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用于在楼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布时进行保温,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分别固定在楼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为截面为H型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中间的横龙骨和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竖龙骨,竖龙骨垂直于楼板设置且一端与楼板固定,所述框架结构与楼板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设置加热管对加固区域进行加热,达到要求的施工温度,设置保温框并在外侧填充保温材料,降低热量流失,节能降耗,使用轻质铝合金作为框架,强度高,结构稳定,可重复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用于在楼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布时进行保温,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分别固定在楼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为截面为H型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中间的横龙骨(1)和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竖龙骨(2),所述竖龙骨(2)垂直于楼板设置且一端与楼板固定,所述框架结构与楼板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设有加热管(3),所述加热管(3)的轴向与横龙骨(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沿横龙骨(1)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4)。
设计方案
1.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用于在楼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布时进行保温,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分别固定在楼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为截面为H型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中间的横龙骨(1)和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竖龙骨(2),所述竖龙骨(2)垂直于楼板设置且一端与楼板固定,所述框架结构与楼板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设有加热管(3),所述加热管(3)的轴向与横龙骨(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沿横龙骨(1)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龙骨(1)上表面设有T型筋板(11),所述T型筋板(11)设置在横龙骨(1)中部;所述竖龙骨(2)上下两端的外侧设有筋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端面设有封闭板(5),所述保温材料(4)填充在封闭板(5)与框架结构形成的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2)上靠近楼板的筋板(21)上设有角码(22),所述角码(22)纵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的尺寸相同,所述上保温框的宽度等于碳纤维布的宽度与两倍楼板厚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管(3)通过卡扣固定在横龙骨(1)的下方,且与楼板和横龙骨(1)均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龙骨(1)和竖龙骨(2)均为高强度轻质铝合金材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布施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楼板的正弯矩区使用高性能碳纤维布做一层受拉应力的板带,使得板带与混凝土楼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增大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楼板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使用碳纤维布对楼板进行加固时,由于碳纤维布是通过环氧类树脂胶进行粘结的,在低温情况下,环氧类树脂胶硬化太慢,甚至造成粘结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拖延施工工期,延误工程进度,并且粘结强度不足时,会造成分层现象,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对质量控制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环氧类树脂胶粘结强度达标,需要在铺设碳纤维布的位置加热形成一定的恒温区域,确保施工过程中作业面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要解决低温环境下碳纤维布的铺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用于在楼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布时进行保温,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分别固定在楼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为截面为H型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中间的横龙骨和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竖龙骨,所述竖龙骨垂直于楼板设置且一端与楼板固定,所述框架结构与楼板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轴向与横龙骨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沿横龙骨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上表面设有T型筋板,所述T型筋板设置在横龙骨中部;所述竖龙骨上下两端的外侧设有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端面设有封闭板,所述保温材料填充在封闭板与框架结构形成的空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竖龙骨上靠近楼板的筋板上设有角码,所述角码纵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的尺寸相同,所述上保温框的宽度等于碳纤维布的宽度与两倍楼板厚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通过卡扣固定在横龙骨的下方,且与楼板和横龙骨均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和竖龙骨均为高强度轻质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设置加热管对加固区域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温度,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设置保温框并在外侧填充保温材料,用于保温,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热量散失,节能降耗;
使用轻质铝合金作为框架,结构稳定,自重轻,强度高,利于固定,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并且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保温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龙骨,11-T型筋板,2-竖龙骨,21-筋板,22-角码,3-加热管,4-保温材料,5-封闭板,6-第一保护层,7-碳纤维布层,8-第二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所示,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用于在楼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布时进行保温,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分别固定在楼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为截面为H型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中间的横龙骨1和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竖龙骨2,竖龙骨2垂直于楼板设置且一端与楼板固定,所述框架结构与楼板围合而成的腔体内设有加热管3,所述加热管3的轴向与横龙骨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沿横龙骨1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管对施工区域进行加热,并在施工区域外侧形成保温环境,来创造一个符合碳纤维布施工的环境,碳纤维布施工完成后,通过保温框的保温效果,进行养护,实现低温情况下施工,保证工期。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1上表面设有T型筋板11,所述T型筋板11设置在横龙骨1中部;所述竖龙骨2上下两端的外侧设有筋板21。
设置T型筋板11和筋板21来对保温材料4进行固定,并加强保温框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1、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端面设有封闭板5,所述保温材料4填充在封闭板5与框架结构形成的空腔中。
设置封闭板5进一步固定保温材料4,避免保温材料4破损,影响其保温效果。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竖龙骨2上靠近楼板的筋板21上设有角码22,所述角码22纵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的尺寸相同,所述上保温框的宽度等于碳纤维布的宽度与两倍楼板厚度之和。
对楼板加固区域进行放线,加热保温区域应该根据楼板厚度和环境温度与施工温度的温差进行调整,在加固区域的尺寸上,至少需要增加一个楼板的厚度,优选的,增加两倍楼板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3通过卡扣固定在横龙骨1的下方,且与楼板和横龙骨1均不接触。加热管3的加热功率根据楼板厚度、实际环境与施工温度的温差、楼板的抗变形强度综合进行确定;加热管3与楼板距离适中,保证加热效果,并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楼板裂缝。
进一步的,所述横龙骨1和竖龙骨2均为高强度轻质铝合金材质。
一种低温下混凝土楼板碳纤维布施工用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找平处理:清理碳纤维布加固区域的楼板表面杂物,并涂抹聚合物砂浆找平,形成第一保护层;
S2,安装上保温框:使用螺栓将上保温框固定在楼板上表面,上保温框的中心线与纤维层的中心线重合;
S3,调节温度:控制上保温框的加热管发热,使楼板施工区域温度提升并保持在25±2℃;
S4,铺设纤维层:在第一保护层上涂刷环氧类树脂胶,粘贴碳纤维布,再次涂刷环氧类树脂胶,形成碳纤维布层;
S5,铺设加固:碳纤维布上的环氧类树脂胶凝固后,涂抹补偿收缩聚合物砂浆进行防护,形成第二保护层;
S6,安装下保温框:使用螺栓将下保温框固定在楼板下表面,安装位置与上保温框对齐;
S7,恒温养护:下保温框安装完毕后,控制下保温框的加热管发热,保持保温区域内温度恒定在20±2℃,并养护7天;
S8,模板拆除:养护结束后,观察检测第二保护层的强度,符合要求后拆除上保温框和下保温框。
进一步的,步骤S5中,涂抹的聚合物砂浆厚度为15±3mm。
进一步的,步骤S7中,根据加热管中的温度计读数,缓慢且持续动态调整加热管的温度,直至恒定,并每隔三小时观察温度计读数;温度超出标准值时,及时调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727.0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57431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04G 23/02
专利分类号:E04G23/0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40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定泗路237号都市绿洲407室
发明人:岑丽丽;袁啸天;刘立平;刘洋;杨思忠;张仲林
第一发明人:岑丽丽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灵灵
代理机构:110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