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户晓辉

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户晓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多样性,现代化,人权,文化

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文献综述

户晓辉[1](2016)在《现代化视野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论UNESCO两个文化公约的目的论含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高度重视并重点保护文化多样性,恰恰因为文化多样性对确保人的基本自由和人权具有普遍价值。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终极目的并非只是保护非遗和文化多样性,而是试图以此来保护人权,尤其要推进全球文化意识的现代化,进而形成世界新文明的基础即人权文化(human rights culture)。(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刘倩[2](2014)在《《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制定通过,昭示了对人类社会构成基本准则的某种特定理解被普遍接受的过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9-24)

章建刚[3](2014)在《《文化多样性公约》与文化多元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识。正确认识和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对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文化多样性公约》的由来可知,它源于1993年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8-13)

张莹[4](2014)在《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建构——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通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专业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凸显,各国在参与专业性国际组织活动、承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将这些组织作为塑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于软实力要素集中是最具合法性的承担软实力建构的政府间组织。法国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软实力优势的西方大国,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伊始它便将该组织视为其软实力构建和展示的重要平台和场所。其间在该组织框架下提出"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并酝酿和推动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梳理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公约》的通过,剖析"文化国家"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建构过程和方式,以期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角色身份变化,为我国在该组织中的多维度软实力建构提供有益的经验。(本文来源于《法国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王素梅[5](2013)在《从主位角度简要分析法律语言——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是权力的体现,法律语言也应体现权力性这种特征。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知识产权法中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为个案,研究其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其所表现的语言特征,由此找出法律语言的个别语言特征,探索法律语言的权力性是如何在语言中得以体现。(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毕莹,STEVEN,Van,Uytsel[6](2013)在《“可持续发展”:建立《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与WTO的重要关联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与贸易,似乎是永无休止的争议。历时近叁年的中美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以我国败诉并承诺修改相关文化贸易措施而告终,但此案所涉及的《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与WTO规则之间的关系却值得进一步思考。大多数学者对以《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解释WTO相关条款持积极态度,进而强调须寻求公约与WTO协定间的"文本联系"。缺乏文本联系被认为是阻碍在WTO框架下更加有效地适用《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的核心原因。文章立足于演化解释的视角,认为设立WTO的马拉喀什协定序言中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本身是演化性的,其源于经济与环境范畴,但逐渐扩展至包括社会和文化的范畴。"可持续发展"作为WTO协定与《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共通的文本联系,可赋予文化在WTO中的合适地位,成为一种尚未尝试的可行性方案,为我国在今后涉及与此相关的WTO案件提供了另一种抗辩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3年07期)

董艳[7](2013)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冲突与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文化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文化均质现象”,许多文化表现形式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所做的努力尤为凸显。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3届大会上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为《文化多样性公约》),该公约的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文化多样性公约》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共同努力予以保护文化多样性,其价值和作用不可忽视。然而,该公约却引起了美国、以色列等个别国家的反对,它们认为,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会破坏以TRIPS协定为基准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从而会造成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严重受损。因此,文化多样性与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体制的联系与不相协调成为热点,国际社会开始高度重视《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间的关系。那么,《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应通过何种协调方法去解决,这些都是我们当下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除引言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的价值关联,详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在国际公法的条约冲突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间的具体冲突,主要包括叁个方面:与TRIPS协定的基本原则的冲突、与TRIPS协定规定内容的冲突以及争端解决安排的冲突。第叁部分简要介绍了解决国际条约冲突的一般协调方法,再进一步探索《文化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间的协调方法,主要考虑不同国际条约体制间的协调。第四部分则以保护文化多样性为目的,对改革TRIPS协定进行一定的探讨,并分析得出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叁点启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5-01)

王萌[8](2012)在《《文化多样性公约》实施困境之法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多样性公约》制度的内在缺陷,成为其实施困境中的首要问题;文本的诸多制度设计与WTO框架及理念存在冲突,使其在当今以WTO为主导的自由贸易体制下的运行缺乏良好法律环境。为此,需推动《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制度关联,平衡多方面利益,发挥非政府组织功能。就中国而言,一方面要加快"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国内立法,采取公约所允许的文化保护政策;另一方面要在解决国际争端中争取《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法律地位和话语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宋韦韦[9](2011)在《论文化多样性公约限制视听产品贸易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视听产品贸易中一直贯穿着自由化与限制之争,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出台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该公约为其缔约国提供了很多视听产品贸易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无法完全见容于GATT和GATS。因为规范冲突而发生的贸易争端将主要由WTO争端解决机构解决。因为规范冲突引发争端的情况下,WTO争端解决机构无法直接适用文化多样性公约,而只能通过解释考量公约的内容。由于目前尚无相关案例,争端解决机构将会如何处理该问题还要拭目以待。(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1年00期)

李洁[10](2011)在《国际法视野下的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之冲突——兼论UNESCO《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第20条》一文中研究指出UNESCO《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多边自由贸易规则存在诸多潜在冲突。需借助一般国际法原理,分析WTO专家小组与上诉机构的司法解释,探讨此公约是否可以作为WTO国家在实施文化政策措施时的抗辩理由,对UNESCO《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规则之间的冲突关系应作细致区分。(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制定通过,昭示了对人类社会构成基本准则的某种特定理解被普遍接受的过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参考文献

[1].户晓辉.现代化视野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论UNESCO两个文化公约的目的论含义[J].文化遗产研究.2016

[2].刘倩.《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及其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3].章建刚.《文化多样性公约》与文化多元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4].张莹.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建构——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通过为例[J].法国研究.2014

[5].王素梅.从主位角度简要分析法律语言——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6].毕莹,STEVEN,Van,Uytsel.“可持续发展”:建立《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与WTO的重要关联点[J].国际经贸探索.2013

[7].董艳.《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与TRIPS协定之冲突与协调[D].郑州大学.2013

[8].王萌.《文化多样性公约》实施困境之法律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宋韦韦.论文化多样性公约限制视听产品贸易的可能性[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1

[10].李洁.国际法视野下的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之冲突——兼论UNESCO《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第20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文化多样性公约论文-户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