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论文和设计-徐鹏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包括:构造成圆筒形的密封腔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腔本体的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井口的光杆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井口的防喷器连接;其中,所述密封腔本体由两瓣对称的半圆形扣合件密封对接而成,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在对接口处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所述侧翼通过螺栓组件紧固咬合而使两瓣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形成圆筒形容纳腔,待更换的光杆上提至所述圆筒形容纳腔中以进行更换。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成圆筒形的密封腔本体(110);

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腔本体的两端的第一接头(140)和第二接头(150),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井口的光杆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井口的防喷器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腔本体由两瓣对称的半圆形扣合件(120)密封对接而成,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在对接口处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130),所述侧翼通过螺栓组件紧固咬合而使两瓣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形成圆筒形容纳腔,待更换的光杆上提至所述圆筒形容纳腔中以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圆形扣合件的对接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轴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件(121)以使两瓣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形成密封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半圆形扣合件的侧壁上设有泄压阀(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采用考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沿径向延伸的宽度设置成处于30-35m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的厚度设置成处于8-10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栓孔(131),若干所述螺栓孔沿轴向均匀间隔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本体的内径设置成大于待更换的光杆接箍的外径,所述换光杆装置的最大外径设置为155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口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机抽逐渐成为原油开采的主要方式。在机抽施工过程中,光杆由于腐蚀、磨损、变形等损坏,需要对光杆进行更换。

目前,机抽井口更换光杆普遍采用先压井后更换光杆的工序。该工序中,仅压井工序就占到工期的三分之二,且油井普遍离市区较远,等待罐车备液和泵车就位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例如,西北油田巴什托区块,其在机抽施工中,等待罐车和泵车到达需1天时间,起抽后,压井液反排需2天时间,这严重影响到施工工期和生产时效,增加了施工成本。此外,依靠压井单一措施,拆除井口所有密封装置后,存在很大的井控风险,尤其是仍带有自喷能力的机抽井,极易造成压井液上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该换光杆装置能够随时拆装,从而能够免压井而进行更换光杆作业。由此,使得该换光杆装置能够避免井控风险,并能够有效提高更换光杆的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增强生产时效。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包括:构造成圆筒形的密封腔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腔本体的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井口的光杆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井口的防喷器连接;其中,所述密封腔本体由两瓣对称的半圆形扣合件密封对接而成,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在对接口处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所述侧翼通过螺栓组件紧固咬合而使两瓣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形成圆筒形容纳腔,待更换的光杆上提至所述圆筒形容纳腔中以进行更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半圆形扣合件的对接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轴向延伸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件以使两瓣所述半圆形扣合件形成密封对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半圆形扣合件的侧壁上设有泄压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采用考克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沿径向延伸的宽度设置成处于30-35mm的范围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翼的厚度设置成处于8-10mm的范围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翼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栓孔,若干所述螺栓孔沿轴向均匀间隔开分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腔本体的内径设置成大于待更换的光杆接箍的外径,所述换光杆装置的最大外径设置为1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能够随时自由拆装,且作业时无需改造井口及机抽设备,从而能够免压井而进行更换光杆作业,有效提高了更换光杆的作业效率,显著缩短施工工期,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时效,减少了压井液造成的地层污染。换光杆装置免压井进行换光杆作业,且其具有很强的密封性能,从而使其能够有效降低井控风险,且安全性能高。此外,换光杆装置适用于大部分机抽井口的更换光杆作业中,其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和图2共同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的结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100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换光杆装置100包括构造成圆筒形的密封腔本体110。密封腔本体110由两瓣对称的半圆形扣合件120密封对接而成,半圆形扣合件120在对接口处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侧翼130。在侧翼130上设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螺栓孔131。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半圆形扣合件120 的一侧的侧翼130上设有五个沿轴向均匀间隔开分布的螺栓孔131。两瓣半圆形扣合件120对准各自侧翼130上的螺栓孔131进行对接安装,并在螺栓孔131中安装螺栓组件对两瓣半圆形扣合件120进行紧固咬合,从而使两瓣半圆形扣合件120形成圆筒形容纳腔。

在本实施例中,半圆形扣合件120的侧翼130沿径向延伸的宽度设置成处于 30-35mm的范围内,且侧翼130的厚度设置成8-10mm的范围内。侧翼130的这一尺寸能够有效保证两个半圆形扣合件120的紧固对接,并且便于换光杆装置100 的安装与拆卸,显著提高了换光杆的作业效率。

图3显示了换光杆装置100的部分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半圆形扣合件120 的对接面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处于半圆形扣合件120的侧部,且沿轴向延伸分布。在密封槽中安装密封件121以使两瓣半圆形扣合件120形成密封对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121采用密封胶条。在侧翼130的紧固咬合作用下,密封胶条能够有效保证两个半圆形扣合件12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密封腔本体110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密封腔本体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头140和第二接头 150。第一接头140用于与井口的光杆密封装置连接,第二接头150用于与井口的防喷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40构造成公扣接头,用于与井口处的光杆密封装置的螺纹母扣配合并形成密封连接。第二接头150构造成母扣接头,用于与井口处的防喷器的上顶丝公扣配合并形成密封连接。由此,在密封腔本体110的内部形成了密封空间。密封空间的作用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半圆形扣合件120的侧壁上设有泄压阀160。在一个实施例中,泄压阀160采用考克阀。泄压阀160采用考克阀能够在拆除换光杆装置100时提供泄压通道,且考克阀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流量控制精度高,安全系数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腔本体110的长度设置为670mm。密封腔本体110的内径设置成大于待更换的光杆接箍的外径。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腔本体110的最大外径设置为95mm,整个换杆装置100的最大外径设置成15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100的工作温度为-35℃至70℃,且换光杆装置100的额定工作压力设置为10MP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100尤其适用于直径为28mm、38mm的光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100在更换光杆作业前,需要对换光杆装置100 进行安全评估检测,具体如下所述。对换光杆装置100进行承压检测,使第一接头140与母扣丝堵连接,第二接头150与公扣丝堵连接,并用车间清水试压至 12MPa,稳压30分钟合格。并且模拟实际应用时,在更换光杆过程中换光杆装置 100内压力超过10MPa的情况,试压到12MPa后,通过考克阀泄压至接油桶,同时通过试压泵继续打压以模拟井筒内来液,并通过调节考克阀的开度,使换光杆装置100内压力可控制在10MPa以内。由此,通过安全评估检测以保证换光杆装置100安全性能满足现场实际应用要求。

下面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换光杆装置 100进行换光杆作业过程中,首先,关闭井口处的双闸板防喷器半封,并将防喷器上部连接的光杆高压密封装置拧开并上举。之后,将组装好的换光杆装置100 的第一接头140与井口的光杆密封装置连接,第二接头150与井口的防喷器连接,从而将换光杆装置100安装在防喷器光杆密封装置之间,同时进行密封连接,由此,在密封腔本体110的内部形成了密封空间。之后,打开防喷器半封,用吊车将光杆节箍上提至换光杆装置100的密封腔本体110内的密封空间内。之后,关闭防喷器半封,打开考克阀泄压,将换光杆装置100拆除后进行更换光杆。之后反序进行上述步骤将光杆送回井筒,完成换光杆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光杆装置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能够随时自由拆装,且作业时无需改造井口及机抽设备,从而能够免压井而进行更换光杆作业,有效提高了更换光杆的作业效率,显著缩短施工工期,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时效,减少了压井液造成的地层污染。换光杆装置100免压井进行换光杆作业,且其具有很强的密封性能,从而使其能够有效降低井控风险,且安全性能高。此外,换光杆装置100适用于大部分机抽井口的更换光杆作业中,其适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320.7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92140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E21B33/03

专利分类号:E21B33/03;E21B23/00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发明人:徐鹏飞;吴子健;王守成;虢中春;韩建宏

第一发明人:徐鹏飞

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代理人:刘华联

代理机构:116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用于油田机抽井口的换光杆装置论文和设计-徐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