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朱艳青,沈聪,肖秀娣,徐雪青,徐刚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朱艳青,沈聪,肖秀娣,徐雪青,徐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清洁型,电子束蒸镀,真空镀膜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朱艳青,沈聪,肖秀娣,徐雪青,徐刚[1](2019)在《真空镀膜法制备自清洁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是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作为太阳能最直接的一种利用方式,太阳能光热利用正在飞速发展。其中,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最重要的光热材料之一。另一方面,源自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超疏水表面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本文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和超疏水涂层结合起来,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然后又在其基础上利用电子束蒸镀法制备了PTFE超疏水薄膜,最终获得了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图1所示为自清洁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结构示意图,普通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包括基底、吸收层1、吸收层2和减反层,而自清洁型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在其基础上加上了超疏水层。图2为水滴角测试的照片,可以看出,电子束蒸镀PTFE薄膜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接触角由原来的72°增加到150°,呈现出了超疏水的状态。图3所示为涂层的反射光谱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蒸镀超疏水涂层之后,吸收率变化不大,发射率增加,由原来的0.02增加到了0.15,主要原因在于PTFE材料本身的吸收。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在红外PTFE有一大的吸收峰,导致了其光学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另外,我们还做了自清洁的测试实验,如图4所示,在水滴经过普通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表面后,污染物粘附样品在表面;而在超疏水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表面上,在水滴经过的路径上,污染物全部被水滴带走,留下洁净的表面,证明了蒸镀超疏水涂层后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叁届粤港澳大湾区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8)

于洪文,徐小龙,李金凯,张乾,严辉[2](2019)在《耐蚀的铬-铁氧化混合金属陶瓷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高效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中的核心。本文采用化学着色法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成功制备铬铁氧化混合物作为太阳能吸收涂层,该涂层表面具有光学陷阱结构,铬铁氧化陶瓷混合物作为吸收层实现太阳能光热功能转换,涂层太阳吸收比超过0.92,红外发射比小于0.13,发射光谱见图1,工艺重复性好,满足太阳能光热功能使用。通过中性盐雾试验,采用UV-3600、SEM、EDS等测试方法对涂层前后进行表征,图2为制备得到涂层EDS和SEM图谱,在长达240h中性盐雾(5wt%Nacl,NSS)实验中,performance criterion(PC)衰减5%左右,远超相关标准中对盐雾实验(24h,PC不大于0.05)的要求,表现了优异的耐蚀性,见图3。并深入分析该涂层腐蚀现象及机理,对太阳能吸收涂层耐蚀性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张静如,涂华恬,臧恺岩,胡二涛,张荣君[3](2019)在《基于W双十字形微结构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数值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金属-介质六层膜的高太阳辐射吸收的新型双十字形微结构,计算显示其加权平均吸收率在截止波长前的光谱区约为96.5%,850K温度的辐射率为0.086.通过场图分析对太阳能波段的光热吸收机制进行了探讨.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计算结果显示,基于双十字形微结构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可具有低偏振依赖性,以及小于50°入射角条件下的低入射角依赖性特点,将能够满足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器件的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辉[4](2019)在《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的物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至今,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逐渐升高,极端天气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存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清洁能源,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近年来提出的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有望突破过去光伏系统的能量效率,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是宽带超构材料吸收器的一种,也是太阳能热光伏系统中的核心器件,更是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目前提出的一些太阳能吸收器存在吸收带宽窄,吸收光谱选择性差,极化敏感,无法广角吸收等问题,导致性能指标不高,阻碍了其在太阳能热光伏系统中的实际运用。本论文以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渔网状光栅超构材料的太阳能吸收器和一种基于光子晶体超构材料的太阳能吸收器,并且阐述了相关的物理机理。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覆盖减反层的二维垂直串联渔网状光栅波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使用CST软件计算仿真了该吸收器的光学性质和多种电磁共振吸收模式。在0.3-1.625 μm波长范围内,该吸收器有超过90%的吸收率,并且在0.3-1.53μm波段,该吸收器拥有超过94.7%的超高吸收率,并且该波段内的平均吸收率为98%。超过2.3 μm的中红外波段,该吸收器的发射率都低于20%,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在入射角为50度时,当入射波为TM极化波时,在0.3-1.5μm波段有超过94%的吸收率;当入射波为TE极化波时,在0.3-1.52μm波段有超过85%的吸收率,表现出较好的广角吸收特性。由于结构的高度对称性,该吸收器对极化不敏感。与其相关的吸波物理机理包括减反模、腔共振、磁极化。提出并数值计算了一种基于介质填充的覆盖减反层的膜耦合的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高效太阳能吸收器。该太阳能吸收器与光偏振无关,在0.33到1.45μm波段,对光有超过95%的超高吸收率,并且在入射角50度以内,吸收率对入射角不敏感。在波长超过2.2μm的波段,热发射率都低于20%,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吸收选择性。该太阳能吸收器的光吸收性质主要是减反模,腔共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的共同作用所决定。通过分析所提出太阳能吸收器的相关性能指标可以发现,其总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非常接近理想的截断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且比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太阳能吸收器要更加优秀。由于其极化无关性,角度不敏感性和宽带选择吸收,该吸收器非常有希望在现实中被运用到可再生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加热和太阳能发电。(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4)

[5](2019)在《中国研制出一种高温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科研人员日前研制出一种高温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料。该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塔式光热发电高温太阳能吸收涂层材料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开发的新型涂料改变了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核心关键技术——高性能涂层受制于人的局面。据介绍,利用该涂料制备的高温太阳能吸收涂(本文来源于《环球聚氨酯》期刊2019年02期)

魏东辉[6](2018)在《CrO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光热利用具有清洁无污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转化的核心部件,然而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涂层在高温下存在明显的元素扩散和氧化;(2)涂层中的非晶、纳米晶组织在高温下会发生晶化或再结晶等现象使涂层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3)涂层与基底材料存在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膜层出现分层、开裂、剥落等现象;(4)涂层的耐腐蚀性有待提高。针对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在高温下的元素扩散、氧化、涂层的开裂、脱落,以及盐雾环境下的耐候性及其深层的物理、化学机制尚不明确等问题,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过渡金属铬(Cr)及其氧化物、氮氧化物身上,因为这类材料具有极强的抗高温氧化性;此外,这类材料通过控制氧、氮或其他掺杂元素的含量可以对其禁带宽度进行有效调控,进而使得该类材料拥有良好的光吸收率。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分析由这类材料制备的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在高温下发生的元素扩散和氧化引起的涂层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的物理、化学机制和在中性盐雾环境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腐蚀机制和腐蚀原理,为后续优化或研发更优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撑。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以金属铬及其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组成的金属陶瓷层作为光吸收层,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即Al/CrO_x/CrO_x N_y/SiO_2(简称CrON基)多层金属陶瓷涂层为研究载体,把探索其在高温和盐雾环境下的光学性能衰减的物理、化学机制作为研究目标,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主要方面:(1)CrO_x和CrO_x N_y吸收层的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2)CrON基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光热性能研究;(3)CrON基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热稳定性研究;(4)CrON基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耐腐蚀性研究。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定量、定性分析,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在CrO_x和CrO_x N_y薄膜中,当氧含量较高时,CrO_x和CrO_x N_y薄膜中主要的物相为Cr_2O_3;当氧的含量较低时,主要的物相为单质Cr;而当氧含量居中时,则由Cr_2O_3和Cr相共同组成。在CrO_x N_y薄膜中,还存在微量的CrO_2N_6结晶相。此外,随着氧含量的减小,CrO_x、CrO_x N_y薄膜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均逐步减小,呈现出典型的电介质特性。(2)制备的Al/CrO_x/CrO_x N_y/SiO_2金属陶瓷涂层的光吸收率为0.947,热发射率为0.05(100°C),其中CrO_x层为主要的光吸收层;涂层的表面晶粒尺寸、大小分布均匀,除了少量的晶粒尺寸较大以外,未观察到明显的缺陷;涂层的内部存在大量的非晶结构,同时也存在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结晶相,如Cr_2O_3、Cr、CrO_2N_6等。同时在这些结晶相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晶格畸变。(3)根据EN ISO 9806-2013测试标准,Al/CrO_x/CrO_x N_y/SiO_2金属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光谱吸收层;同时,在高温加速老化实验中,涂层的沉积态和退火态的界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元素扩散和氧化。氧化产物主要为Cr_2O_3和Al_2O_3;此外,涂层本身自带的缺陷,如微裂纹、孔洞、位错、层错等,在高温条件下将大大促进元素的扩散和氧化。(4)Al/CrO_x/CrO_x N_y/SiO_2涂层在盐雾环境下腐蚀过程为:涂层中的Cr、Al等金属颗粒作为阳极而溶解;与此同时,氯离子将涂层中的CrO_x、CrN_x O_y和Al_2O_3等难溶物转变为易溶的氯化物。得到的Cr~(3+)和Al~(3+)与氧溶解生成的OH~-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干燥时Cr(OH)_3和Al(OH)_3脱水,即得到相应的腐蚀产物,且腐蚀产物易于聚集在涂层表面和各亚层界面处。形貌上表现为随着盐雾腐蚀时间增加,该涂层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小晶粒和非晶相逐渐消失而留下较多的微凹坑、微孔洞和微裂纹。(5)Al/CrO_x/CrO_x N_y/SiO_2涂层在35°C下经1.0wt%、3.0wt%和5.0wt%的氯化钠盐雾腐蚀96h后,吸收率分别下降了0.040、0.059、0.115,发射率分别大幅地上升了0.098、0.221、0.381。涂层在盐雾腐蚀过程中的光吸收率变化可用经验公式Y=y_0+Ae~(-t/B)描述,热发射率变化可用经验公式Y=y_0+B_1 t+B_2 t~2+B_3 t~3描述。(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徐英杰,郁军,崔泽琴,牛蕊,柯成竹[7](2018)在《激光优化Co-W-WC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学吸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Co、W、WC为良好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备选材料,但鲜见Co-WC基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的研究报道。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307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Co-W-WC涂层,并通过脉冲激光器对其表面进行优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涂层的光学吸收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形貌及物相,并分析其光学吸收性能。结果表明:与原始热喷涂涂层相比,经过激光表面优化后的涂层吸收率从0.81提高到0.91;激光表面处理优化了涂层的表面状态,从而提高了涂层的光学吸收率。(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8年10期)

张宇峰,李明,戴景民,邵珠峰,吴元庆[8](2018)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高温光谱吸收率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热发电是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太阳能与热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针对高温状态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性能的表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温金属-陶瓷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光谱吸收率的测量方法。基于双探测器的傅里叶光谱仪和具有涂层加热功能的积分球,研制了能够防止高温氧化并模拟涂层工作温度的高真空测量装置,实现0.3~2.5μm、室温-700℃太阳光谱吸收率的测量。选取磁控溅射制备的Mo-SiO_2选择性吸收涂层作为测量样品,该样品具有双吸收层的多层膜结构。对涂层样品不同温度下的太阳光谱吸收率进行了测量实验,室温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偏差仅为2.9%,验证了涂层太阳光谱吸收率测量方法的可行性。高温光谱吸收率测量对涂层参数设计的优化及吸收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6期)

王杰[9](2018)在《中高温太阳能高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化等一系列不可再生的能源渐渐减少的背景下,现有的世界能源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太阳能将会逐步代替现有的常规能源,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对太阳能的光热利用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的一大热点,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新的科研浪潮。太阳能高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主流制备方法(磁控溅射法)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大规模应用,故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思路以及简约的工艺,同时还解决了涂层的耐热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第一部分: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酸和双端羟基聚醚改性硅油(THPDMS)为原料,ε-己内酰胺封端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及叁乙胺为催化剂,合成封端多异氰酸酯交联剂,验证了交联剂成功合成,然后与树脂高温交联固化。通过红外核磁表征,成功合成封端含硅氧烷多异氰酸酯交联剂,并利用原位红外和DSC联合表征出封端含硅氧烷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的解封端温度160-170℃和与端羟基树脂固化温度180℃。通过拉伸表征证实了交联剂中THPDMS的加入,会使胶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大幅度提高,提高空白胶膜的韧性和机械强度。通过热失重表征,发现没加THPDMS的胶膜在250℃开始分解,而加了THPDMS的热分解全部在300℃以上,最高可达350℃,基本满足中高温太阳能吸收涂层的要求。同时通过拉曼光谱仪分析胶膜煅烧后残留物的石墨化程度以及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残留物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随着THPDMS含量增加,胶膜热稳定性加强。第二部分:采用Cu(NO_3)_2·3H_2O、Cr(NO_3)_3·9H_2O、MnCl_2·4H_2O为主要原料,以NaOH作为沉淀剂制备黑色粉体。采用硅溶胶和有机硅树脂复合的粘结剂,通过各种测试,得到含量10%左右的硅溶胶的涂膜综合性能最佳。通过热重分析,证明此涂膜符合中高温涂层要求。通过光谱仪器得出粉体中Cr(NO_3)_3·3H_2O用量较多时,所制得的涂层的吸收率α_s较大、发射率ε_T较低;当加入较多Cu(NO_3)_2·3H_2O的粉体时,涂层吸收率α_s会有所降低,但发射率ε_T相对升高。从粉体SEM图来看,粉体表面的凸起结构和孔洞结构对一定波长的光起到散射作用,增加了光的反射次数,从而增加了吸收率,且不易发生表面的团聚,大大提高了金属颗粒的热稳定性。通过XRD分析粉体的晶型,发现实验得到的粉体是复合氧化物CuCrMnO_x。第叁部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_xCu_yMn_zO,并采用CaCO_3联合高温煅烧方法,在功能性粉体上制造针状结构,采用上述硅树脂和硅溶胶,配合一定比例助剂和功能性粉体,通过高压喷涂的方法均匀涂覆在铝板上。XRD表征证明了粉体煅烧处理后形成了Fe_xCu_yMn_zO晶态,结合XPS表征和能量谱图定量表征得到粉体A的化学结构大致为CuMn_3FeO_4,XPS还证实了粉体各元素以化学键共存。并通过UV3600以及TENSOR27光学仪器考察了涂层的紫外-可见-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和远红外波段的发射率,得到了紫外-可见-红外波段高吸收率和远红外波段低发射率的太阳能高选择性吸收涂层。利用粒径分析仪探究粉体煅烧时间,得到最佳反应时间为8 h。用SEM表征粉体表面结构,探究出CaCO_3添加量对粉体表面形貌的影响,从而对涂层的发射率的影响。利用硅片作为底材,在其表面刻蚀出类似金字塔的棱锥结构。通过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AFM从叁维角度来解析硅片刻蚀形貌,发现刻蚀时间长短影响硅片表面类金字塔的密度,联合UV3600光学仪器对涂覆在硅片上涂层进行表征,发现涂层吸收率增加,并且类金字塔结构越密集吸收率越高。通过实际测量发现涂层具有高选择性吸收太阳光能力,也进一步证实了太阳能高选择性吸收体现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区域的高吸收,远红外区域的低发射。(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徐英杰[10](2018)在《多弧离子镀制备AlCr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及光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巨大,但是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巨大,储量日益减少。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作为太阳能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已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其中的核心部件,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种类和制备工艺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包括Al、Ti、CrN、AlCrNO、TiNO在内的多种金属及其氮化物,氮氧化物作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热门备选材料,其制备工艺和选择性吸收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采用多弧离子镀工艺在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SS/AlCr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通过制定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在不同沉积电流、沉积时间和氮气流量下AlCrN层的光学吸收性能和热发射性能,从而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出优化后的SS/AlCr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分别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物相种类和元素化合状态进行分析表征。发现表面结构比较光滑,存在少量的金属颗粒,涂层的主要物相包括金属相(Al、Cr)和陶瓷相(AlN和Cr_2N)。优化后的涂层具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吸收性能,吸收率为0.733,发射率为0.146。为进一步优化涂层的选择性吸收性能,在SS/AlCrN表面沉积一层Al_2O_3减反层,以降低涂层的光学反射率,从而提高其光学吸收效果。通过改变减反层的沉积电流,得到叁种不同厚度的表面减反层,研究发现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减反层表面颗粒的尺寸增大,同时厚度呈线性趋势增长,表层的物相主要为非晶态的Al_2O_3。对涂层的光学性能测试发现,当减反层的沉积时间为1 min时,减反层的厚度为91.7 nm时,得到了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的SS/AlCrN/Al_2O_3涂层,其光学吸收率为0.832,发射率为0.159。(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高效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中的核心。本文采用化学着色法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成功制备铬铁氧化混合物作为太阳能吸收涂层,该涂层表面具有光学陷阱结构,铬铁氧化陶瓷混合物作为吸收层实现太阳能光热功能转换,涂层太阳吸收比超过0.92,红外发射比小于0.13,发射光谱见图1,工艺重复性好,满足太阳能光热功能使用。通过中性盐雾试验,采用UV-3600、SEM、EDS等测试方法对涂层前后进行表征,图2为制备得到涂层EDS和SEM图谱,在长达240h中性盐雾(5wt%Nacl,NSS)实验中,performance criterion(PC)衰减5%左右,远超相关标准中对盐雾实验(24h,PC不大于0.05)的要求,表现了优异的耐蚀性,见图3。并深入分析该涂层腐蚀现象及机理,对太阳能吸收涂层耐蚀性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朱艳青,沈聪,肖秀娣,徐雪青,徐刚.真空镀膜法制备自清洁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C].第叁届粤港澳大湾区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于洪文,徐小龙,李金凯,张乾,严辉.耐蚀的铬-铁氧化混合金属陶瓷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3].张静如,涂华恬,臧恺岩,胡二涛,张荣君.基于W双十字形微结构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数值研究(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4].李辉.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的物理机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中国研制出一种高温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料[J].环球聚氨酯.2019

[6].魏东辉.CrO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

[7].徐英杰,郁军,崔泽琴,牛蕊,柯成竹.激光优化Co-W-WC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学吸收性能[J].材料保护.2018

[8].张宇峰,李明,戴景民,邵珠峰,吴元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高温光谱吸收率的测量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9].王杰.中高温太阳能高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与研究[D].江南大学.2018

[10].徐英杰.多弧离子镀制备AlCr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及光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论文-朱艳青,沈聪,肖秀娣,徐雪青,徐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