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坡带论文-赵珊,刘华,蒋有录,王永诗,郝雪峰

缓坡带论文-赵珊,刘华,蒋有录,王永诗,郝雪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缓坡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构造样式,成藏模式,油气分布,缓坡带

缓坡带论文文献综述

赵珊,刘华,蒋有录,王永诗,郝雪峰[1](2019)在《渤海湾盆地缓坡带类型及其油气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油气盆地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分布样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基于构造分区影响下的缓坡带基底产状,将缓坡带划分为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3种类型。研究表明,简单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弱,基底形态呈单斜式,倾角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气富集层系单一,以早期成藏为主,具有典型的"一字型"油气分布特征;过渡型缓坡带构造活动较强,基底呈双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存在少量地层油气藏,富集层系跨度较大,油气借助于断层和砂体配置运移,具有"阶梯型"油气分布特征;复杂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强,基底形态呈叁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为主,且地层油气藏数量相对较多,油气富集层位跨度大,具有"梳齿型"油气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牛成民,陈磊,杨波,张丙亮,王思权[2](2018)在《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垦利16-A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垦利16-A构造位于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成藏特征复杂。为了解决该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和复杂性,首先系统分析断裂体系和圈闭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其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垦利16-A构造经历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早期断陷、沙叁段沉积期的强烈断陷、沙一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断—坳转换及新近纪—第四纪坳陷、新构造运动四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时期不均衡沉降导致东、中、西叁块差异演化,发育走滑、伸展两类断裂体系,古近系分布及残留厚度差异明显。构造差异演化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特征,主要表现在生烃中心发育与迁移、构造圈闭形成与类型、沉积类型与储层展布、油气成藏模式等方面。(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8年05期)

陈容涛,牛成民,王清斌,杨波,王飞龙[3](2018)在《黄河口凹陷南部缓坡带馆陶组河流相层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口凹陷馆陶组主要为辫状河沉积,泥岩盖层缺乏,勘探未予重视。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黄河口凹陷南部斜坡带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两种沉积体系。利用河流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建立了研究区馆陶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了2个叁级层序(SQG2和SQG1),每个叁级层序都包含一个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和一个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区馆陶组沉积层序演化特征,在SQG2层序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发育期,研究区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多期复合的辫状河道砂体,在SQG2层序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发育期,研究区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孤立的点砂坝砂体和高比例的泛滥平原泥。SQG1层序演化特征与馆陶组下段类似,由于SQG1层序发育时期,可容纳空间处于较高水平,因此SQG1段砂体的粒度和砂岩百分含量比馆陶组下段整体偏小。黄河口凹陷南部缓坡带馆陶组的两套曲流河沉积可以作为良好的盖层,为油气聚集创造条件。在本次研究的指导下,研究区相继获得了一定的油气发现。(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辛也,刘惠民,马立驰,田雯,孙超[4](2018)在《沾化凹陷孤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勘探形势,需要储层精细展布研究,因此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孤北洼陷沙四下亚段进行沉积相及储层的精细研究。但由于钻遇沙四下层位的井较少,因此研究的精度较粗,对沉积相和储层展布特征不明确,给勘探部署带来极大困难。此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孤北洼陷沙四下30余口钻井岩心、测井、录井资料的观察与描述,并结合区带构造演化、地层展布、储盖组合、运移路径等成藏要素,探讨分析了孤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展布,建立了沉积发育模式,明确了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其中,沉积体系展布与断裂的有效匹配是成藏关键。具体成果如下:(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孙其琛,杨俊生[5](2018)在《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复杂沉积体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渤南洼陷罗家垦西地区沙四段复杂沉积体研究,对沉积盆地中叁角洲、滩坝、盐湖复杂沉积体系地貌演化与各岩相成岩特征进行分析。以沙四上亚段的复杂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依靠罗家油田开发资料,通过研究此时期盆地内发育各岩性物性特征、岩相特征、沉积相演化规律和盆地内各岩相成岩特征来分析各类型沉积体特征。通过对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内的隆-坳格局、古隆起-古斜坡地貌、同沉积构造活动形成的构造古地貌等,研究此地区复杂沉积体系发育对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和沉积分布的特点来恢复古地貌。通过各相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岩心井观察,并结合岩心录井、岩屑录井资料总结出研究区内存在岩相类型,并根据各岩性物性资料、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研究,分析研究区各岩相特征,归纳各沉积相带岩性、物性、成岩特征,总结研究区内复杂沉积体系各沉积相带关系。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断陷湖盆构造复杂,湖盆的分割性较强,其沉积以近源堆积为主,砂体类型多,岩相变化快。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上亚段时期经历低位域-湖侵域-高位域,通过岩心观察、综合岩相描述、测井相分析,建立区域性沉积相对比剖面,从横向和纵向上分析沉相变化,确定此时期主要发育扇叁角洲相、滩坝相(砂岩滩坝、碳酸盐岩滩坝)、盐湖相复杂沉积体系。探讨此时期沉积特点,通过砂体、岩相分布特征确定沉积相分布规律研究古地貌演化。根据开发资料与岩性薄片研究认为沙四上亚段物源方向南部陈家庄凸起、东部孤岛凸起。并通过研究认为,各物源区影响不同沉积相带岩性成分具有差异、物性特征不同。总结出东部、西部滩坝相、北部盐湖相及南部扇叁角洲相成岩特征,不同类型沉积相带所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不一、强度不同,并讨论各沉积相带在盆地内展布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路言秋,陈丽华,李伟忠[6](2018)在《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发育模式及油藏开发对策——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发育于滨浅湖缓坡带。为改善开发效果,对沙一段的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一段碳酸盐岩垂向岩性组合具有单层生物灰岩+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灰岩四种类型;沙一段碳酸盐岩成因类型为围绕火山活动区发育的、呈环带状展布的生物滩,生物灰岩发育在外侧,灰岩位于内侧;受水深影响,沙一段碳酸盐岩仅在局部区域发育。针对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油藏油稠、非均质性强、油井出砂堵塞近井地带造成供液不足等问题,试验了压裂防砂后热采的开发方式,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赵贤正,蒲秀刚,王家豪,周立宏,金凤鸣[7](2017)在《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断陷盆地缓坡区的控砂控藏机制,以高品质的800km~2叁维地震和91口钻井资料为基础,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受控于断块掀斜和差异沉降作用,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南侧在古近纪表现为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该带层序界面标志清晰,包括削截、顶超和上超等反射终止类型,由此将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11个叁级层序。叁级层序的结构样式类似于具陆架坡折的被动大陆边缘,其低位体系域和湖扩体系域普遍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性圈闭。其中,沙河街组叁段—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研究区断陷作用强烈,挠曲坡折带的坡度较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大型低位扇;随后,拗陷作用增强,挠曲坡折带的坡度逐渐减小,至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以低位叁角洲沉积为主。湖扩体系域的岩性圈闭发育在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和碎屑岩滩坝。研究区挠曲坡折带明显控制了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分布,成为缓坡带油气勘探的有利场所。通过勘探实践,新增叁级储量近4×10~8t,探井成功率达80%,展示了挠曲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周夏婉,孙淑艳[8](2017)在《东营缓坡带早始新世构造样式及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缓坡带早始新世发育两类构造样式,即伸展和走滑构造样式,其中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在剖面上,断层组合有花状、阶梯状、堑垒式、"Y"字形、多级"Y"字形;在平面上,断裂组合有平行式、雁列式、梳式、斜交式和马尾式。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导致了圈闭的多类型,同时也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陈丽华[9](2017)在《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分布及开发——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point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可分为灰岩和生物灰岩,在对全区单井碳酸盐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落实了沙一段碳酸盐岩垂向岩性组合具有4种类型:单层生物灰岩+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灰岩,分析其成因及分布,确定了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具有围绕火成岩区呈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Z1期)

葛家旺,朱筱敏,黎明,陈锋,朱定伟[10](2017)在《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钻测井和叁维地震资料,对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文昌组层序地层格架、坡折带类型及层序样式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古近系文昌组自下向上可划分为5个叁级层序,代表了一个由弱到强再变弱的完整裂陷旋回.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文昌组层序构成样式划分为3类6种:斜坡型(平缓斜坡型和翘倾斜坡型)、挠曲型(先存潜山挠曲型和沉积地形挠曲型)和断阶型(二级断阶型和多级断阶型),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地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断陷时期,断裂活动弱,陆丰凹陷缓坡带总体表现为平缓的斜坡地貌特征,坡度约0.8°~2.0°;断陷强烈期,岩浆作用活跃,同沉积断层差异性活动,形成二级和多级断裂型以及岩浆底辟改造斜坡型坡折带,在深湖背景下发育众多低位砂及高位滑塌砂体,地震反射以丘形为特征,钻测井显示厚层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弱断陷期,受控于断层活动减弱以及前期的岩浆底辟活动的影响,整体在缓坡带发育差异明显的多种层序样式,缓坡带北段发育先存潜山型挠曲坡折带(坡度约3.8°~6.0°),控制发育厚层S型地震前积的低位扇体,是研究区有利的勘探目标;断陷衰弱期,断裂活动近乎停止,大部分同沉积断层停止活动并转化为地形挠曲坡折带,辫状河叁角洲推进距离远,整体为一套富砂沉积,可见红色泥岩夹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缓坡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垦利16-A构造位于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成藏特征复杂。为了解决该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和复杂性,首先系统分析断裂体系和圈闭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其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垦利16-A构造经历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早期断陷、沙叁段沉积期的强烈断陷、沙一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断—坳转换及新近纪—第四纪坳陷、新构造运动四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时期不均衡沉降导致东、中、西叁块差异演化,发育走滑、伸展两类断裂体系,古近系分布及残留厚度差异明显。构造差异演化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特征,主要表现在生烃中心发育与迁移、构造圈闭形成与类型、沉积类型与储层展布、油气成藏模式等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坡带论文参考文献

[1].赵珊,刘华,蒋有录,王永诗,郝雪峰.渤海湾盆地缓坡带类型及其油气分布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2].牛成民,陈磊,杨波,张丙亮,王思权.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垦利16-A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

[3].陈容涛,牛成民,王清斌,杨波,王飞龙.黄河口凹陷南部缓坡带馆陶组河流相层序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8

[4].辛也,刘惠民,马立驰,田雯,孙超.沾化凹陷孤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孙其琛,杨俊生.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复杂沉积体系特征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路言秋,陈丽华,李伟忠.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发育模式及油藏开发对策——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

[7].赵贤正,蒲秀刚,王家豪,周立宏,金凤鸣.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石油学报.2017

[8].周夏婉,孙淑艳.东营缓坡带早始新世构造样式及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7

[9].陈丽华.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分布及开发——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7

[10].葛家旺,朱筱敏,黎明,陈锋,朱定伟.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  

缓坡带论文-赵珊,刘华,蒋有录,王永诗,郝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