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盐絮凝剂论文_赵冬,朱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铝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絮凝剂,高分子,氯化铝,金鱼藻,形态,分形,明矾。

铝盐絮凝剂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朱帅[1](2016)在《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制备和混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在的水处理过程当中,絮凝剂的开发和利用是最为有效的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开发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来进行更为有效的水处理工作,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聚硅酸铁铝这叁种。文本主要研究了第一种聚硅氯化铝的絮凝剂的制备方式,并且研究了其所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以及其拥有的混凝性能,为未来的水处理工作提供一个基础的设想。(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23期)

张玥,徐栋,刘碧云,曾磊,代志刚[2](2016)在《铝盐絮凝剂对沉水植物五刺金鱼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铝盐絮凝剂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过程中对水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该研究采用室外模拟试验,考察了连续投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明矾(KAl(SO_4)_2·12H_2O)铝盐对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 Kom.)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1#(对照组)、2#、3#、4#、5#、6#,分别投加6个梯度的明矾,投加量分别为0.0、0.2、0.8、2.0、4.0、10.0 mg/L。结果表明:(1)当投加量达到约2.0mg/L时,水中铝盐浓度明显升高,并随着投加的积累持续升高,低浓度投加对水中铝盐浓度影响不大;(2)水中铝盐浓度约(250±100)μg/L时,最适于金鱼藻的生长;低于150μg/L,金鱼藻生长一般;高于700μg/L,则对金鱼藻的生长有明显损害,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3)水中铝盐浓度达到360μg/L时,对刚毛藻有明显毒害作用,抑制其光合作用,但藻体并没有死亡;铝盐浓度达到700μg/L时,铝盐已导致了刚毛藻藻体的死亡。(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鞠佳伟,高玉萍,何赞,刘锐平[3](2015)在《pH对铝盐絮凝剂形态分布与混凝除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了Al Cl3和3种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在不同p H与投量下除氟效果,并对不同形态铝盐除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 H对絮凝剂水解后铝形态分布及其除氟效果有重要影响。p H 5~6时,Al3+和Al2、Al3等低聚态铝为Al Cl3主要形态,且Al Cl3更易水解生成可将溶解态氟转化为颗粒态氟的A1(OH)3,从而较PACl具有更佳除氟效果。p H>7时,PACl较Al Cl3具有更佳除氟效果,且增大PACl碱化度可促进氟的去除,这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Al13含量的PACl更容易与电负性F-结合所致;且絮凝剂混凝除氟絮体ζ电位越高,越利于F-在絮体表面吸附。(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胡芳[4](2008)在《复合型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及其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铝盐絮凝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盐类絮凝剂,复合型高分子铝盐絮凝剂是铝盐絮凝剂的研制方向,本文对几种复合型高分子铝盐絮凝剂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铝盐絮凝剂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08年S1期)

林莉[5](2008)在《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与普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很多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开发应用,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通过对几种高分子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介绍,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应用,指出今后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08年04期)

胡芳,胡惠仁[6](2007)在《复合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增效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铝盐絮凝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盐类絮凝剂,文中介绍了铝盐絮凝剂的发展,论述了复合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增效机理,并提出了铝盐絮凝剂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07年09期)

胡芳[7](2007)在《铝盐絮凝剂水解聚合形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论述了铝的水化学反应规律、铝水解聚合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分布特征,介绍了Al13形态的生成机理,以及铝盐絮凝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及形态学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造纸科学与技术》期刊2007年03期)

张志军[8](2006)在《铝盐絮凝剂絮体形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给水处理中,絮凝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等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关于絮凝的理论基础在国外研究得比较多。但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大都是将水中的胶体颗粒抽象为球形,用己有的胶体化学理论去加以解释并在理论推导中引入颗粒系数加以修正,这与实际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有较大的差别,从理论上说是很不完善的。本课题以水中腐殖酸有机物和高岭土颗粒为去除对象,采用流动电流检测器、在线电子摄像设备对铝盐絮体的动态絮凝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在线检测和分析。并设计了大量实验,分别对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在变化水力条件和投药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絮凝过程中的流动电流值和絮体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各种条件下,絮体的分形维数都在1.2~1.8之间,且数据点的相关性很好,说明絮体的形成具有“分形”特征。与流动电流变化值联合分析表明:硫酸铝絮凝剂以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为主要作用机理,絮凝效果受胶体电位变化影响较大;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同时伴随有电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絮凝效果受絮体形态变化影响较大。同时把颗粒检测技术应用到絮凝动态过程的检测中,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絮凝各阶段的颗粒分布情况。通过实验表明:颗粒计数器能够较好表现出絮凝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变化。同时得出慢搅后期的颗粒总数变化与絮凝效果的相关性很好,利用颗粒计数设备能够反映沉后水水质的情况。首次把分形理论引入到絮体颗粒分析中,利用粒度分布函数来计算絮凝过程中的分形维数,验证了絮凝过程中絮体的粒径分布同样存在分形特征,求解出的粒度分形维数同样能很好的反映絮凝效果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张凯松,周启星[9](2005)在《中性环境中铝盐絮凝剂对典型作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种子发芽和根伸长抑制的陆生生态毒理方法,在中性条件(pH=7.0)下对铝盐絮凝剂(Al-Cl3)的生态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溶液在pH=7.0时,与其酸性条件(pH=4.0)相比对萝卜、白菜和小麦等受试作物种子发芽和根伸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发芽抑制率和根伸长抑制率与铝浓度均呈极显着相关(P<0.01).尽管在酸性条件下AlCl3对白菜和小麦根伸长抑制效应比相同浓度中性条件更为强烈,但对萝卜根伸长的抑制程度在相同铝浓度条件下则是pH=7.0时明显大于pH=4.0时,在低浓度时萝卜发芽抑制率也是中性条件明显高于酸性条件.同时,铝盐在中性条件下对萝卜、白菜的发芽和根伸长产生明显抑制效应的起始浓度低于酸性条件(<2.0 mg.L-1).(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5年11期)

张春燕,汪涵,朱建华[10](2004)在《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外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制造方法、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对各种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04年S1期)

铝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铝盐絮凝剂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过程中对水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该研究采用室外模拟试验,考察了连续投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明矾(KAl(SO_4)_2·12H_2O)铝盐对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 Kom.)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1#(对照组)、2#、3#、4#、5#、6#,分别投加6个梯度的明矾,投加量分别为0.0、0.2、0.8、2.0、4.0、10.0 mg/L。结果表明:(1)当投加量达到约2.0mg/L时,水中铝盐浓度明显升高,并随着投加的积累持续升高,低浓度投加对水中铝盐浓度影响不大;(2)水中铝盐浓度约(250±100)μg/L时,最适于金鱼藻的生长;低于150μg/L,金鱼藻生长一般;高于700μg/L,则对金鱼藻的生长有明显损害,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3)水中铝盐浓度达到360μg/L时,对刚毛藻有明显毒害作用,抑制其光合作用,但藻体并没有死亡;铝盐浓度达到700μg/L时,铝盐已导致了刚毛藻藻体的死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铝盐絮凝剂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冬,朱帅.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制备和混凝性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

[2].张玥,徐栋,刘碧云,曾磊,代志刚.铝盐絮凝剂对沉水植物五刺金鱼藻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

[3].鞠佳伟,高玉萍,何赞,刘锐平.pH对铝盐絮凝剂形态分布与混凝除氟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5

[4].胡芳.复合型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及其应用进展[J].纸和造纸.2008

[5].林莉.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

[6].胡芳,胡惠仁.复合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增效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造纸.2007

[7].胡芳.铝盐絮凝剂水解聚合形态的研究进展[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7

[8].张志军.铝盐絮凝剂絮体形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9].张凯松,周启星.中性环境中铝盐絮凝剂对典型作物的生态毒性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5

[10].张春燕,汪涵,朱建华.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应用[J].化工环保.2004

论文知识图

AlCl3对受试作物根伸长的抑制效果=6.0室温条件下出水紫外值随投加量...室温条件下复合絮凝剂的性能对比废水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剩余浊度与pH值的关系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标签:;  ;  ;  ;  ;  ;  ;  

铝盐絮凝剂论文_赵冬,朱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