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信息技术 促企业腾飞——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阎宇[1](2018)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遵循“理论廓清-问题分解-典型经验-对策建议”的分析逻辑,探寻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核心内容、主要问题和改革路径。基于对现实重大问题的核心主体——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把握,廓清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困境的理论根源,明确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破解制约东北地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整体性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学术价值看,本研究弥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中对公共管理视角关注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构建起优化产业生态环境的理论分析框架,推动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软环境”建设能力的研究。从应用价值看,本研究有助于明确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在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中的经济职能定位,有助于突破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为寻求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提供决策支持。二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原因、振兴对策等方面。整体言之,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第一,往往从经济学角度,或从宏观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路径,很少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从政府经济职能的角度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和解决对策。第二,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调整,对“亲清型”营商环境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等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宏观体制和微观机制相结合的分析框架。第三,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要素配置等经济“硬实力”因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较少关注政府优化产业生态环境这一“软实力”的研究。三是研究思路与方法。本论文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及对策开展研究,在研究结构设计上,遵循“问题寻找——理论架构——经验考察——改进路径”的分析进路。研究方法包括: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实验法。第一章是规划与服务: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地区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主要内容及其与体制机制的内在联系。政府的经济职能由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个部分组成。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职能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规划职能越位和经济服务职能缺位。这就需要调整政府经济规划职能的侧重,填补政府经济服务职能的不足,推动两个职能的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经济规划职能存在的问题。政府干涉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浅、层次低。三是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经济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营商环境塑造不力,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政产学研金介用”整合力度不足、协同机制不畅。四是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优化经济规划职能和经济服务职能的路径。重新设计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机制,立足全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填补经济服务职能的不足,加大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第二章是从共生到自主:国有企业依附式经营及分类改革模式探讨。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国有企业“共生”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使国有企业从中受益;国有企业替政府分担社会职能,自身效率低下。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国有企业“共生”体制的成因,如政府扮演“保护人”角色与国有企业的“依附式”经营;人员的自由调动;国有企业的“企业办社会”职能。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推进路径,如加强公益类国有企业与功能性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推进竞争性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四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竞争类国有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治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对企业高层分类管理,内外监督“双管齐下”,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第三章是从疏远到亲清: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与亲清型营商环境构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容与特点。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必须执行政府制定的某些规章制度时所需支出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民营企业在享受政府职能服务或职能外延服务时而支出的经济成本。政府管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产生的根源,而且,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危害在于: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抑制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原因,如“放管服”改革不够彻底;政府部门职责交叉、重叠,部门机构有待优化;市场机制不健全。四是降低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路径,如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完善市场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第四章是从分离到衔接: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脱嵌与“两化”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含义及条件。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是指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使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条件包括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层面的引导、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人才层面的支持。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背景与现状。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等定量指标逐渐提高;推进“三网融合”、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工作进展迅速;信息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不断增长,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布局、配套服务、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体现于产业内部、政策、企业等方面。五是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问题的对策,如加强产业引领,完善产业布局;健全配套服务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环境。第五章是从碎片到整合:科技成果转化阻滞与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协同。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21世纪以来,随着“产学研”合作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和主体之间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促使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加入这一模式,金融机构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支持,中介机构则发挥着衔接各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此,“政产学研金介用”创新模式在新环境下应运而生。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如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科研机构的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供需不匹配;信息平台架构简单,平台使用率低;投融资风险高,资本需求保障不足;“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失衡。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整体失衡的原因,如科技中介机构不成熟、市场环境不健全、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四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的对策建议,如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完善科技成果的推介服务;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中介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政策体系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政府培育“双创”环境的能力。第六章是结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要观点。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层面来看,政府需要发挥经济规划和经济服务职能。通过调整经济规划职能的侧重,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机制,充分释放国有企业及制造业的活力;通过加强经济服务职能建设,塑造亲清型营商环境、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有效地降低市场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创新点主要包括:第一,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角度,界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体系;第二,从体制机制的内涵角度,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体系;第三,考察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唇齿式”管理体制的特征及成因;第四,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偏见式”管理体制的特征及成因。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需要对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分别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第二,需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状况进行客观的测量与评价。
熊国瑞[2](2014)在《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等级也逐渐提升,而城市等级的提升实质意味着城市辐射效应、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显着增强和城市腹地功能的逐渐完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区域内。部之间的差距。本文首先基于该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点出四川省提出培育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经济环境,从而给宜宾市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以政策支持和政策导向;同时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究出前人对特大城市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特大城市的相关理论和内涵,形成了宜宾市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文献基础和理论基础。此外,通过归纳与演绎法,针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整体情况,总结出了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形成了宜宾市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现实基础和经验指导。再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把宜宾市与国内特大城市的城市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即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必要性。其次,通过SWOT分析法,对宜宾市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风险进行了系统性和战略性的阐释与分析。最后,对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本文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城市综合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给宜宾予以对策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耀一[3](2013)在《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城市群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城市群通过产业集聚和发散的功能使其在区域间、国际上参与全球分工、互相竞争、寻求交流与合作,并影响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将其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极。我国现已形成23个城市群,其快速扩张和发展已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不可阻挡之势。近年来,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已受到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但是目前对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仍不清晰,缺少对经济发展机制的阐释和升华。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南北钦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众多前辈在城市群相关理论的研究为基础,在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空间布局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弥补现有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西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进而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同时可以为西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现实指导,进而为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空间优化运行、经济职能提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本研究在明确认识城市群经济发展内涵的前提下,对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本质的动力因素进行提炼和总结,进而分析重点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和作用,采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空间布局的规律,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实现经济发展内涵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讨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指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对相关研究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重点和方法。南北钦防城市群目前经济增速较快,但正遭遇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其经济发展机制对丰富西部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和指导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提出论文研究的主题。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内涵,就是要实现经济职能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空间优化布局,即要以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为基础,形成相应完善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第二章,城市群经济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基于现阶段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特点,从理论上构建各种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交通通达性、技术水平、绿色环保等是现阶段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则是以六个动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实现经济职能定位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等经济发展内涵中的关系。第三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历程。本章从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演替、经济布局变化等方面探讨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认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由地区中心城市群转变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正由农业为主导,逐步向高级化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出集聚化和分散化并存、新生集聚点不断呈现的特征。第四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研究。基于城市群的经济职能集中表现在调节经济部门分工、市场监管和提供服务和产品等方面,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因素和区域整合因素为主导,以外资视角下外商投资对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分析其投资开放程度,以外贸视角下的贸易依存度分析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的类型。同时,以西部12省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分工格局为参照系,选取经济发展的六个角度及24个指标建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自身产业优势提升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定位。第五章,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本章以经济全球化、技术水平、绿色环保等因素为主导,以外资和外贸结构、信息技术的影响、技术创新的市场和产业需求、经费供给、产业和能源结构改善政策等方面对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和动力体系加以分析,完善南北钦防城市群的产业调整政策和机制。第六章,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研究。本章以交通通达性、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因素为主导,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迁和重要的空间单元入手,分析其经济空间结构现状。以区位交通通达性的空间节点、空间轴与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单元耦合,得出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聚合程度的基本判断,以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来研究南北钦防城市群区域经济差距和影响,以产业的优化合理配置为目标,得出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第七章.结论与讨论。通过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主要有:(1)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全球化作用较小。(2)区域整合的作用机制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存在差距。(3)内生性技术创新活动较为弱势。(4)政策是经济发展动力的媒介。(5)传统优势产业需要适当留存。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轨迹来看,经历了经济职能定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经济空间结构逐渐复杂化的过程。从南北钦防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机制的作用关系来看,(1)南北钦防城市群更多的商机、更大的潜力,在于如何利用好“中国——东盟集散和交易中心”这一无形资源,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双向投资和经贸合作的物流中心、人流中心、资金流中心和信息流中心。(2)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要依托机械设备制造业支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深度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式发展。(3)未来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变化的趋势主要有:一是经济空间结构集中化与分散化并行;二是经济核心区域的边缘化;三是城市群中心城区清洁化。
陈颖[4](2012)在《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导产业,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内蒙古工业利润的主要源泉,也是地区形象和影响力的支撑。近年来内蒙古通过资源开发转化利用,经济增长速度十年来领跑全国,创造了引发众多学者关注的“内蒙古现象”。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主观和客观、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内蒙古自然资源富集的优势遇到了国家重化工业化的机遇。对能源、基础原材料需求的急剧增加和资本投入的超常规增长为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资源型产业在自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内蒙古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典型粗放式的“三高一低”的增长特征。在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低附加值与资源型产业自身持续发展的矛盾性;高投入、高消耗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性;高污染排放与资源富集区环境保护的矛盾性;产业结构单一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性。资源型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面临制度因素、创新机制、基础设施方面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下,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应借鉴国际国内转型经验和教训,本着生态化、集约化、集聚化、品牌化的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升级、产业周期创新等不同模式,实现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应着力建设自主创新体制,推进技术撬动创新,为产业升级与转型提供基础和动力;科学地制定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培育相匹配的支撑要素,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周边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完善资源型产业组织体系,优先发展大集团战略,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提升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积极提升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有益的补充和促进。
谢春[5](201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汤晓莉[6](2011)在《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口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要素集聚和扩散的核心载体。近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活动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本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对郑州市经济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分析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经济空间布局演变的规律和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为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经济职能提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还可以弥补现有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内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内容。本文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研究尺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和总结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空间结构重组的规律,对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预测郑州市经济转型的模式及发展趋势。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类型和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背景变化的影响,郑州市目前正遭遇城市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危机,同时,不断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推动着郑州市的经济转型。研究郑州市这个具有典型时代背景和区位特征的中国内陆中心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对于丰富城市经济转型理论和指导内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经验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的综述和回顾,发现国内研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大部分研究的焦点都是上海、广州、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内陆中心城市的研究相对缺乏;第二,对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的总结不够全面,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动力因素的合力;第三,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于现状的描述,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应该多聚焦于对未来发展趋向的预测。通过对国内外成功转型的案例研究总结了其经济转型的经验,作为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借鉴。第三章,城市经济转型理论框架的构建。基于现阶段城市经济转型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特点,从理论上构建了各种影响城市经济转型因素的作用机制。综合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交通通达性、技术创新、低碳经济需求等因素是现阶段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推动城市经济职能、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发展的演变。区域整合使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进而加剧了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信息化使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通过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城市经济地理法则,促进了城市经济空间布局重构。技术创新使落后产业逐渐被淘汰,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善,同时还产生了新的产业模式。低碳经济的建设需求也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下,城市必须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四章,郑州市经济发展及空间布局的演化历程。本章从城市经济职能定位、产业结构、经济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了郑州市经济发展演化的历程。通过分析认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演化特征如下:第一,政府在郑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国初期,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受政府的强制性作用比较明显,带有浓郁的中央集权色彩,后来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发展目标的引导性政策开始产生作用。目前,政府在经济职能定位中的作用正在减弱,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加。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郑州市以农业为主,1953年,工业才开始发展,并且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轻纺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郑州市的工业结构逐渐多元化。第三,经济空间结构复杂化,工业的郊区化趋势已经显现,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度增加。从全市范围来看,制造业在各县、市、区的分布正逐步均衡化,明显从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扩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演化趋势出现分异;在中心城区,制造业从核心区向边缘区转移,服务业中原区、二七区逐步向金水区转移;总体上看,郑州市的经济空间存在整体分散和局部集中并存的现象。第五章,郑州市经济职能提升动力及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整合是决定城市经济职能定位的主要因素。对郑州市外商依存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分析发现,郑州市对外开放较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高,是典型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劳动分工中以水平分工为主,垂直分工较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处于承担生产和装配职能的节点位置。外商投资并不是推动郑州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较好的经济基础却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并在滞后2年的时间内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政府总是为了能吸引外资,而实施优惠政策。总体上看,全球化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影响需要通过政策措施来实现,其影响模式为:经济全球化——政策调整——经济转型——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转型,只有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深化以后,该因素对郑州市经济转型的影响才会比较显着。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郑州市和周边的区域建立了经济联盟,积极推进区域整合,目前的主要形式有:中部六省、河南省、郑汴一体化、大郑州都市区建设等整合项目。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核心城市中的竞争力,发现,郑州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中部六省在长江以北区域的中心城市,是该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极。在河南省,郑州市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优势更加突出,管理和服务职能明显。利用1987-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数据和河南省各地市工业增加值数据,分析了河南省主导产业的演化轨迹和郑州市的优势产业组成,以及在河南省的地位,认为郑州市在河南省不仅要作为优势产业集中地,还要承担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职能,是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和中心城市,主要发展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郑汴一体化和大郑州都市区的建设进一步巩固了郑州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未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构想提供了契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整合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背景的影响下,郑州市正在巩固以在国际上承担生产和装备职能,在区域范围内作为优势产业集中地,并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预计未来在国际上会成为地区性的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以及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第六章,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及作用机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低碳排放需求是影响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外资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以及出口产品的结构类型发现,经济全球化对郑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通过两种渠道实现,一种是利用外商投资改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另一种是利用对外贸易改变产品结构,进而延伸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并提高高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使郑州市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加剧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升级转化。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通过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发现,郑州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内生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受到外部创新活动的影响,郑州市的传统产业有升级趋势,高技术产业也有快速发展的势态。降低碳排放也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郑州市碳排放现状,研究发现现有的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较高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要降低郑州市的碳排放量,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高能耗产业部门要向中心城市外围转移。结合各种动力因素的作用和郑州市的资源条件及实际状况,目前郑州市的产业定位应该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物联网产业等;还应该适当发展纺织业、煤炭产业、食品加工业、化学工业等产业部门;着力建设机械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也是郑州市产业转型的一大趋势。第七章,郑州市经济空间结构重组模式及动力。利用2004年郑州市经济普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009年工商局数据库中的服务业企业名录,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泊松回归分析法,对郑州市的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展开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的制造业空间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铁路沿线和经济开发区是制造业企业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和污染型制造业企业有着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政策因素对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影响较大;服务业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郊区化趋势并不明显,社会服务业、分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之间的空间聚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利用泊松回归分析企业的空间分布数据与区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交通便利程度、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市场接近度是影响郑州市经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子,通过对这些因子的概括总结得出影响其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主要有交通通达性、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在这些动力的影响下郑州市经济空间重构趋势为:(1)制造业逐渐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转移。(2)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中,郊区化趋势并不明显。(3)制造业空间和服务业空间分离,制造业向中心城市的南郊、西郊、东南郊、郊县和卫星城区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服务业企业向中心城市东部、北部和东郊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总结了郑州市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依据郑州市的现实情况,认为在各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郑州市将由承担生产和装备职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向承担金融、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国家中心城市或国际化大都市迈进。通过对发展现状和演变趋势的分析认为,郑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模式为:(1)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开发;(2)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3)机械设备制造业支撑发展;(4)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变化趋势为:(1)经济空间分散化与集中化并存;(2)经济核心区边缘化;(3)城市郊区经济职能分化;(4)中心城区清洁化。与以往主要以国际化大都市、特殊功能体系城市为研究对象不同,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我国的内陆中心城市,丰富了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内容;本文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构建了综合性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框架,并且还尝试用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企业的空间分布数据对郑州市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变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最后还论述了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熊理然[7](2009)在《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为选题,在对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扩展、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路径与历史特点进行比较与概括、对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与提炼的基础上,考虑城市群体引领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并结合西部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实际,试图解决“新时期中国西部城市发展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又以什么来支撑这种新型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发展”等核心问题。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了以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同时对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进行了选择,对西部未来的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格局作出了战略构想,并以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实证,分析了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路径、成长机制与成长阶段,提出了作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核心支撑的经济基础培育路径及制度安排构建策略。在西方国家关于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的经典理论中,区位论中的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的中心—外围理论等主要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而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点轴网络系统理论、外部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城市体系中心—外围理论则从产业地域扩展与产业关联发展的视角解释了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因此,西方经典城市发展理论无一不是从产业发展与演化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及城市群体的发展演化的。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在工业化推动下完成的,而工业化则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推进的,因而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虽然极其重视产业支撑的推动作用,但在研究内容上相对缺乏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建构的内涵。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化路径不同,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经历了一条特殊的历史路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曾经一度处于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的领先水平,到封建社会中后期,西部城市的发展开始落后于东部、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差距越拉越大。进入近现代,西部城市一度有所发展(如开埠城市及抗日战争时期西部城市的发展),但与全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的差距不但未能缩小,反而越拉越大。新中国成立以后,“156项”建设及“三线”建设时期,西部生产型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与全国差距迅速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城市发展与东部的差距迅速扩大。经由这种特殊历史路径发展而来的西部城市化进程具有其浓厚的历史特性,表现为城市发展基础薄弱、城市布点区域集中、城市建设政府推进、城市循环相对封闭等。从西部城市群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不仅面临着城市数量不足、城市密度过稀、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群体综合竞争力弱等制约因素,城市群体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制度空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体系结构失衡等特殊困境。在制度安排上,西部城市群体的发展面临着经济调节制度缺陷(市场体制不完善及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总体制度安排缺陷(城市偏向和农村忽略)、产业布局制度安排缺陷(政府指令布局与地方关联缺失)、要素流动制度安排缺陷(城市无限索取与有限回流农村)、城市设置制度安排缺陷(行政审批设置与行政级别强化)等制度障碍的制约。从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经济基础来看,西部城市群体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农村贫困和农业发展落后、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制约,还面临着第三产业“虚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影响与制约。从西部城市体系结构分析来看,无论是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还是地域空间结构都处于失衡状态。等级规模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大城市这一层级的严重断层,职能组合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绝大多数地级及以上城市职能趋同,还没有形成区域城市的合理分工,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国西部数量和规模本就有限的城市群体又集中分布在面积较小的几个区域。针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面临的制度空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体系结构失衡等特殊困境,本研究基于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原理,提出了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困境的破解路径——产业与制度支撑下的城市群体空间重构。中心—外围结构是当今世界区域和城市群体发展普遍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但从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来看,西部城市发展及城市体系演化并不符合空间经济学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因此,本研究在加入产业联系要素和制度安排要素后对空间经济学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并以扩展后的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空间组织形态和空间格局是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在此基础上,对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界定:在发展极点上由多中心(城市)引领与带动城市群落及区域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呈多层级、多中心—外围型城市群落层级体系;在产业支撑上,以不同类型产业发展支撑各层级空间发展,以城市间的产业关联与网络化发展引致中心与外围及腹地间的多重联动与网络化发展,经由产业的层级网络化发展推动城市间形成合理的层级网络结构;在制度安排上,城乡之间、相邻城市之间、不同层级城市之间以协调发展与合作竞争取代二元分化与行政分割,以“城市经济区”制度安排取代“行政区经济”制度安排;在城市功能上除强化经济集聚与扩散功能外,还注重城市发展的社会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在地理布局上呈极具生态学意义的群落状展布。针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制度空间不足及城市体系结构失衡等特殊困境,在产业和制度支撑下经由空间重构建立的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色空间组织形态需要行政、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要素的综合支持。本研究的第六章在对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路径、成长要素、成长机制、支持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经济基础培育与制度空间拓展作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核心支撑。在经济基础上强化以产业群落支撑城市群落的发展,并对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不同层级的支撑产业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制度基础上突出以制度发展拓展制度空间,尤其注重在总体制度安排、经济制度安排、行政制度安排等方面拓展制度安排空间,以建立起推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基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不可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只能选择自然地理环境较优、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局部地区进行重点城市群落建设,并以重点城市群落的发展带动西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第七章,本研究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背景,利用城市群落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考虑到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历史联系、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动力机制,以及西部各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吸引力和相邻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吸引系数,把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南贵昆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西兰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呼包银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并在四大重点城市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四大重点城市群落再次进行空间整合,发展培育成为中国西部未来(?)型成渝西兰四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战略构想。同时,本文以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实证,分析了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培育、制度安排构建及产业和制度支撑下的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培育路径与培育阶段。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在理论研究上,对西方经典的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并在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产业联系和制度安排要素对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提出了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概念性理论框架。在研究内容上,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路径、发展特点、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扩展的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模型,提出了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空间组织形态是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并对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界定;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把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南贵昆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西兰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呼包银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同时前瞻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未来(?)型成渝西兰四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战略构想与空间格局,并对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培育及其产业支撑和制度安排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殊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现实矛盾,着重针对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的空间重构、空间格局、重点区域、经济支持与制度安排等核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本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探索建立适应西部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未来格局、以及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培育与制度安排构建等。在方法应用上,体现了多种研究方法组合使用的研究特色。应用理论研究方法对空间经济学“区域模型”和“城市体系模型”中的中心—外围理论进行了扩展,并以扩展后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对西部城市发展的特殊历史路径及历史特征进行了梳理、概括及比较分析;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基于经验数据对西部城市发展的城市体系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群体发展演化进行时空综合分析;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西部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空间特性、空间障碍,并探索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形态、重点区域及区域实现模式;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索建立切合西部实际的重点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重构、空间格局、经济支撑、制度安排及其实施策略等。
熊曼辰[8](2010)在《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企业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企业技术转移本身的商业目的和其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扩大技术效用或寻找出路战略,导致其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得中国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中国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缓慢;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给中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传统知名品牌的消失等。所以中国企业应当对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的控制。本论文通过对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目的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研析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的目的和历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综合分析了技术转移以及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中发现其缺少过程控制实施的引导。2、运用概念设计对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统一集成的资源环境下的运行,避开因只考虑单一的技术、制造、管理等因素,难以综合评价,无法有效控制技术转移。3、创新地提出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控制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结构:即技术控制层、转化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以三层控制模式实现对过程的控制,从选择技术、选择对接企业一直到引进技术真正的市场化,以实现市场利润。4、在三层模式下,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选择,涉及技术、经济两个方面。选择合适对接的企业接受技术,一方面依标准筛选对接企业,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统一选择适宜的技术。5、为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应充分应用组合贸易。论文共分七章,全面论述了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的三层控制理论和其间的活动和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全面详尽,阐述相应的理论及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操作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控制。
臧毅[9](2006)在《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日益变得重要,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充满信息的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时刻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应用。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信息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引入计算机技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各项计算机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成功率不高,这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十分不利。 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受环境的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从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出发,概要地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的全球形势、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况以及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况。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概况,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具体实现方法等等。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整体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在理论基础部分,综述信息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构成本文的理论框架。在研究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状况作了简述,之后对黑龙江省信息化的建设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在我国信息化整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具体情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论文核心部分首先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将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设定为适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人员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出
顾云华[10](2006)在《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就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概括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同时,利用战略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产业资源和一些光机电一体化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的威胁和资金短缺、产业集群程度低以及高科技应用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的弱点,并据此进行了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提升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优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是产业集群战略,通过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降低成本,形成区位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技术创新战略,开展一批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组建光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三是招商引资战略,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是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同时,提出了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要通过政府引导、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促成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借信息技术 促企业腾飞——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信息技术 促企业腾飞——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述评 |
三、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规划与服务: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地区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一、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主要内容及其与体制机制的内在联系 |
(一) 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二) 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
(三) 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政府经济职能与体制机制的内在联系 |
二、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经济规划职能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干涉国有企业正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 |
(二)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浅、层次低 |
三、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经济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互存歧见 |
(二) “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不畅 |
四、基于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优化经济规划职能和经济服务职能的路径 |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规划职能的路径 |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服务职能的路径 |
第二章 从共生到自主:国有企业依附式经营及分类改革模式探讨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国有企业“共生”体制的基本特征 |
(一) 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使国有企业从中受益 |
(二) 国有企业替政府分担社会职能,自身效率低下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与国有企业“共生”体制的成因 |
(一) 政府扮演“保护人”角色与国有企业的“依附式”经营 |
(二) 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领导干部的频繁调动 |
(三) 国有企业的“企业办社会”职能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推进路径 |
(一) 加强公益类国有企业与功能性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 |
(二) 推进竞争性国有企业的市场化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竞争类国有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治理机制的完善 |
(一) 企业高层分类管理 |
(二) 内外监督“双管齐下” |
(三) 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
第三章 从疏远到亲清: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与亲清型营商环境构建 |
一、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容与特点 |
(一) 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内容 |
(二) 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特点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危害 |
(一) 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二) 抑制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
(三) 不利于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的原因 |
(一) “放管服”改革不够彻底 |
(二) 政府部门职责交叉、重叠 |
(三) 市场机制不健全 |
四、构建亲清型营商环境的路径 |
(一) 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 |
(二)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
(三) 完善政府监管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
(四) 完善市场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
第四章 从分离到衔接: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脱嵌与“两化”深度融合 |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含义及条件 |
(一)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含义 |
(二)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条件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背景与现状 |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背景 |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现状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配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产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 政策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落后的原因 |
(一) 产业内部的障碍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 政府方面的因素: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 企业自身因素:发展动力不足 |
五、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落后问题的对策 |
(一) 加强产业引领,完善产业布局 |
(二) 健全配套服务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三)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四)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环境 |
第五章 从碎片到整合:科技成果转化阻滞与“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协同 |
一、“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 |
(一)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金介用”的演变 |
(二) “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的含义、特点与实质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
(二) 科研机构的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供需不匹配 |
(三) 信息平台架构简单,使用率低 |
(四) 投融资风险高,资本需求保障不足 |
(五) “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失衡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失衡的原因 |
(一) 科技中介机构不成熟 |
(二) 市场环境不健全 |
(三) 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 |
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 |
(二)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 |
(三) 引入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服务 |
(四) 完善科技成果的推介服务 |
(五) 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中介服务 |
(六) 推动政府公共政策体系创新,营造政策环境 |
(七) 加强政府培育“双创”环境的能力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特大城市特征研究 |
1.2.2 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 |
1.2.3 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
1.2.4 城市功能研究 |
1.2.5 特大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
1.2.6 宜宾城市发展建设研究 |
1.2.7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特大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一般分析 |
2.1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特大城市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规模理论与特大城市 |
2.2.2 经济辐射效应与特大城市 |
2.3 特大城市的基本要素研究 |
2.4 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基本状况研究 |
2.4.1 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演变情况 |
2.4.2 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发展情况 |
2.5 我国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必要性 |
3.1 宜宾与国内特大城市的城市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3.2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必要性 |
3.2.1 振兴川南经济区和发展川南城市群的要求 |
3.2.2 解决四川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断层的问题 |
3.2.3 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中心城市的要求 |
第4章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SWOT分析 |
4.1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优势分析(S) |
4.2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劣势分析(W) |
4.3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机遇分析(O) |
4.4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挑战分析(T) |
第5章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思路与对策分析 |
5.1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思路分析 |
5.1.1 产业结构 |
5.1.2 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功能 |
5.1.4 基础设施建设 |
5.2 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对策分析 |
5.2.1 优化和改善宜宾的产业结构 |
5.2.2 优化和拓展宜宾城市空间布局 |
5.2.3 提升和完善宜宾城市综合功能 |
5.2.4 改善和加强宜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1. 研究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外学者对发展城市群经济的相关研究及不足 |
2. 国内学者对发展城市群经济的相关研究及不足 |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内容安排 |
四、研究要点及创新 |
1. 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 |
2. 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
1.1.1 经济全球化因素 |
1.1.2 区域整合因素 |
1.1.3 信息化因素 |
1.1.4 交通通达性因素 |
1.1.5 技术水平因素 |
1.1.6 绿色环保因素 |
第二节 发展城市群经济的作用机制 |
1.2.1 经济职能提升 |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 |
1.2.3 经济空间布局合理化 |
第二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城市群经济战略定位的历史变迁 |
2.1.1 前城市群时期:百废待兴、棋局将开 |
2.1.2 城市群形成时期:经济发展、联系加强 |
2.1.3 城市群发展时期:产业聚集、开放发展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替 |
2.2.1 农业历史发展 |
2.2.2 工业历史发展 |
2.2.3 服务业历史发展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布局变化 |
2.3.1 经济布局集聚效应显现 |
2.3.2 空间布局分散化明显 |
2.3.3 新经济集聚点呈发散状分布 |
第三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提升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3.1.1 外资视角分析 |
3.1.2 外贸视角分析 |
3.1.3 经济全球化之下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目标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3.2.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分工格局 |
3.2.2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第三节 广西经济发展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3.3.1 广西产业发展变化 |
3.3.2 南北钦防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 |
第四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职能的定位 |
3.4.1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经济职能定位 |
3.4.2 以产业整合提升经济职能 |
3.4.3 以良好经济环境促进经济职能提升 |
第四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机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
4.1.1 外商投资影响 |
4.1.2 对外贸易影响 |
4.1.3 外资和外贸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
4.2.1 信息产业化影响 |
4.2.2 产业信息化影响 |
第三节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
4.3.1 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
4.3.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绿色环保因素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建议 |
4.4.1 城市群碳排放现状 |
4.4.2 基于环保因素升级产业结构 |
第五章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合理化布局机制 |
第一节 经济空间布局现状 |
5.1.1 内部视角分析 |
5.1.2 外部视角分析 |
第二节 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动力及影响因素 |
5.2.1 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分析 |
5.2.2 经济空间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中心城区经济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5.3.1 模型设计及数据处理 |
5.3.2 工业制造业分析 |
5.3.3 服务业空间的影响要素 |
第四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空间布局发展趋势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特点 |
二、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轨迹 |
第二节 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 |
一、城市经济职能定位模式 |
二、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
三、经济空间结构布局模式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四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资源型产业 |
二、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 |
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五、循环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
一、自然条件 |
二、矿产资源 |
三、可再生能源 |
第二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
一、基础创建阶段(1949年-1965年) |
二、缓慢积累阶段(1966年-1978年) |
三、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1990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2001年) |
五、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2010年) |
第三节 资源型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的地位 |
一、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 |
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量 |
三、地区影响力和形象的支撑 |
第三章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
二、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的关键时期 |
三、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转型时期 |
第二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
一、低附加值,高能耗 |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三、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
四、环境生态压力大 |
第三节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一、国际经验 |
二、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内蒙古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 |
一、产业结构调整 |
二、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 |
三、煤炭和矿业相关政策 |
第四章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制度因素 |
一、政绩评价体系 |
二、政府组织惰性 |
三、地方财政乏力 |
四、文化心理因素 |
第二节 创新机制 |
一、科研能力较弱 |
二、人才瓶颈显着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一、交通和物流薄弱 |
二、信息化水平低 |
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低 |
第五章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构想 |
第一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
第二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 |
一、生态化 |
二、集约化 |
三、集聚化 |
四、品牌化 |
第三节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模式 |
一、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二、产业链延伸升级模式 |
三、循环经济升级模式 |
四、产业周期创新模式 |
第六章 推进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自主创新 |
一、建立创业投资体系 |
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
三、培育民营企业创新体系 |
四、健全人才开发体系 |
第二节 政策保障体系 |
一、规划与引导 |
二、政策支撑与职能转变 |
三、要素培育 |
第三节 深化对外开放 |
一、加强周边协作 |
二、承接产业转移 |
第四节 完善企业组织体系 |
一、大集团战略 |
二、品牌带动战略 |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
第五节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发展 |
一、提升装备制造业 |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
1.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
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
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2 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4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第3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
3.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 |
3.1.3 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90年代初) |
3.1.4 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90年代初之后) |
3.2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
3.3.1 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
3.3.2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3.3.3 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
3.3.4 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
3.3.5 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
3.4.1 资源缺乏 |
3.4.2 环境污染 |
3.4.3 人口问题 |
3.4.4 城乡收入差距 |
3.4.5 信息科技水平低 |
3.4.6 区域发展不平衡 |
3.4.7 工业结构不合理 |
第4章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4.1 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
4.2 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
4.3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
4.4 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
4.5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
4.5.1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保障 |
4.5.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驱动力 |
4.5.3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4.5.4 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资本保证 |
4.5.5 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
第5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
5.1 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5.2 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5.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
5.4.1 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
5.4.2 工业化质量 |
5.4.3 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
5.5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5.5.2 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
5.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
第6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
6.1 数据样本的收集 |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6.3.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测度 |
6.3.2 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6.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
7.1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
7.2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
7.2.1 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
7.2.2 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8.2.2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8.2.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
8.2.4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
8.2.5 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8.2.6 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
8.2.7 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
8.2.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
8.2.9 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6)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研究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思路 |
1.4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经验借鉴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 |
2.2.1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模式 |
2.2.2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三章 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的理论构建 |
3.1 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辨识 |
3.1.1 经济转型与经济转轨 |
3.1.2 城市经济转型 |
3.2 城市经济转型的主体 |
3.3 城市经济转型的的主要动力因素组成 |
3.3.1 经济全球化 |
3.3.2 区域整合 |
3.3.3 信息化 |
3.3.4 交通通达性 |
3.3.5 技术创新 |
3.3.6 低碳经济 |
3.4 城市经济转型动力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郑州市经济发展及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
4.1 城市战略定位的演替 |
4.1.1 1954-1965 年:国家重点建设工业城市 |
4.1.2 1966-1977 年:停滞发展阶段 |
4.1.3 1978-1983 年:经济复苏阶段 |
4.1.4 1984-1994 年:以轻纺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
4.1.5 1995-2010 年:中部地区商业贸易、金融中心 |
4.1.6 2011-2020 年:国家级现代物流、商贸中心 |
4.2 产业结构演化轨迹 |
4.2.1 工业结构明显高级化 |
4.2.2 产业附加值增加 |
4.2.3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 |
4.2.4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迅速 |
4.3 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
4.3.1 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 |
4.3.2 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郑州市经济职能提升动力及作用机制 |
5.1 城市经济职能概念的辨识 |
5.2 经济全球化对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5.2.1 外资视角下郑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定位 |
5.2.2 外贸视角下郑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定位 |
5.2.3 经济全球化与郑州市经济增长 |
5.2.4 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 |
5.3 中部六省整合对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5.3.1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态势及分工格局 |
5.3.2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对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5.4 河南省经济发展基础对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的影响 |
5.4.1 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变化轨迹 |
5.4.2 郑州市优势产业组成及其在河南省的经济职能 |
5.5 郑汴一体化与郑州市经济职能提升 |
5.6 大郑州都市区建设构想与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 |
5.7 郑州市经济职能定位的目标 |
第六章 郑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动力及作用机制 |
6.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6.1.1 外商投资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
6.1.2 对外贸易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
6.1.3 本节小结 |
6.2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6.2.1 信息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6.2.2 产业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6.2.3 本节小结 |
6.3 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
6.3.1 郑州市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 |
6.3.2 基于需求视角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 |
6.3.3 基于供给视角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 |
6.3.4 本节小结 |
6.4 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 |
6.4.1 郑州市碳排放现状分析 |
6.4.2 建设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6.4.3 本节小结 |
6.5 案例分析 |
6.5.1 传统产业的发展及演变——以纺织业为例 |
6.5.2 高技术产业的产生及发展——以汽车工业为例 |
6.6 郑州市产业结构变动方向 |
第七章 郑州市经济空间重组区位因子及驱动机理 |
7.1 经济空间布局现状 |
7.1.1 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 |
7.1.2 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 |
7.1.3 本节小结 |
7.2 经济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及影响因子 |
7.2.1 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分析 |
7.2.2 经济空间布局的区位因子解析 |
7.3 中心城区经济空间重组特征分析 |
7.3.1 模型设计及数据处理 |
7.3.2 制造业分布的影响要素 |
7.3.3 服务业空间的影响要素 |
7.4 案例研究 |
7.4.1 老城区空间布局演变——路砦为例 |
7.4.2 新城区空间布局演变——郑东新区CBD 为例 |
7.5 郑州市经济空间重构的趋势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郑州市经济转型特征 |
8.1.2 郑州市经济转型轨迹 |
8.1.3 郑州市经济转型模式 |
8.2 创新之处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群体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城市群体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城市群体相关研究进展 |
1.2.3 中国西部城市发展最新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城市化及城市群体相关研究成果及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及城市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 |
2.1.2 城市化 |
2.1.3 城市体系 |
2.1.4 城市群体结构 |
2.2 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
2.2.1 区域科学中的城市形成与发展理论 |
2.2.2 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3 发展经济学对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4 空间经济学关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
2.3 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理论 |
2.3.1 中心地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的理论分析 |
2.3.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
2.3.3 点轴网络系统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
2.3.4 外部经济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
2.3.5 空间经济学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
3.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历史路径及历史特点 |
3.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
3.1.1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
3.1.2 典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析 |
3.1.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分析 |
3.1.4 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
3.2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历史路径分析 |
3.2.1 先秦及封建时代西部政治军事中心型城镇的产生与发展 |
3.2.2 晚清"开埠"及"洋务运动"时期西部近代城镇的产生与发展 |
3.2.3 民国初年及抗战时期西部生产型城镇的短暂黄金发展 |
3.2.4 新中国"156项"与"三线"建设时期西部现代城镇的快速发展 |
3.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现代城市的发展 |
3.3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历史特征 |
3.3.1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历史进程的国际比较 |
3.3.2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历史特征 |
4.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困境及其破解策略 |
4.1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中国西部城市数量与城市密度分析 |
4.1.2 中国西部城市化水平分析 |
4.1.3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的综合竞争力分析 |
4.2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困境 |
4.2.1 制度困境:制度安排缺陷 |
4.2.2 经济困境:经济基础薄弱 |
4.2.3 结构困境: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
4.3 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特殊困境的破解策略 |
4.3.1 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 |
4.3.2 困境破解:产业与制度支撑下的城市群落空间重构 |
5.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及空间格局 |
5.1 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发展趋势 |
5.1.1 都市圈 |
5.1.2 城市群 |
5.1.3 城市带 |
5.2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 |
5.2.1 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发展 |
5.2.2 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模型的实证检验 |
5.2.3 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扩展 |
5.2.4 扩展的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政策启示 |
5.3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组织形式 |
5.3.1 城市群落空间组织形态选择——多中心相对于单中心的优越性 |
5.3.2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理论内涵 |
5.3.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空间格局 |
6.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经济基础与制度安排 |
6.1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机制及其核心支撑 |
6.1.1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机制 |
6.1.2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支持系统 |
6.1.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核心支撑 |
6.2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 |
6.2.1 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联动关系 |
6.2.2 产业群落支撑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 |
6.2.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不同层级的支撑产业选择 |
6.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基础 |
6.3.1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支持体系 |
6.3.2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基础 |
7. 中国西部重点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的实证研究 |
7.1 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地域空间 |
7.1.1 中国西部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及其功能定位 |
7.1.2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形态及主体空间依托的选择 |
7.2 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 |
7.2.1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重点区域选择的依据 |
7.2.2 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 |
7.2.3 西部城市群落的未来格局:(?)型成渝西兰四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
7.3 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实证研究 |
7.3.1 成渝城市群落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7.3.2 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培育 |
7.3.3 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安排 |
7.3.4 产业和制度支撑下的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培育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本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 |
8.3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企业接受国际技术转移历程 |
1.1.2 接受国际技术转移被控制的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3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的控制的理论描述 |
2.1 概念设计定义 |
2.2 CD—TTE模式的准备工作 |
2.2.1 国际企业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
2.2.2 CD-TTE模式的客观条件 |
2.3 CD—TTE模式的基本认识框架 |
2.3.1 需要控制的因素 |
2.3.2 CD—TTE模式的理论框架 |
2.4 CD—TTE模式的基本方式描述 |
2.4.1 控制的基本方式和组合控制方式 |
2.4.2 CD—TTE模式的三层级结构 |
2.4.3 CD—TTE模式的成本费用 |
2.5 CD—TTE模式的执行要点 |
2.5.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2.5.2 建立计算机集成管理平台 |
2.5.3 调整价值转向 |
2.6 小结 |
第三章 CD—TTE模式中技术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3.1 技术价值的控制 |
3.1.1 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动机 |
3.1.2 技术价值认定 |
3.1.3 技术期权定价 |
3.1.4 在现技术价值 |
3.2 技术因素的控制 |
3.2.1 控制技术转移的层次 |
3.2.2 控制投资的技术要素 |
3.2.3 控制项目的技术要素 |
3.3 指标体系的理论方法 |
3.3.1 原则和案例 |
3.3.2 目标和程序 |
3.4 技术控制层的指标体系 |
3.4.1 思路和说明 |
3.4.2 指标体系 |
3.5 技术控制层的模型选择 |
3.5.1 主观性指标和权重确定 |
3.5.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CD—TTE模式中转化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4.1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分析 |
4.1.1 生产能力评估 |
4.1.2 研发能力评估 |
4.1.3 企业实例 |
4.2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提升 |
4.2.1 市场营销能力提升 |
4.2.2 市场理财能力提升 |
4.2.3 企业实例 |
4.3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建立 |
4.3.1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4.3.2 构建新型企业 |
4.3.3 企业实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CD—TTE模式中执行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5.1 国际许可贸易 |
5.1.1 技术成果保护 |
5.1.2 技术操作规定 |
5.2 国际技术转移 |
5.2.1 途径和形式 |
5.2.2 双重征税 |
5.3 组合贸易 |
5.3.1 组合贸易的实质 |
5.3.2 组合贸易的操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概念设计下的CD-TTE的实践 |
6.1 企业简介 |
6.2 概念设计下的技术控制层 |
6.3 概念设计下的转化控制层 |
6.4 概念设计下的执行控制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9)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1 信息化产生与发展 |
1.1.2 黑龙江省的信息化建设 |
1.2 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论文写作的目的 |
1.2.2 论文写作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写作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2.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1 信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2.1.2 信息资源的涵义、类型与特征 |
2.1.3 信息经济系统 |
2.2 管理学理论 |
2.2.1 管理的内涵、特征和职能 |
2.2.2 管理原理 |
2.2.3 企业管理的原理 |
2.3 企业组织理论 |
2.3.1 组织 |
2.3.2 企业组织 |
2.3.3 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 |
2.3.4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3.2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3.2.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3.2.2 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3.2.3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3.2.4 信息法制建设 |
3.3 黑龙江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
3.3.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3.3.2 黑龙江省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
3.4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
3.4.2 观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 |
3.4.3 信息管理水平不高 |
3.4.4 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够,水平低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机理研究 |
4.1 信息化的涵义、特征与内容 |
4.1.1 信息化的涵义 |
4.1.2 信息化的特征 |
4.1.3 信息化的内容 |
4.2 企业信息化的涵义、内容、层次与范围 |
4.2.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 |
4.2.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
4.2.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 |
4.2.4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范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 |
5.1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
5.2 黑龙江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5.3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
5.4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重点 |
5.4.1 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5.4.2 振兴电子产品制造业 |
5.4.3 实施六大产业基地建设 |
5.5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与模式 |
6.1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
6.1.1 产品设计信息化 |
6.1.2 制造过程信息化 |
6.1.3 管理信息化 |
6.1.4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化 |
6.2 黑龙江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模式设计 |
6.2.1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模式设计的必要性 |
6.2.2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模式设计的目标 |
6.2.3 黑龙江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组织模式设计 |
6.2.4 适合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组织模式 |
6.3 黑龙江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模式设计 |
6.3.1 设计制造集成化信息化模式 |
6.3.2 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 |
6.3.3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息化模式 |
6.3.4 网络企业信息化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7.1 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概述 |
7.1.1 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 |
7.1.2 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 |
7.2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特征的分析 |
7.3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1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7.3.3 指标的涵义 |
7.4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 |
7.4.1 评分标准 |
7.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4.3 绩效评价的计算方法 |
7.5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
8.1 培育良好的宏观环境体系 |
8.1.1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的建设 |
8.1.2 建设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服务体系 |
8.1.3 建设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网络环境 |
8.2 正确认识与管理信息化人才 |
8.2.1 信息化人才的构成与职责 |
8.2.2 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
8.2.3 信息化人才的管理对策 |
8.3 明确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策略 |
8.4 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
8.4.1 多渠道筹措和合理使用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
8.4.2 合理架构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8.5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
8.5.1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 |
8.5.2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
8.5.3 重视业务流程重组,改造数据流 |
8.6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
8.6.1 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
8.6.2 塑造现代企业文化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
9.1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案例 |
9.1.1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概况 |
9.1.2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改革的历程 |
9.1.3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信息化经验的主要内容 |
9.2 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析 |
9.2.1 信息背景分析 |
9.2.2 基础建设指分析 |
9.2.3 总体建设分析 |
9.2.4 应用状况分析 |
9.2.5 人力资源分析 |
9.2.6 效益情况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及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跨越式发展理论 |
2.4 价值链分析方法 |
2.5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总体状况分析 |
3.1 世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3.2 中国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3.3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市场分析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4.1 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
4.2 产业结构分析 |
4.3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SWOT 分析 |
4.4 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力分析 |
4.5 产业集群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 |
5.1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5.2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
5.3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借信息技术 促企业腾飞——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D]. 阎宇. 吉林大学, 2018(12)
- [2]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D]. 熊国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3]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 张耀一.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4]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 陈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12)
- [6]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 汤晓莉. 河南大学, 2011(10)
- [7]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D]. 熊理然.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8]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 熊曼辰.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9]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 臧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顾云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南京特大城市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