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俞元春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俞元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小麦,间作,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俞元春[1](2019)在《枣树间作巷道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对冬小麦冠层光分布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调查了枣麦间作时冬小麦冠层光分布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株行距为3 m×4 m南北行向栽植的枣树(Ziziphus jujuba)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2016-2017年生长季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为基础,在不同调查时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冬小麦冠层PAR,并同步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等养分含量,分析冬小麦冠层PAR分布对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调查时期冬小麦冠层PAR均呈"n"型单峰曲线时空分布,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变化也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异质特征,其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K均表现出"中间低,两侧高"的变化规律,速效N和速效P则表现出"东侧高,西侧低、中间低,两边高"和"东侧低,西侧高、中间低,两边高"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在拔节期、成熟期、灌浆期和扬花期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5.04 g·kg~(-1)、58.98 mg·kg~(-1)、6.91 mg·kg~(-1)和164.86 mg·kg~(-1)。相关系分析显示,冬小麦冠层PAR与速效P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则与速效N、速效K分别呈极显着正相关和显着正相关。【结论】研究认为,枣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冠层PAR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主要表现为"中间高,两侧低"和"东侧高,西侧低"的分布特征。长期处于异质光环境中的冬小麦对土壤速效养分利用的差异累积使其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为提高间作系统产量,可在冬小麦拔节期增施有机肥,扬花期增施K肥,灌浆期增施P肥,成熟期增施N肥,且适当增加巷道西侧区域施肥量。光照充足时,速效P的亏缺是限制冬小麦生长的主要养分因子。枣麦共生期间适当增施P肥有利于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泽涛[2](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高寒草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对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兴海盆地子科滩为研究区、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学和地球化学理论相结合,以RS和GIS手段结合核素示踪方法,提取高寒草原区不同植被信息和土壤侵蚀信息,估算土壤侵蚀强度并测定七类土壤养分含量,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OM(有机质)含量为13.96-76.01 g.kg~(-1)、TN(全氮)含量为1.23-4.95g.kg~(-1)、EXT-N(碱解氮)含量为52.01-297.50 mg.kg~(-1)、EXT-P(速效磷)含量为1.38-11.85 mg.kg~(-1),TP(全磷)含量为0.82-1.82 g.kg~(-1),TK(全钾)含量为19.63-28.57 g.kg~(-1),EXT-K(速效钾)含量为76.11-248.80 mg.kg~(-1)。(2)高寒草甸覆盖有致密的植毡层,能有效的保护地表土壤养分不被侵蚀;而高寒草原植被无植毡层,容易受到风力、水力侵蚀进而造成地表土壤养分流失,因此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要高于高寒草原,具体体现在OM平均含量(高寒草甸45.58 g.kg~(-1)>高寒草原35.82 g.kg~(-1))、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2.97 g.kg~(-1)>高寒草原2.58 g.kg~(-1))、EX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51.29 g.kg~(-1)>高寒草原123.41 g.kg~(-1))、EXT-K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80.43 mg.kg~(-1)>高寒草原163.75 g.kg~(-1))、EXT-P平均含量(高寒草甸5.64 mg.kg~(-1)>高寒草原5.20 g.kg~(-1))。(3)研究区NDVI自西向东逐步递减,NDVI与OM、TN、EXT-N、EXT-K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EXT-P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地表植被盖度越高,OM、TN和EXT-N含量越容易积累在土壤表层,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4)研究区内叁种土壤侵蚀类型下TN、TP、TK和EXT-P含量无等级差异,水力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59.92%和39.18%,二级EXT-N占86.73%,二级EXT-K占91.73%;风力侵蚀区OM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9.53%,OM一级占42.44%。EXT-N一级、二级和叁级分别占21.44%、45.09%和33.58%。EXT-K二级占该区域的81.01%;冻融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5.75%和44.32%,EXT-N二级和叁级分别占67.24%和17.76%,二级EXT-K占93.09%。(5)研究区OM、TN、EXT-N、EXT-P土壤侵蚀强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伴随着土壤养分OM、TN、EXT-N和EXT-P流失。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得到的的研究结论可能为高寒草原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为高寒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建议。(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史惠兰,姚卫康,刘梦萍,庞文豪,张海兰[3](2017)在《高寒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青海省河南县选取8个高寒土壤样地,研究和分析高寒草地土壤质地差异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样地均为壤质沙土,随着土层加深,黏粒减少,沙粒增多;各样地土壤各层0~200μm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布基本一致,小粒径土粒集中在20~80μm;各样地除全磷含量较低外,其他养分含量丰富,各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表层土壤中,黏粒含量与C/N之间有显着正相关;中层土壤中,全磷含量与沙粒含量有极显着正相关,与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极显着负相关。土壤养分含量和0~200μm粒径的土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0~10 cm土层总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与0~20μm土粒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45~100μm土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总磷含量与20~45μm土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100~200μm土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0~5μm各粒径土粒含量分别呈显着正相关;有机碳含量与3层土壤0~1μm各粒径土粒含量分别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8期)

朱洪芬[4](2017)在《黄土高原太原盆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尺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原盆地位于黄土高原中东部,山西省的中心地带。盆地内地势低洼且平坦,适宜于农业种植。然而,在土壤贫瘠的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是制约农作物生长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尺度依赖性。因此,基于空间多尺度理论,科学而深入地分析黄土高原太原盆地区土壤养分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及对土壤养分含量的预测,是实现该区域内农业精确化管理、土壤田块的合理设计、合理施肥及各项生态重建措施的有力保障。本研究野外采集沿汾河垂向的叁条样带共383个土壤样点数据,并进行室内测定(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全盐和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等的测定)。同时,收集2006-2013年间太原盆地内12个县域的27,664个土壤养分历史数据。基于该历史数据,提取沿汾河流向的一条样带共128个土壤养分数据。本研究基于上述叁个数据集,运用传统统计学方法了解该区域内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及不同数据集间的差异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光谱预测;采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揭示沿汾河垂向的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相关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并进行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多尺度预测;采用小波变换分析沿汾河流向的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不同尺度和位置的变异性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在位置-尺度域的相关性;利用小波变换进行盆地区域内土壤养分变异性的位置-尺度域分析。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与全国土壤养分含量相比,太原盆地区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处于中等水平,而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与整个黄土高原区相比,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异性低于整个黄土高原区,全磷的变异性接近于黄土高原区,而全钾的变异性高于黄土高原区。太原盆地土壤属性变异性的顺序为,pH值<容重<全氮<壤粒<全钾<粘粒<全磷<有机质<速效钾<砂粒<速效氮<全盐<速效磷。本研究野外采集土壤数据与县域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历史数据相比较发现,土壤养分的均值略微变化,可反映两数据集时间尺度上的变化。(2)土壤养分光谱预测结果表明,在盆地区内当建模集和验证集相独立时,土壤有机质的建模和预测精度均随潜变量个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全氮的建模精度也随潜变量个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预测精度呈不稳定状态。同时,土壤养分的预测精度可通过其空间结构分析、位置-尺度域的方差变化进行评价,预测误差可通过空间结构变化、位置-尺度域的方差变化来体现。(3)利用MEMD分析沿汾河垂向土壤有机质与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发现,盆地上游主要特征尺度为1,011和1,725m,中游为982和8,573m,下游为960、6,753和11,806 m。整个盆地内,尺度约1km处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特征尺度,且盆地内沿汾河垂向的土壤有机质序列主要特征尺度沿汾河流向表现分散。同时,土壤有机质与影响因子在采样尺度和MEMD空间多尺度的相关性顺序为:盆地中游>下游>上游。另外,在3种景观样带上,光谱主份1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均显着。其次,盆地上游的容重、中游的砂粒和下游的地形湿度指数对其影响较明显,而在采样尺度上盆地下游二者的关系并不显着。因此,单一尺度分析不能够全面揭示土壤有机质与相关因子在所有空间尺度上的复杂关系,而MEMD法对有机质的预测精度要显着高于直接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4)利用MEMD分析沿汾河垂向土壤全氮与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发现,盆地上游主要特征尺度为970和2,637 m,中游为954、8,849和1,476 m,下游为1,003、8,438、8,719和2,810m。整个盆地内,尺度约1km处是土壤全氮的主要特征尺度,且盆地内沿汾河垂向的土壤全氮主要特征尺度沿汾河流向表现分散。同时,土壤全氮与影响因子在采样尺度和MEMD空间多尺度的相关性顺序为:盆地中游和下游>上游。在3种景观样带上,盆地上游的壤粒含量、盆地中游砂粒含量和盆地下游的光谱主份1对土壤全氮的影响比较明显。采用MEMD对土壤全氮的总体预测精度要明显高于直接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结果。因此,单一尺度分析不能够全面揭示土壤全氮与影响因子在所有空间尺度上的复杂关系。(5)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沿汾河流向位置-尺度域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发现,尺度0-4 km处存在方差值较大但面积较小的区域;4-8 km处土壤养分的空间方差相对较小;>8km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空间方差较大,且方差较大处区域比较集中。利用小波相干分析沿汾河流向土壤养分与地形因子在位置-尺度域的相关性发现,在尺度>8 km处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稳定;高程、坡度与全氮、速效钾存在全局负相关;地形湿度指数与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存在全局正相关;土壤养分受相关地形因子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有机质<速效磷<全氮<速效钾。(6)基于沿汾河垂向土壤养分数据和县域土壤养分历史数据,利用小波变换分析盆地域内土壤养分在位置-尺度域的空间变异性发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95%显着性方差区域比较集中;在尺度0.68-1.21 km处,有机质显着性方差面积最大;在尺度1.53-10.30km处,速效磷显着性方差面积最大;与全氮相比,有机质的显着性方差面积较大;与速效钾相比,速效磷的显着性方差面积较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在尺度7.28、10.91、4.33和4.33 km处95%显着性方差面积达最大,分别达到21.39、17.11、26.47 和 17.71%。(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崔旭辉,郝羽,邱扬[5](2016)在《黄土高原大南沟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陕西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6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是:有机质0.964%,全氮0.506g·kg-1,全磷0.609g·kg-1,碱解氮41.295mg·kg-1,速效磷2.009mg·kg-1,速效钾138.506mg·kg-1.各养分空间分布模型:全磷符合指数模型,速效磷和碱解氮符合球状模型,速效钾符合高斯模型,其变程由大到小依次是全磷(870m)、速效磷(724m)、速效钾(207m)、碱解氮(105m).各养分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总体表现为林地、果园、荒草地、退耕地、农地,坡下部高于坡上部.由于氮素易于淋溶损失,且受人工施肥影响严重,在分布上有连片特征;磷素受母质控制,存在状态稳定,所以空间变异较小;速效钾也易淋溶损失,且与植被类型有较强关系.研究为优化大南沟流域的土地利用模式,从根本上遏制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退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张涛[6](2015)在《基于GIS的江汉平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及土壤有机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重要的,土壤有机碳发生较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耕地土壤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以其有机碳库也发生着变化,因此,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以及固碳潜力的估算、空间分异分析以及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依据湖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利用江汉平原范围内3071个样点,建立土壤数据库,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江汉平原耕地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变化,并估算江汉平原耕层有机碳潜力,最后对耕层有机碳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江汉平原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 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性,变异系数高低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全氮>全磷>有机质>p H值。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速效磷,所以速效磷为高度变异。其他指标都属于中等变异。基于江汉平原土壤数据库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土壤p H大多处于中性,但江河湖泊分布较多的地区土壤明显偏碱性。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受土壤母质、地形因子以及施肥等因素的影响。(2)基于江汉平原土壤空间数据库,通过Arc GIS,计算得出江汉平原耕层土壤不同土类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低次序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有机碳密度分布规律一致。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明显大于旱地,而且有机碳所占比例与江汉平原水田和旱地所占面积比例相似。在统计的江汉平原16个县区研究对象中,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应城市和天门市,而有机碳储量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监利县和沙市区。(3)通过己经建立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固碳潜力模型估算江汉平原的固碳潜力,结果显示目前江汉平原耕层有机碳密度均值为3.33 kg/m2,达到饱和状态的有机碳密度即SOCP平均为8.18 kg/m2,土壤碳增长潜力为4.85 kg/m2。江汉平原的SOCP空间分异明显,西南地区略高于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公安县饱和状态有机碳密度最大,仙桃市最小,而碳密度增长潜力最大的为枝江市,这与水热等气候资源分布和土壤特性有着密切关系。江汉平原耕层土壤(0~20cm)的碳储量在耕地土壤有机碳处于饱和状态下的值为17519.07万吨,即可增加固碳10385.88万吨。(4)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管理这两个方面对江汉平原耕层有机碳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因子中对耕层有机碳有显着影响的是: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阳离子交换量(CEC),而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很差,且不稳定。成土母质及土壤物理性质对耕层有机碳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不同质地下耕层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粘壤土>粘土>壤土>砂土,不同土壤类型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壤,不同土壤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泥质岩类风化物<河湖沉积物<碳酸盐岩类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红砂岩类风化物<结晶岩类风化物。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也较大,例如轮作制度和灌溉水平:不同灌溉水平的耕层有机碳含量的均值分布规律表现为:充分满足>基本满足>无灌溉措施。不同轮作制度的耕层有机碳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柑橘<麦-玉<麦-稻<菜-稻<油-稻。(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庞利,屈兴乐,殷文杰,方江平,罗大庆[7](2015)在《拉萨河下游灌草交错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拉萨河下游半干旱区亚高山带灌草交错区为研究区域,分别对其南、北坡的灌丛、灌草和草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在6.6~8.5,总体呈中性偏弱碱性,适宜中性和弱碱性植物生长,南、北坡灌丛及南坡草地的土壤p H值与土层深度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15~43.74 g/kg,南坡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草>灌丛>草地;南、北坡灌丛和草地及北坡灌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均呈显着负相关,且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全氮含量在0.72~2.15 g/kg,南坡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丛>灌草>草地;南、北坡灌丛及南坡灌草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显着负相关,且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南、北坡草地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层深度无显着相关性。土壤全磷含量在0.22~0.54 g/kg,南坡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丛>草地>灌草;南坡灌草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层深度无显着相关性,而北坡则呈显着正相关,且南、北坡灌草全磷含量与土层深度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土壤全钾含量在2.70~4.59 g/kg,南坡全钾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草>草地>灌丛,且南、北坡灌丛、灌草和草地的土壤全钾含量与土层深度均无显着相关性,南、北坡灌丛土壤全钾含量与土层深度的关系都可用二次函数拟合。总体上,南、北坡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南坡灌丛和灌草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都低于北坡;对于草地,除南坡土壤全磷含量低于北坡外,其余养分含量均为南坡高于北坡。(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汤洁,林晓晟,侯克怡,李忠和[8](2014)在《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辽河上游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对辽河吉林省段土壤总氮、总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总氮、总磷含量范围分别为0.33~3.21g/kg,0.18~0.78g/kg,变异系数分别为58.08%和41.5%,均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总氮、总磷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空间预测模型以各向异性模型最佳.经Kriging插值分析,总氮、总磷含量为林地>旱田>水田>草地,呈纵向阶梯式变化趋势.土壤总氮密度变化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而总磷密度变化受农业活动的影响较大.区内总氮、总磷总储量分别为3 874.686t,1 136.49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氮、总磷储量均表现为旱田>林地>水田>草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宁静,关志新,卫丹,张树文,杭艳红[9](2014)在《农林交错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土壤肥力化学实测分析手段及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农林交错区特殊区位条件下耕地及林地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特征,判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及特征,为土地管理及决策者提供相应参考。通过对穆陵市林地和农地各80个采样点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样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进行化学实测,对其在高程梯度和坡度梯度分异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球状模型进行克吕格模型构建进行空间推演。结果表明,在坡度梯度上,除有效磷以外,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在12°和25°附近均出现高值;在高程梯度上表现在中等海拔400~500 m上出现高值高度较高和较低海拔高度上土壤肥力值有所降低;克吕格差值模型进一步说明林地的土壤肥力在区位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均高于耕地的土壤肥力,并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性。农林交错区的坡地耕作导致土壤化学特征及基本土壤肥力水平下降。(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邓欧平,周稀,黄萍萍,邓良基[10](2013)在《川中紫色丘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相关关系对于养分管理和精准农业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方法,研究川中紫色丘陵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性,探讨坡位、坡度、坡向和坡形4个地形因子及其不同组合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养分均呈现中等变异;②土壤养分因子与高程、坡度、坡形呈负相关;与坡向、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呈正相关;③4个地形因子中,坡位、坡度及坡向对土壤养分分布具有强烈影响。坡位-坡度组合下,土壤养分分异与在坡位和坡度单个因子作用下趋于一致,但差异不显着。坡位-坡向组合下,土壤养分分异主要与坡向相关。坡度-坡向组合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随坡向变异明显,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则随坡度变异明显;④Kriging插值显示,有机质在中部丘顶部位含量最低,随坡位下降含量呈环状升高;碱解氮主要分布于区域西北部;速效磷在空间分布上沿西北-东南方向呈现一条高含量带;而速效钾则主要分布于区域西南部,以中部叁处丘顶含量最低,呈环状逐步向外增高。(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对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兴海盆地子科滩为研究区、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学和地球化学理论相结合,以RS和GIS手段结合核素示踪方法,提取高寒草原区不同植被信息和土壤侵蚀信息,估算土壤侵蚀强度并测定七类土壤养分含量,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OM(有机质)含量为13.96-76.01 g.kg~(-1)、TN(全氮)含量为1.23-4.95g.kg~(-1)、EXT-N(碱解氮)含量为52.01-297.50 mg.kg~(-1)、EXT-P(速效磷)含量为1.38-11.85 mg.kg~(-1),TP(全磷)含量为0.82-1.82 g.kg~(-1),TK(全钾)含量为19.63-28.57 g.kg~(-1),EXT-K(速效钾)含量为76.11-248.80 mg.kg~(-1)。(2)高寒草甸覆盖有致密的植毡层,能有效的保护地表土壤养分不被侵蚀;而高寒草原植被无植毡层,容易受到风力、水力侵蚀进而造成地表土壤养分流失,因此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要高于高寒草原,具体体现在OM平均含量(高寒草甸45.58 g.kg~(-1)>高寒草原35.82 g.kg~(-1))、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2.97 g.kg~(-1)>高寒草原2.58 g.kg~(-1))、EXT-N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51.29 g.kg~(-1)>高寒草原123.41 g.kg~(-1))、EXT-K平均含量(高寒草甸180.43 mg.kg~(-1)>高寒草原163.75 g.kg~(-1))、EXT-P平均含量(高寒草甸5.64 mg.kg~(-1)>高寒草原5.20 g.kg~(-1))。(3)研究区NDVI自西向东逐步递减,NDVI与OM、TN、EXT-N、EXT-K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EXT-P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地表植被盖度越高,OM、TN和EXT-N含量越容易积累在土壤表层,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4)研究区内叁种土壤侵蚀类型下TN、TP、TK和EXT-P含量无等级差异,水力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59.92%和39.18%,二级EXT-N占86.73%,二级EXT-K占91.73%;风力侵蚀区OM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9.53%,OM一级占42.44%。EXT-N一级、二级和叁级分别占21.44%、45.09%和33.58%。EXT-K二级占该区域的81.01%;冻融侵蚀区OM一级和二级含量分布区域占该区面积的45.75%和44.32%,EXT-N二级和叁级分别占67.24%和17.76%,二级EXT-K占93.09%。(5)研究区OM、TN、EXT-N、EXT-P土壤侵蚀强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伴随着土壤养分OM、TN、EXT-N和EXT-P流失。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得到的的研究结论可能为高寒草原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为高寒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参考文献

[1].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俞元春.枣树间作巷道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对冬小麦冠层光分布的响应[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陈泽涛.基于多源数据的高寒草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D].青海师范大学.2019

[3].史惠兰,姚卫康,刘梦萍,庞文豪,张海兰.高寒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朱洪芬.黄土高原太原盆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尺度效应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

[5].崔旭辉,郝羽,邱扬.黄土高原大南沟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张涛.基于GIS的江汉平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及土壤有机碳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7].庞利,屈兴乐,殷文杰,方江平,罗大庆.拉萨河下游灌草交错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J].河南农业科学.2015

[8].汤洁,林晓晟,侯克怡,李忠和.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辽河上游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宁静,关志新,卫丹,张树文,杭艳红.农林交错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

[10].邓欧平,周稀,黄萍萍,邓良基.川中紫色丘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研究[J].资源科学.2013

标签:;  ;  ;  ;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论文-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俞元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