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

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

(海军安庆医院(一一六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目的: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应用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对比。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90例非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乙组,两组均应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评分、ABCD2评分、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ICVD)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定,观察对比其结果。结果:(1)甲组ESRS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13.33%,FSP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34.44%、ABCD2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2.22%,ICVD中位数评分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3.33%,均分别高于乙组的1.11%、15.56%、1.11%、1.1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依次是72.22%、66.67%、、68.89%、70.00%,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FSP评分、ESRS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均有较高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风险评分;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076-02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孤立性血管性眩晕患者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差,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往往需要及时诊断并治疗。为了在众多眩晕者中有效鉴别恶性眩晕者,是目前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真的端的一大重点[1]。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研究ESRS评分、FSP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治疗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治疗的90例非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乙组。甲组包括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是45岁~75岁,平均(66.5±10.0)岁。乙组包括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是44岁~74岁,平均(66.0±10.5)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主诉头晕或眩晕;体检结果提示未见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复视等;均伴随恶心、头痛、呕吐、行走不稳症状。排除精神性、耳源性以及心源性非中枢性眩晕者;排除合并有出血、占位或者其他性质病变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无差异,可比较,P>0.05。

1.2评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查体、颅脑CT、MRI、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颈ct血管成像等检查,且入院后1d内均ESRS评分、FSP评分、ABCD2评分、ICVD评分。其中,ABCD2评分与ICVD评分均以患者出院时的血压为准;FSP评分以未接受治疗时的收缩压为准、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入院时的血压结果为准;ESRS评分高血压以既往病史为准;左心室肥厚以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准。另外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d抽取6ml空腹静脉血进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以及心肌酶等监测[2]。

1.3数据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甲乙两组患者的四种评分情况

甲组ESRS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13.33%,FSP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为34.44%、ABCD2中位数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2.22%,ICVD中位数评分偏高者所占比例是13.33%,均分别高于乙组的1.11%、15.56%、1.11%、1.1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2.2比较四种评分标准对9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的诊断情况

FSP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是72.22%(65/90),ESRS评分的敏感性是66.67%(60/90);ABCD2评分的敏感性是68.89%(62/90);ICVD评分的敏感性是70.00%(63/90),四种评分标准诊断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敏感性比较无意义,P>0.05。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小脑或者脑干梗死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而孤立性小脑梗死患者表现出眼球震颤、孤立性眩晕、姿势不稳等症状,这些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急性、周围性前庭疾病患者的症状十分相似,临床区分难度较[3]。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主要指的是机体后循环出现短暂性的脑缺血与后循环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后常常表现出呕吐、恶心、眩晕或者头晕、饮水呛咳、肢体活动障碍、行走不稳,与急性、周围性前庭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为了更为准确地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其他疾病,及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升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的预后效果,加强临床诊断十分必要[4]。

临床资料提示[5],ESRS评分与ABCD2评分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为进一步证实该研究,本次研究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采取FSP、ESRS、ABCD2、ICVD四种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表明四种的评分诊断的敏感性依次是72.22%、66.67%、68.89%、70.00%,比较无意义,P>0.05。由此可见,FSP、ESRS、ABCD2、ICVD四种评分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6]。

综上所述,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ABCD2评分以及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本次研究中入选的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建议今后加大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展开进一步研究,全面提示研究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丘鸿凯,刘志华,赖旻瑶.孤立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187-189.

[2]毛晓薇,毕晓莹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05):373-377.

[3]孔双艳,邢岩,卫景沛,邱志勇.孤立性眩晕患者不同类型眩晕比较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04):320-321+343.

[4]赵丹丹,毕国荣.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09):575-577.

[5]张江,朱艳秋,张喆鉴,等.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1):1180-1183.

[6]王青松,李琳琳.头颈部MRA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1):70-72.

标签:;  ;  ;  

四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