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邹韬奋救人的实践与思想

论邹韬奋救人的实践与思想

一、论邹韬奋的民众救亡实践与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裴孟华[1](2021)在《全面抗战初期的小册子与思想战》文中指出小册子是一种篇幅较短、议题集中,且大量散播的印刷物,在抗战期间是各方重要的宣传手段。近代以来,中日两国都有通过小册子进行宣传的社会习惯,并且对于邻国中影响较大的小册子文本已经加以留意。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舆论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短时间内大量抗战小册子的创作发行成为出版界最显着的现象,被称为文化界抗战的"袭击队"。国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也注意并运用这个宣传方式,在大后方、根据地和沦陷区都发行了大量主题各异的小册子,与日军展开思想战和宣传战,挫败了其进行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的阴谋。作为文化抗战的武器和战场,时人对小册子的认知和评判不尽相同,各方利用小册子的方法和形式也应时而变,这个过程正是抗战文化形成的具体实践。

张武军,邱迁益[2](2021)在《裂变与重组:茅盾南下与战时中国文坛》文中认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茅盾婉拒了董必武动员他加入"三厅"和"文协"工作的邀请,随后离开政治中心武汉,前往粤港创办《文艺阵地》。但相较于茅盾此前在"左联"乃至整个左翼文坛的地位和分量,茅盾此刻的南下选择显得"不合时宜"和"耐人寻味":一方面,七七事变后,由于地缘交通的缘故,粤港一度成了文人聚集的新中心,这样的"可能性"因战争形势而终结,也因此遗憾地被后来文学史所遮蔽;另一方面,茅盾南下选择的背后也夹杂着对"两个口号"之争中析出的"自由斗争"的思考。《文艺阵地》创刊以后,伴随着"暴露与讽刺"之争,茅盾坚持"自由"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与"三厅""文协"都不同的抗战文艺之路,实现了在南方粤港等地开设新"文艺阵地"的愿景。

华翔[3](2021)在《生活书店红色出版物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翰晨[4](2021)在《《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文中指出

吴侃[5](2021)在《苏中苏皖《生活》杂志与青年教育改造研究(1945-1946)》文中提出

王玉衡[6](2021)在《邹韬奋出版思想探析》文中提出邹韬奋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卓越的编辑家、报刊出版家。他陆续主持、创办了多种报刊,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出版了数十本着作和译着,并建立了生活书店。用其一生来通过出版、创办报刊来推动我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进步文化的发展。邹韬奋出版要为大众服务、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追求质量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仍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志刚[7](2021)在《邹韬奋编辑思想浅论》文中指出上世纪30年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锻炼出了一批新闻思想成熟、业务灵活的新闻"巨匠",对之的研究也长盛不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我国的新闻业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在此背景下,对邹韬奋编辑思想重新回顾和挖掘,有助于新闻业新课题的解答。本文从"读者信箱"栏目、版面编排、文风倡导等角度出发,围绕邹韬奋"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改造社会为目的"的核心编辑思想展开,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探索值得当下借鉴的主张,呈现一些对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郭莎[8](2021)在《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文中认为沈兹九是一位爱国女性,她积极动员妇女抗日救国,并对妇女解放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沈兹九在1931年到1949年参与编辑了五份报刊,分别是《时事类编》、《妇女园地》、《妇女生活》、《风下》、《新妇女月刊》。抗日战争时期,沈兹九利用报刊鼓励妇女从事实际的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沈兹九发表多篇政治性文章,揭露国民党内战真面目,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呼吁民主。沈兹九不同时期的具体思想与活动,都是其爱国精神的体现。沈兹九的思想与活动具有时代性,体现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知识分子从事妇女解放和救国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对沈兹九的报刊活动和思想研究表明:首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女性能够在职业领域中同男性争夺资源,得益于清末民初男性精英对妇女解放的提倡。其次,男性话语下的妇女解放仍非常有限,为由“被启蒙者”变成“主动发声者”,女性知识分子自办报刊,女报人群体逐渐形成,沈兹九便是群体中的一份子。最后,女报人在提倡妇女解放的同时主动关注国家时局,将“小我”变成“大我”,将妇女解放融入到民族话语中。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报人凭借自身独特魅力和个人不懈努力逐渐在男权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她们通过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给尚处在黑暗中的女性大众指明方向和道路。沈兹九作为其中一份子,同样具备群体性特征。她主动办刊,高举妇女解放大旗,抗战时期动员妇女参与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发表反内战、求民主的政治言论。作为办刊者,沈兹九始终坚守妇女解放和宣传救国的使命。沈兹九所处的时代环境要求思想和实践相结合,沈兹九在从事报刊宣传的同时亦参加妇女解放和救国的实际工作,正是这种结合让她成为当时文化界极有名气的女报人。

王博[9](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人荟萃,人才济济,文艺团体众多,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各类演讲、话剧和讲座层出不穷,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文化城”。而这个“文化城”的主要标志就是其发达的出版业。从1938年至1944年,短短六年时间里,桂林出版了大量的书报刊,类型多元,题材广泛,是全国闻名的出版重镇,与重庆一道占据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出版史不能忽略地方出版史。但本应“大书特书”的桂林出版业,却没有受到当今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颇有成果,但相关研究分散在出版通史中,粗略不详,专门分析出版行业的学术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对桂林出版业总体性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报刊史料和后来的回忆文章,分析桂林出版业成因、变迁、经营、特点和影响,力求准确把握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的整体面貌。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兴起成因进行分析。从桂林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桂林出版业的发展条件具体阐释。全面抗战的爆发、新桂系宽松的文化政策和中共的统战努力营造出行业所需的政治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省会城市地位和交通区位优势构成地理环境。纸张、印刷厂、作者、编者和资金的充足、便利塑造了行业环境。而众多的文化人、学生和公务员也是桂林出版业的天然受众,书刊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第二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动态考察。全面抗战前后,桂林出版业呈现出迥异面貌,战前桂林几为文化荒漠,战时一跃为“文化城”,战后又呈现萧瑟凋零的局面。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桂林出版业也产生不同变化,显示出桂林出版业发展的复杂性。这种动态变化揭示出其发展变迁的两个特性,即战时性和外源性。第三章分析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生产经营状况的考察包括经营管理和经营成效两方面。桂林出版业的经营管理颇为全面、有效,对组织、人员、书刊质量、发行渠道和营销手段等方面都进行管理,促使其发展壮大。由于桂林出版行业整体的营收史料难以搜集,对经营成效的探究只能以救亡日报社为例,分析其经营的销量、定价总金额和营业总收入,通过个案分析显示桂林出版业经营成效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救亡日报社的考察,本文发现除了少数官办、军办出版机构外,从外地迁桂的多数出版机构刚复刊时往往由于人力、物力的匮乏,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质量都不够好,这就导致复刊之初桂林出版机构出版的书刊销量相对较低,收支平衡困难。面对复刊之初艰难的局面,出版机构通常团结所有工作人员,力求改革,革除以往弊病,以增加销量,同时尽量削减成本,促成收支平衡乃至盈利。第四章论述桂林出版业书报刊出版的特点。皖南事变前后的桂林出版业的书报刊出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事变前,出于宣传抗战,唤醒民众的目的,桂林出版物以短篇和社科类作品为主;事变后,为批评国民党倒退、投降和分裂行为,揭示社会丑恶现象,杂文、历史剧、译作和文艺作品又大量出版,占据桂林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第五章阐述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桂林出版业不仅促进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凝聚民众爱国热情。此外,还提供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中外文化人的作品通过桂林的书报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当代中国出版业也能在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吸取到有益经验。

王虹敏[10](2021)在《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迅猛,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机构所构建的书业市场格局已然形成,与此同时,新的大小书局如潮水般涌现,书业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因此,为了将自家书刊成功推销出去,广告便成为各大书局最好的宣传武器,且在商业运作中愈发成熟。生活书店作为民国富有盛名的进步文化出版机构,在广告运营上颇有建树,除在自家刊物上登载广告外,还于全国性报纸媒体中投放了大量广告,更为当时的书业市场提供了许多开创性的广告类型,极具“生活”特色。本文立足于1932-1945年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在书局林立的民国阶段,窥视生活书店如何另辟蹊径通过广告来发展出版事业。本文对生活书店的广告实态深度考证,主要采取历史文献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生活书店开展的一系列广告运营作出研究。文章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广告运营相关内容展开阐述,通过厘清以往研究,界定“广告运营”基本概念,进而概述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情况,尤其是对广告机构设置及广告运营员职业要求等进行说明,有效机制下的共同作用使生活书店的广告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第二部分运用了大量图表,以“全国报刊索引”、“大成申报数据库”及各种电子书刊等史料资源,简要介绍了生活书店的书刊、门市发展概貌,在此基础上还分别探究了生活书店在自家期刊、图书、门市以及大众报纸上的广告表现,同时,这也是生活书店一直沿用的较为基础性的广告运营开展方式。第三部分是对生活书店在1932-1945年间所创制的特色广告类型作相关研究,从邮购广告、联合广告、目录推荐广告、流动经营广告、公益广告中,总结出生活书店在民国时期运营广告的独特之处,以进一步突出生活书店的广告于规范中随时代灵活多变、创新创造的运营特点。在广告内容与形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剖析了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策略。生活书店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竭诚服务读者”为宗旨,其广告策略制定也以读者服务为首要出发点,同时,生活书店还利用媒介组合、书刊互动、事件营销等多种广告运营策略来吸引读者注意,促进书刊传播。第五部分则是立足于民国社会,重点讨论了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时代价值。生活书店所开展的广告运营在当时为读者传播了进步书刊信息,满足知识及文化应需而供给,并为书店自身于无形中塑造起品牌进步形象,更重要的是引领了近代书局广告新形式的创新与践行,从中反映出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思索。

二、论邹韬奋的民众救亡实践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邹韬奋的民众救亡实践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初期的小册子与思想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飞如蝴蝶”:战前中日的小册子宣传
    (一)全面侵华前夕日军的小册子出版
    (二)国内的小册子出版与早期思想战
二、另一个“黄金时代”:文化界的小册子取向
    (一)小册子出版量的爆发式增长
    (二)文化界对抗战小册的大讨论
三、从“袭击队”到“正规军”:中日的思想战和宣传战
    (一)国民政府与正面战场思想战攻防
    (二)小册子与中共领导的敌后宣传战
四、余论

(6)邹韬奋出版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大众服务
二、社会责任感
三、创新精神
四、追求质量
五、结语

(7)邹韬奋编辑思想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邹韬奋编辑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内涵分析
二、从编排形式角度看邹韬奋的编辑思想
三、从内容选取角度看邹韬奋的编辑思想
四、从文风倡导角度看邹韬奋的编辑思想
总结

(8)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民国女报人研究
        2.2 有关沈兹九的研究
    3 时间界定及资料运用
        3.1 时间界定
        3.2 资料运用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方法
        4.2 创新点
        4.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沈兹九早年的生活经历
    1.1 家世及童年
    1.2 早期教育
    1.3 赴日留学
    1.4 工作经历
    1.5 小结
第二章 沈兹九的报刊活动
    2.1 担任《时事类编》助理编辑
    2.2 主编《申报》副刊《妇女园地》
        2.2.1 刊行背景
        2.2.2 刊物概况
        2.2.3 人际网络聚集下的作者群
        2.2.4 沈兹九的编辑策略
    2.3 创办《妇女生活》杂志
        2.3.1 刊行背景
        2.3.2 刊物概况
        2.3.3 人际网络聚集下的作者群
        2.3.4 沈兹九的编辑策略
    2.4 协办《风下》周刊
    2.5 主编《新妇女月刊》
    2.6 小结
第三章 沈兹九的妇女解放思想
    3.1 沈兹九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原因
        3.1.1 传统社会妇女的生存状况
        3.1.2 近代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
        3.1.3 个人因素
    3.2 沈兹九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
        3.2.1 驳斥“妇女回家”和“贤妻良母”
        3.2.2 抨击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荼毒
        3.2.3 妇女要担起救国责任
        3.2.4 重视妇女组织
        3.2.5 维护妇女权益
        3.2.6 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儿童
    3.3 小结
第四章 沈兹九的爱国思想
    4.1 沈兹九爱国思想的形成原因
        4.1.1 民族危机催生下的爱国思想
        4.1.2 近代报业的勃兴和女性刊物的发展
        4.1.3 个人因素
    4.2 沈兹九爱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抨击英国妥协政策、以德意法西斯真面目警示国人
        4.2.2 鼓励国人坚持抗战、坚信胜利属于中国
        4.2.3 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4.2.4 抨击国民党媚美政策、揭露美帝国主义真面目
        4.2.5 批判国民党反动统治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沈兹九在《妇女园地》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沈兹九在《妇女生活》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沈兹九在《新妇女月刊》发表的文章
附录四 沈兹九在《风下》周刊发表的文章
附录五 沈兹九在其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史料方面,初成体系,存在缺陷
        (二)论文方面,视角多样,成果丰富
        (三)论着方面,文字粗略,研究全面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出版业”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桂林出版业的兴起成因
    一、政治环境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
        (二)新桂系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二、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省会城市地位
        (三)交通优势
    三、行业环境
        (一)纸张供应
        (二)印刷厂
        (三)编辑、作者资源
        (四)资金保障
    四、受众环境
        (一)文化人
        (二)学生
        (三)公务员
第二章 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
    一、全面抗战前的桂林出版业
    二、全面抗战期间桂林出版业的迅速发展
    三、全面抗战后期桂林出版业受到的重重阻碍
        (一)物价上涨
        (二)作者忙于生存
        (三)市侩主义倾向愈加严重
        (四)书刊审查愈加严格
        (五)邮递困难
        (六)印刷业资金短缺
    四、战争对桂林出版业的破坏
    五、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变迁的特点
        (一)战时性
        (二)外源性
第三章 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
    一、经营管理
        (一)组织管理
        (二)人员管理
        (三)质量管理
        (四)发行管理
        (五)营销管理
    二、经营成效——以救亡日报社为例
        (一)发展简史
        (二)经营成效
        (三)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桂林出版业的出版特点
    一、皖南事变前:宣传抗战,唤醒民众
        (一)短篇和小型作品居多
        (二)社会科学类书刊繁荣
    二、皖南事变后:批判国民党倒退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一)杂文兴起
        (二)历史剧活跃
        (三)文艺作品兴旺
        (四)译作繁盛
第五章 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
    一、促进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提供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四、给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机构一览表
附录二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报纸一览表
附录三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期刊一览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致谢

(10)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生活书店的研究
        1.3.2 关于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生活书店发展背景及广告运营概况
    2.1 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
    2.2 广告运营概述
        2.2.1 广告运营概念界定
        2.2.2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概况
第三章 生活书店广告媒介选择
    3.1 以自家期刊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1.1 生活书店期刊出版概貌
        3.1.2 期刊广告主要表现
    3.2 以自家图书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2.1 生活书店图书出版概貌
        3.2.2 书版广告主要表现
    3.3 以报纸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4 以门市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4.1 生活书店门市概况
        3.4.2 门市广告主要表现
第四章 生活书店新型广告类型研究
    4.1 重视邮购广告,建立发行网络
    4.2 创制联合广告,联动中小书局
    4.3 编印目录推荐广告,精准到达读者
    4.4 设置流动经营广告,供应战时需要
    4.5 登载公益广告,增强社会传播
第五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策略分析
    5.1 立足读者服务,坚持事实性表达
    5.2 利用媒介组合,扩大传播效果
    5.3 协同书刊互动,吸引读者注意
    5.4 连续投放广告,加固读者印象
    5.5 注重事件营销,提升读者好感
第六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时代价值
    6.1 传播进步书刊信息
    6.2 塑造品牌进步形象
    6.3 引领近代书局践行广告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论邹韬奋的民众救亡实践与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初期的小册子与思想战[J]. 裴孟华. 新闻记者, 2021(11)
  • [2]裂变与重组:茅盾南下与战时中国文坛[J]. 张武军,邱迁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7)
  • [3]生活书店红色出版物出版研究[D]. 华翔. 河北大学, 2021
  • [4]《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D]. 王翰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苏中苏皖《生活》杂志与青年教育改造研究(1945-1946)[D]. 吴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邹韬奋出版思想探析[J]. 王玉衡. 传媒论坛, 2021(12)
  • [7]邹韬奋编辑思想浅论[J]. 李志刚. 才智, 2021(18)
  • [8]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D]. 郭莎. 河北大学, 2021
  • [9]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D]. 王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D]. 王虹敏. 河北大学, 2021

标签:;  ;  ;  ;  

论邹韬奋救人的实践与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