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脏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1.18%,同对照组94.1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大血管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7.06%,同对照组58.82%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家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准确率高,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危险性,属循环系统病变,由于该类型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具有较大威胁,因此需及时确诊,给予有效治疗。影像学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较为关键,目前应用较广的检查手段包括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丰富序列,因此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虽然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诊断的金标准,但有研究发现[1],在对大血管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拥有同前者较为类似效果,而在心脏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效果同超声诊断差异不大。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诊断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12-76岁,平均(35.3±2.3)岁,18例为心脏病变,16例为大血管病变。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3-74岁,平均(34.9±3.1)岁,17例为心脏病变,17例为大血管病变。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先天性心脏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选择美国HP-SONO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讨频率设置为2.5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先行多切面及多部位2D超声检查,对患者心脏内部结构及形态进行观察,然后通过连续多普勒对CDFI观察到血流情况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
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仪器选择1.5T超导MRI扫描仪,并加用心电门控,选择R波触发,层厚8mm,行常规T3加权横向扫描,在检查中,根据不同需要,对薄层横断进行选择性扫描,并对于有价值层面进行CineMR扫描,在每个心动周期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如诊断结果相同或基本一致,则判定为符合,反之为不符合,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在SPSS19.0软件中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心脏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89%,同对照组94.1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且易于脑血管疾病合并,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通常起病急,发展快,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诊断。
有研究发现[2],心血管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在患者屏气的20s内完成,通过心电图作为门控,进而实现对心动周期以及相应图像的有效整合,从而为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临床观察发现[3],核磁共振成像可对质子密度以及弛豫时间进行充分显示,且该检查方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比,具有分辨率高,参数及序列多,可实现多方位成像等优势,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另有研究显示[4],该检查可突出组织的影像学特征,在对心肌灌注,血管成像及心肌活动性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本研究中观察组大血管病变诊断符合率达93.75%,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5]。但有学者表示[6],在对于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且由于前者诊断成本较高,患者接受度较低等因素,因此在对心脏病变诊断中,并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心脏病变诊断符合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在心脏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于疑似为心脏病变患者,可首先选择超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可减少检查费用。
对于核磁共振成像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优势,有学者认为[7],其主要原因为,该检查能对内瓣膜及其真、假血管腔进行准确识别,进而对主动脉夹层中病变进行诊断。由于核磁共振可针对病变部位,进而选择较为理想切面,完成不同层次及方位成像,进而可对不要分支的受累情况进行直接显示。而另有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成像,可对胸主动脉中下段进行清晰显示,而超声诊断则无法实现对该区域探查,同时,核磁共振成像可排除胸腔、胸骨以及肺气干扰,保证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对于心脏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均有较高准确度,但同其他检查手段比较,其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价值更为突出,应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永蛟.核磁共振成像在小儿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5):497-500.
[2]卢东霞.核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31(20):460-460.
[3]杨琨.核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4,33(1):174-175.
[4]裴国元,姜建,陈玉成等.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981-984.
[5]张武.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8(17):42-42,43.
[6]夏青,陈步星.颈动脉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预测冠心病的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637-640,671.
[7]童晓明,赵云鹤,刘传玺等.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应用进展[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21(2):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