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生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理,神经,电位,水肥,检测方法,生理功能,痛觉。

生理检测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丘文凤,温小敏[1](2019)在《动态检测降钙素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预后评估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检测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预后评估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10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结局的不同分为存活组(89例)和死亡组(1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荧光稀释法测定超高浓度PCT水平,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PCT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入院后第2、3、5、7天的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后第2、3、5、7天的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SOFA评分成正相关(r=0.834、0.806,P<0.05)。结论动态检测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能够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成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王云,钱金萍,顾亚茹,陈传俊,汪萌芽[2](2019)在《大鼠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电生理检测和咬合干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电刺激大鼠叁叉神经节(TG),记录叁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VC)生物电活动的技术,观察咬合干扰对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功能、SPVC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50~280 g)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n=10)。模型组大鼠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法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牙合面制造咬合高点造模,持续咬合干扰30 d,期间用von Frey尼龙毛检测咬肌压痛并进行痛敏评分鉴定。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同步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和心电、呼吸肌肌电、体温等多项生理指标,并观察电刺激TG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 d即开始出现咬肌的痛敏评分升高,7 d后达到高峰;咬合干扰30 d后模型组大鼠SPVC自发放电频率增加(P<0.05);给予TG不同强度的单脉冲刺激(0.5~8.0 mA,0.1~0.2 ms),在两组大鼠SPVC均可诱发放电性反应,其幅值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P<0.05),在4 m A和8 mA强度模型组大鼠的反应幅值与对照组相似(P>0.05);给予TG高频串刺激(0.2 ms,1 mA,30 s,100 Hz),在两组大鼠SPVC均引发放电频率呈一过性升高,但仅模型组刺激后放电频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活动可用电刺激TG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的方法进行检测,咬合干扰可能提高该通路的敏感性和SPVC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通路的神经可塑性变化。(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新伟,陈毅飞,杨会民,马艳,王学农[3](2019)在《植物生理生态信息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与总结近20年来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该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该技术在农业智能水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汇总及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2016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超过466.67×10~4 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46%);新疆约59%面积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兵团高于95%以上),应用面积接近266.67×10~4 hm~2。应用作物种类包括棉花、蔬菜、小麦、玉米等。有研究对基于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因投入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应用面积有限,尚局限于西部干旱地区。【结论】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智能灌溉系统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在节水节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其施肥的指导技术较少、现场布排管线繁琐等,广泛应用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分析了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应推进该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往高精快速化、无线远程化、无损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4](2019)在《电生理检测在上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上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生理检测在上肢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究其应用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然而,对于电生理检测在上肢神经损伤治疗的规范性研究开展较少,对于不同的神经损伤类型其发生机制及进展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通过阐述电生理检测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产瘫和手术过程中的电生理检测,进而分析电生理检测在上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进展,而为改善临床中护理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徐月清,汪丹丹,赵新楠,喻理,王秀嫔[5](2019)在《维生素K_1生理功能及其在农产品中的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1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绿叶蔬菜和油料等农产品中含量丰富。作为人和动物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在日常膳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新研究进展表明,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不仅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凝固、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疾病的生理功能,还具有抑制癌症、预防血管钙化、参与骨骼代谢、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治疗急慢性肝炎等生理功能。维生素K1对碱、强酸以及紫外线照射敏感,因此对检测前处理方法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检测前处理方法有皂化法、酶解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的固相萃取法,但往往由于检测前处理基质不同,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维生素K1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大量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农产品基质中维生素K1的前处理以及检测方法,旨在比较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的优劣,为农产品中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开发、高维生素K1农产品开发与评价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今后维生素K1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研制绿色溶剂提高提取效率;(2)研制萃取材料,提高提取选择性和回收率;(3)建立农产品中维生素K1与其他营养功能成分同步检测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韩涛,刘雅婷,张芳,傅德江,林碧莲[6](2019)在《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和检测技术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体肠道主要的优势菌群之一,因其具有改善胃肠道、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双歧杆菌的检测和鉴定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多种检测技术方法相继被报导。本文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学和生理生化功能,以及双歧杆菌传统和现代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将来研究方向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福建分析测试》期刊2019年05期)

沈强,朱玲,白雪,于绍斌,刘凤欣[7](2019)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脊髓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评估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多模式方法检测手术前后神经系统的多种电生理信号,探讨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监测患者双下肢的SEP与MEP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EMG。结果术中SEP波幅与潜伏期在较稳定情况下,MEP监测中42例患者术中的D波波幅发生降低未超过50%,22例患者出现D波波幅突然下降且超过5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与SEP及MEP波幅与潜伏期的改变具有相关性。术后复查,各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的NCV与DL均有显着改善,异常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其他四组。结论使用EMG、SEP与MEP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去除干扰因素,为脊髓手术提供客观、有价值的诊疗依据。(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范宇平,胡烨,黄文强,滕晓明,邵敬于[8](2019)在《男性雄激素的生理基础及其检测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雄激素是与男性性功能及生殖均密切相关的性激素。准确检测雄激素对男科临床工作意义重大。目前国内检测雄激素的方法仍以化学发光法为主,质谱技术尚未普及,而对游离睾酮的检验在临床上也较为少见,这也限制了相关疾病诊疗水平的发展。本文对雄激素的生理基础及临床现有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9年08期)

张惠华,梁亚楠,张蕾[9](2019)在《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生理作用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链脂肪酸是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对膳食纤维进行发酵的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及丁酸等。该物质具有为人体提供能量、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其在人体中的含量与人发生代谢性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生理作用及其与人罹患糖尿病、结肠病、高血压、肥胖及肝癌等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5期)

朱春雷,赵维彦,邱旭东,张海鸥,蔡子成[10](2019)在《中老年人胸长神经-前锯肌电生理检测两种方法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两种不同进针部位对中老年人胸长神经-前锯肌电生理检测的可靠性及易行性。方法采用肩胛下角外侧缘及第5,6肋骨表面与腋中线交叉点两种不同的进针部位检测60名健康中老年志愿者胸长神经-前锯肌运动单位,比较所得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及动作电位时限。结果两种方法潜伏期、波幅、时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电极与第5,6肋骨表面与腋中线交叉点侧进针可作为中老年人胸长神经-前锯肌的可靠实用,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生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建立电刺激大鼠叁叉神经节(TG),记录叁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VC)生物电活动的技术,观察咬合干扰对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功能、SPVC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50~280 g)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n=10)。模型组大鼠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法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牙合面制造咬合高点造模,持续咬合干扰30 d,期间用von Frey尼龙毛检测咬肌压痛并进行痛敏评分鉴定。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同步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和心电、呼吸肌肌电、体温等多项生理指标,并观察电刺激TG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 d即开始出现咬肌的痛敏评分升高,7 d后达到高峰;咬合干扰30 d后模型组大鼠SPVC自发放电频率增加(P<0.05);给予TG不同强度的单脉冲刺激(0.5~8.0 mA,0.1~0.2 ms),在两组大鼠SPVC均可诱发放电性反应,其幅值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P<0.05),在4 m A和8 mA强度模型组大鼠的反应幅值与对照组相似(P>0.05);给予TG高频串刺激(0.2 ms,1 mA,30 s,100 Hz),在两组大鼠SPVC均引发放电频率呈一过性升高,但仅模型组刺激后放电频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活动可用电刺激TG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的方法进行检测,咬合干扰可能提高该通路的敏感性和SPVC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通路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理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丘文凤,温小敏.动态检测降钙素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预后评估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9

[2].王云,钱金萍,顾亚茹,陈传俊,汪萌芽.大鼠叁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电生理检测和咬合干扰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张新伟,陈毅飞,杨会民,马艳,王学农.植物生理生态信息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19

[4].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电生理检测在上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9

[5].徐月清,汪丹丹,赵新楠,喻理,王秀嫔.维生素K_1生理功能及其在农产品中的检测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19

[6].韩涛,刘雅婷,张芳,傅德江,林碧莲.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和检测技术的进展[J].福建分析测试.2019

[7].沈强,朱玲,白雪,于绍斌,刘凤欣.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脊髓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评估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武警医学.2019

[8].范宇平,胡烨,黄文强,滕晓明,邵敬于.男性雄激素的生理基础及其检测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9

[9].张惠华,梁亚楠,张蕾.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方法、生理作用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

[10].朱春雷,赵维彦,邱旭东,张海鸥,蔡子成.中老年人胸长神经-前锯肌电生理检测两种方法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标签:;  ;  ;  ;  ;  ;  ;  

生理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