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代中国哲学的经典,实际上是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智能结晶,他们怀抱着理想,为社会擘划政策,为人们指点方向,他们所有的作品,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哲学。一旦要作为管理哲学,实际上都是站上社会高位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技能、知识、智能。本文之作,就是要以站在社会高层的人的眼光,讨论如何修养自己,如何看待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命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的出路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写作方向。要将包括儒家的孔孟思想、道家的老庄思想、佛教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周易思想、人物志、菜根谭的思想等古代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智能结晶,以高阶管理的哲学的角度进入,把它们给呈现出来。提供国人在阅读传统经典、学习古人的智能的时候,找到更为准确的方向,找到更加有用的定位。
[关键词]孔孟;老庄;周易;人物志;菜根谭;高阶管理哲学
一、前言
高阶管理指的是对他人、部属、组织、公司、国家的管理,所以是上层阶级的管理智慧。在中国哲学的管理智慧中,我们可以说整个中国哲学都是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实践哲学,以及管理哲学,重点都在对人的管理上。但是,它既有个人人生的管理,个人生死的管理,也有管理众人之事的管理智慧。本文之作,将以管理众人之事的管理智能为讨论对象,重点在指出哪些学派的哪些材料是针对上阶层管理者在处理众人之事上应有的观念。此外,中国哲学是人的哲学,人要实践以提升生命境界,所以没有能力的提升也就没有管理他人的实效,因此,高阶管理也是必须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实践的基础,不过,本文着重于高阶管理,个人自我修养的人生管理及生命管理的问题,暂不深入。
(2) 针对江苏潮间带风机长期承载特性评价的结果表明,设计预应力下锚杆基础两年内的承载力均满足相应材料设计强度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能够保证风机安全运行,且锚杆基础整体受力较为均匀,各部位应力变化较平缓。评价结果与现场风机实际状态较为一致。
谈中国哲学的高阶管理,是要将国学智慧中涉及高阶主管对部属的管理思维进行整合式的介绍,这就包括了对各家哲学思想中与此一部分有关的理念进行整合,一方面细数各家的思维要旨,另一方面做出比较筛选与应用上的会通,以期借由优良传统文化成就高阶管理的成熟智慧。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特质
中国哲学都是从人出发,既是人生智慧,也是生命管理,又是实践哲学。最终都是要追求一个理想完美的人格,但是,各家的理想不同,背后涉及的是世界观的不同,因此在组织管理上的用意就差距甚大了。然而,生命有多种面向,中国哲学各家不同面向的侧重,正好完构了人生的总体面貌,没有哪家的管理智慧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若能参考各家,理解自己的人生处境,便能在不同情境中找到相应的智慧,以帮助自己面对问题,找到出路,解决困境。
关于中国哲学各家不同的风貌,可依下列几种分类以助了解。
首先,世界观的此世、它世的不同。它在世界观,追求永恒的彼岸生命;此在世界的世界观,追求自己在家国天下的社会体制中的角色扮演。后者就有许多高阶管理的智慧,但生命的面向是广袤的,有时候涉及重大问题时,世界观便会是决定人们处世方法的依据,有它在世界观信念的人,他们的视野会更为深远。其次,有鬼神观、无鬼神观的不同。鬼神观远古即有之,迷信误人者多矣,但当然也有正确的鬼神观,这在各宗教学派中都有。正确的鬼神观助人敬畏天地神明,自我约束,慎独诚恳,如墨家、道教、佛教等。然无鬼神观者,亦有堂堂正正之教化哲学,如儒家、法家、《人物志》等。第三,对于命运问题的立场,当然首先是对于有无命运的观点,若主张有命运,那么,命运有无形成的原因?又是否可以自由造命?若主张有命运,但是没有形成的原因,则如何找到自由的出路?有命运思想的包括儒家、庄子、佛教,甚至《人物志》《易经》,没有讨论的则为老子、法家。然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不论有无命运思想,哲学就是找出路的学问,所以以上各家都有生命理想的出路,无分于是否有命运观,以及是否命定论立场。第四,初阶管理与高阶管理。在社会体制中工作,必有管理阶层,并可依其高阶低阶而讨论管理的重点。低阶的成员,自我管理最重要,让自己成为职场上受上级、同级欢迎的人物最重要,那就有许多自我修养的功夫。但在高阶,就必须管理别人,管理别人需知道下层部属的心声,以及能力、才情的特色与限制,要知道领导统御之方,要知道组织目标与天下大势,要知道保护自己,要知道保卫国家,这就是高阶管理的重点。关于人生修养,儒家、老子、庄子、佛教都是大家,至于管理别人与管理组织的高阶管理,则墨家、儒家、老子、庄子、法家、佛教、《易经》、《人物志》、《菜根谭》都有涉及,可以说中国哲学没有哪一部是没有高阶管理的观点的,虽然如此,各家立场有别,价值不同,角度互异,因此,了解各家高阶管理的思维,互相弥补,正可建立高阶管理的终极圆融智慧。
三、各家的管理向度
老子:所谓高阶领导也有两种类型,其一为高阶经理群,其二为最高领导者。老子哲学讲的是领导,只要在高阶领导群就可以扮演这样的领导者的角色,不必一定要是君王、董事长等等,甚至,不在阶层体制里面的人,也可以发挥领导的角色,只要你能具备老子型态的智能。就高阶经理群而言,这也等于是朝中大臣的位阶,这个位阶的领导,不只一人,且人人十八般武艺,种种能耐,而且上面还有国君、董事长,但自己也是历练成熟、能力超强的人,在所辖的范围内就是独霸天下,一个人就领导了所有的人,这就需要有调动所有资源的智慧,重点就是搞定能干的人,让有能力的人团结起来一起做事,为民服务,创造社会建设的实效,同时保住自己的官位,长长久久。可以说老子哲学就是做大官的哲学,但尚不是做君王的哲学,做君王还有其它更关键的能力,考虑其它更严峻的问题,而这一点,只有法家说出来了。老子的高阶领导的原则就是一条——“给而不取”,任何人想要的利益都给他,于是就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领导,因为团结在自己的领导指挥下,人人有利可图。重点是,一旦推动事业政策,就会有种种台面上、台面下的利益可以分配,这些事业推展过程中的所有利益,尤其是台面下的利益,本来可以是领导者一人独吞的,如何能有这样的胸襟智慧与众人分享呢?能够做得到的领导者,就是真正有老子智慧的人物,这就是在利人利己的基础上甚至可以做到让利而不利己,事实上,它是已经预设了儒者胸怀的人,只有真正爱人民爱百姓的儒家君子,才能真正做到公私、益利之辨,可惜,儒者多爱惜荣誉,又尊贵自己,金钱的利益可以让利,但涉及道德意识的部分有时与让利是冲突的,也就是荣誉与功劳就不容易让出去了。因此,就产生了大臣之间、经理之间的冲突对立,所以,没有老子的修养,是不能久任高阶主管的,因为要么人家要赶走你,要么自己看不惯虚伪的高层之后自己就辞官它去了,如何避免走上这两种道路?这一部分,就是在《菜根谭》中要提出的精确的实战演练的操作心法了。
墨家:首先,针对百姓的心声,这是墨家最为着重的地方,为顾及人民的需求,提出兼爱、非攻、尚同、尚贤的立场,为照顾基层百姓的生活,对生活的需求提出薄葬、非乐的观点,这些都是君王需要知道的事情。其中,对于高阶管理人才,墨家主张尚贤,希望君王要给予大臣足够的实权、实在的名位、丰厚的报酬。这些都是站在基层民众、百姓的视野上,自然会提出的观点。
儒家:儒家的立场就是将自己视为协助君王治理国家的专业管理人才,他们首先要求君王要行仁政、爱百姓,然后要尊重贤人,礼敬贤臣,自己则愿意承担爱民治国的重责大任。因此,真有儒者胸怀的人,就是各阶层最优秀的干部,富于责任感,宜予重用。这些就表现在《论语》《孟子》的许多文字作品中。儒家是各阶层的管理者都应该要有的价值立场,儒家主张的就是一个服务的人生观,越是高阶管理者,越应该要有儒者的襟怀,否则不会是个好官。然而,高层复杂,儒者在基层为官最为适合,若是升上高层,必须有《人物志》、《菜根谭》、老子,尤其是法家等的智慧,至于它们各自是怎么运用的,下文继续说明。
庄子:在升上高层之前,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就停下不再升迁了,此时人仍在机关待着,若是一心求官,必不快乐,甚至因为心情不好,而说人坏话,这样就变成组织内制造麻烦的人物了。因为自己本身是资深的干部,却际遇不佳,遭受冷冻,若不能调适自己,而是时刻埋怨,讲话刻薄,便日日令人讨厌了;若能知足乐观,便能建立崭新的形象,时时为人所喜爱了,甚至为人所需要了,这样的智慧的转变,就是从儒家到道家的庄子。有些是事后真正转变成为庄子型态的人物,也有些人根本天生就是庄子型态的人物,一旦真成了庄子型态,就是没有在组织角色中有升迁目的的逍遥自在的人,他们在单位工作只求快乐,于是成为大家的天使、成为大家的开心果,虽然自己不是组织里的高阶,但是,高阶管理者必须认识清楚这样的人物,组织内有他们的存在,绝对是团队的大利益、大功德,他们就是快乐工作,不求权力,不求私利,自在逍遥。却正因此,可以让整个单位内所有的人物化解纷争,变成大家都好相处的朋友,这样也是提升职场产能的主观有利条件,高阶领导人必须善用这样的人物,至于跟他们互动的模式,在庄子书中明确地提到了(1)庄子《德充符》篇: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指的就是这种天使般的人物。,其实就是给他们自由就好了。
对于一个高阶管理者而言,他必须知道必须理解的事情是很多的,他需要知道百姓的心声,也要有自己的理想,要知道领导的方法,要理解统御的技巧,也要知道不同干部的不同对待之道,在发生天灾人祸的时候,平日的例行工作要懂得放下以便应变,这时候又需要有更为深刻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他必须是一位全才的领袖,要学会这许许多多的知识与智能,那是需要各家的智慧才能共同成就的智者形象。以下,便将各家有以提供给高阶领导者的要旨简要陈述,后文再细节展开。这就包括:墨家、儒家、庄子、老子、《菜根谭》、法家、《人物志》、佛教、《易经》。
《菜根谭》:《菜根谭》的处事智慧所谈到的面向是十分广泛的,各阶层的管理人的需求它都谈到了,它本身就是儒家、道家智慧的总汇,道家部分还包括老子、庄子两种不同的形态。它劝勉基层官员要勇于任事,也告诫要了解人事的诡谲,因此凡事需要小心应对,并深谙世道的险恶,所以要人懂得进退,但仍是提出圆融的智慧,要智者为百姓谋。然而,它最终还是没有上升到统治者的身份角度,仍是以知识分子位居高阶以主政的视野而为其言说,最终是老子型态的领导者,而不是法家型态的权力层峰。因为它劝诫莫要跻身权力高层、亲近腥膻之党,这就不是统治者的心态了,而是知识分子的心态了。若是统治者心态,绝对是要抢夺最高权力的,这就只有法家的思考,是为国君谋的了。但是,解读《菜根谭》、深谙《菜根谭》,必定是让人们在官场上得以实现理想,又能明哲保身的最佳作战心法。
法家:法家是所有中国管理思维中唯一直接针对最高领导人所需的智慧而言说的管理性作品,是国君的保命护国的哲学。儒家孟子也讲话给君王听,甚至献策于一统天下,但孟子要的是人民的利益,而法家要的是国君的权力以及国家的强大;孟子的一统天下的思考逻辑,是因为国君能够照顾百姓,因而万民来归,法家的国富兵强,是因为国君对臣下的有力统治,因而力量集中。所以只有法家是唯组织目的的管理哲学,也是唯国君而用的顶级管理哲学,就是高阶管理中的层峰管理,究其实,这是和一般高阶管理有所不同的。韩非重法、术、势,法即赏罚皆依于法,术则是种种临场反应以及应变策略,势则是好好使用君威,莫使失势,守势而能善用之,则力道万钧。法家清醒地认识到,人心险恶,权力诱人,国君一不小心,自己就遭杀戮,所以充满了对国君的告诫之言,不可犯下种种失权辱己的错误,又为强大国力,必须让全国官员百姓皆为自己所用,如何严厉高效率地的驾驭属下,更是国君须知的命符,法家真正是高阶管理中的层峰管理。史上对法家批评甚多,其实有待厘清。法家从未曾主张杀人放火、不义不公,笔者认为各家的批评是对法家的认识错误,法家只是冷酷的重农战之功,而贬抑单单依据道德品格就破格拔擢。法家知识分子把自己当作国家的工具,不像儒者以自己的圣贤境界为目标,自己就是理想就是目的。当然,儒学有其合理性,人能成就自己以成就家国天下,有何不可?但是,法家的爱国情操仍应高度赞赏,所提出的方案也是治国之必需。当然,任何学派的理论都有人为与理论的两个面向,“苟非其人,其道不成”。真正能够做到法家严刑重罚又有策术挥洒的境界,实际上本身就必须有宽广的儒者胸怀,胸怀国家百姓之生路,只是学派的标签不居于儒家而已。在法家的心中,许多标榜儒者的人物也许人病炽盛,因此为法家所轻视,最后自创一派,但心中有百姓有国家更有君王这一点,丝毫不让于儒家。
当然,汉以后,儒者已无去国之道,一旦去国,就是落入民间,若是待在官场,要不委曲求全,待在下位,要不与狼共舞,晋升高层,然而,从此再没有好日子了,因为一旦国君不能行仁政,理念与己不同,而儒者又有高度自我意识,因此必须采取对策。历史的故事告诉我们,位居要津的儒家大臣,多是在艰难危险中度过的。此时,光是儒家的主观价值是不够肆应的,为了坚守儒者爱民的立场,要有法家的客观价值,要有老子的领导智慧,要有庄子逍遥的人生态度,十分不易。笔者认为,儒者适合做个小官,待在基层,孟子就说:
佛教:以上各家的思路,所面对的、所解决的都是世间法的问题,人在人间世界的处境及智慧,尤其是在阶层体制中的应对进退之道,既有君王、也有官员、也有基层干部,以及人民百姓的角色与心声,但是,所面对的都是现实世界的生活以及管理的问题。就此而言,人生在世还有两大问题不曾解决,那就是命运及生死的问题,国君无法指挥,官员无法改变,都是要个人自己面对。此处,就是佛教哲学最直接面对的问题,生死是绵延无绝的轮回,命运是因果业力的自造,一个明确的世界观同时解决两个人生根本问题,只剩下信与不信而已。若是相信,生命的风貌从此不同,自利利人、自觉觉人、自渡渡人,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业力因缘,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事,人我平等,悲心渡众。依于此旨,高阶管理者自知福报深厚,有机会掌握造福人民的权势,正是菩萨道修行的好机缘,至于自己的权势地位,其实一点也不必执着,在如此之高的位阶上而有这样的认识时,退出权位是迟早的事情,因为生命智慧的开启提升更为重要,而高阶权势需用机心才能保住,一旦保不住,正好退出,岂不遂了心愿。若是身处高位,喜于行善积德以累积福报,意旨不坏,但只是一些人天小果,不是终极成圣,若甚至虚伪买名,则不只没有福报,恶报倒是逃不了。可以说,真正信佛者,少有耽溺于高阶权位者,多半是急流勇退,以不与他人机心争斗的方式行善人间,自己何种身份一点也不重要了,通常就是宗教师、导师的形象了,以教育为主要身份。
《易经》:最后,《易经》之作,正是阶层管理的巨著,谈高阶管理,意旨表现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每卦六爻中,即其第四、五两爻者,四爻是中央主管,五爻是君位,六十四卦基本结构就是如此,因此每卦第四、五两爻的爻辞就是说明个别事件上的高位阶者的吉凶祸福,以便寻求应对进退之道。必须了解,《周易》是周朝初年政治家集团的集体编辑之作,那正是封建体制的大时代,六爻卦象正好以上三爻为中央为高层,下三爻为地方为基层,借由卦象定卦名立卦旨之后,便在每卦六爻中说明不同阶层之间进退互动的个别情境,而所谓的个别情境就是此一事件的上下六爻位阶,因此,四爻爻辞就是高阶主管在事件中的角色命运作为,五爻爻辞就是君王在事件中的角色命运作为,总六十四卦的所有四、五爻爻辞就是周朝初年的政治家们对于高阶管理的观点,意旨精要,普世皆准。此外,初爻刚入体制,不论命运好坏,也无正式的角色扮演,学习就好了。二爻则是基层干部,必须勇于承担,为未来升上高阶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三爻在上下夹层中,上下交争时的决战点,也是不得志的位阶,凶险最大,也会自己惹祸,是高阶主管最应盯着的人物,惹事生非最容易发生的位阶。至于上爻,已经经历了权势的顶峰,应该真心退居第二线,切莫继续扮演权势挥舞的角色,否则就会直接与第四、第五爻的权势冲突了,算是超越了层峰的高阶无权者角色。
墨家借由自我认定的上天对万民之爱,来要挟君王必须爱护人民,如若不然,无所逃于天之惩罚。虽然,此文之中只有认定而没有证明,此一证明,则在《明鬼》篇有诸多论述,但依然只是推论,都谈不上真正的证明。不过,人民的心声就是如此,信与不信端视君王自己,若信之,则行仁政、爱百姓,若不信,继续倒行逆施,其结果,事实上也没有不会覆亡的王朝,只是是否真有“天志”因素,人们不能明确得知。
以上,简单勾勒涉及高阶管理思想的中国哲学各学派及经典的要旨,以下,再深入一些展开细说。
四、了解百姓的心声:墨家尚贤
从高阶管理的角度言,墨家自我定位就在百姓,不是站在管理阶层,因此,从墨家中可以学习到的高阶管理智慧就是:上位者要听到百姓的心声,这是墨家对高阶管理智慧的贡献之处。百姓想的就是自己安稳的生活,希望的就是国君爱护自己,其中有两篇文章是最能反映此旨的,一是《尚贤》,二是《天志》。如其言: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己。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人在高层,视野不同,仁义道德是中下层干部必须要有的素养,一旦跻身高层,就必须收敛光芒,如果还在标榜,就表示权力的野心太大,一眼就让人看穿,虚妄的聚合时,这些人很快站上高位,但真正有实力的领导,就不喜欢这种尤虚之人了,因为他们都在表演德性的姿态,以迷炫世人,真正有仁德的儒者,却都不欲见贤,“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都是智者在避免表面的形式化作风,去掉形式主义作风,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照顾,“民复孝慈”“民利百倍”。对于高阶领导的智慧深奥,老子只讲最后操作的心法,那就是“让利”,至于细节的操作心法,那就是《菜根谭》一条一条地说明白了。总之,怀抱儒者淑世天下的理想,一切事办于己,但是接受老子圣贤智慧的忠告,一切利益归人,如此,高阶者必成大事。
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祸祟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2)墨子:《墨子·天志》,《墨子》,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在20世纪末期,西方学者先后提出了多模态理论的概念,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多模态的定义并未统一。国内学者顾曰国、张德禄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外部信息交流时用到的多种感官,譬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称之为模态[2-3]。Kress指出多模态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利用环境中可选择的多种符号资源:语言、目光、手势、动画、音质、课室布局、墙壁展示等,根据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需要选择和重组符号资源,实现意义重现[4]。综合各位学者观点,本文中所用的多模态包括感官模态(听觉、视觉、触觉等)、符号模态(语言、动作、图像、声音)以及信息输入和输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模态转换。
就高阶管理者的角度而言,人民的心声就是君王要照顾他们,否则上天会惩罚君王,墨家是很认真地关心政治的哲学体系,除了讲话给国君听以外,他们还有不少的公共政策的关怀,依然是以基层百姓之利益为念的,如:节用、薄葬、非乐、非攻,他们也有价值观念的表示,如:兼爱、非命、非儒。对高阶管理者而言,前四项政策应该是看情况处理,而不是一定该怎么做的,至于后三项的价值观问题,大约就不需要表示什么意见了,任由人民百姓自己主张即可。在《尚贤》部分,等于是教育了君王,必须真诚对待才臣,否则人才不聚,国治不行。在《天志》部分就是要了解人民百姓总是相信老天爷会主持公道正义的,国君自己是否相信是一回事,百姓的信仰却是自己的统治基础,宜予尊重。
五、中层干部的修养:《论语》《孟子》
儒家理论运用于高阶管理时,儒者就是组织内最忠贞的干部,并且是充满了理想的干部,儒者如果遍布在组织内的中下层骨干,这个组织必定是坚强的、健全的,因为他们一心只想要组织变好,但是,他们对组织的管理是有意见的,就是必须以礼教化、以德治国,这就恰与法家相反,重礼而不重法,可以说,儒家重视主观原则,法家重视客观原则,如其言:
“你是说清朝那个下江南的乾隆?”孟导小吃一惊,不过仔细看钱上面的确有“乾隆通宝”的字样,自己之前对钱币上的铭文没有仔细辨认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孔子:《论语·为政》,《论语》,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
此外,儒者为国服务时,一方面要成就国家,一方面也要成就自己,至于自己,则是一个德行使者的化身,自己是来实践仁德,成就兴利的事业的,而不是为一己之私,而为损人利己之事的。因此,自己和国家都是目的,而且必须都是以实践仁德为目的,如果国君不行仁政,儒者为了洁身自爱,是会离开的,如果国君确实爱民,则应对臣下待之以礼,其言:
老子哲学真正是高阶主管的管理哲学,也就是领导统御的智慧。老子洞悉人性,但人性的现状要在《菜根谭》才更见清楚,老子直接就是讲领导的观念。关键就是减损自己的欲望,照顾众人的利益,整套管理系统中也要重视不要引起人民过多的欲望,《老子》第四十八章言:
铆接质量问题主要是由铆接不到位、铆钉无环槽、垫圈漏装、铆枪铁砧磨损等原因造成,如图5所示。几种不合格的铆接过程中的力与位移曲线如图6所示。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5)孔子:《论语·宪问》,《论语》。
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在城市有效地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具体成果的表现。但是,如果对信息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将很难建成智慧型城市。在对城市进行智慧型建设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将提供很大的帮助,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会对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方向性的帮助和预测。为了推进我国践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基础性的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覆盖,渐渐形成了以点概面从国家到省市的动态地理信息的局面,通过各个部门相互协同合作,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精度已经足够满足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孔子去鲁,孟子去齐,都是国君的礼数不足,儒者不为稻粮谋,便挂冠求去。若是一般政客,当然是委顺于君,为妾妇之道,如孟子言: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北京:线装书局,2014年。
《人物志》:《人物志》是标准的管理哲学,重点是人事管理,既是知人善任的智慧,也是管理自己的智慧。既谈到中央大员,也谈到基层官员,更谈到国君的智慧,而更重要的,其实就是让最高领袖知道如何知人善任,以及让有能力的人知道如何在体制中应对进退,以平步青云。针对最高领导人,《人物志》强调个性要平淡,必须没有情绪,实际上就是要具备一切良好的个性,才能领导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自己不必是所有专业的最有能力者,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却必须具备了解他人智慧的能力,领导的时候首先要有任用贤人的智慧,其次能够决定政策,同时还要有行赏罚的坚定意志。此处,儒、道、法家的智慧都俱在了。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7)孟子:《孟子·万章下》,《孟子》。
在基层为官就是领个足以温饱的薪俸,尽职做做地方小事,养活一方水土的一方百姓,这倒是儒者绝对能够胜任完成的角色,这样就不必过问中央朝廷的大事,免得痛心。当然,儒者在基层,只因不想与当道做对,但有时机遇难料,或升高层,此时就要多学世间法的高阶管理哲学,或根本连基层也待不了,那就学学庄子逍遥自我吧。
六、追求自己的天下:庄生逍遥
庄子追求出世的理想,其实与高阶管理就是无关的,因为他从不与政,但是,人间世,种种事情都会发生,也会有庄子型态的人物走到了帝王的身边,此时最高领袖如何与之相处,就是高阶管理要重视的问题,《德充符》中有言: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8)庄子:《庄子·德充符》,《庄子》,北京:线装书局,2013年。
微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是完全隔离。微网站的主要栏目和页面都开发出来以后,需要与微信公众平台做进一步的链接和功能整合。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设置关键字回复,可以链接至微网站首页或某个栏目;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菜单可以添加链接,跳转至微网站或微网站的某个栏目;微信公众平台原本发布的图文消息,也可以被微网站调用。丰富多样具有交互性的调用形式使这种模式构建的学习平台更加灵活、便捷、高效。
庄子型态的人物就是到哪里都是任何人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没有社会的机心,不为名不为利而来,只需一己的温饱,温饱足矣,便适性逍遥。就高阶管理者而言,这种人物只会带来快乐,不会制造纷争,但他也不能为你承担重责大任,莫要幻想他继承你的大统,除非他骨子里仍有儒者的性格,但若是这样,你也未必敢把天下交给他,之所以想与之分治天下,就是因为你感受不到他的任何权力野心。正因为他真的是没有权力野心,所以他根本不会想要站上政治的舞台,因此惠施对庄子的担心,担心抢了他的相位,这根本就是误解了庄子。所以,把他们永远当作开心果就好了,让组织内因为有这样的人物,而使得纠结的人性变回清净,责任还是高阶主官在担着,但人际之间的互动,可以因为有了庄子型态的人物存在,而让大家简单轻松。组织内是需要有这样的人物的,因此高阶主官应该看清楚这种人品,他们不会不负责任,但也不必期待他们负起额外的或重大的责任,留着他们让大家愉快,就是最重要的价值。
当然,真在高阶担任要职者,庄子的哲学还是对他们极有用处的,关键就是高层多残酷、寡恩、薄情,生存之道,便在不去纠结,本来就看破,就不会心乱,继续待在位子上,做可为之事就好。这种能屈能伸、可以放下的态度,庄子的适性逍遥是有帮助的。
七、高阶领导的智慧:道家老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孔子:《论语·八佾》,《论语》。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9)老子:《老子》四十八章,北京:线装书局,2012年。
这里就是讲述将自己的欲望减杀,一切为公而无私心,则周围的人都会真正信服,便能真正掌握影响人心的力量,甚至获得政策指挥的权力。但是,减少百姓的欲望,也是领导智慧中重要的指针性任务,《老子》第三章有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10)老子:《老子》第三章。
墨家要尚贤,老子不尚贤,其实,国家当然必须是要举贤才的,但这是真正的贤才,而不是国君因为私欲的满足而特别重视某一类的人物以为自己谋私利,若是如此,则小人竞相模仿,互相争斗,政府必定纷乱不已,必须是人才以本事受到重用,而且是各种类型的人才都受到重用,这样政治才会平稳。所以,老子不是不尚贤,而是对权臣抑制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老子也必须尚贤,但绝不让小人专权。
老子的智慧就是看透人性弱点,想要取天下,就要满足他人的利益,功劳归君王,权力与大臣分享,利益归部署,资源给人民大众,任何人都看不到你的私心时,你就能获得所有人的信赖,从而拥有领导的权力,这就是“取天下常以无事”。而老子绝对是有儒者胸怀的智者,因为他追求的还是百姓的福祉,《老子》第十九章言: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1)老子:《老子》第十九章。
(3)绞车主刹车为主电机能耗制动,具有悬停功能,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实现绞车的减速、悬停,操作人员不需要操作刹车就可实现大钩的减速和停止,简化操作流程,降低误操作几率,操作灵敏、快捷。绞车辅助刹车为液压盘式刹车,包括两个工作钳和一个安全钳,刹车力矩大,安全可靠。
换言之,国家政治良好与否是决定于贤人在旁与否,而如何使贤人皆能在旁为己服务呢?那就是要给他丰厚的酬劳,给他崇高的地位,平日相处尊敬他,在人面前称赞他。如此,王公贵戚豪强土绅发现过去靠人际关系取得利益的管道行不通了,只要是贤人,不论远近,都能站上高位获得实权施展才华,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人脉了。由此可见,法家最在意的权臣豪强把持朝政的问题,也正是墨家看到的问题重点,但希望提出来了,问题点出来了,怎么发现贤人?怎么摆脱权臣豪门?墨家没有深入追究,法家才追究了,因为墨家是人民的心声,君王者必须要听到。若是听不到,做不到,人民就还有另一个想法跑出来,那就是《天志》篇中所说的,以天来惩罚不能照顾百姓的君王。其言:
以喷浆速度150 m/min时为例,由图9的速度云图可以看出,转速从120 rad/s升高到180 rad/s后环形流道内部浆流的速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沟槽辊内壁面处线速度达到31 m/s。另外,喷浆速度150 m/min、沟槽辊转速不同时上流道中心线流速分布见图10。图10表明,流道内的平均流速升高约5 m/s。表1所示为喷浆速度150 m/min、沟槽辊转速不同时均衡室进口压力和溢流室压力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当沟槽辊转速增大后,溢流室压力下降一倍,下降幅度较大;均衡室进口压力更是从正压变为负压,无需外部加压。
八、职场现实的演练:《菜根谭》
《菜根谭》处理的问题层面广泛,既有青年励志之文,也有透视人性恶劣心态之文,当然也有像庄子般逍遥品味之文,但是写作最为深刻入理的,还是圆融入世之文,既能承担事业,又不冲撞小人或君王的私欲,只管为百姓谋福利,又能保护到自己不受伤害。就高层管理而言,《菜根谭》可谓已把人性各种状况都了解透彻了,关键就是运用时的聪明,凡是高阶管理者,宜时时读诵,若于生活中随时都会出现《菜根谭》某句话所指涉场景,那就表示已经了然于胸,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了。
然而,无论如何,《菜根谭》中的高阶管理思维,仍然是知识分子的思维,官员干部的思维,而不是帝王的思维,帝王也不写书,写书的都是知识分子,而替帝王写书的则是法家,法家是唯组织目的的管理哲学,一心为了君王能够保住权势设想,君王自己的位子保住了,才能保卫国家,此时,他既要管人,也要管事,法家思想真真正正就是帝王哲学,就是最高层峰的权势哲学。《菜根谭》是儒家孔孟、道家老庄哲学智慧的现场解说,是大臣及智者的哲学,而法家则是君王的哲学,虽然《韩非子》作者也是知识分子,但思维及立论的基础都是针对最高层峰应有的设想而言说的。
利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分析,根据以上算法设计考虑腹地货物产生数量、装卸时间和泊位资源等约束条件的干支航线网络确立系统,对比分析3个因素不同状态下对港口群内航线确立的影响,同时分析每种状态的运输效率变化。
九、最高层峰的权势:法家思想
法家集大成者为《韩非子》,书中各篇重点都是在讲话给君王听,《爱臣篇》告诉君王宠信大臣就会害死自己;《二柄篇》告诫君王一定要善用严用刑庆二事,即赏罚二柄;《八奸篇》告诉君王自己的权势是如何从八种管道漏泄出去的;《十过篇》细数种种君王易犯的过失,配合以史实中血淋淋的教训;《孤愤篇》却说像韩非自己这样的策术之臣,是如何易为君王的左右权臣所排挤陷害,以使国君无法接收到智术的讯息;《亡征篇》讲述了几十条古今亡国之征兆;《说林篇》汇整古今各种临场反应的言词交锋,是策术运用的最佳案例,有善有恶;《用人》及《功名》告诫君王如何用人、如何亲近,并约束臣下之道;《内储篇》又系统性地整理国君治国的智谋方略。以上种种要点,无一不是说给君王聆听的存活保国之道,稍一不慎,君王就会被杀戮,岂可不明。可以说,君王是一切行业中最最危险的行业,也是责任最为重大的角色,是高阶管理中最上层的高阶。也可以说,墨家、儒家都要讲话给君王听,但是墨家为人民,儒家为人民和自己而讲,庄子根本不理君王,老子讲话给一切高阶领导者听,包括大臣和君王。但是,法家所说就直指君王,一切言说为君王计,这就不是一般高阶管理而已了,而是董事长哲学、总统哲学、君王哲学,是体制内最上层的唯一领袖的哲学。他们的责任无人可比,他们所需要的智能与意志无人可比,他们用人的权力收在一身,一切的成败都在他的身上,他失败了就是国家的失败,所以更可以说,法家哲学就是唯组织目的的管理哲学,既是最高领袖的哲学,也是国家生存的哲学。
将法家韩非与儒家孟子、道家庄子做一对比,三者都是才气纵横的大家,书中都充满了故事的堆砌。然而,《孟子》都是美化古代圣王之故事,目的在于建立理想的典范以为儒者的追求目标。《庄子》都是虚构的神话故事,目的在于构作向往的世外桃源,也是为理想而说。韩非就不同了,所说都是史实,而且是血淋淋的史实,目的在告诫世人,要知道杀戮战场的现场实况,欺骗、侵凌、虐待、背叛、刑戮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读《韩非子》,让知识分子知道犯罪的现场,知道罪恶是怎么制造的,对于人间世,才能拥有早熟的视野。书中的阴谋诡计,都是史实的陈述,也是国君必须运用借用的招数。
为什么法家著作如此重视权谋?这就必须从各家的特色不同处说起了。
庄子不管现实世界,自然不用在意。墨子只顾百姓的生活,大官的惨烈世界非其所虑。儒家不参与蜂虿之党,自然也自动避开了。只有老子身居要津,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才知道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权、只要有机会为人民谋福祉,因此高居大位,这是因为,政治的现场是权力与血腥交织而成的,没有错,天听自我民听,所以照顾百姓者才能得天下,儒者关心的是这一部分的主观价值。但是实力与权力却是血淋淋的,而且小人众多,儒者及大臣可以避开小人,国君又如何能避呢?所有的权臣小人都是要影响欺骗控制主宰君王的,君王跟任何人接触之下都是危险的,也是避免不了的,避了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避不了的情况下,对于权臣小人,要么用他,要么杀了他,这都是必须狠下心来做个决断的。因此,儒家是避开小人因而位居中下阶层的干部官员,老子是与狼共舞而位居要津的大臣,只有让利才能保位。而国君就是被小人环伺的最高领袖。有时小人就是国君自己欲望的化身或代言人,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小人固然能帮助君王满足私欲,儒者就不肯满足国君的私欲,但是国君重用小人的结果,自己也可能被小人控制,甚至杀戮。这当然是自作孽不可活。换种方式对待,那就是严刑重罚,但国君就必须自己完全没有私欲,才不会给小人任何可乘之机,而刑罚施行之际,又必须忍心寡恩,这都是国君必须知道的如何对付小人的原则,《韩非子》书中许多的策略诡计招数,也就是在对付小人权臣恶徒之时,所需要的护身保命守国的方法。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为例,探讨毕业实习的实践管理与效果评价,以期对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韩非子》所说没有错。至于史上阳儒阴法之说,其实是太站在儒家的立场发言,儒家重视爱民的主观道德,法家重视护国的客观治理原则。儒家洁身自爱、避开小人,法家为君王计,必须沾满鲜血,这就是客观阶层的不同。法家为君王计的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各家学派中最入世最顾及体制最为国君计谋的哲学,这一点,必须准确地定位,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就大臣说,为了治国保民,“阳儒阴法”确实是对的,表示法家的管理原理也要使用。而就君王而言,则必须“阳法阴儒”,法治必须召明于世,至于爱民的仁慈,在政策上落实就好,因为控管的力道,不严格是不行的,因为,目标在对付小人恶徒权臣,这岂是仁政之治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表盘正中心一颗玫瑰金太阳在表盘中央熠熠生辉,镀铑金流星、粉红珍珠母贝水星、绿色珐琅金星、绿松石地球及钻石月球分布在四周,每颗星体均按照其在自然界中实际围绕太阳公转速度而运行。梵克雅宝将神秘的宇宙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眼前,惊人赞叹。
就高阶管理而言,笔者主张,所有董事长、总统、最高主官都应该有深厚的法家素养,《菜根谭》言:“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前一句讲给大臣听,后一句讲给君王听。但是,真正碰到恶人时,岂能不用?王阳明杀了强盗头子不就是如此,不建立事功则已,欲建事功,没有不忍心寡恩而能成功的。王阳明不是帝王,但就这一局,显然超越了仅仅是儒者的格局了。如果儒者认为这就是儒者的本色,而只是不说破,那么,“阳儒阴法”变成儒者的正牌形象,而不是批判帝王的贬抑之辞了。
十、人事管理的智慧:《人物志》
法家是针对层峰的领导及管理而发言,《人物志》则是对于所有的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提供人事管理的智慧,《人物志》型塑职场能力的类型,分析特性及得失,对谋职者认识自己最有帮助,但是对用人者更有帮助。《人物志》首先强调,真正最顶尖的人物最高级的智慧就是用人,其言:“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用对了人,自己就轻松了。而用人者,就是帝王,此时,各种人才都要运用,重点就是,平衡各类不同的人才,其言:“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用人要重平衡,否则部属之间会有纠纷,体制就失去了平衡,最后影响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至于用人者与被用者的状态又是不同的,《人物志》言:“至于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人君之能异于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国体之人已是宰相级的人物,能力是最为全备的,但是国君又更不同,要更懂得用人,而不是被用,因此在人事管理上,国君是最最上层的人物了,除了用人,就是要能落实治国,治国还是在人才的运用,这就是法家擅长的领域了,关键便是能行赏罚,有赏罚才有法治,有法治才有治国之效。《人物志》直接讲开国君王的智能,那就是要有英雄之气,其言:“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从来都是才大者领导才小者,聪明和勇气两者皆然,简言之就是智慧低的不能领导智慧高的,第一你不理解智慧比你高的人的智谋,他说的话你无法理解就无法重用,其次,你会忌才,结果就会伤害他们。但是,人的智能如何提升呢?一要有理想,否则私利得到了,努力就停止了。二就是努力,持续不间断的努力,才会不断提升智能,智能不是专业能力而已,专业能力就算达到顶尖,也只是某一领域的最顶点,至于领导统御的智能,才是可以无止境地上升的能力,从而领导群伦,这就是指一切良好的个性,而不是职场上的专业知识。作为领导人就必须是通才,而通才的个性则是应该包括:学识专业、责任承担、吃苦耐劳、耐操耐烦、积极效率、专注沉静、端庄威严、宽容慈爱、和颜悦色、幽默风趣、潇洒自在。
对施工单位而言,管理制度是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处于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地位,相应的健全的制度能让管理有序进行,项目工程也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难以判断的事情,就可以依据项目管理制度条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可以说项目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不为过的。与此同时,伴随着施工人员的劳务工资不断增加,有可能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聘用一些素质较差、技术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这也是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因素。
《人物志》在讲领导者对待部属有两种重要态度,其一为敬,其二为爱,其言: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12)刘劭:《人物志·八观》,《人物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
重点是,爱不可少于敬,敬就是严格的法治,有阶层逻辑,爱却是情亲意切,打破阶层。两种态度并和运用,才是统治者的御下之道。问题是,部属对待长官呢?其实也是爱敬都需要。有自信的部属,可以爱长官也必须敬长官。正式场合以敬的态度互动,非正式场合以爱的态度互动,这就是要领,但不能反过来,正式场合与长官称兄道弟,非正式场合又矜持得不得了,这就是虚伪至极的人物,应对不当也会为自己带来灾难的。《人物志》讲效难,亦即人才被拔擢晋用的机率是极低的,那么,真正是人才,就自己创业吧。成为开国的皇帝或创业的董事长皆可,也就是说,《人物志》固然教育知识分子及官员识别人才之道,但因为职位或私心的关系,真能拔擢人才的事是不多的,最高层峰的领导者宜注意之。《人物志》最后一章讲“释争”,是讲想要平步青云,就得靠谦虚处下的态度,事情都乐意做,利益都不去争,而这也是道家老子的最高智慧所在,儒道的差别就在于,只要肯做事,则一路谦虚下去必定可以晋升高位,然而儒者多半求名尊己,不肯降志,于是就只能在基层照顾一方水土的百姓,但这也是很重要的价值。不过,这指的是太平盛世以及体制健全的时候,若是战争时期,或是体制不健全的时候,谦下之道也只能处于中下层管理阶层,站上高位是没有可能的。
总之,对于高阶管理者而言,《人物志》要通读、要精读,才能从低阶到高阶都有肆应的智慧。而法家是只有到高阶时才能体会及运用的,但法家也必须要有儒家的情怀,否则就只能成了枭雄而已,只是为己之私的领导,最终还是会毁了自己。
十一、永恒生命的追求:佛教哲学
就高阶领导的课题而言,就是在体制内的领导,然而,佛教是出世的哲学,其实与体制是无关的,高阶领导也领导不了一个真正正信的佛教徒,当然,透过政治权力去控制他是可能的,但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了一个出家僧人的心灵世界,除非他是假和尚,那么,高阶领导之于佛教应该要了解什么才是重点呢?答案是,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了解之后,懂得在所辖国土之内有这么样的一个族群,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永恒生命,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种种利益与价值,从而能够尊重,甚至学习,甚至成为自己的信念。宗教思想因为涉及它在世界的讯息,所以不可以经验检证之,就其理念而言,学习者就是相信与否而已,相信之后,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就会改变,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就是:因果、业报、轮回,因此,生命就是净化或浊化的自我建构之历程而已。佛教最简要的理论就是“达摩二入四行论”,“理入”讲众生皆有佛性,最终必能成佛,只是一时遮蔽而已。“行入”之“报冤行”讲一切恶事都是过去业力所成,承受就好,不要再造恶业。“随缘行”讲一切好事都是过去善业所成,今生还是必须继续努力。“无所求行”讲一切眼前的事情都是自己该做的,不要祈求任何额外的报酬。“称法行”讲究积极学习佛法,早日成就彼岸永恒的生命境界。高阶者知此,便会有体制外的价值信念,不会受限于体制思维,而能超越体制。事实上,在面对自己的生死问题的时候,不论任何阶层的人,都是必须要知道的知识,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就在宗教的哲学理论里。关键就是,宗教都有死后生命的世界观,因此对于生死之事就都有明确的知识的提出,而为每一个人所需要,而最重要的需要,恰恰正是面对死亡问题的处理,不论是处理亲人或周围的人的死亡,还是处理自己的死亡。可以说,佛教智慧的运用,超越了阶层,不论高阶低阶,都用得到它。
十二、阶层人生的逻辑:易经思想
所谓高阶管理就是在体制高层位阶者的管理思维,而所谓的位阶正是体制的结构,在所有中国哲学相关人生智能的作品中,就属《易经》哲学是最最直接涉及阶层问题的哲学体系,其中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架构,就是阶层逻辑的最佳表述架构。初爻基层人员,二爻基层主管,三爻自由人、边缘人,四爻上层官员,五爻君位,上爻卸任者、荣誉职。从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六爻之吉凶祸福而言,可以说就是依据人员的位阶而言说其命运的,因此在谈高阶管理哲学的时候,当前述种种学派的智慧见识都处理过之后,再来从周易六爻重新经历所有的命运轨迹以及不同位阶的不同命运风情,此时六爻的吉凶祸福和应对进退的道理就清晰易懂了。周易的位阶逻辑,当以乾坤两卦为基本型,乾坤两卦明白,其余六十二卦就是情境模拟的种种变形而已。就高阶而言,可以从乾四五两爻知道所有关于自己的命运,借由六十四种情境模拟,或是第四爻高官之位,或是第五爻君王之位,变化万千,种种警惕,种种建议,都是高阶管理者应该学习的自处智能。简言之,第四爻就是要内敛又强干,能与众人合作而办成大事业。第五爻就是享用一切资源荣誉权力的总其事者,但是,天下安危系于一人之身,所以国君必须具备一切的能力,尤其指的是人际关系的能力,实质内涵就是个性,良好的个性,从而能够掌握及任用优秀的人才,国君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及评价的标准,全都是在所用之人,人用对了,国家强大了,人用错了,身死亡国了。
十三、总结
讨论高阶管理哲学,实在是笔者近年来从国学切入中国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管理哲学的议题之后开花结果的一个成果。讲高阶就是社会体制上位居高层者的人物角色,就中国哲学各家而言,有些直接面对,有些根本不面对,无论面对不面对,高阶管理者都应该要知道各家的要旨,以便肆应各种局面,更何况,有几家的哲学就是讲给高阶听的。高阶有两种,简言之,一为大臣,一为君王,老子是大臣哲学,也就是大官哲学,法家是君王哲学,儒家是小官哲学,不是儒家只能做小官,其实所有的官员,甚至君王,都必须是儒者,这样才会有太平盛世,可惜儒者通常上不了高位,一旦晋升高位,孔孟所说的一套都不够用了,必须增加更多的智谋,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高阶,包括老子、韩非子、《人物志》、《菜根谭》、《易经》里面的种种智慧。
了解了各学派在阶层上的运用,就要善学善用之,天下事不能实验,实践下去就是一翻两瞪眼。成就太平,败就动乱,因此笔者主张,世间法通通要学,出世间法就择一即可。世间法包括:墨家、儒家、老子、法家、《人物志》、《菜根谭》。出世间法包括:庄子、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同时,配合此在世界观与它在世界观时,拥有此在世界观者为儒、老、法,拥有它在世界观者为墨、庄、佛。这其中,墨家是有它在世界观却是世间法哲学的特例,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本土宗教都是这种模型,道教及民间宗教大多数都是这样,只有神仙道教有些例外。总之,中国哲学多为入世的哲学,入世哲学中多为百姓讲话,讲话者多为知识分子身份。因此高阶管理哲学中的重点是在大官大臣的哲学,但是,最高层峰不能外于高阶之外,这就有孟子哲学讲的对君王的期许,也有易经第五爻位角色扮演的直接处理,更有《韩非子》全书都是为君王计的思虑,除此之外,中国哲学多是知识分子以及官员的哲学。这其中,又有儒家哲学是遍一切位阶都需要的,但是位阶愈高,就愈需要其它更多的智慧技巧运用进入,儒家讲的是主观的价值,老子讲的是人事变化的客观规律,法家讲的是治理国家的客观法律,后二者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高阶管理。可以说,在初阶管理上,儒家是第一基础,但在高阶管理上,儒家的基础仍然是绝对必要的,但就必须有老子、有法家、有《易经》、《人物志》、《菜根谭》等的高阶者的处事智慧,才能克期致胜。
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少先队员代表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热爱少先队组织,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之后,大会还进行了激烈的少先队大队委竞选环节,队员们各展所长,将大会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作者简介]杜保瑞(1961-),男,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上海 200240)。
标签:高阶论文; 国君论文; 法家论文; 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宗教论文; 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人生观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关东学刊》2019年第3期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