医学对方药的运用已臻于成熟,为后世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积累了丰厚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并以其为“原点”,简要梳理了汉代医学体系下“经方医学”之源流。首先,文章辨析了《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及其所反映的学术主旨在汉代医学学术分野中的“归属”,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方技”构成汉代医学体系,且“医经”“经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医籍之列,为现存西汉早期“经方医学”的重要着作。其学术渊源远绍“上古”“中古”疗病所用“祝由”“汤液醪醴”,近承师传“禁方”与“经验”。其次,文章以此书为“原点”,与西汉以后“经方”类文献相较,认为在汉代“经方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辨治方法、组方配伍技巧、用药经验等“术”的承继;又有学术上融合“医经”、疏离“巫医”等“道”的演进。总之,《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堪称西汉早期“经方”类典籍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部代表之作学术源流的探讨,进而考察两汉时期“经方医学”的发展脉络,可为重新认识汉代中医学术体系提供参考。
杨娇娇[8](2018)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辨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及妇人杂病的六经归属,确证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通过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联系《伤寒论》相关条文、互勘《金匮要略》前后篇章、参考后世医家注释,对24条条文逐条通释,继而从病位、病性、病态、病机或证机、方机、药证,结合六经病的特征及其合病、并病的理论,辨其方证的六经归属。结果产后痉病可辨为太阳病,产后郁冒可辨为少阳病,产后大便难可辨为阳明病,热入血室有四可分别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少阳病、少阳病、阳明少阳合病,半夏厚朴汤方证可辨为太阴少阳合病,脏躁证可辨为少阴病,小青龙汤方证可辨为太阳太阴合病,痞证可辨为阳明病或厥阴病,温经汤方证可辨为厥阴病,土瓜根散方证可辨为阳明病,旋覆花汤方证可辨为太阴少阳合病,胶姜汤方证可辨为太阴病,大黄甘遂汤方证可辨为阳明病,抵当汤方证可辨为阳明病,当归芍药散方证可辨为太阴病,小建中汤方证可辨为太阴病,转胞病可辨为厥阴病,膏发煎方证可辨为阳明病。红蓝花酒方证(疑非仲景方)、外治方(矾石丸方证、蛇床子散方证、狼牙汤方证),未能够从六经辨析,仅作证治概述。结论除红蓝花酒方证(疑非仲景方)、外治方(矾石丸方证、蛇床子散方证、狼牙汤方证)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及妇人杂病各方证均可从六经进行归类辨析,可见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六经辨析《金匮要略》部分杂病的证治,突破了《金匮要略》论治杂病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的定向思维模式,后续更广泛、更深入的系统研究将会促进对张仲景医学思想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于当今临床,此认识,不仅可扩展六经辨证的适用范围,而且会为众多杂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叶梦怡[9](2017)在《基于《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当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竞争压力的变化,使得湿热病呈高发病率,同时湿邪、热邪各自病理特性决定了该病低治愈率及高复发率,因此,研究湿热病势成当今中医界的重大课题。薛生白所着的《湿热病篇》是湿热病研究的里程碑,但有关其研究大多数是基于该书某一条文或者与之相关现代模型的研究,尚缺少对于《湿热病篇》进行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从整体上探索湿热病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规律。那么,薛生白在《湿热病篇》辨治湿热病时使用何种辨证方法,达到正确辨别湿热病是本研究的着眼点之一。在正确辨证基础上,如何把握立法原则的时间及程度,达到准确施治是本研究的另一着眼点。此外,归纳总结分析《湿热病篇》中所涉及的方药,以及中药使用的频率、四气五味、归经,并探求其方药使用特点及规律,亦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总之,完整地、系统地规范整理湿热病的证治规律,不仅能够丰富温病学说,同样对于未来指导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方法本课题从湿热病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三大部分出发,分别按各部分具体内容的总结和各部分内容特点的提炼两大角度进行探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通过CNKI文献检索和网络搜索的方法,主要检索词为“湿热病篇”、“湿热病”、“薛生白”等。2.通过查找后的现存文献,运用追溯法找寻相关的古籍文献,并对其加以整理、分析、总结。3.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湿热病篇》中涉及的中药(包括现代不常用的特殊中药)、方剂进行归纳,并统计所含中药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4.结合导师的临证经验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论文对《湿热病篇》辨证、立法及处方用药进行系统分析讨论。在“学术渊源”一节,沿着中医学发展的时间轴,对历代湿热病的研究做以梳理,明确《湿热病篇》乃湿热病研究的里程碑。在“辨证”一节,通过整体分析46条原文,结合文献记载,明确《湿热病篇》辨证体系及辨证特点。在“立法”一节,讨论“祛湿法”和“清热法”的具体应用,并探究其立法特点。在“处方用药”一节,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出《湿热病篇》包含中药(包括现代不常用的特殊中药)及方剂,对使用频次、四气性次、五味味次、归经频次高的药物进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在“临床应用”一节,根据前文总结规律,结合临床诊治湿热病的经验,来阐述《湿热病篇》证治规律的临床应用。结论1.《湿热病篇》独特的辨证体系:源于八纲,参以脏腑,宗于六经,纲以卫气营血与三焦。2.《湿热病篇》立法以祛湿法和清热法为主,兼见重视养阴保津、畅通三焦为关键、扶正涤邪以善后等治法特点,同时在病情需要时,灵活运用“三禁忌”。3.《湿热病篇》处方用药的特点:同类药物首、次选,四性主以寒与凉,五味主分苦辛淡,归经多于脾胃肝肺,用药特点别具一格,取材、炮制、煎服法。4.湿热病处方用药的配伍规律:“辛开苦降”最常见,又分苦辛淡、苦辛温、苦辛酸、苦辛寒及轻苦微辛;湿重多为辛温、苦温及芳香,湿热并重多辛凉苦温,热重当以苦寒为主;湿阻上焦多辛苦微温,中焦当以辛温,下焦必用甘淡;清热法主以寒,然存辛寒、苦寒、咸寒之差别;扶正善后多甘淡,质地轻清归肺脾胃;不同病变注意配伍,湿邪伤表辛凉兼辛温,湿热化燥少佐咸寒,湿热后期配活血化瘀。
崔云馨[10](2016)在《阎小萍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在风湿病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治未病"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学术思想,是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治则,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追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阎小萍教授辨治风湿病学术渊源,整理与研究阎小萍老师辨治风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重点梳理、提炼阎师基于"治未病"学术思想辨治风湿病的方案,总结、传承和发扬阎师风湿病学术经验,挖掘出风湿病诊治体系,为研究和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奠定临床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采用经典古籍和文献整理的方法,进行治未病思想的中医研究进展。这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为古代医家对治未病的认识;二为现代医家对治未病的内涵研究和临床应用;三为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含义与临床应用。然后再总结、梳理、提炼阎老师在理论及经验总结方面基于"治未病"学术思想的辨治风湿病的临床经验。结果阎师在风湿病诊治中,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强调"治未病"思想。研究结果以下五个方面:1.未病先防——预防以及早用补肾壮骨;阎师在风湿病诊治过程中,早用补肾壮骨之品,防治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筋缩肉倦等顽固性的症状。2.已病防变——有病早治,防治加重;阎师强调有病早治,延缓疾病的进程。在治疗大偻患者阎师非常重视发病之初积极进行相关体征检查,早期用药防治。3.愈后防复——补肾壮骨,调和营卫;阎师在治骨痹缓解期注重补肾壮骨、调和营卫,减少疾病反复。4.防治处方用药之弊——脾肾同调,重视调脾,寒热并用,以及其他。脾肾同调,使补而不滞。因风湿病病程日久,中西药易损伤脾胃,阎师在诊治中,重视健脾和胃。寒热并用,阎师在疾病尚未化热时常用性平之品;当已出现从阳化热之时,常用性凉之品。阎小萍教授注重祛风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散寒佐以温补肾阳;祛湿佐以健脾益气,体现了"治未病"原则。5.关注"欲病"之窗阎师在辨治尪痹时,主张莫待"痹已成尪"方治之,而是注重把握"痹欲成尪""痹欲成偻"的治疗时间窗,及早给予补肾壮骨,防治其"骨损、筋挛、肉削"。结论风湿病具有晚期顽固性或不可逆性的关节畸形、迁沿难愈、发现不及时以及治疗不及时的特点。阎师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于诊治之中,在治疗尪痹之欲尪、大偻之欲偻,以及骨痹、燥痹的患者可在根本上杜绝或延缓风湿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提出"欲尪"的理念"欲尪"是指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较短,患者出现手指僵硬、肿胀或积液等症状。阎师"欲尪"诊治注重早用补肾壮骨、养肝柔筋、体育运动、外治、健康教育等。2.提出"欲偻"的理念"欲偻"是指间断性腰痛、腰僵刚发,腰椎活动度下降尚不明显之证;胸廓活动度稍微低于正常人;单侧骶髂关节炎症状者。阎师诊治"欲偻"常注重早用补肾强督、活血通络、体育运动、健康教育等。3.治骨痹,以防治为主,早治为先阎师认为骨痹迁延不愈,复感三邪,寒风气盛内舍肝肾,筋骨同病,渐变成为顽痹。故阎师强调,在骨痹缓解期先要抓住补肾祛寒,防治复发,给予患者补肾壮骨、养肝荣筋之品。4.注重调和营卫,顾护人体之藩篱阎师认为,调和营卫法分为三个含义,一为直接调和营卫;二为健脾和胃以调和营卫;三为温补肾阳,调和营卫。5.关注水液代谢之平衡燥痹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非独阴虚,阳亦不足;燥痹血燥,瘀血内生;注重甘寒清润,养阴以润燥;重视阴阳双补,阳中求阴;强调祛风、寒、湿之邪以通络;顾护中焦脾胃。6.注重脏腑辨证脏腑功能异常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五脏各有所主,五脏功能失调,血脉失畅,营卫行涩,则风湿之邪乘虚入侵,发为风湿病,故阎师在诊治风湿病中重视脏腑辨证。7."五连环"的综合治疗方法阎师长期诊治风湿性疾病,在大偻诊治中逐渐提炼出一整套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五连环"、综合强化序贯治疗法。意义1.传承中医经验,掌握疾病的病机趋向,提高疗效。2.诊治疾病,防治不可逆性转变,减轻患者的痛苦。3.重视三因治宜,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4.提倡知常达变,以治未病为主的治疗原则。
二、温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病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
1 病势的概念 |
2 病势传变的规律 |
3 病势的辨识 |
4 病势的有关治则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病势的古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收集文献 |
1.2 校对文献 |
1.3 整理文献 |
2 研究结果 |
2.1 病势的概念 |
2.2 病势的辨识 |
2.3 病势的有关治则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病势概念解析 |
1 古今病势概念的考证 |
1.1 古代文献中的“病势” |
1.2 当代教材中的“病势” |
1.3 辞书中的病势 |
1.4 小结 |
2 关于病势概念的讨论 |
2.1 对病势基本概念的内涵见解不一 |
2.2 病势相关治则的内涵尚待厘清 |
2.3 “病势”是否为辨证的要素 |
3 “病势”字义解及概念界定 |
3.1 “病”字义解 |
3.2 “势”字义解 |
3.3 “病势”概念的界定 |
4 结语 |
4.1 病势的基本概念 |
4.2 病势相关治则的具体内涵 |
4.3 病势是辨证的要素 |
第四部分 病势辨证研究辑要 |
1 “病势辨证”的概念 |
1.1 “病势”的概念 |
1.2 “辨证”的概念 |
1.3 “病势辨证”的概念 |
2 病势辨证纲领的提出 |
2.1 逆陷散郁辨证 |
2.2 顺变缓急辨证 |
3 病势辨证诸证之间的内在联系 |
3.1 “逆陷、散郁”之间的联系 |
3.2 “顺变、缓急”之间的联系 |
4 病势辨证诸证与八纲的关系 |
4.1 “逆陷、散郁”与八纲的关系 |
4.2 “缓急、顺变”与八纲的关系 |
第五部分 病势辨证运用举隅 |
1 病势辨证临床运用举例 |
1.1 病势辨证在痤疮诊疗中的运用 |
1.1.1 痤疮的病势特征——以“郁”为核心 |
1.1.2 医案举隅——从郁论治痤疮——郁者散之 |
1.1.3 小结 |
1.2 病势辨证在周围性面瘫诊疗中的运用 |
1.2.1 周围性面瘫的病势特征 |
1.2.2 医案举隅——从逆证、急证论治周围性面瘫——潜阳息风、甘味缓急 |
1.2.3 小结 |
1.3 病势辨证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运用 |
1.3.1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势特征 |
1.3.2 医案举隅——从散郁错杂论治血小板减少症——散者收之、郁者散之 |
1.3.3 小结 |
1.4 病势辨证在癌病中的运用 |
1.4.1 癌病的病势特征 |
1.4.2 医案举隅——从郁证、变证论治癌病——郁者散之、甚者从之 |
1.4.3 小结 |
2 名医医案验证 |
2.1 崩漏案 |
2.1.1 医案原文 |
2.1.2 医案评析 |
2.2 中风案 |
2.2.1 医案原文 |
2.2.2 医案评析 |
2.3 郁病案 |
2.3.1 医案原文 |
2.3.2 医案评析 |
2.4 哮病案 |
2.4.1 医案原文 |
2.4.2 医案评析 |
结论 |
创新点及价值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古籍中“病势”条文一览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1. 肝硬化西医研究现状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诊断与检查进展 |
1.3 西医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中医辨治肝硬化研究现状 |
2.1 血瘀证研究进展 |
2.2 肝硬化正虚血瘀病机认识 |
2.3 湿热瘀毒证研究进展 |
2.4 肝硬化湿热瘀毒证研究进展 |
2.5 中医辨证方法研究 |
2.5.1 传统中医辨证方法 |
2.5.2 当代中医辨证方法 |
2.6 问题与展望 |
3. 周仲瑛教授构建病机网络理论概要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辨治肝硬化经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证候分布与结果分析 |
3.2 病机分布与结果分析 |
3.3 药物因子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3.4.1 病机-症状复杂网络 |
3.4.2 病机-药物复杂网络 |
3.4.3 病理因素-药物网络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讨论 |
4.2 证候讨论 |
4.3 病机讨论 |
4.4 药物讨论 |
4.5 复杂网络讨论 |
第三部分 当代其他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分布与结果分析 |
3.2 证型分布与结果分析 |
3.3 药物分布与结果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证候分布结果对比 |
4.2 证型结果对比 |
4.3 用药结果对比 |
第四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学术思想研究 |
1. 血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核心病机 |
2. 肝硬化形成和加重过程中血瘀病机兼夹复合转化规律探讨 |
3. 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是肝硬化的基本病机关键 |
4.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的创新性分析 |
第五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经验要素知识网络研究 |
1 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硬化学术思想 |
1.1 基本病机: 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 |
1.2 基本治法: 清化湿热瘀毒,清补并用 |
2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病机辨治肝硬化学术经验知识网络 |
2.1 湿热瘀毒郁结 |
2.2 肝脾肾亏虚 |
2.3 其他合并症 |
3. 典型病案分析 |
研究小结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文献综述 |
一、背景介绍 |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现代医学研究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厥阴病文献综述 |
一、从提纲证看厥阴病 |
二、从病因病机看厥阴病 |
三、从“厥阴”看厥阴病 |
四、从厥阴病的实质看厥阴病 |
五、从主症看厥阴病 |
六、从主方看厥阴病 |
七、小结 |
第二章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 |
一、选题背景简介 |
二、杨洪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认识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病例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厥阴证古籍及现代文献研究 |
一、古籍文献研究 |
二、现代文献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纳入本研究 60 篇文献一览 |
致谢 |
(5)吴鞠通治疗血证用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血证的基本概述 |
1. 血证的含义 |
2. 血证理论源流 |
3. 血证的病因 |
3.1 感受外邪 |
3.2 情志过极 |
3.3 饮食不节 |
3.4 劳欲过度 |
3.5 久病热病 |
4. 血证治法 |
4.1 治气 |
4.2 治火 |
4.3 治血 |
4.4 安神 |
4.5 固精 |
第二部分 吴鞠通血证治疗思想研究 |
1. 吴鞠通主要着述 |
1.1 《温病条辨》 |
1.2 《吴鞠通医案》 |
1.3 《医医病书》 |
2. 吴鞠通血证治疗思想溯源 |
2.1 源于《内经》 |
2.2 秉承张仲景 |
2.3 精习叶天士 |
3. 吴鞠通血证治疗思想 |
3.1 熟悟经旨,守正创新 |
3.2 审证求因,治病求本 |
3.3 脉别三焦,因证施治 |
第三部分 吴鞠通血证治疗用药特色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选用版本 |
1.2 统计方法 |
1.3 规范中药名称 |
2. 数据统计 |
2.1 上焦血证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
2.2 中焦血证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
2.3 下焦血证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
2.4 血证常用药药性频次统计 |
2.5 血证常用药药味频次统计 |
2.6 血证常用药物归经频次统计 |
3. 数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3.1 三焦分治,用药权变 |
3.2 脏腑定位,首重肺胃 |
3.3 清补通涩,四法兼备 |
3.4 巧用炭药,善用生鲜 |
3.5 重视性味,配伍得当 |
3.6 寒温并用,非独寒凉 |
3.7 调气治血,善用气药 |
3.8 温镇冲脉,顾护阳气 |
第四部分 吴鞠通血证治疗特色对临床启示 |
1. 善治血者,以气为先 |
2. 明辨病因,治本为要 |
3. 三焦辨证,分别论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病名概述 |
2.湿热病源流 |
2.1 萌芽阶段 |
2.2 奠基阶段 |
2.3 理论形成 |
2.4 发展阶段 |
3.病因 |
3.1 外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2 内因 |
3.2.1 体质因素 |
3.2.2 情志因素 |
3.2.3 湿饮因素 |
4.病机 |
4.1 病邪特点 |
4.2 感邪途径 |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
4.3 发病类型 |
4.3.1 新感 |
4.3.2 伏邪 |
4.4 发病特点 |
4.4.1 季节性、地域性 |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
4.5 传变规律 |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
4.5.3 湿热病的转归 |
4.6 主要证候 |
5.辨证论治 |
5.1 辨证要点 |
5.1.1 湿热分轻重 |
5.1.2 病位察深浅 |
5.1.3 邪正明盛衰 |
5.2 治疗禁忌 |
5.2.1 禁辛温发汗 |
5.2.2 禁苦寒峻下 |
5.2.3 禁滋润腻补 |
5.2.4 禁甘温雍补 |
5.3 治则治法 |
5.4 证治分类 |
6.护理调养 |
第二部分 |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
2.湿热病方剂分析 |
2.1 方剂纳入标准 |
2.2 方剂排除标准 |
2.3 方剂汇总 |
3.方剂分析规范 |
4.方剂分析结果 |
4.1 表部证湿热方 |
4.2 枢部证湿热方 |
4.3 里部证湿热方 |
4.4 合证湿热方 |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
5.1 表部证治 |
5.2 枢部证治 |
5.3 里部证治 |
5.4 合证兼证证治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凡例 |
第一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基本情况 |
1 墓主身份 |
2 简书制度 |
2.1 竹简形制 |
2.2 题记 |
3 文字与符号 |
3.1 文字特点 |
3.2 所见“符号” |
4 编撰体例 |
4.1 全书的撰次 |
4.2 医方的编辑 |
小结 |
第二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 |
1 医方来源及特点 |
1.1 广聚经验之方 |
1.2 医方更具医学专业性 |
2 辨治方法 |
2.1 辨“病”为主的辨治思维 |
2.2 依“病”而设的治疗手段 |
3 所用药物特点 |
3.1 药物种类较多 |
3.2 用药偏于辛温 |
3.3 药物主治与《本经》大致相合 |
3.4 计量单位初成体系 |
4 组方配伍思想与方法 |
4.1 固定搭配与常用药对 |
4.2 医方所含组方思想 |
4.3 医方主要配伍方法 |
5 制剂方法 |
5.1 制剂前的药物炮制 |
5.2 合和制剂 |
6 医方服法与调护 |
6.1 服药时间和方法 |
6.2 药后调护和食忌 |
小结 |
第三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 |
1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归属 |
1.1 西汉医学学术之分野 |
1.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 |
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渊源 |
2.1 巫祝之术 |
2.2 汤液之法 |
2.3 先师之授 |
2.4 经验之方 |
3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与汉代“经方”的传承发展 |
3.1 汉代“经方”的经验传承 |
3.2 汉代“经方”的学术演进 |
小结 |
结语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 |
(一)产后病痉 |
(二)产后病郁冒 |
(三)产后大便难 |
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
(一)热入血室证 |
(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5条 |
(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6条 |
(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7条 |
(五)《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9条 |
(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0条 |
(七)《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1条 |
(八)《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2条 |
(九)《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3条 |
(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4条 |
(十一)《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7条 |
(十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8条 |
(十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9条 |
(十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22条 |
(十五)疑非仲景方及外治方证治概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9)基于《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湿热病的学术渊源及《湿热病篇》概述 |
1.湿热病的学术渊源 |
1.1《黄帝内经》关于湿热病的阐述 |
1.2 秦汉时期 |
1.3 晋唐时期 |
1.4 宋金元时期 |
1.5 明清时期 |
2.《湿热病篇》概述 |
2.1 湿热病的病因、感邪途径、病位 |
2.2 湿热病的病机 |
2.3 湿热病的传变及转归 |
第二部分《湿热病篇》中湿热病的辨证 |
1.《湿热病篇》的辨证方法 |
1.1 以八纲辨湿热 |
1.2 以脏腑辨湿热 |
1.3 以六经辨湿热 |
1.4 以卫气营血辨湿热 |
1.5 以三焦辨湿热 |
2.《湿热病篇》的辨证特点 |
2.1 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独特辨证体系 |
2.1.1 源于八纲辨证 |
2.1.2 参以脏腑辨证 |
2.1.3 宗于六经辨证 |
2.1.4 纲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
2.2 明确湿热病诊断标准 |
2.3 四诊合参,重舌不重脉 |
2.3.1 不重脉诊 |
2.3.2 重视舌诊 |
第三部分《湿热病篇》中湿热病的立法 |
1.《湿热病篇》的治法 |
1.1 祛湿法 |
1.1.1 宣表散湿法 |
1.1.2 祛风胜湿法 |
1.1.3 理气化湿法 |
1.1.4 燥湿健脾法 |
1.1.5 淡渗利湿法 |
1.1.6 温阳逐湿法 |
1.2 清热法 |
1.2.1 轻清宣热法 |
1.2.2 泻脏腑热法 |
1.2.3 通导泄热法 |
2.《湿热病篇》的立法特点 |
2.1 辨明湿热轻重,有无兼夹 |
2.2 重视养阴保津 |
2.3 畅通三焦为关键 |
2.4 扶正涤邪以善后 |
2.5 治法禁忌 |
2.5.1 汗法 |
2.5.2 下法 |
2.5.3 润法 |
第四部分《湿热病篇》中湿热病的遣方用药 |
1.《湿热病篇》的处方用药 |
1.1《湿热病篇》中的中药、特殊中药(现代不常用)及方剂 |
1.2《湿热病篇》中药使用频次的统计 |
1.3《湿热病篇》中药四气五味的统计 |
1.4《湿热病篇》中药归经的统计 |
1.5《湿热病篇》中药使用规律分析 |
1.6《湿热病篇》特殊中药简析 |
1.6.1 地浆水 |
1.6.2 方诸水 |
1.6.3 甘蔗汁 |
1.6.4 金汁 |
1.6.5 鲜稻根 |
1.6.6 元米汤 |
2.《湿热病篇》的处方用药特点 |
2.1 取材各得其所长 |
2.1.1 根类药物 |
2.1.2 茎木类药物 |
2.1.3 花、叶类药物 |
2.1.4 皮类药物 |
2.2 炮制匠心独具 |
2.2.1 醋制 |
2.2.2 酒制 |
2.2.3 姜制 |
2.2.4 炒制 |
2.2.5 蒸馏 |
2.2.6 煨制 |
2.3 强调药物煎服法 |
2.3.1 磨服 |
2.3.2 泡汤服 |
2.3.3 煎剂熏洗 |
2.3.4 热药冷服 |
2.4 善用古方,灵活变通 |
2.4.1 直接应用 |
2.4.2 稍作加减 |
2.4.3 一方多用 |
2.5 用药精专,剂量轻重得宜 |
2.6 鲜品取效,妙在就地取材 |
2.7 注重食养,药物与饮食营养结合 |
第五部分 《湿热病篇》证治规律的临床应用 |
1.腹胀 |
2.尿浊 |
3.胁痛 |
4.感冒 |
5.瓜藤缠(结节性红斑) |
讨论 |
1.《湿热病篇》独特的辨证体系 |
2. 湿热病辨证思考 |
3.《湿热病篇》立法规律的探讨 |
4. 湿热病立法思路 |
5.《湿热病篇》中药物配伍规律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10)阎小萍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在风湿病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治未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治未病"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治未病"的认识 |
1.1.1《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1.3 华佗 |
1.1.4 孙思邈 |
1.1.5 朱丹溪 |
1.1.6 张景岳 |
1.1.7 叶天士 |
1.2 近代医家对"治未病"的认识 |
1.2.1 对"治未病"内涵的研究 |
1.2.2 "治未病"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研究 |
2 "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含义及运用 |
2.1 治未病思想的四层含义 |
2.1.1 未病先防 |
2.1.2 既病防变 |
2.1.3 愈后防复 |
2.1.4 防治药毒以及其他未病 |
2.2 "治未病"思想的运用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1 阎小萍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初探 |
1.1 阎小萍教授对"治未病"的认识 |
1.1.1 未病先防 |
1.1.2 己病防变 |
1.1.3 愈后防复 |
1.1.4 防治药毒以及其他未病 |
1.2 风湿病的定义 |
1.3 关注窗口期的早治疗,以防其终期之变 |
2 阎小萍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在临证中的应用 |
2.1 提出欲尪的理念 |
2.1.1 未病先防 |
2.1.2 既病防变 |
2.1.3 防治药毒以及其他未病 |
2.1.4 体育医疗和生活调护 |
2.2 提出欲偻的理念 |
2.3 治骨痹,以防治为主,早治为先 |
2.4 调和营卫 |
2.4.1 桂枝汤的调和营卫 |
2.4.2 顾护脾胃以调和营卫 |
2.4.3 温阳补肾,调和营卫 |
2.5 关注水代谢之平衡——燥痹 |
2.5.1 燥痹以阴虚为本 |
2.5.2 燥痹以燥热为标 |
2.5.3 燥痹非独阴虚,阳亦不足 |
2.5.4 燥痹津亏血少,瘀血内生 |
2.5.5 注重甘寒清润,养阴以润燥 |
2.5.6 重视阴阳双补,阳中求阴 |
2.5.7 强调祛风、寒、湿之邪以通络 |
2.5.8 关注活血化瘀 |
2.5.9 顾护中焦脾胃 |
2.6 谨调骨筋肉脉皮等所主之脏,重视脏腑辩证 |
2.6.1 肺主气,朝百脉,司皮毛 |
2.6.2 心主血脉 |
2.6.3 脾司运化,主肌肉 |
2.6.4 肝藏血,主筋 |
2.6.5 肾主骨,生髓 |
2.7 "五连环"综合治疗法 |
2.7.1 第一环健康教育 |
2.7.2 第二环体育医疗 |
2.7.3 第三环、第四环中医为主、中西合璧 |
2.7.4 第五环内外兼治 |
3 典型病案 |
3.1 欲偻病案 |
3.2 欲尪病案 |
3.3 燥痹病案 |
4 结语 |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温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D]. 詹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D]. 王盼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D]. 王伊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吴鞠通治疗血证用药特色研究[D]. 闫业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D]. 王一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8]《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D]. 杨娇娇.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基于《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叶梦怡. 宁夏医科大学, 2017(01)
- [10]阎小萍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在风湿病诊治中的应用[D]. 崔云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