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娟: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崔丽娟: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心理学研究·

摘 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了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管理的,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成为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群体身份认同持着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群体认同和身份管理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选择的因素是内群体认同,而外群体认同则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政策制定以及学校的教育安置等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从而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群体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更好地融入城市。

关键词:流动儿童;群体认同;身份管理策略;群体可渗透性

一、引言

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而城市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有79298万人,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还是45906万人,16年间涨幅高达72.7%,且这个数字仍在持续上涨。而随着时代发展变迁,我国社会流动发生了十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那就是流动人口的流动形式由“个体流动”变为了“举家迁徙”(1)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第54-57页。(段成荣,2001)。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儿童随着父母迁入城市生活,成为了城市中的流动儿童,目前我国随迁子女高达1406.63万人(教育部,2018)(2)教育部: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07-06 取自http:// 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城市流动儿童在群体身份上表现着复杂性与特殊性:一方面,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仍在老家农村,从户籍上看这些儿童仍属于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他们从幼年时期就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甚至是直接在城市中出生,与一般城市儿童一样在城市环境下成长和接受教育,对于处在农村的家乡并没有深厚的感情。也就是说,城市流动儿童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两种群体成员资格(石长慧,2010)(3)石长慧:《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第25-39页。,并且在城市生活中能明显感知到来自城市其他群体的歧视(郝振,崔丽娟,2014)(4)郝振等:《受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中介机制及自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2期,第137-144页。。如何看待自己的群体身份,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来说是较为矛盾的(5)郝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因此,与一般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面临着更大的整合群体身份并融入城市生活的困难(王慧娟,2012)(6)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61-67页。,需要采取一定的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使用情况,并考察什么因素会对其身份管理策略造成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当个体认为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个体的社会认同会受到威胁,由此个体会尝试采取各种行动和策略来改变群际比较的结果,从而重新为自己构建一个新的积极的社会认同,这些行动策略就是“身份管理策略”(Tajfel,1982)(7) Tajfel,H.,& Turner,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Vol.16,1979,pp.94-109.。身份管理策略有多种分类,目前受到较多认可的分类是Blanz(1998)对身份管理策略的划分方式:个体策略,群体策略与社会创造策略。(8) Blanz,Mathias ,et al.“Wechselseitige Differenzierung zwischen sozialen Gruppen: Ein Vorhersagemodell der Theorie der sozialen Identität”,ZeitschriftFürSozialpsychologie,Vol.29,No.3,1998,pp.239-259.个体策略是指群体成员通过在实质上脱离原属低地位群体转而加入高地位群体来改善自身身份,或通过在心理上不再认同原属的低地位群体转而认同高地位的外群体,从而增加自己与外群体成员的相似性。(9) Blanz,M.,Mummendey,A.,Mielke,R.,& Klink,“Responding to negative social identity: a taxonomy of 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Vol.28,No.5,1998,pp.697-729.这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流动,原先所属群体的社会认同未发生改变。集体策略是指群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自身所属群体的地位来使个人的身份得到提升。社会创造策略是指对进行群体间比较的维度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义和评估,从而建立更加积极的内群体认同。

群体可渗透性就如同其字面意思一样,指的是群体之间人员相互流动的通畅程度,是衡量群体关系结构特征的核心概念。(10)郝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个体对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群际边界开放程度的感知,只有当个体察觉到群体间流动的可能性存在时,才会倾向于使用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同(Mummendey,1999)(11) Mummendey,A,et al.“Strategies to cope with negative social identity: predictions b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JPersSocPsychol,Vol.76,No.2,1999,pp.229-245.,并且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也会决定个体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身份管理。因此我们推断群体可渗透性会进而影响个体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影响。例如,在群体间流动性相对封闭(可渗透性低)、自身信念系统呈多元化的前提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采取转换比较方向、扩大城乡间的差距等社会创造策略,从而寻求高自尊与积极认同(12)王毅杰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0-96页。。此外,房晓妍(2017)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融入水平会随着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提高而提高。(13) 房晓妍:《社会认同威胁对流动儿童心理融合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 2017年。综上,我们推测流动儿童对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行为会受到群体边界开放程度的影响,当群体可渗透性水平较高时,流动儿童会更倾向于采用身份管理策略来获得更加积极的社会认同,促进自身的社会融入;而当群体可渗透性水平偏低甚至群体边界完全封闭时,流动儿童会减少对于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甚至是放弃使用身份管理策略。

群体认同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点的认同,内群体即为个体认为自己所归属的群体,与内群体相对的是外群体。作为内群体的一员,个体会内化该群体的价值观念,接受其行为规范,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urner,1994)(14) Turner,J.C.,Oakes,P.J.,Haslam,S.A.,& Mcgarty,C,“Self and collective: cognition and social context” ,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Bulletin,Vol.20,No.5,1994,pp.454-463.。有研究表明,群体认同对于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群体认同分为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当群体成员的内群体认同低于外群体认同时,会更倾向于采用个体流动策略来获取积极的社会认同,反之当该群体成员的内群体认同较高而外群体认同较低时,则更倾向于采取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再创造策略等群体策略(Ellemers et al.,1988)(15) Ellemers,N.,Van Knippenberg,A.,De Vries,N.,& Wilke,H.“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permeability of group boundaries” , 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Vol.18,No.6,2010,pp.497-513.。Mummendey也在研究中发现,群体认同对身份管理策略来说具有极强的预测作用,他以东德人为研究对象,发现当东德人的内群体认同水平越高,他们越倾向于选择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Mummendey,1999)。这些研究均表明,群体认同对于弱势群体的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同样可能会受到内外群体认同的影响。我们推测,外群体认同可能促使个体采用个体流动策略,而内群体认同可能促使个体采用群体策略或社会创造策略。

本研究依据社会认同理论,首先考察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的感知,及其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使用倾向的影响;其次探讨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选择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低分组流动儿童而言,群体可渗透性高分组流动儿童在群体竞争策略与社会创造策略上拥有更高的得分,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在个体流动策略上高分组与低分组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拥有高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流动儿童比低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儿童更偏向于使用群体身份管理策略(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策略)。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标清晰。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重视创新。就要激活思维,开拓创新;激活工作,追求艺术;激活课堂、提高质量。创造性的工作,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需要、教学实际、评价标准等诸多因素,用好各种教学资源,融会贯通,提质增效。只有创新才能弯道超车,才能提升学科地位,才能追求卓越。

(二)研究工具

群体可渗透性问卷:该问卷采用国内学者郝振(2014)修订的版本,采用Likert7点计分方式,共3个项目,本研究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8。

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也必将与现在、将来继续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此,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要坚持进行伟大斗争、坚持建设伟大工程、坚持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要准备付出更为艰苦、更为艰难的巨大努力。面对现在以及即将来临的艰难困苦,如何坚持?如何克服?唯有继续坚持弘扬为国家献身、为人民献身、为民族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3.群体可渗透性的t检验

身份管理策略问卷:该问卷改编自Ulrike niens等人的身份管理策略问卷,并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目的是更加符合现实情况。问卷中的身份管理策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个体流动、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问卷采用Likert7点计分,三个维度的α值分别为0.72、0.66和0.62。

人口统计学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流动时间、学校类别等基本信息。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利用打拔桩机将钢板桩夹住并吊起,当钢板桩与桩位对准后,利用钢板桩自重的作用将其下沉至河底,应缓慢操作打拔桩机,控制其速率,下放钢板桩。在钢板桩下落的过程中随时观测好钢管桩的垂直度,以免造成钢板桩沉桩位置不准确而影响后续施工[1]。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由表1可知,本次参加调研的流动儿童的平均得分为17.58分,满分为21分。说明流动儿童群体在总体上仍认为他们与城市儿童之间的边界开放性较高。

2.身份管理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流动儿童对不同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呢?我们通过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和各类身份管理策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流动儿童群体的内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使用,而外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个体流动策略。并且调查表明,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要显著高于外群体认同,那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流动儿童在不同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下都更倾向于选择群体策略而非个体策略。高水平的内群体认同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更多的情感归属感和更强的群体效能感。前人研究发现,弱势群体的群体效能感的增强会使得该群体成员更倾向于选择群体竞争策略(Terry,D.J.,Hogg,M.A& White,K.M. 1996)(21) Terry,D.J.,Hogg,M.A.,& White,K.M.“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self‐identity,social identity and group norms”,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Vol.38,No.3,2011,pp.225-244.,因此流动儿童出于对自己所属的这个群体的情感,不愿意摆脱原有的群体身份,因此愿意付出更多努力来提高整个群体的身份认同。

基于身份管理策略问卷进行调查,具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群体可渗透性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项目选项(%)极其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同意极其同意1.不论多努力,流动儿童永远不会有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机会(反向计分)47.2%23.4%18.1%11.3%0%0%0%2.流动儿童几乎不可能有和城市儿童一样的待遇(反向计分)41.3%26.2%19.8%12.8%0%0%0%3.将来,流动儿童会有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机会2.8%4.9%4.3%14.9%11.3%24.7%37.2%

表2 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项目选项(%)极其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同意极其同意1.我尽最大努力让别人认为我是城市儿童15.3021.1212.0723.7110.7810.136.902.我非常希望成为城市儿童的一员9.1311.748.4823.4814.7819.3513.043.我努力按城市儿童而不是农民工子女的方式生活14.3518.2610.8727.839.7810.878.044.我们将向城市里的人证明我们是更有能力的孩子2.162.164.7616.459.7423.3841.345.我们的目标是展示出我们身上的优点,而非一味地跟城市儿童学习4.996.947.8116.9213.2318.2231.896.如今,城市的孩子已经拥有足够的资源,我们农民工子女必须争取更多专门为我们而投入的资源4.098.195.8225.8612.2820.2623.497.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民人口的划分已经过时8.736.555.4626.4210.2619.2123.368.我首先认为自己是祖国青少年中的一员,而不是城市儿童或者农民工子女4.336.067.1420.3511.6921.1130.309.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将现在的状况和三年前相比较是很重要的7.137.787.3434.3413.8217.2812.3110.对于我们来说,与自身三年前状况相比较的重要性要大于和城市儿童相比8.847.976.0345.919.4813.158.62

上表中1-3题为个体流动策略维度,4-6题为群体竞争策略维度,7-10题为社会再创造策略维度。

由上表可知,相对于个体流动策略,流动儿童群体中大多数人偏好群体策略,尤其是群体竞争策略。这说明流动儿童群体更倾向于通过采用群体策略,从而实现群体地位的提高。对于个体流动策略的态度,流动儿童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47.17%的流动儿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城市儿童,但真正认同城市儿童生活方式以及愿意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流动儿童比例仅27.8和28.7%。

群体认同问卷:该问卷参考国内学者郝振(2014)的设计,从内外群体两个维度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情况进行测量。问卷采用Likert7点计分,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两个维度的α值分别为0.73和0.76。

通过对流动儿童在群体可渗透性上的得分进行分组,来探索群体可渗透性与身份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将群体可渗透性得分前、后27%的为高、低分组(16)王垒等:《恐惧对高低自控人群不确定风险决策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6期,第931-935页。,运用方差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高、低群体可渗透性流动儿童身份使用策略t检验表

类别个体流动策略群体竞争策略社会创造策略高分组11.04±5.0616.26±4.1818.75±5.16低分组11.08±3.4714.57±3.2617.44±4.03t-0.073.27∗∗2.06∗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由上表可知,流动儿童的群体可渗透性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个体流动策略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对上海市四所学校的流动儿童采用分层抽样法,开展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71份,回收率94.2%,其中男性224人,女生247人,平均年龄为14.6岁。

4.群体认同与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路径分析

1.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要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认同与身份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究,求这二者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身份管理策略和群体认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

变量(总分均值±标准差)个体流动(11.47±4.35)群体竞争(20.33±4.92)社会创造(13.66±3.61)内群体认同(14.57±4.17)外群体认同(11.52±4.09)个体流动—群体竞争0.107∗—社会创造0.159∗∗0.385∗∗—内群体认同-0.0270.186∗∗0.105∗—外群体认同0.297∗∗0.0360.05-0.124∗∗—

从上表可知,流动儿童的个体流动策略与外群体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内群体认同显著负相关;内群体认同与群体竞争和社会创造策略均呈显著正相关;个体流动策略、社会创造策略和群体竞争策略呈两两显著正相关。

我们在AMOS中分别以个体流动策略、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为因变量,以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认同为自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如图1所示:

(5)做好舆情监测和应对。密切关注舆情变化,加强舆情应对,防范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矛盾,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特别是针对广西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相对原排污费征收标准有所提高的新情况,积极对相关的环境保护税纳税人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明解释、纳税辅导等工作,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

图1 群体认同与身份管理策略路径分析模型

注:模型中的数值均为标准化的路径系数

该模型的拟合指标如下所示,χ2/df = 1.83,GFI=0.96,IFI=0.95,CFI=0.95,TLI=0.93,RMSEA=0.04,各拟合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标准(17)温忠麟等:《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心理学报》2004年第2期,第186-194页。。通过对假设模型的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的内群体认同对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对群体竞争策略的预测力更强,流动儿童的外群体认同对个体流动策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从实现方式来说,耗材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有机融合,其主导因素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但随着医院管理需求的变化,其对应的应用需求也要进行适时调整,这就决定了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是既独立又密切相连的特殊关系,充分保障信息化技术手段平稳发挥作用是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医院运营管理一体化,能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3]。

三、讨论

本研究首先对流动儿童的身份管理策略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目前流动儿童对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倾向是流动儿童对于群体竞争策略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社会创造策略,而对个体流动策略的认可度最低。

此外,我们对城市流动儿童所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流动儿童群体在和城市儿童的比较中处于劣势地位(张翼,2003)(18)张翼等:《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43-47页。,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受歧视和被污名化的对待(蔺秀云等,2009;方晓义等,2008)(19)蔺秀云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心理学报》2009年第10期,第967-979页。(20)方晓义等:《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4期,第93-97页。,但是流动儿童所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整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在较高的群体可渗透性条件下,弱势群体成员更愿意采用各种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社会认同。另外,我们研究发现,高群体可渗透性感知的流动儿童个体比低分组的儿童更倾向于采取身份管理策略,这说明大部分流动儿童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最终突破群体身份的限制,完全以一个城市人的身份在城市生活。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上,流动儿童群体更加有信心去通过各种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自身和所在群体的社会比较优势和社会地位。但我们发现群体可渗透性高感知个体和低感知个体在身份管理策略上也仅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体流动策略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同时流动儿童均偏向于使用群体策略。而国外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主要是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而只有在个体流动无法实现时,群体成员才会转而使用群体策略(Turner,1994; Mummendey,1999)。这和本研究的发现有所不同,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文化氛围所导致的,国外偏向于个体主义文化氛围,而我国流动儿童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学习与生活,因此在面对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时,可能会更偏向于选择群体策略,而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宝宝睡着了之后不能自己主动清醒去排尿,因此,细心的妈妈们就会按时叫宝宝起床排尿。有些妈妈心疼宝宝,就给宝宝准备个尿盆,其实这对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是非常不利的。妈妈们一定要把宝宝叫醒,让他自己走到厕所去排尿。宝宝彻底清醒了,慢慢才能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我还想设计一个手机充电口,计划在停电时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充电,但是我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因此没有制作。

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产品琳琅满目,很多金融投资者都没有能力全面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因此,社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产品提供的评级指标自然就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市场中一些金融产品的评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结论与建议

流动儿童群体可渗透性问卷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目前我国流动儿童感知到的对城市儿童群体的群体可渗透性处于较高水平,而较高的群体可渗透性有利于我国流动儿童使用身份管理策略来提升社会认同。

2.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差异对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倾向存在显著影响,群体可渗透性高感知个体比低感知个体更倾向于使用群体竞争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

在进行生物辐射影响评价时,经常会用到分级的评价结构。较低层级的评价颇为保守,但只需要极少的数据输入,多用于初步筛选;较高层级的评价则更为接近现实情况,结果更加准确,但相应的也需要更多的数据,尤其是当地的测量数据。在进行生物辐射影响评价时,通常会先采用较低层级的方法来进行筛选,对于可能出现影响的情况再进行高层级地仔细评价。

3.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影响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内群体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的选择,而外群体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

对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启示是:

其一,要继续采取措施从外部提高流动儿童群体向城市儿童群体融入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完善相关户籍政策,逐步取消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政策上的差别对待,让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享有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方面也要积极响应国家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政策,主动接纳流动儿童入学,为流动儿童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

其二,国家应当为流动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的上升渠道,为流动儿童的社会流动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要让流动儿童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是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从而增强流动儿童对未来的信心和自身对于群体可渗透性水平的感知。

从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外名物化研究的重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异。相似点在于热点都涉及语法隐喻、翻译、认知、语言类型等,差异较大的有两点,一是国内比较关注名物化现象的词法研究,而国外更关注句法;二是国内的名物化研究还是以理论研究为重,而国外已经出现明显的实证研究转向。

其三,要促进流动儿童积极的内外群体认同。一方面,学校要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群体认同,并引导流动儿童群体和城市儿童群体进行良好的群体间互动,增进双方了解;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引导,无论是城市儿童家长还是流动儿童家长都要教育孩子要放下偏见,减少消极的刻板印象,要接纳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要互相友好相处,学会宽容和谅解,而不是斤斤计较,互相对立;再者就是社会媒体对于流动儿童的宣传要尽量的客观公正,不要有倾向性的报道,导致社会各界对于流动儿童群体产生误解,从而不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9)05-0062-07

DOI:10.12046/j.issn.1000-5285.2019.05.008

收稿日期:2019-04-17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16BSH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会项目“华东师大精品力作培养项目”(2019ECNU-JP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崔丽娟,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张昊,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责任编辑:丁 翔)

标签:;  ;  ;  ;  ;  ;  ;  ;  ;  ;  ;  

崔丽娟: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