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数据论文-张晓霞

微观数据论文-张晓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观数据,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普查数据,政府统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统计部门

微观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霞[1](2020)在《让数据创造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6月26日,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数据开发中心微观数据实验室正式启动;同年12月17日,国家统计局微观数据实验室揭牌成立;2019年12月8日,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开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自201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全面启动微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20-01-04)

陈波,曾姗[2](2019)在《双向投资与企业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泊松极大似然回归的方法,从微观层面研究了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制度环境中介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拥有的专利有效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由于双向投资对IFDI和OFDI存在的反馈作用,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程度最大。企业所处地区和行业、所有制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对企业专利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得出地区制度环境是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影响中的一条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5.54%,2.62%和2.3%。(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12期)

周俊杰,易宪容[3](2019)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在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抑制经济顺周期波动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信贷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超调现象。在经济下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抵消现象。因此,要在健全货币政策框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以提高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前瞻性与稳健性。(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霞[4](2019)在《分享智慧聚共识 深化合作创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冬的北京,天气微凉。在清华大学舜德楼418会议室,首届微观数据开发应用国际研讨会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22个部门、高校和智库近百位专家代表汇聚一堂,分享微观数据开发应用的经验,对微观数据开放对象、开放内容、开放模式进行充分交流,在微观数据开发应(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19-11-27)

陈立梅,陈东平[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研究——基于973农户的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农业大数据使用行为主要受到采纳意愿和便利条件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其中采纳意愿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同时采纳意愿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和数据质量的共同作用,是影响行为态度的重要前置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孟庆蛟,孙曰瑶[6](2019)在《教育类企业上市后为何业绩不会变脸?——基于新叁板的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类企业具有轻资产性、服务滞后性、产品同质性叁项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缺乏上市募集资金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促使企业上市以解决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发现:上市行为本身具有的品牌效应产生的正面作用,可以抵减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教育类企业新叁板上市后业绩不再变脸。而将这一品牌效应剥离后发现,企业依然会出现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进一步将教育类企业分成强弱特质两类,发现强特质教育类企业的上市行为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从而为延伸到其他具有教育类企业特质的行业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刘磊,谢申祥,步晓宁[7](2019)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高企业的成本加成吗?: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成本加成,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促进作用还存在一个"改善区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不断加深,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当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逐渐接近,与之产生竞争关系时,发达国家会利自身的技术、市场和营销的优势,阻碍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并将其"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进而抑制企业的成本加成。(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恒,秦国庆,王博,朱玉春[8](2019)在《社会资本、金融借贷与农户多维贫困——基于秦巴山区3省的微观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秦巴山区3省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A—F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揭示了社会资本、金融借贷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农户在厕所类型、做饭燃料、疾病和受教育程度指标方面贫困发生率较高;当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为0. 856 3,此时多维贫困强度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 394 5和0. 337 8。②礼金支出、可求助人数和事业单位亲友数均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着负向影响,表明社会资本的提升可以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户多维贫困有负向影响,表明金融借贷的提升可以降低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社会资本对正规金融借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非正规金融借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着。③正规金融借贷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非正规金融借贷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关系中不存在中介效应。政策建议如下:①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户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在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等多维福利方面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改善人居环境。②农户要维护和扩展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丰富社会资本存量,积极发挥社会资本的减贫作用。③完善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加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和正规化,积极推进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与发展,以期为政府制定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及其他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周经,王馗[9](2019)在《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国内存在市场分割这一事实,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品市场分割和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引入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上升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而要素市场分割程度上升则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要素市场分割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分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分东道国制度环境优劣之后,商品市场分割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均具有阻碍作用,国有企业则不受商品市场分割的影响;要素市场分割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前往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道国进行投资。此外,要素市场分割加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退出风险,不利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续期的延长,要素市场分割驱动下的对外投资企业未必具备较强的国外"生存"能力。本文的研究对于从投资母国的特性角度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王万军,郑建明,孙诗璐[10](2019)在《贸易自由化、实际汇率变动与公司投资——来自跨国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0—2014年42个国家(地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关系、作用渠道和跨国异质性等方面考察了实际汇率变动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汇率变动会对贸易公司的投资产生显着影响,实际汇率贬值会显着地促进贸易公司新增投资;而实际汇率变动对非贸易公司投资的影响并不显着。劳动份额对产出贡献越大、融资约束越低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的贸易公司,实际汇率贬值对其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强烈,表明实际汇率变动会通过内源融资、风险承担和融资约束渠道作用于公司投资,且叁种渠道中内源融资渠道解释能力最强。贸易自由化越高的经济体,实际汇率贬值对贸易公司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强烈。(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微观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泊松极大似然回归的方法,从微观层面研究了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制度环境中介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拥有的专利有效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由于双向投资对IFDI和OFDI存在的反馈作用,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程度最大。企业所处地区和行业、所有制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对企业专利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得出地区制度环境是OFDI、FDI和双向投资对企业创新影响中的一条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5.54%,2.62%和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霞.让数据创造价值[N].中国信息报.2020

[2].陈波,曾姗.双向投资与企业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J].理论月刊.2019

[3].周俊杰,易宪容.“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

[4].张晓霞.分享智慧聚共识深化合作创未来[N].中国信息报.2019

[5].陈立梅,陈东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农业大数据服务使用行为研究——基于973农户的微观数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孟庆蛟,孙曰瑶.教育类企业上市后为何业绩不会变脸?——基于新叁板的微观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

[7].刘磊,谢申祥,步晓宁.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高企业的成本加成吗?: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9

[8].王恒,秦国庆,王博,朱玉春.社会资本、金融借贷与农户多维贫困——基于秦巴山区3省的微观调查数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9].周经,王馗.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

[10].王万军,郑建明,孙诗璐.贸易自由化、实际汇率变动与公司投资——来自跨国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9

标签:;  ;  ;  ;  ;  ;  ;  ;  ;  ;  

微观数据论文-张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