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包括轮本体、防护件及定向件,所述防护件与外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轮本体与防护件转动连接,所述定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及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互相吸引,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轮本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于防护件;通过在定向轮组安装定向件,定向件包括设于轮本体的第一磁性件及设于防护件的第二磁性件,使得外界箱体处于上台阶状态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互相吸引,轮本体与防护件的连接处大致处于直线状,避免轮本体相对外界箱体转动,使得携带行李箱上台阶更顺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本体(1)、防护件(2)及定向件(3),所述防护件(2)与外界箱体(5)固定连接,所述轮本体(1)与防护件(2)转动连接,所述定向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31)及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32),所述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互相吸引,所述第一磁性件(31)连接于轮本体(1),所述第二磁性件(32)连接于防护件(2)。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本体(1)、防护件(2)及定向件(3),所述防护件(2)与外界箱体(5)固定连接,所述轮本体(1)与防护件(2)转动连接,所述定向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31)及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32),所述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互相吸引,所述第一磁性件(31)连接于轮本体(1),所述第二磁性件(32)连接于防护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为柱体,所述第二磁性件(32)为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所述防护件(2)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彼此相对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1))容置一个第一磁性件(31),一个所述第二凹槽(21)容置一个第二磁性件(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31)以轮本体(1)的中心轴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3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所述第二磁性件(32)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组还包括转动轴(4),所述轮本体(1)与所述防护件(2)通过转动轴(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件(3)还包括用于隔开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的隔片(33),所述隔片(33)固定连接于轮本体(1)靠近防护件(2)的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
背景技术
行李箱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人们各种便捷,常用行李箱在平坦路行走时,行李箱底部轮子的滚动,使得携带行李箱具有轻便的效果,但是遇到台阶时,则需提起行李箱搬上台阶,在上台阶时,轮子则出现各种角度转动的现象,导致轮子与台阶发生碰撞,轮子与台阶的碰撞不仅影响轮子的使用寿命,也对携带行李箱上台阶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子转动影响上台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避免轮子与台阶的碰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包括轮本体、防护件及定向件,所述防护件与外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轮本体与防护件转动连接,所述定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及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互相吸引,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轮本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于防护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为柱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为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轮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防护件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彼此相对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容置一个第一磁性件,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容置一个第二磁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以轮本体的中心轴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轮组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轮本体与所述防护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件还包括用于隔开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隔片,所述隔片固定连接于轮本体靠近防护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定向轮组安装定向件,定向件包括设于轮本体的第一磁性件及设于防护件的第二磁性件,使得外界箱体处于上台阶状态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互相吸引,轮本体与防护件的连接处大致处于直线状,避免轮本体相对外界箱体转动,使得携带行李箱上台阶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本体与防护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轮组与外界箱体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本体、防护件、定向件及转动轴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轮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轮本体 11—第一凹槽 2—防护件
21—第二凹槽 3—定向件 31—第一磁性件
32—第二磁性件 33—隔片 4—转动轴
5—外界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定向轮组,包括轮本体1、防护件2及定向件3,所述防护件2与外界箱体5固定连接,所述轮本体1与防护件2转动连接,所述定向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31及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32,所述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互相吸引,所述第一磁性件31连接于轮本体1,所述第二磁性件32连接于防护件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外界箱体5的底部安装定向轮组,根据需要,在外界箱体5的后侧至少安装两个定向轮组,定向轮组的在轮本体1安装若干个第一磁性件31,在防护件2安装若干个第二磁性件32,其中一个第一磁性件31与一个第二磁性件32为一组,同组内的一个第一磁性件31与一个第二磁性件32的中心线重合,当处于上台阶的状态时,外界箱体5及定向轮组为整体上升的状态,箱体1处于倾斜状态,定向轮组的整体也处于倾斜状态,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互相吸引,导致轮本体1与防护件2的连接处大致处于直线状,防止在上台阶时,轮本体1转动呈随机角度,避免轮本体1与台阶碰撞,影响爬楼。
通过在定向轮组安装定向件3,定向件3包括设于轮本体1的第一磁性件31及设于防护件2的第二磁性件32,使得外界箱体5处于上台阶状态时,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互相吸引,轮本体1与防护件2的连接处大致处于直线状,避免轮本体1相对外界箱体5转动,使得携带行李箱上台阶更顺畅。
所述第一磁性件31为柱体,所述第二磁性件32为柱体。
所述轮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所述防护件2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彼此相对设置,一个第一凹槽11容置一个第一磁性件31,一个第二凹槽21容置一个第二磁性件32,使得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具有安装隐蔽性,使得定向轮组的结构更具有紧凑性。
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31以轮本体1的中心轴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3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31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所述第二磁性件32中心轴线重合,两个第一磁性件31及两个第二磁性件32的设置,进一步确保轮本体1与防护件2连接处呈直线状的可能性,进一步确保爬楼的顺畅性。
所述定向轮组还包括转动轴4,所述轮本体1与所述防护件2通过转动轴4转动连接,转动轴4的设置,使得轮本体1相对外界箱体5转动,使得行李箱在平坦路行走时,具有随时转向的条件,具有灵活性。
所述定向件3还包括用于隔开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的隔片33,所述隔片33固定连接于轮本体1靠近防护件2的一侧,隔片33的设置,防止第一磁性件31与第二磁性件32彼此吸附后难以分离,影响使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3880.4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19155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0B33/00
专利分类号:B60B33/00;A45C5/14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东莞市景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景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新旧围工业区大塘路53号-2
发明人:曾维坚;徐卫民;徐正
第一发明人:曾维坚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景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建平
代理机构:44215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行李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