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秆锈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麦秆,锈菌,标记,锈病,正交,分子,基因。
小麦秆锈菌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凤[1](2016)在《北方小檗的锈子器与小麦秆锈菌小种及其抗源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秆锈病是一种远距离传播的气传性病害,因其危害范围广,传播能力强,病原菌高度专化和全型转主寄主等特点,曾多次造成我国小麦产业的巨大损失。众所周知,品种抗性丧失是防治锈病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然而病菌毒力变异是引起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试图通过揭示有性过程来寻找克服秆锈菌变异的途径,从而使品种保持持久抗性。因此本文通过对转主寄主小檗上锈菌的分析,可以了解小麦秆锈菌的有性世代与毒力变异的关系。并通过对田间小麦秆锈菌种群结构及毒力变异动态及时监测,为指导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小麦品种及种质材料抗秆锈菌性测定与抗源筛选,为抗病品种选育奠定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小檗上的锈菌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主要麦区的小麦秆锈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或标样采集,范围涉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西藏、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对采集所获得的病害标样,利用有鉴别功能的4个Stakman鉴别寄主和5个国内辅助鉴别寄主与48个抗性单基因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毒力频率的分析;利用我国21C3、34C3和小麦秆锈菌混合小种对190份国外和100份我国东北的小麦材料进行抗锈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转主寄主小檗上锈菌形态观察与分子生物学初步分析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檗上的锈菌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小檗上锈菌的锈子器制成冷冻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锈孢子和锈子器的形态结构,同时提取锈子器基因组DNA,并用真菌通用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扩增结果经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分析后,小檗上的锈菌未知锈菌占68.9%,柄锈菌属其它锈菌(Pucciniaspp.)占15.5%,禾柄锈菌(P. graminis)占5.6%,条形柄锈菌(P. striiformis)占10%。2.小麦秆锈菌种群动态和毒力频率分析从贵州地区采集的35份标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5个单孢菌株,利用我国的复合鉴别寄主体系,对其进行了种群动态和毒力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21C3CKHTM,21C3CKHQM,21C3CFGSM,21C3CKGQM,21C3CKHSM, 21C3CKGSM,21C3CKGTM,这些生理小种均属于21C3小种群,优势小种为21C3CKHTM和21C3CFGSM,出现频率为16.4%。抗秆锈单基因Sr5、Sr9e、Sr11、Sr19、 Sr21、Sr26、Sr30、Sr31、Sr33、Sr35、Sr36、Sr38、Sr47和SrTt3的毒力频率,其抗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Sr7b、Sr8a、Sr9a、Sr9b、Sr9d、Sr9g、Sr9g和SrMcN毒力频率接近或达到100%,已完全失效。尚未发现强毒力小种Ug99及其姊妹菌系。3.国内外小麦材料抗秆锈性分析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TM、34C3RTGQM及混合小种(21C3和34小种群)对190份国外小麦材料和100份黑龙江省小麦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期抗秆锈病鉴定。结果表明:190份国外小麦材料中有168份对所有供试菌种表现出抗性,其中表现免疫的有118份,表现高抗的有50份;100份黑龙江小麦材料中有71份对所有供试菌种表现出抗病性,其中表现免疫的有45份,表现高抗的有23份,表现高抗-中抗的有3份。国际小麦材料和黑龙江小麦材料对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抗性较高,但仍有部分国际小麦材料和部分黑龙江小麦材料对我国小麦秆锈菌表现出高度感病。(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思[2](2015)在《小麦秆锈菌小种鉴定分子标记及叁种麦病多重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气传性病害之一,其病原为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Pers. f. sp. tritici Erikss & E. Henn),该病害发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曾对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在小麦秆锈病长期的防治过程中,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成为防治该病害最基本和经济有效的途径。但品种抗病性丧失则是应用抗病品种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新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是引致小麦抗秆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准确、及时地监测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小种组成的变化对于小麦秆锈病的综合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小麦秆锈菌为专性寄生菌,在鉴定病菌生理小种和分析毒性时,传统的方法不仅程序复杂、费工费时,而且鉴定条件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许多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分子标记技术在区分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方面显示了充分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利用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对我国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21C3CTH、21C3CPH、21C3CFH、34MKG、34C2MKK、34C2MKR和Ig99)进行遗传分析,筛选主要生理小种的特异性标记,旨在建立起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系统,为今后可能地该病菌小种或毒力基因的分子鉴定替代鉴别寄主鉴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从病害防治应用角度,针对小麦上的叁种重要的专性寄生病原: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白粉病菌,开展了叁重PCR检测方法研究,为叁种病害的单独或混合发生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PCR体系中的Mg2+、Taq DNA聚合酶、dNTPs、随机引物和模板DNA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的最佳体系为:25 μ.L体系中含1×Buffer, 40 ng模板DNA,1.5mmol·L-1Mg2+,2.0 U TaqDNA聚合酶,0.25 mmol·L-1 dNTPs,0.40 μmol·L-1随机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36℃,最佳循环次数为43次。2.选用了156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小麦秆锈菌的6个主要生理小种进行RAPD标记分析,其中有121条引物可以得到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且各生理小种间的多态性比较丰富;RAPD标记分析结果显示,从21C3CTH和21C3CFH两小种中分别筛选出了特异性条带。其中引物S8在21C3CTH中扩增出约1200 bp特异条带;引物S31在21C3CFH中扩增出约1700 bp特异条带;引物S36在21C3CTH中扩增出约1100 bp特异条带;引物S92在21C3CTH中扩增出782 bp特异条带。将特异RAPD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设计特异PCR引物,最终将引物S92在21C3CTH扩增得到的RAPD特异标记成功转化为更为稳定的SCA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Amplification Region)标记。3.采用AFLP方法对7个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共计筛选了64对引物,其中引物组合E2/M2在21C3CPH中扩增出279 bp特异条带;E7/M7在34MKG中扩增出171 bp特异条带;E4/M6在34C2MKK中扩增出263 bp特异条带;E7/M3在Ug99中扩增出388 bp特异条带。通过对特异条带回收、克隆以及测序,设计出相应的SCAR标记引物,通过对各自单孢菌系及其它供试小种的回检,结果表明,开发的SCAR标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4.通过25对SSR特异性引物对7个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单孢菌系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特异引物对秆锈菌的扩增结果均呈现出丰富多态性,秆锈菌的不同生理小种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其中引物SSRI 80在21C3CPH中扩增出205 bp的特异条带;引物SSR6在Ug99中扩增出170 bp的特异条带,经过多次的重复试验,这些特异条带均能够比较稳定地重复出现,说明引物SSR180和引物SSR6可用于小种21C3CPH和Ug99的特异性检测。5.本研究选择了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叁种病原菌的特异引物,从退火温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四个方面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确立了可同时检测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的叁重PCR检测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扩增出的叁种病原菌的特异性DNA片段大小分别为395 bp、465 bp和151 bp,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能够分别检出1 ng小麦秆锈病菌、10pg小麦叶锈病菌和10pg小麦白粉病菌的DNA。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交法优化确立的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APD方法原有不足且保持了其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扩增体系;筛选得到的小麦秆锈菌多个小种分子标记,为开创中国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或毒力基因)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尝试和新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可进行早期诊断小麦秆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叁重PCR检测技术,可为上述叁种病害的准确预测和适时防治提供理论帮助。(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5-06-15)
李昆宇,曹远银,申璐岚[3](2014)在《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叁唑酮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与叁唑酮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方法]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78株菌株对醚菌酯和叁唑酮的敏感性。[结果]醚菌酯对78株野生菌株EC50值的平均值为(0.181 8±0.081 2)mg/L,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94倍,其敏感性分布频率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故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监测田间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变化。醚菌酯与叁唑酮杀菌剂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结论]野生菌株对醚菌酯的敏感性的平均值(0.181 8±0.081 2)mg/L,可作为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醚菌酯可广泛用于小麦秆锈病的防治。此研究信息可为小麦秆锈病抗药性持续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杀菌剂生产和使用策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4年08期)
陈思,曹远银,李天亚,陈靓[4](2014)在《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体系的正交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RAPD扩增技术在小麦秆锈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研究中重复性较低的不足,对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体系进行优化。以小麦秆锈菌不同的生理小种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模板DNA、Mg2+、TaqDNA聚合酶、dNTPs和随机引物浓度5个因素的影响,并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的较优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1×Buffer,40ng·μL-1模板DNA,1.5mmol·L-1Mg2+,2.0U TaqDNA聚合酶,0.25mmol·L-1dNTPs,0.40μmol·L-1随机引物;适宜的退火温度为36℃,适宜的循环次数为43次。该反应体系检测多态性能力强、反应系统稳定且重复性好,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小麦秆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陈思,曹远银,李天亚,吴限鑫,李昆宇[5](2014)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 SCAR标记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的分子检测标记,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我国小麦秆锈菌6个主要生理小种21C3CTH、21C3CPH、21C3CFH、34MKG、34C2MKK和34C2MKR进行了分析,筛选特异性片段并将其转化为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在156条10碱基随机引物中,引物S92(5′-CAGCTCACGA-3′)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中扩增出一条782bp的特异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该特异片段,根据特异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SCAR特异引物,经验证,该引物特异性良好。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的RAPD标记被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这为该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和监测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达龙珠,燕照玲,刘毓侠,刘文轩[6](2012)在《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帮助我国小麦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秆锈菌新小种-Ug99 及其对我国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呼吁加强 Ug99 及其变异小种传播与扩散的监控,加强抗病种质创新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选育,提前预防 Ug99 的危害。对 Ug99 小种变异、致病力、分布扩散以及小麦及其亲缘种属抗病基因发掘、连锁分子标记筛选,抗性育种策略与进展,中国 Ug99 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由此不难看出,Ug99 是容易发生小种变异、毒力极强、扩展速度较快的秆锈菌新小种,极有可能对世界小麦生产带来的全球性危害。应该加强小麦及其亲缘种属新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的培育,控制和预防 Ug99 及其变异小种的危害。(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2年05期)
李伟华[7](2012)在《我国小麦秆锈菌兼Ug99监测新体系建立及其品种抗病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秆锈病是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我国处在小麦秆锈病的特定流行区,秆锈病流行曾多次使我国小麦生产蒙受毁灭性损失。由于全球普遍引入抗秆锈病基因Sr31,保证了世界范围小麦秆锈病持续控制长达近40年。对Sr31具有高度致病力的小种Ug99(TTKSK)及其变异体的出现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小麦生产造成了新的严重威胁。针对我国小麦秆锈病及Ug99的防控方面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秆锈菌小种监测(部分工作配合国际小麦秆锈锈菌小种监测),中国的抗病品种和种质资源的筛选,抗病品种的基因检测和新抗性基因挖掘和中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Minn2761抗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国内首次研究确定了能够对Ug99及其变异体具有区分作用的新鉴别寄主体系,并用五辅音字母对新监测的菌株命名。由于近几年全国小麦秆锈病发生罕见的轻,2009-2010年从全国重要秆锈病流行麦区采集共得到75个菌株。共鉴定出8个不同小种,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1C3CTHTM为42.7%、34MKGRM为14.7%、21C3CPHTM为13.3%和21C3CTHTP为9.3%、34MKGTM为6.7%、21C3CFHTM为5.3%、21C3CTHRM和34MKGRP分别为4.0%。说明21C3系统仍然是我国发生最普遍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小种类群,但34系统出现频率有所上升由16.9%上升到25.4%,暂未发现Ug99。利用47个小麦抗秆锈病单基因系对上述8个小种的毒力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毒力频率100%的基因有:Sr7a,7b,8a,9a,9b,9d,9f,9g,12,13,14,15,16,18,19,20,23,24,25,27,28,29,32,34,Tmp,Dp-2;80%以上的有:Sr6;50%以上都有:Sr10,11,17,Wld-1,GT;30%以上的有:Sr5;10%~30%的有: Sr38;毒力频率为0的基因有:Sr9e,21,22,26,30,31,33,35,36,37,并与Ug99及其变异小种的毒力谱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我国小种具有良好抗性的基因Sr9e,21,30,31和38等均能被Ug99克服,对我国优势小种和Ug99均具有抗性的基因为Sr22,26,33,35和37等,为今后筛选和利用兼抗中、外秆锈菌小种的有效抗病基因提供了可靠依据。2.利用我国当前流行小种鉴定了57份国际抗Ug99小麦材料和1418份国内小麦品种(系)。国际材料中有51份材料对我国主要小种类型具有良好的抗性;在我国448份小麦种植品种中,对全部供试小种类型表现抗性的有147份,占32.8%。;长江中下游麦区的105份材料中只有1份对全部供试小种抗性表现免疫,其他都为高感品系;黄淮麦区的236份小麦高代系中对全部供试小种类型表现抗性的有64份,占27.6%;在东北春麦区供试的629份高代系中有562份表现为免疫至高抗,其中442份表现免疫,说明东北麦区育成的小麦品种对秆锈病的抗性较好。3.开展小麦品种中重要抗秆锈基因的分子检测分析研究:对现有报道的抗秆锈病基因标记的实用性进行反复验证后,选取了重要抗病标记Sr26(兼抗Ug99)、Sr31和Sr36对我国小麦品种含有的抗秆锈性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448份小麦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的垦九10号和北京的保丰104中检测到Sr26;在多达70份的小麦品种检测到含有Sr31,其中河南13份;河北7份;四川9份,黑龙江4份;辽宁、山东5份;北京、陕西4份;湖北、甘肃和贵州2份;安徽、云南各1份小麦品种;引自国外品种4份及其他品种9份;在检测中尚未测到含Sr36的品种。其中,关于国内品种含有的Sr26以前鲜见报道。4.国内首次.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对我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的与抗性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24对引物能够在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接菌/未接菌和感病亲本萨其尔接菌/未接菌之间揭示出多态性,根据基因表达与否和表达量,获得9种不同差异表达的多态性条带类型,分别表示不同状态下测试材料的表达状况。通过对获得的cDNA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在NCBI网站上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在GenBank数据库中并未找到与其具有同源性的已知序列。5.建立了适合小麦叶片蛋白的高通量、高分辨率和高重复性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确定了双向电泳最佳条件:以改进的叁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小麦叶片总蛋白,裂解缓冲液为9M尿素,2M硫脲,4%CHAPS,1%DTT,1%TBP,0.5%IPG buffer,IEF等点聚焦最终控制在10000V,99999vh,SDS-PAGE胶浓度为12%。6.首次对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进行双向电泳(2-DE)分离分析,结果显示:在明尼2761和萨其尔分别接菌/未接菌对比中,分别出现7个和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经过比较共发现差异点11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获得了13个蛋白点的肤质量指纹图谱(PMF),Mascot数据库搜索比对后,鉴定了8个蛋白质点,根据蛋白质功能的不同分为叁类,第一类是与植物防卫相关的蛋白:ascorbate peroxidase(66)和glutathione synthetase (247);第二类是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 RuBisCO largesubunit(152);第叁类是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23kDa oxygen evolving protein ofphotosystem II(437,524);第四类是未知功能蛋白: ADP-ribosylation factor(498),unknown(147,648)。它们分别参与了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多个生理生化过程,这些上调或下调的蛋白都是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中的一部分,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协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2-04-28)
达龙珠,燕照玲[8](2011)在《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Ug99小种的变异、致病力、分布扩散以及小麦和亲缘种属的抗病基因进行发掘、连锁分子标记筛选、抗性育种策略与进展进行总结,以帮助中国小麦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对中国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呼吁加强Ug99及其变异小种传播与扩散的监控,加强抗病种质创新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选育,提前预防Ug99的危害。Ug99是容易发生小种变异、毒力极强、扩展速度较快的秆锈菌新小种,极有可能对世界小麦生产带来全球性危害。应该加强小麦和亲缘种属新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和持久性耐病新品种的培育,以便控制和预防Ug99及其变异小种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30期)
王曦,刘太国,向文胜,陈万权[9](2011)在《小麦秆锈菌特异性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发简单、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小麦秆锈菌的准确诊断和秆锈病的早期预警。【方法】采用FIASCO法构建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引物。【结果】根据小麦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设计1对小麦秆锈菌特异性微卫星引物Pgtfssr1(f/r),可在来自中国不同麦区的20份小麦秆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和其它麦类病原真菌中未扩增出该特异性片段。病菌侵入寄主30 h后便可检测到特异性DNA片段的存在,灵敏度达到1 ng.μL-1模板DNA浓度水平。【结论】成功研发出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SSR分子标记,为小麦秆锈病早期诊断在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2期)
王曦,陈万权,刘太国,向文胜[10](2011)在《小麦秆锈菌新型小种Ug99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Ug99(TTKS)为1999年在乌干达首次发现的秆锈菌新小种,对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具有强毒力。此小种致病性极强,传播迅速,给全球小麦生产带来威胁。在肯尼亚用Ug99对我国118个小麦生产品种和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感品种占98.3%。该小种一旦传入我国,将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对国内外关于小麦抗Ug99遗传研究、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我国应对措施进行了概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1年05期)
小麦秆锈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气传性病害之一,其病原为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Pers. f. sp. tritici Erikss & E. Henn),该病害发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曾对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在小麦秆锈病长期的防治过程中,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成为防治该病害最基本和经济有效的途径。但品种抗病性丧失则是应用抗病品种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新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是引致小麦抗秆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准确、及时地监测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小种组成的变化对于小麦秆锈病的综合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小麦秆锈菌为专性寄生菌,在鉴定病菌生理小种和分析毒性时,传统的方法不仅程序复杂、费工费时,而且鉴定条件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许多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分子标记技术在区分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方面显示了充分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利用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对我国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21C3CTH、21C3CPH、21C3CFH、34MKG、34C2MKK、34C2MKR和Ig99)进行遗传分析,筛选主要生理小种的特异性标记,旨在建立起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系统,为今后可能地该病菌小种或毒力基因的分子鉴定替代鉴别寄主鉴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从病害防治应用角度,针对小麦上的叁种重要的专性寄生病原: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白粉病菌,开展了叁重PCR检测方法研究,为叁种病害的单独或混合发生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PCR体系中的Mg2+、Taq DNA聚合酶、dNTPs、随机引物和模板DNA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的最佳体系为:25 μ.L体系中含1×Buffer, 40 ng模板DNA,1.5mmol·L-1Mg2+,2.0 U TaqDNA聚合酶,0.25 mmol·L-1 dNTPs,0.40 μmol·L-1随机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36℃,最佳循环次数为43次。2.选用了156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小麦秆锈菌的6个主要生理小种进行RAPD标记分析,其中有121条引物可以得到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且各生理小种间的多态性比较丰富;RAPD标记分析结果显示,从21C3CTH和21C3CFH两小种中分别筛选出了特异性条带。其中引物S8在21C3CTH中扩增出约1200 bp特异条带;引物S31在21C3CFH中扩增出约1700 bp特异条带;引物S36在21C3CTH中扩增出约1100 bp特异条带;引物S92在21C3CTH中扩增出782 bp特异条带。将特异RAPD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设计特异PCR引物,最终将引物S92在21C3CTH扩增得到的RAPD特异标记成功转化为更为稳定的SCA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Amplification Region)标记。3.采用AFLP方法对7个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共计筛选了64对引物,其中引物组合E2/M2在21C3CPH中扩增出279 bp特异条带;E7/M7在34MKG中扩增出171 bp特异条带;E4/M6在34C2MKK中扩增出263 bp特异条带;E7/M3在Ug99中扩增出388 bp特异条带。通过对特异条带回收、克隆以及测序,设计出相应的SCAR标记引物,通过对各自单孢菌系及其它供试小种的回检,结果表明,开发的SCAR标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4.通过25对SSR特异性引物对7个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单孢菌系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特异引物对秆锈菌的扩增结果均呈现出丰富多态性,秆锈菌的不同生理小种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其中引物SSRI 80在21C3CPH中扩增出205 bp的特异条带;引物SSR6在Ug99中扩增出170 bp的特异条带,经过多次的重复试验,这些特异条带均能够比较稳定地重复出现,说明引物SSR180和引物SSR6可用于小种21C3CPH和Ug99的特异性检测。5.本研究选择了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叁种病原菌的特异引物,从退火温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四个方面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确立了可同时检测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的叁重PCR检测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扩增出的叁种病原菌的特异性DNA片段大小分别为395 bp、465 bp和151 bp,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能够分别检出1 ng小麦秆锈病菌、10pg小麦叶锈病菌和10pg小麦白粉病菌的DNA。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交法优化确立的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APD方法原有不足且保持了其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扩增体系;筛选得到的小麦秆锈菌多个小种分子标记,为开创中国小麦秆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或毒力基因)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尝试和新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可进行早期诊断小麦秆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叁重PCR检测技术,可为上述叁种病害的准确预测和适时防治提供理论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秆锈菌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凤.北方小檗的锈子器与小麦秆锈菌小种及其抗源鉴定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2].陈思.小麦秆锈菌小种鉴定分子标记及叁种麦病多重检测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3].李昆宇,曹远银,申璐岚.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叁唑酮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J].农药.2014
[4].陈思,曹远银,李天亚,陈靓.小麦秆锈菌RAPD扩增体系的正交优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
[5].陈思,曹远银,李天亚,吴限鑫,李昆宇.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SCAR标记的建立[J].麦类作物学报.2014
[6].达龙珠,燕照玲,刘毓侠,刘文轩.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2
[7].李伟华.我国小麦秆锈菌兼Ug99监测新体系建立及其品种抗病基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2
[8].达龙珠,燕照玲.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
[9].王曦,刘太国,向文胜,陈万权.小麦秆锈菌特异性SSR分子标记的开发[J].中国农业科学.2011
[10].王曦,陈万权,刘太国,向文胜.小麦秆锈菌新型小种Ug99的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