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突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突变,线粒体,多态性,舞蹈病,论文,mtDNA,mutagenesis。
环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姜楠,周璐,肖海,李晓文[1](2013)在《亨廷顿舞蹈病患者mtDNA D环突变及编码区大片段缺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类mtDNA D环突变及编码区大片段缺失与亨廷顿舞蹈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2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的8名患者、20名家系内正常人及20名无关健康个体的mtDNA D环高变区突变及编码区大片段缺失进行检测。结果:患者D环高变区未发现片段缺失/插入突变,高变区Ⅰ的rs16061~rs16171是核苷酸歧变的集中区域。3名患者和16名家系内正常人存在mtDNA编码区大片段缺失。结论:mtDNA D环调控序列的大片段缺失/插入突变及编码区大片段缺失可能不是亨廷顿舞蹈病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姬宏莉,姬宏娟,马永全,杜芳,王辉[2](2011)在《大肠癌线粒体DNA诱导NIH3T3细胞D-环突变的作用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导NIH3T3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通过脂质体法(Lipofection2000TM)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mt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细胞,利用G418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突变mtDNA导致转染细胞mtDNA的突变和多态性变化。结论突变的大肠癌mtDNA可致NIH3T3细胞mtDNA位点变化,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姬宏莉,姬宏娟,宋卫兵,马永全,杜芳[3](2011)在《大肠癌线粒体DNA诱导NIH3T3细胞D-环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染NIH3T3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通过脂质体法(Lipofection 2000TM)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mt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细胞,利用G418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突变mtDNA导致转染细胞mtDNA的突变和多态性变化。结论突变的大肠癌mtDNA可致NIH3T3细胞mtDNA位点变化,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1年10期)
马学军,胡荣,吕海,魏开坤,张丽兰[4](1998)在《人干扰素α1c/86DAB环突变文库的构建及细胞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干扰素α1c/86DAB环突变文库的构建及细胞筛选马学军胡荣1吕海2魏开坤张丽兰薛水星侯云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2)噬菌体表面呈现(phagedisplay)技术是由Smith〔1〕博士于19...(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环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导NIH3T3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通过脂质体法(Lipofection2000TM)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mt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细胞,利用G418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突变mtDNA导致转染细胞mtDNA的突变和多态性变化。结论突变的大肠癌mtDNA可致NIH3T3细胞mtDNA位点变化,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1].姜楠,周璐,肖海,李晓文.亨廷顿舞蹈病患者mtDNAD环突变及编码区大片段缺失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2].姬宏莉,姬宏娟,马永全,杜芳,王辉.大肠癌线粒体DNA诱导NIH3T3细胞D-环突变的作用与机制[J].实用医药杂志.2011
[3].姬宏莉,姬宏娟,宋卫兵,马永全,杜芳.大肠癌线粒体DNA诱导NIH3T3细胞D-环突变[J].广东医学.2011
[4].马学军,胡荣,吕海,魏开坤,张丽兰.人干扰素α1c/86DAB环突变文库的构建及细胞筛选[J].病毒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