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Ban18HK20株毒力位点研究及登革嵌合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登革病毒Ban18HK20株毒力位点研究及登革嵌合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论文摘要

【目的】构建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的感染性克隆,建立稳定的登革病毒(DENV)反向遗传学平台,以期探索登革病毒毒力关键基因,构建登革病毒减毒株;以Ban18HK20株为骨架构建登革嵌合病毒rDENV4/2,为研发登革热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根据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将病毒全长cDNA分6段进行亚克隆构建,再将其逐一拼接连入高拷贝质粒pSPTM中。通过筛选多种感受态细胞、改变培养条件来克服病毒基因组的细菌毒性,获得稳定的病毒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pSPTM-DENV;以其为模板体外转录RNA,将RNA电转染Vero细胞,拯救获得恢复性病毒Ban18HK20。其次,采用同源重组克隆技术将登革病毒Ban18HK20中与其亲代毒株Ban18差异的氨基酸位点进行单点或联合多点回复突变为Ban18株的相应基因,利用DENV反向遗传学平台拯救获得回复性突变病毒。最后,采用融合PCR及同源重组技术,以DENV2型16681株病毒的prM-E基因取代感染性克隆pSPTM-DENV质粒中的相应基因片段,构建嵌合质粒pSPTM-DENV4/2,体外转录为RNA,再电转染Vero细胞,拯救获得登革嵌合病毒rDENV4/2。对拯救获得的恢复性病毒Ban18HK20、回复性突变病毒、嵌合病毒rDENV4/2,采用病毒蚀斑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生长动力学实验、小鼠脑内神经毒力实验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采用基因测序对恢复性病毒Ban18HK20及嵌合病毒rDENV4/2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登革嵌合病毒rDENV4/2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同时,采用猴体模型,对登革嵌合病毒rDENV4/2和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Ban18HK20感染性克隆pSPTM-DENV。电转染Vero细胞后,获得的第一代恢复性病毒滴度可高达6.3 lg PFU/mL。恢复性病毒在蚀斑形态、病毒E蛋白表达、生长特征、小鼠脑内神经毒力以及全基因序列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同母本Ban18HK20株一致,且遗传特性稳定。基因分析比对发现登革病毒Ban18HK20株与其亲代病毒Ban18株全基因组中存在3个氨基酸和1个非编码区核苷酸位点的差异。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登革病毒BanHK20株中4个差异基因单点或多点联合回复突变为Ban18的相应基因,获得了稳定的回复突变感染性克隆质粒,拯救获得了回复性突变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正确。E155位点回复性突变病毒蚀斑边缘清晰,其余回复性突变病毒蚀斑形态与Ban18HK20相似,边缘模糊;多点联合突变病毒复制效率较低,而单点突变病毒均表现出与Ban18HK20相似的生长特性;回复性突变病毒rDENV1(E155)、rDENV3(E155&E369)和rDENV6(E155&E369&C111&3’UTR219)均对小鼠表现出较强毒力,lg(PFU/LD50)分别为0.1、0.4和1.1,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8d、8.1d和8.1d,而其余回复性突变病毒对小鼠表现出低神经毒力。成功构建并拯救获得了登革病毒2型16681株嵌合入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的嵌合病毒rDENV4/2。嵌合病毒可形成与登革病毒2型16681株相似的小蚀斑,明显不同于Ban18HK20株的大斑形;嵌合病毒rDENV4/2在Vero细胞上培养的最适MOI为0.01,病毒于感染后第4天达到滴度高峰,其生长曲线与两母本病毒相近,但在C6/36上的病毒滴度则稍低于两母本病毒;嵌合病毒rDENV4/2在Vero细胞连续传10代显示出其遗传稳定性;对小鼠不致病,对乳鼠有一定神经毒力;嵌合病毒(7.0 lgPFU)腹腔免疫小鼠2次后,可在初免后第6周产生相对较高的抗DENV-2中和抗体,并且可保护小鼠免受DENV-2 NGC强毒株的脑内攻击;rDENV4/2和Ban18HK20均对猴体无脑内神经毒力。【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的Ban18HK20感染性克隆,建立了用于DENV研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确定E155位氨基酸是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毒力关键位点。嵌合病毒rDENV4/2对小鼠及猴体均无神经毒力,且能保护小鼠免受DENV-2 NGC病毒的脑内攻击。本研究为登革病毒的致病机理和登革热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 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登革病毒Ban18HK20 株毒力关键位点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登革嵌合病毒r DENV4/2 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鉴定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附录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房恩岳

    导师: 李玉华

    关键词: 登革病毒,登革热疫苗,反向遗传学,感染性克隆,登革嵌合疫苗,神经毒力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生物学,基础医学

    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分类号: R373.33

    总页数: 90

    文件大小: 8715K

    下载量: 124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登革病毒药物化学研究新进展[J]. 药学学报 2020(04)
    • [2].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01)
    • [3].登革病毒和蠕虫感染与免疫[J]. 疾病监测 2017(01)
    • [4].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登革病毒临床检测中的运用[J]. 新医学 2017(11)
    • [5].原型(祖先)森林登革病毒与外溢感染[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11)
    • [6].登革病毒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测流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J]. 口岸卫生控制 2019(03)
    • [7].中山市2007—2014年1型登革病毒E基因分子特征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8].福建省莆田市2007—2015年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7(03)
    • [9].登革病毒4型E蛋白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11)
    • [10].登革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05)
    • [11].登革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1)
    • [12].寨卡和登革病毒流行病学相似性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9(04)
    • [13].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在登革病毒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9(03)
    • [14].登革病毒感染早期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1)
    • [15].2013-201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血清Ⅰ型分布特征[J]. 现代预防医学 2018(21)
    • [16].455例季节性发热病人登革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01)
    • [17].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登革病毒1型的分离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2(04)
    • [18].登革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08)
    • [19].用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抗原检测法诊断登革病毒感染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1)
    • [20].广州市2014-2017年登革病毒Ⅰ型流行株E基因演化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8(09)
    • [21].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前后血管内皮细胞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2)
    • [22].非蚊媒途径传播登革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 2018(04)
    • [23].阿兹夫定体外抗登革病毒活性研究[J]. 药学学报 2018(06)
    • [24].2015-2017年汕头市登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17)
    • [25].模式识别受体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02)
    • [26].云南登革病毒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09)
    • [27].东莞市2014—2017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情况及E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8(10)
    • [28].抗登革病毒化学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10)
    • [29].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患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0)
    • [30].登革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01)

    标签:;  ;  ;  ;  ;  ;  

    登革病毒Ban18HK20株毒力位点研究及登革嵌合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