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_黄旭华,罗梅兰,汤庆坤,王桂文,黄深惠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孢子,家蚕,原性,菜粉蝶,玉米螟,夜蛾,生物防治。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华,罗梅兰,汤庆坤,王桂文,黄深惠[1](2018)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分布、感染性和分类特征叁方面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跟踪蚕种生产微粒子病检疫数据及抽样检验家蚕受微孢子虫感染的情况,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布;通过测定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及检验带毒蚕种的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率,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感染性;基于微孢子虫SSU r RNA序列构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调查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分类特征。【结果】不同时间和不同蚕区生产饲养的广西家蚕均存在一定量的微孢子虫感染,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率(毒率)呈波动起伏态势。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GXM10、GXM11、GXM12和GXM13等11株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均具有较强食下传染力,大部分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的IC50与N.b同一级别;各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存在明显差异,N.b的胚种传染率达51.67%,其他异型微孢子虫均比N.b低,部分异型微孢子虫(GXM6和GXM13)对家蚕无胚种传染力。GXM3、GXM4、GXM5、GXM6、GXM7、GXM8、GXM9和GXM11等8株异型微孢子虫均位于Nosema属的类群分支上,除GXM7与GXM9、GXM3与GXM5间存在较低分化度和较高相似度外,其他微孢子虫间的分化度和相似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广西蚕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且各种微孢子虫的感染力存在明显差异,即广西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存在丰富的种类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世良,高翔,张金祥,高建华,张永红[2](2015)在《云南菜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的病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是一种营专性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它可以传染多种昆虫,致使昆虫死亡。在野外昆虫体内已发现许多种微孢子虫,以鳞翅目昆虫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有多种微孢子虫对家蚕有感染性、致病性,且有部分微孢子虫能通过胚种传染而使下一代致病。本研究对云南蒙自地区桑园四周收集到的菜粉蝶进行镜检,将检测出的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并对菜粉蝶微孢子虫病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有很强的食下感染能力,虽然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很低,由于它的存在,提高了家蚕母蛾微孢子虫病的检出率,增加了蚕种淘汰的风险率,对蚕种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这种微孢子虫引起的垂直传播应当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唐旭东,侯建革,付绪亮,徐莉,沈中元[3](2014)在《2种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几乎可以感染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所有动物。对分别属于微粒子虫属(Nosema)和内网孢虫属(Endoreticulatus)的2种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二者对家蚕侵染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提取的2种微孢子虫的总蛋白质进行分离,经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14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7个蛋白点在家蚕微孢子虫中高量表达,75个蛋白点在内网孢虫属微孢子虫镇江株中高量表达。对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PRO质谱鉴定,并用MASCOT软件在NCBI公共数据库中寻找匹配蛋白,去掉重复数据后最终分别在家蚕微孢子虫和内网孢虫属微孢子虫镇江株中鉴定了43个、68个有功能注释的蛋白质,其功能涉及侵染、能量代谢、孢壁组成和遗传信息加工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鉴定到的极管蛋白3(PTP3)仅在家蚕微孢子虫高量表达。(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刘仁华,甘丽萍,秦洪文,周大详,李彦杰[4](2013)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试验用不同浓度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对主要农业害虫之一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3龄幼虫进行室内感染,并测试其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当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浓度为1.0×107/mL时,玉米螟幼虫死亡率达80%,校正死亡率高达75%;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5×105/mL;不同浓度的家蚕微孢子虫对玉米螟幼虫的杀灭效果有极显着差异。说明将家蚕微孢子虫开发为生物农药具有较大潜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13期)

罗梅兰,黄旭华,潘志新,蒋满贵,汤庆坤[5](2012)在《一株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家蚕体内分离得到一株新的病原性微孢子虫,编号为GXM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XM1微孢子虫为长卵圆形,大小(1.85±0.15)μm×(4.19±0.18)μm,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速度缓慢,发育周期约8~10 d。GXM1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Nb)的抗血清产生阳性凝聚反应。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GXM1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具双核,极丝11~12圈,极丝倾斜角约45°。以上生物学性状显示GXM1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属(Nosema)的基本分类特征。依据GXM1微孢子虫与其它昆虫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序列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进一步证实GXM1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GXM1微孢子虫对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为6.06×105mL-1,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可达23.28%,是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危害性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黄旭华,朱方容,刘吉平,石美宁,罗梅兰[6](2009)在《广西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广西某菜地和桑园周围的菜粉蝶成虫的调查结果表明,菜粉蝶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在30%以上,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菜粉蝶微孢子虫与典型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呈长椭圆形,大小约4.70μm×2.30μm,与N.b存在差异,采用PCR技术鉴别也证明菜粉蝶微孢子虫与N.b不同;通过添食感染家蚕,发现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有较强的食下感染能力,也有轻微的胚种传染能力,证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蚕种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应重视防治。(本文来源于《广西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杨琼,李夫涛,吴福泉,唐翠明,蔡月仙[7](2006)在《甜菜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从甜菜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包括适宜宿主品种和接种时期、感染中量、寄生部位、平均产孢量、单头蚕最大产孢量、传染方式等内容,以期利用家蚕为替代宿主大量繁殖甜菜夜蛾微孢子虫,以及开展微孢子虫生物防治实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期刊2006年S1期)

万永继[8](2005)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昆虫、鱼类及哺乳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Naegeli 1857)是人类最初认识的微孢子虫,由于能通过胚胎传染从母代传染危害子代而被列为检疫对象。近数年来我国蚕种生产由于微孢子虫的感染损失惨重,过去一直认为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是唯一的寄生病原。本研究以四川蚕区为研究对象,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的发生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构建了时间流行曲线、病害管理模型和病原种类的地域分布,发现了其他寄生家蚕的微孢子虫的新种群,从家蚕体内分离出两种新型微孢子虫并进行了分类鉴定,即大型微孢子虫SCM_6(Nosema sp)和小型微孢子虫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 大型微孢子虫SCM_6孢子卵园形,大小为3.91±0.25μm×2.56±0.28μm,极丝长度126±8.35μm;孢子双倍核,极丝绕核排列14~15圈,偶有16圈;发育过程具有裂殖体和孢子形成期,产孢体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然后形成成熟孢子,表现为Nosema属的发育特征;可寄生蚕体的多数组织,寄生程度以后部丝腺为重,但在中肠的寄生繁殖和孢子的形成较弱,生殖腺偶有寄生;胚传率低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10倍以上,为1.44±0.75%,对蚕子代群体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生物学分类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同属异种,记录为Nosemasp。 小型微孢子虫SCM_7孢子卵园形,大小2.26±0.21μm×1.19±0.81μm,极丝长度39.90~60.18μm;孢子单核,极丝绕核排列7~9圈,裂殖体和孢子的发育均包被在宿主内质网膜形成的孢囊内,并在孢囊内形成许多孢子,表现为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的发育特征;只寄生中肠上皮组织,不感染生殖腺;无胚传致病性。分类检索表明该微孢子虫为一新种,鉴定记录为家蚕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其16S rRNA的核心序列为1230pb,与修氏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有98%以上的同源性。 根据大型微孢子虫SCM_6和小型微孢子虫SCM_7弱度胚传和不胚传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不同的检验技术、母蛾的病率计算方法及合格标准,并成功地应用于疫区。据蚕种生产和检验机构反馈的应用结果,已挽回了大量的蚕种损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新种群的研究取得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步,为国内外创新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蚕种生产的一个重大难题。 另一方面,从四川省阆中市蚕桑生态系统周围的林木害虫龙眼裳卷蛾幼虫体内发现分离到一种新的微孢子虫。孢子卵圆形(3.1±0.3μm×1.6±0.2μm),孢子发育中呈现出八孢子囊孢和二孢子母细胞类型,为变形孢虫属的典型特征,分别形成单核孢子和双核孢子,极丝圈数分别为7~9圈和10~12圈;从宿主、大小、极丝、发育等的差异检索表明:为微孢子虫门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 Pilly 1976)一新种,记录为裳卷蛾变形孢虫新种(Vairimorpha Ceracessp. nov.)。通过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 nov.)转家蚕、鱼类的感染试验,本文研究了微孢子虫的感染生态问题。同时,对微孢子虫感染性变异机制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5-04-01)

潘敏慧,万永继,鲁成,周泽扬[9](2003)在《用rRNA序列分析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ENETOOL、TREECON软件包,对克隆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序列和 GenBank中已登录的其他微孢子虫SSUrRNA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构建了微孢子虫的进化树。该进化树显示:微孢子虫门分为4大类群,除第一、第二类群由双单倍期纲(Class Dihaplophasea cl.n.Sprague,1992)构成之外,其它2个类群均由双单倍期纲和单倍期纲(Class Haplophase cl.n.Sprague,1992.)构成;双单倍期纲分布在4个类群中,显示了微孢子虫发育呈现多系性;在真核生物中,缺乏线粒体营独立生活的双滴虫(Diplomonadida)首先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接着是毛滴虫(Trichomonadida),然后是微孢子虫和真菌(Fungi),显示出了微孢子虫与真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微孢子虫的4大类群中,双单倍期纲中离异双倍期目(Dissociodihaplophasida)起源最早;单倍期纲中格留目(Glugeida)进化程度最高。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位于第叁类群中,处于相对较高的进化位置。(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3年02期)

潘敏慧,万永继,祝仁英[10](2002)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_8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8的生活史单型 ,所有时期核不成对 ,发育周期为 9~ 10d。蚕体内发育的裂殖体生殖呈带状分裂 ,以多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裂殖体近椭圆形 ,外被寄主细胞的内质网膜 ;母孢子以出芽方式进行原生质团的分割 ,形成多个单核孢子母细胞 ,孢子成熟不同步 ,孢囊内有几个至数十个孢子不等 ;SCM8孢子单核 ,卵圆形 ,大小介于SCM7(Endoreticulatusbombycis)和家蚕微孢子 (Nosemabombycis)之间 ,并随继代数的增加而趋小 ,到第 3代时大小稳定 ,与SCM7相近 ;成熟孢子的极膜层前部结构致密 ,后部结构相对疏松 ;孢子的极丝单列 ,9~ 10圈 ,极丝倾角为 4 2° ;后极泡圆形 ,较大。SCM8仅感染寄生家蚕的中肠上皮组织 ,具食下传染、无胚种传染能力 ,致病力较弱 ,感染中量 (IC50 )为 1 2 9× 10 5,病程 12d以上。SCM8的分类地位为微孢子虫门 ,单倍期纲 ,格留目 ,科、属暂未确定。(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2年02期)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孢子虫是一种营专性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它可以传染多种昆虫,致使昆虫死亡。在野外昆虫体内已发现许多种微孢子虫,以鳞翅目昆虫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有多种微孢子虫对家蚕有感染性、致病性,且有部分微孢子虫能通过胚种传染而使下一代致病。本研究对云南蒙自地区桑园四周收集到的菜粉蝶进行镜检,将检测出的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并对菜粉蝶微孢子虫病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有很强的食下感染能力,虽然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很低,由于它的存在,提高了家蚕母蛾微孢子虫病的检出率,增加了蚕种淘汰的风险率,对蚕种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这种微孢子虫引起的垂直传播应当引起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华,罗梅兰,汤庆坤,王桂文,黄深惠.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多样性调查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2].陈世良,高翔,张金祥,高建华,张永红.云南菜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的病原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5

[3].唐旭东,侯建革,付绪亮,徐莉,沈中元.2种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英文)[J].蚕业科学.2014

[4].刘仁华,甘丽萍,秦洪文,周大详,李彦杰.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

[5].罗梅兰,黄旭华,潘志新,蒋满贵,汤庆坤.一株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J].蚕业科学.2012

[6].黄旭华,朱方容,刘吉平,石美宁,罗梅兰.广西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

[7].杨琼,李夫涛,吴福泉,唐翠明,蔡月仙.甜菜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J].中国生物防治.2006

[8].万永继.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9].潘敏慧,万永继,鲁成,周泽扬.用rRNA序列分析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bombycis的进化[J].蚕业科学.2003

[10].潘敏慧,万永继,祝仁英.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SCM_8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2

论文知识图

DIG探针与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DN...SCM8的成熟孢子(70000×)微孢子虫在家蚕气管寄生(1000×)经蚕沙静态好氧堆肥发酵高温处理不同时...经蚕沙静态好氧堆肥发酵高温处理的家蚕...九种微抱子虫核糖体小亚单位RNA(SSUrRN...

标签:;  ;  ;  ;  ;  ;  ;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论文_黄旭华,罗梅兰,汤庆坤,王桂文,黄深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