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权价值观,就业权,受教育权,隐私权
人权价值观论文文献综述
杜卫,岑国桢[1](2005)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权价值观——心理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探究我国青少年在人权问题上的价值观状况。方法:个别访谈法,材料在人权问题公众观的调研基础上遴选出更为人们关注的“就业权”、“受教育权”、“隐私权”叁项作为人权价值观的研究内容,编撰相应的情境故事,每一故事之后均设置了是否认同的判断反应,分别属于个体水平的、习俗水平的、原则水平的叁种理由。相应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分享的反应,要求被试逐一作出选择反应。被试:安徽、山东两地在校的高二、大一、大叁年级的学生,共156名,叁组被试平均年龄分别为15.5岁、18.7岁、20.4岁。逐一访进行的谈由研究者承担,在每一情境故事后让被(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01)
杜卫[2](2005)在《青少年人权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权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道义和法律准则范围内,已经和应当享有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人权价值观是指认识到人权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做出维护人权的行为,并为之内心感到高兴。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青少年学生在人权价值观上的公众观,包括对人权价值观念、人权价值观者特征和人权价值观影响因素的看法;第二部分研究青少年在就业、隐私、受教育叁个重要人权价值观上的心理反应倾向和特点。第一部分,研究者先用开放式问卷做预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正式调查问卷,以650 名14到24 岁的学生为被试,调查他们对人权观念、对人权价值观者特征和影响人权价值观因素的看法。让被试对各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反应,对被试反应作因素分析后,发现青少年对人权观念的看法有十个因子:社会公正、社会交际、言论自由、弱势群体及司法、社会政治、人的尊严、恋爱婚姻、社会抚养、”新潮”观念和个人财产。青少年对人权价值观者特征的看法有八个因子:内在性格品质、政治倾向品质、心理健康品质、外向性格品质、为人处事品质、法律意识品质、自我意识品质和知识素养品质。青少年对影响人权价值观形成因素的看法有八个因子:社会影响因素、学校及成长环境因素、文化及知识因素、个人价值追求因素、家庭及传统影响因素、物质及权力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和自我性格因素。上述调查结果发现主要在年级和性别上有显着差异。第二部分,研究者使用编撰的叁个情境故事,分别反应了叁个重要的人权,即:就业权、隐私权和受教育权,调查青少年在这叁个人权上的心理反应及他们所处的道德发展水平。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都意识到了这叁个重要的人权,且他们大部分处于习俗水平。研究发现,在就业权上,不同年级的被试的情感体验有显着差异,处于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被试在情感体验也有显着差异。但不同年级的被试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被试间在行为倾向上没有显着差异。在隐私权和受教育权上,不同年级、性别和道德发展水平间的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还发现,社会压力明显影响到被试在人权上的认知反应、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8)
人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权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道义和法律准则范围内,已经和应当享有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人权价值观是指认识到人权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做出维护人权的行为,并为之内心感到高兴。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青少年学生在人权价值观上的公众观,包括对人权价值观念、人权价值观者特征和人权价值观影响因素的看法;第二部分研究青少年在就业、隐私、受教育叁个重要人权价值观上的心理反应倾向和特点。第一部分,研究者先用开放式问卷做预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正式调查问卷,以650 名14到24 岁的学生为被试,调查他们对人权观念、对人权价值观者特征和影响人权价值观因素的看法。让被试对各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反应,对被试反应作因素分析后,发现青少年对人权观念的看法有十个因子:社会公正、社会交际、言论自由、弱势群体及司法、社会政治、人的尊严、恋爱婚姻、社会抚养、”新潮”观念和个人财产。青少年对人权价值观者特征的看法有八个因子:内在性格品质、政治倾向品质、心理健康品质、外向性格品质、为人处事品质、法律意识品质、自我意识品质和知识素养品质。青少年对影响人权价值观形成因素的看法有八个因子:社会影响因素、学校及成长环境因素、文化及知识因素、个人价值追求因素、家庭及传统影响因素、物质及权力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和自我性格因素。上述调查结果发现主要在年级和性别上有显着差异。第二部分,研究者使用编撰的叁个情境故事,分别反应了叁个重要的人权,即:就业权、隐私权和受教育权,调查青少年在这叁个人权上的心理反应及他们所处的道德发展水平。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都意识到了这叁个重要的人权,且他们大部分处于习俗水平。研究发现,在就业权上,不同年级的被试的情感体验有显着差异,处于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被试在情感体验也有显着差异。但不同年级的被试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被试间在行为倾向上没有显着差异。在隐私权和受教育权上,不同年级、性别和道德发展水平间的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还发现,社会压力明显影响到被试在人权上的认知反应、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权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杜卫,岑国桢.青少年学生的人权价值观——心理学的研究[C].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2].杜卫.青少年人权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