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斯译本论文-龚漪璞

霍克斯译本论文-龚漪璞

导读:本文包含了霍克斯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楼梦,石头记,方言,翻译策略

霍克斯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龚漪璞[1](2019)在《《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方言翻译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博大精深,在中国乃至世界均影响深远。随着《红楼梦》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红学"已成为国际性显学。该着语言措辞精妙,尤其是对方言的使用蕴意深厚,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文学性与美学价值。译者认为这些方言如何翻译,直接影响到西方读者的文学审美。目前海内外学者针对该着方言的翻译研究多从不同的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其翻译得失。本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部分方言进行构词分类并将霍克斯的《石头记》译本中相关的翻译策略予以解析,发现若干方言多次出现于文中,有些译文却风格迥异。经过对比与分析,探讨霍克斯对《红楼梦》中方言译文的处理策略,归化中的变通与补偿、省略与转换等。有助于中外读者对其中部分方言词汇的翻译进行深入解读,更加细致地了解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思维。(本文来源于《译苑新谭》期刊2019年02期)

黄颖[2](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以霍克斯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在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在语言翻译中,由于翻译目的的不同,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也不应相同。从目的论出发,先分析了霍克斯翻译《红楼梦》的目的,而后基于他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在《红楼梦》中所使用的5种委婉语的翻译策略,即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移植法和省译法,进而讨论了目的论在委婉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颜竞彦,顾雅琪[3](2019)在《从“神似”翻译理论看《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由傅雷提出的"神似"翻译思想出发,从人物形象、情境对话、文化意象叁个方面对《红楼梦》霍克斯译本进行了分析、探讨。该文对"神似"翻译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该文以"神似"翻译思想为理论关照,以《红楼梦》中的译例为研究对象,细致分析了以该理论为标准文学作品翻译的结果、效果、特点与表现力。研究发现,以"神似"翻译理论指导文学作品是十分有益的并且能促进更多优秀译作的诞生。(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7期)

顾春阳[4](2019)在《浅析《红楼梦》章回体目录英译的不同特色——以杨氏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广为流传。《红楼梦》的英译版本有很多,但杨宪益、戴乃迭夫妻俩的译本与霍克斯的译本较为完整与严谨。在诸多《红楼梦》的英译本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最受欢迎,而且这两个译本对《红楼梦》章回目录的翻译,更是各具特点。本文旨在从"回目人物称谓的翻译"、"回目典故的翻译"、"回目文化现象的翻译"叁个方面来分析两个译本在翻译《红楼梦》回目时时体现的不同风格特色。(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8期)

郭梅莹[5](2019)在《浅析《红楼梦》中“黄”系词的类型及其翻译策略——以霍克斯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运用了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描绘出了五彩斑斓的红楼世界,红、黄、白、黑、绿等颜色在文中均出现多达几百处。而颜色词的种类也比较丰富,如基本颜色词、由颜色词+实物构成的专有名词、蕴含文化内涵的颜色词等等。英汉表达中,常见的实物各不相同以及同一色彩代表的内涵不同,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对颜色词的翻译值得细细推敲。本文以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原文中"黄"系词的翻译进行检索、归类、分析。旨在说明翻译过程中应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灵活翻译。(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高洁[6](2019)在《翻译暴力下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多种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复杂活动。在翻译中译者必然受到翻译暴力操纵,所以翻译过程即是暴力过程。尽管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是作为相对立的翻译策略提出,本文试图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为例,证明两者具有共同点,即都体现了翻译暴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欣茹[7](2019)在《《红楼梦》中“言外之意”的等效翻译——以第二十八章霍克斯、杨宪益英译本对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译中国古典小说时,由于这两种语言文化固有的差异,加之中文崇尚"含蓄"之美,小说中的言外之意通常不能采用字面翻译的方法,否则容易出现译入语读者因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将不能充分理解小说语言的深层含义的情况,而发挥译入语优势,采用等效翻译的方法通常能产生较好的表达效果。本文通过对比《红楼梦》第二十八章霍克斯、杨宪益的英文译本中有关言外之意的翻译,分析了等效翻译在向译入语读者传达原文意旨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7期)

刘福芹[8](2019)在《《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诗歌翻译——以林黛玉叁首咏菊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中丰富多彩的古典诗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论家研究的焦点和翻译家翻译的难点。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直受到《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以林黛玉的叁首咏菊诗的翻译为例,从译诗体裁选择,诗歌翻译策略和诗意解读与呈现叁个方面,分析霍克斯译本诗歌翻译的风格和特点,同时通过与杨宪益译本的对比,探讨该译本的得失。(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期刊2019-06-01)

李亚芳[9](2019)在《形象学视域下《离骚》霍克斯译本中屈原形象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楚地诗人,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之一。从1895年至今,众多中外学者对《离骚》中的形象作了不同评价,大多数认为,《离骚》就是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翟理斯把屈原比作罗马着名的抒情诗人品达(Pindar),肯定了屈原的成就;亚瑟.韦利认为屈原的情感独一无二,无人超越;林文庆赞美屈原的丰功伟绩;而理雅各则贬低屈原,认为屈原写不出流芳千古的作品。《楚辞》译本繁多,大部分是节选,全译本并不是很多。其中大卫·霍克斯的《楚辞:南方之歌》(1959),为楚辞研究的经典之作,是英语世界楚辞研究领域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着作,在英语世界影响较大。国内外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离骚》译本进行了研究,但是对译本中屈原形象的研究却是零星可数。本文选取了霍克斯的《离骚》英文译本分析屈原的形象变化,一方面有助于开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向世界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离骚》英译本形象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借助形象学中的“自我形象”、“他者形象”,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原文本与霍克斯译本中涉及屈原形象的表达,通过细读文本,对英译本中的屈原形象进行研究,探讨了屈原形象的变化,以及在形象翻译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文章主要集中研究了两个问题:(1)在霍克斯的译介过程中,译文中屈原形象的刻画与源语中的形象相比存在哪些差异?(2)这些差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国内权威学者对屈原形象的描述的基础上,提取了《离骚》中111个有关屈原形象的表达,《离骚》原文本中的屈原的形象可总结为:忠贞、感性、孤独。结合原文本中有关屈原形象的表达及霍克斯译本中的翻译进行对比,其中共出现了88个对应的翻译。分析结果显示,屈原的形象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第一,原文本中屈原忠贞的形象在译本中被弱化;第二,译本中添加了自信的屈原形象;第叁,译本中对原本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屈原形象进行了缩略。霍克斯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通过对原文本的直译、减译、增译等方式,对屈原的形象进行了重新描述。霍译本中的形象与原形象出现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社会语境、翻译目的、词汇运用以及译者翻译策略等。本研究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后续研究中将对此进行补充和扩展。(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志红[10](2018)在《翻译批评的语境化研究——以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译作与原作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翻译批评并非一个纯理性活动,或多或少地掺杂了批评家的感性认识,文本意义也因此变得动态、多元。从翻译语境化切入,对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进行评介,从文本理解、翻译策略及译者风格层面研究霍克斯译本中的文化语境因素与译者主体性策略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霍克斯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在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在语言翻译中,由于翻译目的的不同,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也不应相同。从目的论出发,先分析了霍克斯翻译《红楼梦》的目的,而后基于他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在《红楼梦》中所使用的5种委婉语的翻译策略,即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移植法和省译法,进而讨论了目的论在委婉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霍克斯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龚漪璞.《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方言翻译策略分析[J].译苑新谭.2019

[2].黄颖.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以霍克斯译本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2019

[3].颜竞彦,顾雅琪.从“神似”翻译理论看《红楼梦》霍克斯译本[J].海外英语.2019

[4].顾春阳.浅析《红楼梦》章回体目录英译的不同特色——以杨氏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J].当代旅游.2019

[5].郭梅莹.浅析《红楼梦》中“黄”系词的类型及其翻译策略——以霍克斯译本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

[6].高洁.翻译暴力下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7].马欣茹.《红楼梦》中“言外之意”的等效翻译——以第二十八章霍克斯、杨宪益英译本对比为例[J].北方文学.2019

[8].刘福芹.《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诗歌翻译——以林黛玉叁首咏菊诗为例[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2019

[9].李亚芳.形象学视域下《离骚》霍克斯译本中屈原形象的构建研究[D].长江大学.2019

[10].王志红.翻译批评的语境化研究——以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霍克斯译本论文-龚漪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