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子局域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子,激光,晶体,介质,波导,光学,微结构。
光子局域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何登举[1](2018)在《横向无序波导中光子局域化特性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局域化描述的是光在无序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一定限制从而由扩散态进入局域态的物理现象,在光子集成、光交换、光传感、光捕获、新型信息光源设计以及信息与通信等领域都有着不少潜在的应用前景,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研究光子局域化可以使用横向无序波导、等离子结构、光子晶体结构、微晶悬浮液等方法,其中使用横向无序波导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本论文将探讨光在新型横向无序波导结构中产生局域化的过程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方法:首先,针对一种纵向均一,而横向存在一定无序度的光子晶体光波导结构,基于薛定谔方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数值模型进行迭代,计算获得高斯光束在一维和二维横向无序波导结构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对比不同无序度下的光传播结果,来研究无序度对光子局域化现象的影响。其次,结合光学Tamm态对光子局域化进行研究,在二维波导结构中分析了金属-分布式Bragg反射镜(M-DBR),随机层-分布式Bragg反射镜(R-DBR),金属-随机层-分布式Bragg反射镜(M-R-DBR)叁种光学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界面模式,光学Tamm态对光有强局域效应。通过FDTD仿真分析了光学结构的电场分布、谐振波长、反射谱特性、色散特性、功率分布特性、以及远场分布特性;对于M-DBR结构,研究了在金属与周期性结构交界面形成光学Tamm态(OTS)的过程,并且初步获得光在波导纵向的强限制;对于R-DBR结构,研究得出随机层会引起DBR禁带内反射谱波动的结论;对于M-R-DBR结构,研究了Tamm等离激元和随机层共同作用引起的特定波长光场的横向局域化效应。最后,在M-R-DBR结构的随机层中引入增益(以若丹明B染料为例)机制,通过对比有无增益介质两种情况下的光学输出模式,研究了源于M-R-DBR结构的光子局域化效应的潜在激射模式。研究发现,首先,光在一维和二维横向无序光波导会发生光子局域化,随着无序度的增加局域效应增强;其次,在基于Tamm等离激元的结构中也观测到了局域化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对于M-R-DBR结构的研究中,同时结合了光学Tamm态和随机散射层的共同作用,在横向获得了更强的局域化效应。研究结果对于光子的强限制以及低阈值随机激光的形成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20)
王丕东,李沫,陈飞良,姚尧,李倩[2](2017)在《光子局域化增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序微纳光子结构可以作为一种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使用,其原理是利用光与无序微纳光子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散斑的随机性。光在无序微纳光子结构中可以发生光子局域化现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局域化和非局域化状态下无序介质散斑的复杂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局域化状态下的无序介质具有更加复杂的散斑结构和更高的灵敏度,这证明了在局域化状态下的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具有更高的输出随机性和更多的信息量。(本文来源于《2017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6-15)
徐彩霞[3](2017)在《光子弱局域化对PLZT光致发光以及随机激光的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多重散射作用,当多重散射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机会形成弱局域化。光子弱局域化作为近些年的热点课题之一在粉末材料、一维和二维光子晶体、冷原子气中被普遍研究,并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存储、医学检测、激光调控等方面。对于激光调控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其转换效率、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的要求日益迫切。稀土掺杂锆钛酸铅镧陶瓷作为一种优异的激光增益材料被应用到新型激光器研制中。材料中大量的陷阱分布和丰富的光致电荷积累区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成光子弱局域化,这对材料的发光以及随机激光有着十分显着的调节作用,为提高激光器效率以及小型化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对随机激光方面的研究是当前最为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课题正是立足于此,在实现稀土掺杂锆钛酸铅镧陶瓷光子弱局域化的基础上,对材料的频率上转换发光、光放大以及随机激光进行调制,从而有望得到高效率小体积的可调谐激光器。另外,通过对材料中陷阱分布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为该类材料中光子弱局域化和随机激光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第一部分对产生光子弱局域化的基础即材料中的陷阱分布规律进行探索。通过分析材料组分及结构,并结合光照条件下光谱变化规律对陷阱分布特点进行探索。通过对不同波长光辐照下材料透射谱和透过率变化趋势的分析,建立陷阱分布模型。基于此模型,利用电子跃迁速率方程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值仿真,从而对陷阱分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利用短波照射后样品透射谱的变化规律对陷阱分布模型进行改进,为研究稀土掺杂PLZT陶瓷中的光子弱局域化和随机激光提供理论基础。基于PLZT陶瓷中的陷阱分布模型,论文第二部分利用钕掺杂PLZT块状材料,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实现了光子弱局域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样品散射截面和吸收截面的分析,选取1064 nm信号光进行光放大实验,得到了高达670%的光放大倍数。针对此结果,一方面引入强散射理论进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结合陷阱分布模型和电子跃迁过程做出理论解释,并利用光子弱局域化对光放大动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泵浦光照射下的动态光电流,对光生电荷积累物理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以通过改变泵浦光强度控制材料中的散射体密度,进而对光放大过程进行调制。为增强材料的多重散射使之更容易实现光子弱局域化,论文第叁部分利用颗粒状的PLZT陶瓷样品进行实验。在实现光子弱局域化的基础上,设计了14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铒、镱双掺PLZT陶瓷的多光子上转换实验并观察到了高强度的叁光子上转换发光现象与背向探测光放大现象。基于陷阱分布模型,利用光子弱局域化和能级跃迁规律对此上转换发光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调节样品表面泵浦光强实现对光子弱局域化程度的控制,进而对上转换发光强度以及输出波长进行调制。为进一步加强材料的多重散射,在论文第四部分利用飞秒激光热处理技术将PLZT材料加工成柱状纳米阵列结构。利用532 nm纳秒激光器作为泵浦光对钕掺杂材料中的相干反馈随机激光进行研究,观察到发射峰峰值变窄以及从自发辐射到受激辐射的转变,这是随机激光产生的显着特征。对不同强度和不同方向泵浦光激发下样品的随机激光发射谱,随机激光振荡曲线以及激光发射方向进行实验和理论分析。结合该过程中所涉及的速率方程和随机激光振荡频率方程对不同泵浦光照下的振荡曲线进行理论模拟。建立相干反馈随机激光理论模型,利用不同泵浦强度下的光子弱局域化对随机激光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石凡[4](2012)在《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行为的研究及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的研究热潮,其物理机制源于安德森提出的局域化理论,研究领域涉及相干背散射、随机激光、各向异性光子局域化以及无序介质中的时间分辨测量等多个方面。随着对光子局域化研究的逐步深入,科研工作者们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凝聚态物理学科中关键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光子局域化技术还在激光物理、显示技术、微纳光子学器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具备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光子学技术,光子局域化在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极大地推动光子局域化相关领域的发展。本论文就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相关研究。论文的创新点、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单轴微晶悬浊液中的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并首次在正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实现了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该现象是由于线偏振泵浦光作用下正单轴微晶的旋转取向行为引起的。我们在理论上分析了其旋转取向机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现现象吻合。该工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光控相干背散射中可用材料的范围,而且验证了我们之前提出的正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微晶旋转取向行为的理论分析。(2)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各向异性单轴微晶悬浊液中光传输的波长依赖行为。首先,我们通过其可见光波段的透射光谱实验观测到了传输平均自由程与波长之间的非线性依赖关系。然后,我们对不同波长条件下的相干背散射进行了测量,并发现波长为532nm时相干背散射核的半高宽是波长为671nm时的1.24倍。这些结果意味着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具有更长的传播深度,而短波长的光则具有更强的光子局域化强度。最后,我们研究了不同波长配置下的光控相干背散射行为,结果表明用长波的光做泵浦光、用短波的光做探测光对实验条件具有改善作用。(3)我们制备了一种上转换可见叁色发光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在980nm激发光的泵浦下,该多孔材料在可见光波段的红光、绿光和蓝光范围内均有明显的发光现象。相干背散射测试表明该多孔材料的的传输平均自由程在亚微米量级。这些说明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是一种十分有希望用于可见光叁色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研发工作的备选材料。(4)我们进行了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的探索工作,设计了基于掺铒铌酸锂多孔材料的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系统。并且我们对其光谱特性、阈值特性以及激发区域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测定。我们进一步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比较,认为该过程中包含着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的发射行为。这些工作为绿光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的研制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2-05-01)
宗明吉,许子斌[5](2011)在《散射体大小对光子局域化参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Mie散射理论和低浓度近似,对氧化物构成的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局域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红外区存在多个光子局域化区,随着入射波长的增大,理想局域化区的局域化参量减小,并且局域化区向着散射体尺寸增大的方向移动,这为实验上在该类晶体中实现局域化现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范书振[6](2009)在《结合传统激光理论与随机激光研究光子局域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激光和光子局域化是近十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随机激光器作为一种没有反射镜的激光器,在具有着类似传统激光器的单色性好的特点的同时,还有着多种有别于传统激光器的特点,如稳定性好,不怕振动,体积可以做的非常小,辐射的随机激光没有方向性和具有较低的空间相干特性等。因此随机激光在激光显示、照明工程、水文探测、医疗检测、地质研究、文档或材料的编码标记等多种领域有着众多的应用前景。同时,由于随机激光的相干反馈机制来源于光子的局域化,使得随机激光在基础物理研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光子局域化来源于光的波动特性。当光在散射介质中受到强烈的散射时,光场的强烈相干会影响光的传播特性,导致光的传播受到抑制,并最终限制在一个局部区域内。光子局域化的研究在理解光的本质、研究光与物质在微观体系内的作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随机激光、光存储、激光防护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结合传统激光理论和随机激光的特性研究了光子的局域化特性。现有工作主要采用速率方程理论与光的扩散理论相结合来研究随机激光器。由于随机激光器的研究需要较大功率和较好的光束质量的激光光源,我们首先研究了两种泵浦方式的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的精确表达方式,以有利于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器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第叁章,我们研究了光子的预局域化的一种形式即光的相干背散射效应在弱信号情况下的简便测量方法,并根据研究提出了用于简化实验的方法。在第四章到第六章,我们分别从随机激光与放大自发辐射的光谱和时域特性比较方面,随机激光的光谱特性和时域特性随染料浓度及散射体浓度变化的方面对随机激光的特性和介质的局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研究了端泵固体激光器的热分布特性,结合失真的衍射理论(The Diffraction Theoryof Aberrations),首次给出了经典激光器中热透镜焦距的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首次提出了热透镜焦距不仅和激光器泵浦半径有关,还和激光的光束半径有关。理论研究了平顶光束和高斯光束两种不同泵浦模式下的热透镜效应。最后分别给出简化的拟合公式以方便计算应用。最后我们给出了平顶光束泵浦下两种不同泵浦半径下的实验结果。研究的结果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研究了使用CCD器件对弱相干背散射信号的测量方法。首次给出了快速测量弱信号强度的相干背散射的改进方法,通过使用CCD对数据进行记录,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有效提取记录的信息。给出了拟合公式的处理,以及积分范围的优化言瘛J褂檬捣抡娴姆绞蕉苑椒ǖ目煽啃院徒峁奈ㄒ恍越辛搜橹?并对不同噪声程度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估计。使用CCD测量了TiO_2纳米颗粒甲醇悬浊液的相干背散射特性,并使用此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平均自由程信息。根据研究的结果,首次提出通过将传统的方法中的普通透镜换为柱透镜的方法,改变相干背散射信息的分布方式,以简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同时不损失相干背散射峰处的细节信息。3.对比研究了若丹明6G染料溶液在皮秒高能脉冲泵浦下的荧光辐射、软阈值以上的横向放大自发辐射、软阈值以上的纵向放大自发辐射、阈值以上的随机激光辐射以及我们称之为带有部分和较强相干反馈的纵向放大自发辐射的光谱特性和脉冲特性。通过对比,首次发现了不同相干反馈的程度对辐射光谱宽度和脉冲形式造成的不同影响。并根据实验的结果,首次提出了随机激光在一定的散射体浓度和染料浓度下,其辐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相干反馈影响。本发现打破了此种没有尖峰的随机激光辐射没有受到相干反馈影响的传统认识,也有利于加深对激光物理的认知。4.研究了皮秒高能激光脉冲泵浦的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在不同散射体浓度和不同染料浓度下随机激光辐射的光谱特性,发现了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散射体浓度下的随机激光辐射具有着不同的光谱峰值位置。首次发现了在特定染料浓度下,增加散射体的浓度引起的随机激光光谱峰值从蓝移向红移转变的拐点,并且发现在不同的染料浓度下,这个拐点位置的不同。通过理论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染料的自吸收特性,从随机激光的辐射光谱峰值提取平均光程的方法,并通过扩散理论,首次验证了此光谱拐点代表了系统从扩散系统向弱局域化系统的转化。5.研究了高能皮秒激光脉冲泵浦的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在不同散射体浓度和不同染料浓度的随机激光辐射的时域演化特性。实验中首次使用了双头光纤测量随机激光的时域特性,首次测量了随机激光的脉冲建立时间随染料浓度和散射体浓度变化的规律。结合经典激光理论的速率方程和扩散理论,对随机激光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实际实验情况对理论进行了改良。理论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理论能够初步说明实验结果的趋势。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通过研究端泵固体激光器的热分布特性,结合失真的衍射理论(The DiffractionTheory of Aberrations),首次给出了端泵固体激光器中平顶光束和高斯光束两种泵浦模式下热透镜焦距的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首次提出热透镜焦距不仅和激光器泵浦半径有关,还和激光的光束半径有关。分别给出简化的拟合公式以方便计算应用,研究的结果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通过研究使用CCD记录的样品的相干背散射图像的数据处理,首次给出了快速测量弱信号强度的相干背散射的简便方法,通过使用CCD对数据进行记录,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有效提取记录的信息。首次给出了这种方法中最佳积分范围的选择条件。首次给出了不同噪声引发的拟合结果误差估计。3.通过研究使用CCD记录的样品的相干背散射图像的数据处理,首次提出通过将传统的方法中的普通透镜换为柱透镜的方法,改变相干背散射信息的分布方式,有利于测量结果的进一步数据处理,同时不损失相干背散射的峰值细节信息。4.通过对比研究若丹明6G染料溶液的横向放大自发辐射、纵向放大自发辐射、随机激光辐射以及我们称之为带有部分和较强相干反馈的纵向放大自发辐射的光谱特性,脉冲特性,首次发现了相干反馈的不同程度对辐射光谱宽度和脉冲形式的不同影响,首次提出了随机激光在一定的散射体浓度和染料浓度下,其辐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相干反馈影响。本发现打破了此种没有尖峰的随机激光辐射中没有收到相干反馈影响的传统认识。5.通过研究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的随机激光辐射的光谱特性,发现了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散射体浓度下的随机激光辐射具有着不同的光谱峰值位置。首次发现了在特定染料浓度下,增加散射体的浓度引起的随机激光光谱峰值从蓝移向红移转变的拐点。6.通过研究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的随机激光辐射的光谱特性,首次提出了基于染料的自吸收特性,从随机激光的辐射光谱峰值提取平均光程的方法。7.通过研究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的随机激光辐射的光谱特性,利用扩散理论,首次提出了随机激光辐射的光谱拐点代表了系统从扩散系统向弱局域化系统的转化的观点。8.通过研究掺杂有纳米TiO_2散射体的染料溶液的随机激光辐射的时域特性,首次测量了随机激光的脉冲建立时间随染料浓度和散射体浓度变化的规律。结合经典激光理论的速率方程和扩散理论,对随机激光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实际实验情况对理论进行了改良。理论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理论能够初步说明实验结果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10)
许兴胜,陈弘达,张道中[7](2006)在《非晶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局域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重散射方法计算并研究了二维光子晶体随着无序度变化的光子局域化.通过控制方形单元随机旋转角度以控制光子晶体的无序度.研究发现,随着无序度的增加光子通带的透过率逐渐降低,而光子禁带中的透过率逐渐上升,即无序导致的局域化逐渐由光子带边向光子禁带中心和光子通带的中心扩展.而且光子通带中的平均透过率随无序度的增加呈e指数下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钟远聪,王宏,欧阳征标,孟庆生,罗贤达[8](2006)在《一维光子晶体激光器局域化长度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晶体微腔中缺陷模的空间分布和模式的品质因子以及放大密切相关,是光子晶体激光器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一维光子晶体中缺陷模的场强分布,并用局域化长度描述了模场的局域化特性。通过对比不同介质结构参数下的局域化长度,分析了介质结构对局域化长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首先,保持光子晶体的其它参数不变,合理地调整缺陷层厚度,缺陷模在光子禁带中移动,当缺陷模出现在光子禁带中间附近时,局域化长度最小,而当缺陷模居于光子禁带两边时,局域化长度增大,光子局域化长度随缺陷模中心波长变化的曲线呈U字型:其次,改变高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光学厚度和物理厚度,模式的局域化长度随之改变,当光学厚度和物理厚度的比值为1:1时,光子局域化长度达到最小;然后再改变高低折射率介质层的的空间排列次序,光子局域化长度随之改变。当其空间排布按(低-高-低-高)周期性排列时,折射率比值越小,光子局域化长度也越小,同样的比例和参数,它的空间排布按(高-低-高-低)周期性排列时,局域化长度却增大。上面的结论对于优化介质参数,提高微腔的品质因子Q值有指导意义。通过合理的调整缺陷层厚度、高低折射率介质的光学厚度比、高低折射率介质的物理厚度比、高低折射率比等参数,可以使局域化长度达到最小限度的值, 从而保证一维光子晶体激光器能产生更高品质因子、更高能量的激光。(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张洁[9](2006)在《随机介质中形成光子局域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随机激光和光子晶体两方面出发研究随机介质中的光子局域化,比较全面具体地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于介质中产生局域化的影响。采用半经典理论解释随机介质中的局域化现象,建立一维、二维随机介质模型,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一维、二维随机系统中光场空间分布情况,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粒径散射体种类、不同散射体粒径、浓度,不同激光泵浦强度下随机介质中局域态的分布及其频率谱特征,并从准态模理论出发得到了二维随机介质不同时刻的功率谱,获得了局域化信息。结果表明:随机介质功率谱的时间演化分为模式共存、模式竞争选择和模式稳定叁个阶段;局域模式中谐振频率同散射体种类之间没有显着的关系,不同的散射体只改变模式强度;要选择随机腔的谐振频率,需改变散射体的粒径而无须改变散射体的种类,且模式强度与散射体的种类和浓度有关。用传输矩阵法推导得到了一维组合型光子晶体的反射率和折射率算式,并模拟了不同周期数、不同光学厚度、不同入射光角度时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当在完整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层时,可以使光子局域化,在原来不透光的禁带部分出现透光处,但是局域模式情况同缺陷层厚度相关。在实验上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量级的TiO_2和ZnO随机介质薄膜,并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尺寸、折射率等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为后续的局域化实验研究铺设了道路。随机介质中光子局域化的研究,为随机激光的实现,以及光子晶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6-06-01)
刘艳云,侯蓝田,李秋菊,韩颖,刘兆伦[10](2006)在《相干背散射法测量微结构光纤中的光子局域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局域化是光子晶体的重要性质,提出采用相干背散射法对微结构光纤(MOFs)进行测量,为了便于理解并解释光子局域化的理论,在可见光波段分别测量了石英晶体、集束式微结构光纤和双芯型微结构光纤,应用光波经典扩散理论,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石英晶体的探测没有发现相干现象,而在575 nm左右微结构光纤中产生了很强的干涉。分析认为是由于二维微结构光纤的端面中分布着从节区到脉区变化的周期结构,尺寸约为500~600 nm,相当于一些不连续的散射粒子,当入射575 nm光波长和这些粒子的尺寸相接近时,满足了光子局域化的条件,便产生了强烈的背相散射相干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6年03期)
光子局域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序微纳光子结构可以作为一种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使用,其原理是利用光与无序微纳光子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散斑的随机性。光在无序微纳光子结构中可以发生光子局域化现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局域化和非局域化状态下无序介质散斑的复杂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局域化状态下的无序介质具有更加复杂的散斑结构和更高的灵敏度,这证明了在局域化状态下的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具有更高的输出随机性和更多的信息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子局域化论文参考文献
[1].何登举.横向无序波导中光子局域化特性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王丕东,李沫,陈飞良,姚尧,李倩.光子局域化增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C].2017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7
[3].徐彩霞.光子弱局域化对PLZT光致发光以及随机激光的调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石凡.无序介质中光子局域化行为的研究及调控[D].南开大学.2012
[5].宗明吉,许子斌.散射体大小对光子局域化参量的影响[J].枣庄学院学报.2011
[6].范书振.结合传统激光理论与随机激光研究光子局域化[D].山东大学.2009
[7].许兴胜,陈弘达,张道中.非晶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局域化[J].物理学报.2006
[8].钟远聪,王宏,欧阳征标,孟庆生,罗贤达.一维光子晶体激光器局域化长度的优化[C].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9].张洁.随机介质中形成光子局域化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0].刘艳云,侯蓝田,李秋菊,韩颖,刘兆伦.相干背散射法测量微结构光纤中的光子局域化[J].中国激光.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