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鸿盛太平魏扬扬(解放军93688部队医院特诊科天津300074)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椎动脉不同阶段的血流参数值,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方法:对临床126例拟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椎动脉探查,同时对126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参数异常,主要为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较健康人减慢(峰值流速<30cm/s),并由近心端到远心端呈峰值流速递减通常表现在进入第4横突孔之后,少数表现在进入第5横突孔之后,颈5-6段及颈外段峰值流速基本正常。RI与P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受取样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单一选区一个取样位置很难客观反映椎动脉血流的动力整体情况。2、126例患者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直、棘突连线不一致、钩椎增生、椎间隙变窄等颈椎改变,但其影响程度不成正相关。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不同阶段峰值流速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71-01
颈椎退行性改变包括向后方突出的椎间盘,钩椎关节或椎体骨刺,以及椎体半脱位或上关节突向方滑脱,都可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之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脑供血不足,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1]。通过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对椎动脉进行血流分析,可以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评定提供客观依据。如何对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是椎动脉超声诊断的一项重要内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临床1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椎动脉探查。其中,女性84人,男性26人,平均年龄50.1岁。对照组为健康人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5.2岁。
1.2X线资料:126例患者中,生理曲度变直116例;棘突连线不一致108例;钩椎增生98例;椎间隙变窄102例;小关节功能紊乱124例。对照组40例中,生理曲度变直12例,余未见明显异常。
2、方法及结果
2.1方法:选取病理组及对照组双侧椎动脉颅外段的不同部位进行CDFI测量,将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参数测量中最为客观和准确的位置及方法。
临床结果:因颈3以上椎动脉段应用10MHZ线阵探头探测血流信号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难以探及,故统计数据精确到颈3段之后。
2.2病理组椎动脉各段CGFI测量参数平均值见表1
椎动脉RI(右/左)PI(右/左)峰值流速(右/左)
颈外段1.11/1.230.64/0.6654/50
颈5-61.00/0.980.60/0.6047/52
颈4-50.89/0.990.56/0.5937/37
颈3-40.82/0.950.52/0.5829/29
病理组椎动脉各段流速减低(峰值流速<30cm/s)椎动脉数量数量统计见表2
颈外段颈5-6段颈4-5颈3-4
椎动脉数量(根)0058183
占总根数252根的百分比(%)0%0%23%73%
病理组椎动脉各段流速减低(峰值流速<30cm/s)人次统计见表3
颈外段颈5-6段颈4-5颈3-4
人次(人)0044108
占总人数126人的百分比(%)0%0%23%86%
对照组椎动脉各段CGFI测量参数平均值见表4
椎动脉RI(右/左)PI(右/左)峰值流速(右/左)
颈外段1.21/1.200.68/0.6060/61
颈5-60.97/0.880.61/0.6451/53
颈4-50.87/0.950.58/0.5941/43
颈3-40.81/0.850.57/0.5335/39
对照组椎动脉各段流速减低(峰值流速<30cm/s)血管数量统计见表6
颈外段颈5-6段颈4-5颈3-4
椎动脉数量(根)00314
占总根数80根的百分比(%)0%0%4%18%
对照组椎动脉各段流速减低(峰值流速<30cm/s)人次统计见表7
颈外段颈5-6段颈4-5颈3-4
人次(人)0028
占总人数40人次的百分比(%)0%0%5%20%
3、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有临床症状及X线诊断支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峰值流速均值较健康人群有所减低。具体表现为:颈外段及颈5-6段峰值流速未有明显减低。而颈4-5段及颈3-4段减低较为突出,部分累计单侧椎动脉,部分双侧均有受累。故而考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影响程度应分别在颈4-5段及颈3-4段共同分析。
2、正常对照组颈3-4段峰值流速减低亦有部分减低情况,但颈4-5段却在正常范围。因此,仅根据颈3-4段椎动脉流速减低并不能说明测试者已经受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需同时测量椎动脉颈外其他部位CDFI的参数,并与临床症状及X线相结合。、
3、126例患者X线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直、棘突连线不一致、钩椎增生、椎间隙变窄等颈椎改变与椎动脉峰值流速减低不成正相关。
参考文献
[1]贾连顺,徐印钦,现代颈椎外科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