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_严赛,李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蛋白,免疫,蜜蜂,王浆,半胱氨酸,平滑肌。

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严赛,李志强[1](2019)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一种溶血性疾患,多起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不同程度贫血等,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将主要从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角度阐述AIHA发病因素在基因及蛋白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1期)

姬军风,袁有才,王伟卓[2](2018)在《大黄活性成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相关基因蛋白表达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大黄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炎症因子以及Foxp3转录因子(Foxp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抗原乳剂免疫C57BL/6小鼠制备EAE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1、给药组2、给药组3;免疫当天腹腔注射大黄酸5、10、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观察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进行临床评分。分别在免疫后第14、20、30天取各组小鼠脑和脊髓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Foxp3蛋白的含量。结果:给予EAE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大黄酸给药组较模型组发病率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在第20天、第30天脑和脊髓组织中分泌的IL-2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脑组织中Foxp3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给予不同剂量的大黄酸给药组较模型组可显着降低EAE小鼠脑、脊髓组织中的IL-2水平(P<0.05),上调Foxp3表达量(P<0.05),其中5 mg/kg剂量的作用效果相对显着(P<0.05)。结论:小剂量大黄酸可能通过抑制IL-2水平和促进Foxp3表达量,调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从而在EAE中发挥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施腾飞,王宇飞,Sawyer,Burton,许圣云,邓全艺[3](2018)在《噻虫啉对西方蜜蜂王浆主蛋白、免疫和记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噻虫啉Thiacloprid是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之一。研究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噻虫啉不仅能够影响蜜蜂的采集和飞行能力,而且还能损害蜜蜂的免疫系统。本文主要探究了亚致死浓度的噻虫啉对西方蜜蜂5种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1,Mrjp2,Mrjp3,Mrjp4和Mrjp5 4种免疫相关抗菌肽基因Abaecin,Hymenoptaecin,Defensin1和Apidaecin以及3种记忆相关基因Pka,Creb和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蜜蜂长期饲喂含有0.2 mg/L和2 mg/L噻虫啉的糖水10 d,然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蜜蜂王浆腺中王浆主蛋白基因以及脑部免疫和记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0.2 mg/L和2 mg/L噻虫啉均能显着的抑制5种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和Apidaecin的表达水平(P<0.05),而仅有2 mg/L噻虫啉处理能够能显着抑制Abaecin,Hymenoptaecin,Defensin1和Nmdar1表达(P<0.05)。不过,0.2 mg/L和2 mg/L噻虫啉处理对另外两种记忆相关基因Pka和Creb表达没有显着影响。【结论】亚致死浓度噻虫啉可能通过抑制王浆主蛋白基因的表达影响蜜蜂王浆腺的发育,而Nmdar1,Abaecin,Hymenoptaecin,Defensin1和Apidaecin的下调表达则可能预示着噻虫啉对蜜蜂记忆能力生成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我们的研究为深入探究噻虫啉对西方蜜蜂健康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贾发杰,牛胜,张宁,李欣,宁官保[4](2018)在《重组鸡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肉鸡红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肉鸡红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及重组鸡谷胱甘肽S-转移酶A3(chGSTA3)蛋白对TD肉鸡红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将120只肉雏鸡饲喂一周后,随机分为基础日粮组(A、B、C组)和福美双处理组(D、E、F组),对福美双处理组肉鸡通过饲料中添加100mg·kg~(-1)福美双诱发建立肉鸡TD模型,通过腿部肌肉注射法,对B组和E组肉雏鸡注射有活性的低剂量(20μg·kg~(-1))重组GSTA3蛋白,对C组和F组肉雏鸡注射高剂量(50μg·kg~(-1))重组GSTA3蛋白,对A和D组的肉雏鸡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使用Real-time PCR对肉鸡红细胞中免疫基因的信使RNA(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oll样受体(TLR)2、TLR3、TLR4、TLR5、TLR7、TLR1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中的C5型受体(NLRC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细胞介素-7(IL-7)基因可以在鸡红细胞转录;福美双处理组D与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处理组A相对比,TLR2、TLR3、TLR4、TLR5、TLR7、TLR15、MyD88、TRAF6、MHCⅡ和NLRC5在试验的第4天显着升高,IL-7显着降低(P<0.05),在试验的第15天TD肉鸡红细胞中TLR2、TLR4、MyD88和NLRC5显着下调(P<0.05),IL-7、TLR3、TLR5、TLR7、TLR15、MHCⅡ、TRAF6变化不明显(P>0.05);E组和F组与D组相比,在试验第4天,除E组TLR4、TLR5和MyD88外,其余基因都有显着性变化(P<0.05);在第15天,E组中TLR4、TLR5、MyD88和NLRC5,及F组中TLR3、TLR5、MyD88、TRAF6和IL-7变化不显着,其他基因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鸡红细胞可能通过免疫相关基因TLR2、TLR3、TLR4、TLR5、TLR7、TLR15、IL-7、MyD88、TRAF6、MHCⅡ和NLRC5转录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诱导TD发生,后期减轻肉鸡TD症状;GSTA3能够对福美双诱导肉鸡TD的作用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吴鹏杰[5](2018)在《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囊状幼虫病(Sacbrood Disease,SBD)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以下简称为中蜂)幼虫期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害,可导致幼虫死亡,进而蜂群数量急剧减少。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是引起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已成为近几年来在蜜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病毒之一。本文在调查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流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CSBV结构蛋白VP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响应CSBV感染的两个免疫相关基因SRP9和GABARAP进行了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检测及流行规律调查。采用RT-PCR方法,病毒检测发现,CSBV感染率高达94.59%,其次为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检出率达77.03%。说明CSBV是中华蜜蜂中发病率最高的病毒。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东部均能检测到CSBV病毒,发生的地点与我国主要的流蜜期路线相吻合,且存在广泛的混合感染问题。全年发生情况一直较为严重,春繁时期最易感染,呈现1-4月份逐步升高的趋势,6-9月份有所缓和,但10-11月份后又开始上升。2、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纯化及电镜观察。采用超高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了CSBV-BJ和CSBV-SX两个纯化CSBV病毒。实验观察到CSBV-BJ和CSBV-SX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的形状接近圆形(直径约30 nm),接近二十面体的球形。3、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对CSBV-BJ-VP1进行克隆,获得有效序列长945 bp,编码315个氨基酸,Nbp/3。该基因的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约为35.59 kDa和9.38。对VP1进行原核表达,构建pET-32a-CSBV-BJ-VP1质粒,优化原核表达条件,在37℃培养,菌株OD_(600)=1.0,IPTG浓度为1.0 mM时,获得重组蛋白。将该蛋白免疫小鼠,成功制备了2株VP1单克隆抗体腹水,单抗的亚类均为IgG2a,轻链为κ链。4、中华蜜蜂SRP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采用RT-PCR方法,扩增有效序列长为237 bp,编码78个氨基酸,(Nbp-3)/3,相对分子量为9.36 kDa,等电点为9.17。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蜜蜂SRP9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和小蜜蜂Apis florea的SRP9聚成一支。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含有2个α-螺旋区和3个β-折迭区。同源建模获得蛋白质的叁维结构。原核表达后发现该重组蛋白表达在包涵体中,经洗包涵体方法纯化,获得了带有GST标签的重组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SRP9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接种CSBV后,中蜂幼虫体内SRP9基因表达量显着提高。5、中华蜜蜂GABARAP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有效序列354 bp,编码117个氨基酸,(Nbp-3)/3,预测分子量为13.99 kDa,等电点为9.4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蜜蜂GABARAP与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小蜜蜂Apis florea、大蜜蜂Apis dorsata、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东方熊蜂Bombus impatiens的GABARAP蛋白处于同一个簇中。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含有3个α螺旋和4个β折叠结构。同源建模获得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原核表达后发现该重组蛋白表达在包涵体中,经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获得了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GABARAP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接种CSBV后,中蜂幼虫体内GABARAP基因表达量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4-01)

韩芬[6](2018)在《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ERS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CY诱导构建兔VSMC增殖模型,给予瑞舒伐他汀或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进行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实验兔Bip mRNA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Bip mRNA表达(3.27±0.30)高于空白对照组(0.13±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组0.5 mg/L剂量的Bip mRNA表达(4.53±0.60)、1.0 mg/L剂量的Bip mRNA表达(12.71±0.27)、瑞舒伐他汀组Bip mRNA表达(8.80±0.21)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VSMC ERS相关基因Bip表达具有明显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07期)

杨春利[7](2017)在《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的基因筛选、克隆表达及抗感染免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是一种寄生在红细胞内人兽共患的血液原虫,传播媒介是蜱,主要通过蜱虫叮咬和血液传播。该虫属于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se)、梨形虫亚纲(Subclass Prioplasmasina)、梨形虫目(Order Prioplasmasina)、巴贝虫科(Family Babesidae)。它与其它顶复门原虫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并能分泌与入侵相关的保守蛋白,尤其是在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分泌的棒状体相关蛋白(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RAP)被认为是抵抗寄生虫入侵和繁殖的关键分子,该蛋白在虫体入侵的纳虫空泡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以往研究指出其他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是该病的候选诊断抗原和疫苗,但是关于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棒状体相关蛋白的制备及免疫性能分析,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不同数据库获得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Babesia microti 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BmRAP)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截短表达蛋白序列,重组表达得到纯化的C-BmRAP和N-BmRAP;免疫BALB/c鼠,验证该蛋白的抗感染免疫效应,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筛选 NCBI、Uniprot、EMBL-EBI、GeneDB 以及 PiroplasmaDB 专业网站,搜索BmRAP目的基因;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蛋白基本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和抗原表位等性质,确定截短表达的C-BmRAP和N-BmRAP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及基因保守性;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设计引物,构建重组载体,体外克隆表达C-BmRAP和N-BmRAP重组蛋白并进行纯化;用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BALB/c鼠,叁次免疫后感染田鼠巴贝虫,薄血片记录小鼠感染巴贝虫密度,测量小鼠体重及其脾脏重量,血液血常规分析及细胞因子检测评价重组蛋白C-BmRAP和N-BmRAP抗感染免疫效果。结果1)在EMBL-EBI和PiroplasmaDB中各筛选出1条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基因,登录号分别为XP_012649548和BBM_Ⅲ04695。通过软件APE进行序列比对,两个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证明为同一条基因序列。该基因共含有4 443 bp,可编码1 48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65.31KDa,为分泌蛋白,含 1 个信号肽,4 个跨膜区(7-29aa/1 256-1 278aa/1 377-1399aa 和 1 414-1433aa),并含有较多抗原表位,且系统进化分析揭示其与顶复门其他虫种RAP具有亲缘关系,同源性分析结果BmRAP与BbRAP和BdRAP的同源性分别为68%和67%。2)通过生物信息学蛋白结构及抗原表位分析,最终确定了 C-端截短和N-端截短的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即C-BmRAP和N-BmRAP)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蛋白诱导表达经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C-BmRAP和N-BmRAP蛋白。3)动物叁次免疫,田鼠巴贝虫入侵感染后,重组C-BmRAP和N-BmRAP蛋白免疫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全血涂片计数结果在感染第7d,N-BmRAP、C-BmRAP免疫组和对照组红细胞感染率分别为30%、28%和50%,蛋白免疫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F= 1.842,P>0.05);在感染第7天,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数量降到最低(N-BmRAP和C-BmRAP蛋白免疫组和正常对照组RBC分别为(5.70±3.46)×1012/L、(4.72±1.36)×1012/L、(3.42±1.09)×1012/L),RBC的检测结果在各组间有明显差异(F=8.096,P<0.05)。4)从脾脏形态上看,重组蛋白免疫以后小鼠脾脏肿大,感染B.m后小鼠脾脏更大,对照组在感染14d脾脏长度最大,C-BmRAP和N-BmRAP蛋白免疫组小鼠脾脏变化无对照组明显;在感染B.m后第7d,TNF、IFN-γ和IL-10比处理前含量增加,IL-2、IL-4、IL-6和IL-10无明显增加;在感染后第21d,只有TNF无明显高峰,其余指标居于高峰状态。结论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含有较多的抗原表位,该蛋白可作为疫苗的候选分子。2)克隆表达了 C-端截短和N-端截短的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经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3)C-BmRAP和N-BmRAP蛋白免疫组和正常感染组的血液涂片及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N-BmRAP有较好的近期免疫保护作用,C-BmRAP免疫保护能力相对较弱,N-BmRAP可用于进一步的疫苗研究。4)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BmRAP和N-BmRAP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可以作为田鼠巴贝虫疫苗的候选靶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7-06-30)

史金杰[8](2017)在《七鳃鳗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及水通道蛋白3的克隆与生物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七鳃鳗,现存的圆口纲无颌类脊椎动物的代表,已是研究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起源和进化的新型模式生物。TLR/MyD88信号通路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MyD88与IRAK1、TRAF6、IKKβ、TRAF3等一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来参与免疫应答。我们首次从白细胞cDNA文库中搜索到4个基因(IRAK1、TRAF6、IKKβ、TRAF3)的EST序列,研究了TLR/MyD88信号通路重要成员在七鳃鳗体内的表达模式。脂多糖(LPS)刺激后,发现IRAK1、TRAF6、IKKβ3个基因在鳃中表达上调,而IRAK1、TRAF6、TRAF3 3个基因在心脏中表达升高,为后续克隆基因全长以及其功能的研究提供线索。为了筛出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白细胞的免疫防卫相关基因,本文利用人基因芯片杂交分析LPS刺激前后七鳃鳗白细胞中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有差异表达基因155条,包括92条上调基因,63条下调基因,涉及信号转导、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免疫防卫、细胞凋亡与增殖等许多方面。本文中的这些结果为探索无颌类动物免疫应答机制提供新的有价值线索。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中筛选免疫前后表达量上调的水通道蛋白3基因Aqp3做深入研究。AQP3是水甘油通道蛋白家族成员,有助于水、尿素与甘油的转运,并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在本研究中,从七鳃鳗中克隆得到了Aqp3(LjAqp3)cDNA(GenBank序列号KR054618),Lj AQP3的ORF区为900 bp,编码299个氨基酸,含6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信号锚定肽。LjAQP3有2个非常保守的NPA(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模体与1个ar/R(芳香族/精氨酸)结构。与其他物种进行序列分析,表明同源性较高。q-PCR分析表明,LjAqp3在七鳃鳗的多种组织器官中表达。脂多糖刺激后,LjAqp3在鳃、肠中的表达量升高比较明显。本文为水通道蛋白3在无颌脊椎动物维持体液平衡以及免疫防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邵珊珊[9](2015)在《鲈鲤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日粮蛋白水平对其表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鲈鲤幼鱼Defensin、Hepcidin、TNF-a和IL-10等4个免疫相关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分析,并研究不同蛋白水平日粮饲喂鲈鲤幼鱼后,4种免疫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模式;另外为筛选稳定内参基因,探讨了常用管家基因EF-1a、B2M, ODC, β-actin和GAPDH基因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在多种组织表达稳定性。试验结果充实和拓展了鲈鲤营养免疫学研究资料,为鲈鲤健康养殖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采用克隆、测序等基本方法获得相关免疫基因序列。采用单因子方案设计,选择480尾体质健康、平均体重在(15.24±1.1)g鲈鲤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7.41%(I)、40.10%(Ⅱ)、44.34%(Ⅲ)、49.20%(Ⅳ)的试验日粮。80d试验期后,每组随机挑选6尾鱼,采集大脑、腮、头肾、脾脏、肝脏、后肠、皮肤和心脏等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样品中各基因表达量,并用RefFinder和geNorm软件分析内参基因稳定性。结果表明:1.Hepcidin、TNF-a、Defensin、IL-10基因CDS区序列:4种基因全长分别为282、711、204、540bp;分别编码93、236、67、179个氨基酸;信号肽切割位点分别在24~25、50-51、24~25和22-23位间。各基因编码氨基酸进化树与形态分类学地位基本一致,预测的编码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0.6kDa、26.4kDa, 7.2kDa和20.9kDa;等电点为6.39、5.25、8.22和8.42;Defensin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质,其他基因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质。2.没有单一稳定的内参基因可以适用于不同蛋白水平日粮饲喂的各组鲈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通过Reffinder分析可知,EF-1α在不同组织间表达最稳定,最适合做单一内参基因;在不同组间同一组织中最稳定表达基因不同,肝脏和皮肤中为EF-1a,后肠、脾脏、腮、心脏和头肾为B2M,大脑为ODC,这些基因适合在相应组织中做单一内参基因。Genorm分析,所有Vn/Vn+1都小于0.15,说明2个最稳定内参基因足以满足在相应条件下的定量校正。3.4种基因在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除TNF-a外且具有组织特异性。Defensin皮肤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5);Hepcidin在肝脏中表达最高,其次为脾脏和后肠,不同组织间差异显着(P<0.晒);IL-10在腮中表达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其次为脾脏、后肠、头肾等组织;TNF-a在各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表达量来看,IL-10和TNF-a在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4.随着日粮蛋白水平提高,Defensin在大脑、IL-10在腮和后肠表达模式相同,表达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表达都出现在Ⅱ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2种基因在其余组织各组间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Hepcdin在大脑、肝脏和脾脏中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均在Ⅲ组达到最高,其余组织各组间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TNF-a基因除了心脏中有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外,其他各组织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研究结果提示,检测各组不同组织4种基因表达时,可考虑EF-1a作单一内参基因;检测4种基因在同一组织中表达分析时,应选用相应的适宜内参基因,肝脏和皮肤可选EF-1α,后肠、脾脏、腮、心脏和头肾可选B2M,脑可选ODC。日粮中适宜的蛋白添加水平可以促进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当添加蛋白量为40.10%时,Defensin和IL-10基因组织表达量最高,生长性能最好,添加蛋白量为44.34%时,Hepcdin基因表达最好,若均衡免疫调控,鲈鲤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40.10%~4.34%。(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韩玉霞,孙志华,刘娟,关团,张辉[10](2015)在《布氏杆菌Ⅳ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基因Ric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隆并原核表达布氏杆菌(Brucella melitensis)疫苗菌株M5Ⅳ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基因RicA,并进行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应用PCR技术从布氏杆菌疫苗菌株M5全基因组扩增RicA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MD18-T载体后测序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RicA,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菌,以不同浓度IPTG诱导表达不同时间,SDS-PAGE鉴定表达效果,表达蛋白经AKTA蛋白纯化系统纯化,用Antheprot 5.0软件分析其理化特性及抗原性,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RicA基因全长528bp,编码175个氨基酸,与基因库中已知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均达到99%以上。SDS-PAGE表明,RicA融合蛋白在大约23ku处出现条带,纯化后条带单一。软件分析发现RicA蛋白融合抗原性较强,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其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说明,成功克隆并表达布氏杆菌疫苗菌株M5 RicA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与布氏杆菌Ⅳ型分泌系统及布氏杆菌致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大黄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炎症因子以及Foxp3转录因子(Foxp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抗原乳剂免疫C57BL/6小鼠制备EAE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1、给药组2、给药组3;免疫当天腹腔注射大黄酸5、10、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观察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进行临床评分。分别在免疫后第14、20、30天取各组小鼠脑和脊髓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Foxp3蛋白的含量。结果:给予EAE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大黄酸给药组较模型组发病率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在第20天、第30天脑和脊髓组织中分泌的IL-2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脑组织中Foxp3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给予不同剂量的大黄酸给药组较模型组可显着降低EAE小鼠脑、脊髓组织中的IL-2水平(P<0.05),上调Foxp3表达量(P<0.05),其中5 mg/kg剂量的作用效果相对显着(P<0.05)。结论:小剂量大黄酸可能通过抑制IL-2水平和促进Foxp3表达量,调控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从而在EAE中发挥治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严赛,李志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新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

[2].姬军风,袁有才,王伟卓.大黄活性成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相关基因蛋白表达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3].施腾飞,王宇飞,Sawyer,Burton,许圣云,邓全艺.噻虫啉对西方蜜蜂王浆主蛋白、免疫和记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8

[4].贾发杰,牛胜,张宁,李欣,宁官保.重组鸡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肉鸡红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8

[5].吴鹏杰.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6].韩芬.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ERS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

[7].杨春利.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的基因筛选、克隆表达及抗感染免疫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8].史金杰.七鳃鳗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及水通道蛋白3的克隆与生物特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7

[9].邵珊珊.鲈鲤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日粮蛋白水平对其表达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

[10].韩玉霞,孙志华,刘娟,关团,张辉.布氏杆菌Ⅳ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基因Ric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信号传导途径Fig.4TLRsignalingpath...不同免疫组猪外周血中IL-2含量的测定...研究中各种序列分类比例图检测各组细胞SIRT1mRNA的表达水平10.3D仿生水凝胶内细胞成骨活性分...转基因小鼠脑内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结...

标签:;  ;  ;  ;  ;  ;  ;  

免疫相关蛋白基因论文_严赛,李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