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分析风险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当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通过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能够直观地发现信贷收益在银行经营利润中占比很高。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银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研究愈发显得重要与紧迫。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原因
1、立法监管不足。由于我国的金融立法目前尚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金融活动的充分进行。目前还未有对恶意逃废银行贷款的刑法,所以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由于客户的道德及信用问题,通过恶意逃废债务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从而产生严重的信贷风险。因此说,由于没有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
2、信用文化淡薄。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时期,但是人们的市场信用观念还比较淡薄,这也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量产生。由于人们在信贷活动中的信用观念的淡薄,使得客户对银行提供信息不实、客户信贷活动不履行相应义务等情况不断发生,这些情况使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社会的诚信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
3、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有企业的所需资金长期由银行信贷提供,其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流动资金等投入都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这种情况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过高,长此以往使得企业经营困难,直接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我国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干预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使国有企业脱离困境,把通过逃废金融债务作为帮助企业的有效手段,因此产生干预商业银行的收贷,从而产生信贷风险。
(二)来自银行自身的原因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上,对信贷更加关注于贷前调查,而对贷后的后续管理工作不重视。对贷款的制约制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指标上的约束。在商业银行中存在贷款对象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上,如果企业发生问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而且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日发激烈,对信贷风险的防范产生松懈,企业多头开户与借款,都为债务人逃废债务提供了机会,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埋下隐患。
2、选择贷款方式不当。目前,贷款方式一般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通常来说,信用贷款因为只凭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发放,其收回没有相应保证,所以风险很大。保证贷款有担保人承担到期还款的连带责任,其风险较信用贷款较低,但是同样存在很多风险,如担保人的经济实力不足;担保人多头担保;担保合同存在漏洞等原因都会造成信贷风险。抵押贷款因为有实物作担保,一旦发生风险,银行可以处理抵押物进行优先受偿,所以信贷风险相应较小,但抵押贷款同样存在很多风险:比如抵押物估价不准,不能偿还贷款;抵押物保管不善,价值降低,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些都会引起抵押贷款的信贷风险增加。对以上贷款方式的选择不当,会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
3、信贷分析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发放的主要依据是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通过财务分析使商业银行了解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发展趋势和还款保障。但是财务分析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是企业在过去的经验成果,过去的财务成果并不能一定代表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会产生逆转的可能性;第二,财务报告的分析并不能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当行业环境产生变动时,企业也不能幸免,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便会产生。
4、缺失正确的信贷文化。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正确的信贷文化。由于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没有的经营自主权,信贷业务按计划办事,没有自主的信贷行为,也无风险意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商业银行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营权限与信贷策略,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才逐渐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地进行经营管理。但是,面对这一变革,缺乏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引导,在信贷活动中一些金融机构开拓信贷市场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甚至还是通过沿袭较为原始的公关策略,对外服务和营销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通过依靠送礼请客维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争揽优质客户,而不在信贷风险管理和服务上下工夫,使信贷业务缺失正确的信贷文化指导,引起信贷风险的增加。
(三)来自客户的原因
1、客户的个人品质。客户的个人品质是决定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因素,其品质是指客户不仅应该有偿还其贷款的意愿,而且其在偿还债务期间要有主动承担相应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贷款客户必须诚实可靠,对企业努力经营。但是,客户的个人品质难以用分析方法加以计量和确定,这与客户的责任感、学历、经验和年龄密切相关,还与其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否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以往与银行的行为记录紧密相关。客户的个人品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其个人品质是银行难以全面了解的。
2、偿还贷款实力。贷款企业的实力是到期偿还贷款的保证,但是如果贷款企业经营出现巨大问题,导致资不抵债,那么相应的会产生信贷风险。即使是抵押和保证贷款,如果对抵押资产的价值判断出现失误,对保证人的实力判断出现问题,这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因此由于客户偿还贷款的实力出现问题,那么即使借款人有偿还贷款的意愿,也同样无法偿还贷款,从而产生信贷风险。
3、客户行业环境。对于长期贷款来说,期限越长,其行业环境的变动对其影响就越大,因此信贷风险也就越大。对于客户的企业经营来说,其经营业绩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程度,还会受到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行业的经济前景、产品的未来趋势、技术的创新进步、市场的竞争加剧、需求的市场变动都会影响到客户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行业环境的变化在评估信贷风险时都要加以考虑。
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建设社会信贷体系
第一,树立全社会的市场经济信用观念。发展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和优秀的国民道德水准为基础的。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民的信用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贷体系。
第二,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强化在企业信贷管理上的法律建设。应该在经济法、合同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中对信用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信贷中的失信行为要明确其民事和刑事的处罚标准。一定要从法律上为信贷诚信问题提供保障,在根本上改变当前信贷活动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的情况;同时为实现信贷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应该努力完善包括规范中介机构、金融信贷职能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大力建设信用服务体系。建议可以采取行政上的方法,鉴于我国当前信贷信息分散的情况,由政府出面制定管理信贷信息的办法,成立一个专门的信贷登记咨询机构管理信贷信息,从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及时整理和收集借款人的金融机构往来活动、债权债务变动、民事刑事纠纷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状况的数据和信息,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得到相关信息支持。
(二)转变政府职能。第一,政府一定要从直接管理企业角色中脱离出来,做到从行政性分权转向经济性要权;第二,政府应严格控制其经济活动,其项目投资要确保有资金来源,不占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银行信贷与国家财政往来应遵循平等性、自主性与有偿性的原则。避免信贷资金的财政化使用,商业银行应按效率原则,国家财政应按公平原则,来承担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
(三)加强银监会对信贷风险的监督管理。银监会应该从注重监管合规性到向注重监管风险性进行转变,真正重视信贷风险的监管工作。以风险性监管为主要工作,以合规性检查为辅助工作,将合规性与风险性进行结合,改进并提高监管的效能,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建立科学和规范的非现场监督体系,进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建立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对银行报表的分析,也要考虑进行风险性和合规性评级。
(四)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减少信贷风险管理机构的层次,扩大信贷风险管理的范围,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效率,强化管理信贷风险的权威性。应该赋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构在信贷政策制定、信贷决策审批、业务限额管理等方面更多的权利。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由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信贷资产安全,统筹制定信贷风险的识别、报告程序与方法,全面控制信贷风险,对信贷风险进行持续监控,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情况、整体信贷资产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潜在的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向银行董事会和投资者提供信贷风险报告,并建立起以风险为评价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
(五)进行信贷风险全面管理。要进行信贷风险的全面管理,信贷风险全面管理具体讲就是要将金融机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其商业资款、流动资金贷款、住房贷款等不同种类贷款的信贷风险全面进行统一管理,将这些具有信贷风险的业务单元全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不留盲区。信贷风险的管理要贯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全部过程,在信贷活动的每一环节都要有监控点,不留盲点。
(六)建立外部信贷评级机构。我国政府应当组建外部信贷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在我国建立起像标准普尔和穆迪那样先进完善的外部评级机构。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应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健全完善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统一管理;二是建立起评级机构的行业管理协会,并由行业管理协会公开发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等级的相应评估标准,由各外部信贷评估公司参照执行;三是由行业管理协会对信贷评级机构所公布的信贷等级进行统计,对评级质量较差的评级机构应该取消其市场准入资格;四是对于特定借款人的各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商业银行信贷方应该全面进行考虑,当评级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应当对最低评级结果给予更多的重视。
(七)学习国外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但同样带来了先进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也促使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国际先进方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外资银行的交流和学习,学习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运作与管理方法,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能力,锻炼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素质信贷风险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再造.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罗伯川主编.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指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何五星.银行风险与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
作者简介:孙文佳(1989.08-),女,北京市西城区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专业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