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包括有桌面组件、支撑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桌面组件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的侧端;所述桌面组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两侧均为矩形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置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弧面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得学生积极向教师进行互动,便于老师对多个学生进行兼顾教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且课桌的安装便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桌面组件、支撑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桌面组件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的侧端;所述桌面组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两侧均为矩形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置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弧面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弧形杆、直杆和桌腿,若干个所述直杆固接所述弧形杆,所述直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杆的径向相同,所述直杆固接在所述桌面组件下端,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桌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桌腿通过螺纹杆固接在直杆底端。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桌面组件、支撑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桌面组件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的侧端;
所述桌面组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两侧均为矩形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置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弧面处;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弧形杆、直杆和桌腿,若干个所述直杆固接所述弧形杆,所述直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杆的径向相同,所述直杆固接在所述桌面组件下端,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桌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桌腿通过螺纹杆固接在直杆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有弧形板、信息牌、短杆和圆盘,所述弧形板开设有用于信息牌滑动的滑槽,所述信息牌与滑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弧形板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信息牌的开口,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设置有用于短杆滑动的间隙槽,所述短杆的底端与所述信息牌固接,所述短杆的顶端固接圆盘,所述圆盘位于所述桌面组件上方,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槽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的两个矩形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面板的矩形面和第三面板的矩形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与所述凸起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为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的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桌面组件上,所述信号灯设置在所述弧形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底端拐角处分别设置有桌腿,所述桌腿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储物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圆倒角。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
背景技术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微课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实验体系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现有的学生使用的传统课桌,学生们与教师的距离较远,教师不便同时兼顾到多个学生,且传统的课桌安装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使得学生积极向教师进行互动,便于老师对多个学生进行兼顾教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且课桌的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包括有桌面组件、支撑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桌面组件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的侧端;
所述桌面组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两侧均为矩形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置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弧面处;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弧形杆、直杆和桌腿,若干个所述直杆固接所述弧形杆,所述直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杆的径向相同,所述直杆固接在所述桌面组件下端,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桌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桌腿通过螺纹杆固接在直杆底端。
进一步,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有弧形板、信息牌、短杆和圆盘,所述弧形板开设有用于信息牌滑动的滑槽,所述信息牌与滑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弧形板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信息牌的开口,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设置有用于短杆滑动的间隙槽,所述短杆的底端与所述信息牌固接,所述短杆的顶端固接圆盘,所述圆盘位于所述桌面组件上方,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槽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面板的两个矩形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面板的矩形面和第三面板的矩形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与所述凸起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显示组件为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的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桌面组件上,所述信号灯设置在所述弧形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底端拐角处分别设置有桌腿,所述桌腿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储物盒。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圆倒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桌面组件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的侧端;所述桌面组件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两侧均为矩形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和外弧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设置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内弧面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弧面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方便,通过显示组件可使得学生积极向教师进行互动,同时桌面组件设置为内弧面,便于老师对多个学生进行兼顾教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便于老师进行微课内容的视频教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去除储物盒和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课教学的课桌,包括有桌面组件1、支撑组件2和显示组件3,所述桌面组件3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2,所述显示组件3设置在所述桌面组件1的侧端;所述显示组件3包括有弧形板301、信息牌302、短杆303和圆盘304,所述弧形板301开设有用于信息牌302滑动的滑槽,所述信息牌302与滑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内弧面4开设有用于安装弧形板301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信息牌302的开口,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上板面设置有用于短杆303滑动的间隙槽7,所述短杆303的底端与所述信息牌302固接,所述短杆303的顶端固接圆盘304,所述圆盘304位于所述桌面组件1上方,所述圆盘304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槽7的宽度。显示组件用于向教师进行反馈相应的信息,结合微课教学的学习模式,用于回复老师的提问,例如在讲解一复杂的知识点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需要重新复述、再进一步扩展的时,学生可以通过滑动信息牌,信息牌上可以是明显的颜色,或是文字,通过将简单的颜色展示或文字滑向开口出,表明自身的需求时,教师再做出判断,选择是否进行复述,为微课教学提供便捷的信息传达方式。
所述桌面组件1包括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两侧均为矩形面4,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相对侧均设置内弧面5和外弧面6,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三面板103之间设置第二面板102,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上板面共面,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内弧面5依次连接且共圆心,所述显示组件3设置在所述内弧面5处;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内弧面5为教师授课的一侧,其外弧面6为学生使用的一侧,内弧面5与外弧面6的弧形相对,内弧面5便于教师与多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外弧面6便于学生使用课桌,符合学生使用课桌的习惯,外弧面6在连接处设置倒角,避免尖锐的拐角,且更加美观。所述第二面板102的两个矩形面4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面板101的矩形面4和第三面板103的矩形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滑块7配合的滑槽8,所述滑槽8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与所述凸起间隙配合。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安装在第二面板的两侧,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直槽与凸起的配合,可实现对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简易的拼装,便于支撑组件对其进行快捷的固定。且设置内弧面,使得学生与教师近距离接触,可以进行相应的互动。设置外弧面6,符合学生的用桌习惯。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有弧形杆201、直杆202和桌腿203,若干个所述直杆202固接所述弧形杆201,所述直杆20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杆201的径向相同,所述直杆固接在所述桌面组件下端,所述直杆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桌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桌腿通过螺纹杆固接在直杆底端。桌腿通过螺纹杆固接在支杆上,安装拆卸灵活。
所述显示组件3为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的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桌面组件上,所述信号灯设置在所述弧形面上。本实施例中,信号灯为一般的灯,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信号灯的开关,以此向教师传达信息。
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底端拐角处分别设置有桌腿,所述桌腿203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使得桌面下方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空间。
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下端均设置有储物盒9,储物盒分别焊接在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下方,用于放置学生用品。
所述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的拐角处设置有圆倒角。避免尖锐,增添美观。
微课教学的课桌安装,通过滑槽8和滑块7的配合,使得第一面板101、第二面板102和第三面板103组装,其上板面共面,再通过弧形杆201和直杆202组合,固接在桌面组件1的下方,具体的,在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的连接处,增加槽型垫片,槽型垫片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接在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处,第二面板102与第三面板103的连接处同样使用槽型垫片进行固接,相应的安装桌腿203,焊接储物盒9;
显示组件3使用信号灯时,则将信号灯放置内弧面处,连接电源,通过控制开关闭合或关闭电路;显示组件3使用为信息牌302时,将带有信息牌302的弧形板201安装在弧形通道中,通过移动信息牌302,使得展示信息牌302上的内容,完成互动,更加便捷,积极帮助学生向教师请求教学内容的复述和讲解,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使用本课桌,可增加与教师之间的熟悉度,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进行踊跃的表达自己。同时在微课教学中,教学视频也是课堂的一部分,学生使用本课桌时,相应的,同学们也可以更近距离的观看教学视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1287.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29020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47B 41/00
专利分类号:A47B41/00;A47B41/02;A47B13/02;A47B97/00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巢湖学院
第一申请人:巢湖学院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
发明人:唐瑞华;丁亚伟;丁为民;张新妹;倪想
第一发明人:唐瑞华
当前权利人:巢湖学院
代理人:黄景燕
代理机构:34147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第二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