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迪:名著《乡土中国》,品后受益无穷论文

周美迪:名著《乡土中国》,品后受益无穷论文

摘 要 《乡土中国》是由14篇文章构成的“论文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阅读这本书首先要读懂每一篇文章,对每一篇文章的阅读,可以从浏览到略读到精读到研读,只有经过反复的阅读,才可能真正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丰富意蕴。在理解每一篇文章之后,更重要的是对“整本书”进行深入“研讨”。这里的“研讨”就是要结合现实生活,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全面、深刻地理解本书的主要观点,梳理本书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并用这本书的科学理论来理解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自己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或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深度的探究。

关键词浏览精读 学术著作 五步阅读法 名人视野

1 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期刊分期连载过。作者独辟蹊径,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如今,现代社会覆盖到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必读的“经典”。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具体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面貌,深入地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特性;可以透过文本,学习作者观察社会、透视社会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学习作者缜密的思维、生动的表达、严密的论证,提升我们对社会学的素养。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在文化、思维、审美、语言等诸多方面获取实在而丰富的滋养,有助于我们对国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一,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具体、全面地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乡土中国》虽属学术著作,但在论述之外,用大量笔墨来具体描叙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现状,让读者常有“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血缘和地缘》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常看见隔壁邻舍大家老远地走上10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楚之后,又老远地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么?这一趟是有作用的,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作者是借此来说明“血缘与地缘”的理论,读者自然可以借此理解作者的理论,但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图景,对于有文学写作爱好的读者,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文学创作的素材。至于其中插入的几十张照片或插画,更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乡土社会的生活情境。

高校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我国的生涯规划经过10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一些进步,如社会上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生涯辅导与培训机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且学时也较少,任课教师多是辅导员或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任课教师往往只是去相应的培训结构接受为期几天的培训,然后上岗,虽然经过精心备课,课上也是大量引入案例,组织学生做活动、讨论等,但是由于缺乏体系完整的知识架构,加之被其他大量繁杂的工作所累,指导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第二,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更为具体、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乡土中国》是一部“乡村社会学”学术专著,其中大量引用《礼记》《大学》《论语》《孟子》等中国文化典籍,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义廉耻”“道”“王道”等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与讨论。文中还引用了西方的一些文化理论。阅读这本书,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可以丰富文化常识,拓展文化视野,从中获取文化滋养,提升文化修养。

第三,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学术著作的本质在于“说理”,在于“论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不但会折服于作者缜密的思维、严密的推理,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从宏观的角度看,作者在文中反复多角度、多层面地将中国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将乡村与都市进行对比,将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进行对比,全面深入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从微观看,作者在论述某些具体观点时也常常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在《差序格局》中,有这样两个文段: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里既有比喻论证,也有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产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捆柴”与“波纹”的对比形象鲜明地阐明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

第五,阅读《乡土中国》,可以获得语言方面的营养,得到语言素养的修炼。从整体看,《乡土中国》的语言可谓别具一格:质朴、自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没有佶屈聱牙的生涩;通俗、形象,不乏幽默诙谐之笔;严谨、缜密,隐藏渊默智慧之思。

第四,阅读《乡土中国》,可获得美学与艺术的熏陶。《乡土中国》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提出或阐释社会学的概念与原理。作者对乡村故事的叙说与分析,不仅富有理性的审视和辩证的剖析,也隐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趣味。我们阅读这本书,不但可以得到思辨能力的训练,还可以受到审美的陶冶。其中的插图(照片)不但很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真实状况,为我们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同时,这些插图(照片)都不是艺术照,也没有“美图”,具有朴质、自然的美学特质,无疑,阅读这些照片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熏染与修炼。

第二步是略读。快速地通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结合原文,对文章的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可以尝试用500字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比如,我们“略读”《乡土中国》,应该会勾画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应该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语解释“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社会圈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应该对各篇的逻辑结构、论证方式、论证语言、具体例子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应该对文章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有较为清晰的印象。

有诗云:重重叠叠众峰开,一脉空谷通宇外;坐堂可览玉皇顶,莫非天公巧安排 ?人人都知泰山玉皇顶,历代帝王欣然前往这里筑坛祭天,后来逐渐变成了人们登高望远、凭眺祖国大好河山的地方。而除了近距离的登临,如今只需坐在三泰宾馆的大堂内,就能远眺玉皇顶。

2 怎样读《乡土中国》

第三步是精读。最重要的“任务”是细读原文,咬文嚼字,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并对自己不懂的词句做标记;能够默写原文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能够结合原文理解重要观点的含义;能够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理清原文的思路和脉络;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价。比如,在《文字下乡》中,作者写道:“所以在乡下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在《再论文字下乡》的结尾,作者写道:“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文字下乡”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说,就是让“乡下人”识字,会读,会写,会用;扩大一层,就是要让“乡下人”懂一点文化。虽然,在乡土社会基本上是“面对面的社群”,社会是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是“熟悉”的,人与人之间是讲信用的,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意的方式多是靠“语言”“行话”“手势”甚至靠“脚步声”来交流与沟通,但是,在乡土社会,如果人们能够懂得“文字”,能够懂得一点“文化”,尽管也可能会“打破”原有乡土性的“格局”,但也很可能会有助“乡土性”形成传统并且得以延续。当然,可以肯定,“文字下乡”肯定也会促进乡土社会的现代化和都市化。或许,这也是社会演变的历史趋势,谁也不可违抗。比如,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出“差序格局”理论后,又是如何运用“差序格局”来认识“自我主义”的呢?通过精读梳理,我们可概括为:以“己”为中心,不以“小己”来应对一切,而把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大或者缩小。在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费老对待学术问题不盲从、不跟风,他仔细分析了“人治”“法治”的说法,指出“人治”实际上是“礼治”,背后是习惯在作祟,而“法治”则对应着明确规定。

第一步是浏览。阅读封面、版权页、作者简介,记住本书的作者与书名;阅读目录、前言、后记、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全书进行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大致了解本书的基本结构;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用 5~10个关键词语概括本书的内容。比如,我们“浏览”《乡土中国》,自然会关注这本书的编写体例以及14篇文章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对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社会圈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发生兴趣。然后,可能会对我们感兴趣的篇章,随手翻看,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

比如,在《长老统治》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的规律类皆人为。用筷子夹豆腐,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规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强制发生了权力。作者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来“证明”一个道理:学习才能掌握“人的规律”“社会中的规律”,而要让人“不怕困、不惮烦”地学习,往往需要“强制”,所以“强制发生了权力”。学术著作的语言表达,能够如此通俗、形象,又不乏幽默诙谐,实属不易。这种庄谐并重、雅俗共赏的文风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所有朝代中,喜欢且最会吃火锅的当属清朝人。在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在清宫中被称为热锅,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曾被作为国宴。

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学术著作?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即使阅读同一本书,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读法。从语文课程的意义上看,我们阅读《乡土中国》,不但要读懂这本书,还要通过阅读这一本书来学会如何阅读学术著作,掌握研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规范。“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梳理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术著作阅读与研讨”的特点,从阅读过程的层面构建了五步阅读法。这五步就是“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阅读《乡土中国》,也可以采用五步阅读法。

第四步是研读。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梳理整本书的结构体系,把握整本书的价值取向;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社会调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自然要拿它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拿它来认识中国乡土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进一步来讨论如何建设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相贯通的中国当代文化。这才是最根本的价值所在。比如,在《无讼》中,作者提出:“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在中国乡村社会,讲究礼治,“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了规矩”,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评理”(即调解)。联系现实来思考,现代社会的建立固然需要建立法治秩序,但法律是否能够“管”住所有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由法律来裁决,特别是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包括现代的乡村社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依然需要“礼治”“教化”“调解”,或许,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这样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都应该是有帮助的。

第五步是重读。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正在重读”而不是“正在读”的那一类书。“重读”不是再读一遍,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甚至是终身的阅读。有学者喜欢《三国演义》,每三年都要买一套新的《三国演义》来“重读”。重读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纳”(钱钟书语),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与灵魂,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重读”学术著作的主要“目标”在于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名实的分离》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紧张、犹豫和不安。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和横暴权力又不同,因为它并不是有社会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并不根据传统的。它是时势所造就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总而言之,因为《乡土中国》是由 14篇文章构成的“论文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所以,我们首先要读懂每一篇文章。自然,对每一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从浏览到略读到精读再到研读,只有这样,经过反复地阅读,才可能真正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丰富意蕴。当然,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角度来看,读懂《乡土中国》的每一篇文章,还不算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全部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每一篇文章之后,对“整本书”进行深入的“研讨”。这里的“研讨”就是要结合现实生活,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全面、深刻地理解本书的主要观点,梳理本书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并且用这本书的科学理论来理解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自己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或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深度的探究。比如,我们可以对文中引用的文献进行梳理、阐释,在此基础上,补充相关的文献,对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专门的研讨,从而更为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结合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文中对于“文字”与“语言”的有关论述进行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研讨,进而从文化存在及演变的角度发现、理解语言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文中插入的三十幅照片进行专门的研讨,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来“重新”解读这些照片,力求“读”出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或许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甚至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底子。

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期间,通常在遇到较为复杂题目时形成较强的恐惧心理,即便通过阅读后可较好对问题进行解决,却不能较好地了解题意。因此在对一次函数与动点结合问题进行解答期间,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先充满信心地对该问题进行阅读,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心理暗示,若动点问题仅与一次函数具有联系、题目较为复杂、问题较为简单时,学生在读懂问题时就可顺利地解决。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周美迪(Medy Joy Dulnuan)(1983.2-),女,伊富高族(菲律宾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硕士是动物遗传学;博士是社会学。

标签:;  ;  ;  ;  ;  ;  ;  ;  ;  ;  

周美迪:名著《乡土中国》,品后受益无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