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基因组论文-黄聪,李有志,杨念婉,武强,邢龙生

昆虫基因组论文-黄聪,李有志,杨念婉,武强,邢龙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昆虫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入侵昆虫,基因组,入侵性

昆虫基因组论文文献综述

黄聪,李有志,杨念婉,武强,邢龙生[1](2019)在《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基因/基因家族、转座子/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在决定昆虫入侵性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在助力害虫RNAi、昆虫不育技术(SIT)、化学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入侵昆虫综合防控的前景。(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孙勇,李美,孟丽君,李小杰,曾晔临[2](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昆虫基因组研究发展态势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0年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基因组公布以来,昆虫基因组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为昆虫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带来了革命性转变。本文以昆虫基因组学相关的中外文献与专利为研究基础,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农业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态势,综述了全球及我国昆虫基因组领域SCI论文及专利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基础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时敏[3](2018)在《第3届国际昆虫基因组学大会&第6届国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第3届国际昆虫基因组学大会&第6届国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1~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昆虫学会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浙江省昆虫学会和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承办。(本文来源于《国际学术动态》期刊2018年04期)

李晨[4](2018)在《昆虫基因组学:绿色防控的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基因组产生新型的绿色植保技术,是行得通的。基因组研究对于中国植保的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主办的昆虫基因组与绿色防控大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在会上希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05-23)

侯丽,詹帅,周欣,李飞,王宪辉[5](2017)在《中国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测序技术的革新和多种组学综合分析方法的应用,昆虫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昆虫学家已经发表了家蚕Bombyx mori、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烟粉虱Bemisia tabaci等多种昆虫基因组图谱,同时在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基因编辑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我国昆虫基因组学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在数据分析、团队合作和基因操作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尹传林,李美珍,贺康,丁思敏,郭殿豪[6](2017)在《昆虫基因组及数据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组序列为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系统生物学在古老的昆虫学中蓬勃发展。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在NCBI登录注册的昆虫基因组测序计划有494项,其中已提交原始测序数据的昆虫有225种,完成基因组拼接的有215种,具有基因注释的有65种,公开发表的昆虫基因组有43篇。本文综述了测序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昆虫基因组研究的推动作用、昆虫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及其存在的问题、昆虫基因组测序进展、昆虫基因组数据库的发展及基因数据挖掘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以及昆虫基因大数据在害虫防治和资源昆虫利用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魏敏[7](2016)在《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10日,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好医生康复新液——美洲大蠊全基因组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好医生药业集团和四川大学共同发布了药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揭示全球首个药用昆虫的基因组图谱,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昆虫类药品中使用全基因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6-12-28)

石进[8](2016)在《全球首个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在北京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我州生物制药研究实现革命性突破。12月10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好医生康复新液——美洲大蠊全基因组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会上,我州重点企业——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和四川大学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药用昆虫的基因组图谱。这标志着药用(本文来源于《凉山日报(汉)》期刊2016-12-19)

寇敏芳[9](2016)在《全球首个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寇敏芳)12月10日,好医生药业集团和四川大学共同在北京发布了美洲大蠊全基因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揭示全球首个药用昆虫的基因组图谱。在此基础上,可深入开展美洲大蠊活性成分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加速相关新药研发。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昆虫类药品中引入全(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6-12-12)

张传溪[10](2015)在《中国农业昆虫基因组学研究概况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种类繁多,变异惊人,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其中不少种类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或益虫。自从2000年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基因组发表以来,当代的昆虫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从基因组和转录组所获得的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昆虫生物学特性和增强应对那些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粮食供应和经济安全的各种卫生、农林害虫的能力,更好地利用那些在维持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昆虫以及那些为人类提供丝、蜂蜜和药品的昆虫,需要了解它们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种昆虫的基因组被报道,近10年来中国科学家也已经完成了家蚕(Bombyx mori)、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基因组测定和分析,还有一批重要农业昆虫的基因组正在分析中,这其中包括烟粉虱(Bemisia tabaci)、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和若干寄生蜂种类。自从2010年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报道了2种昆虫(烟粉虱和褐飞虱)的转录组和表达谱以来,短短几年仅国内就已经有上百个昆虫转录组得到分析。同时,家蚕、东亚飞蝗和褐飞虱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用40个品系重测序揭示了家蚕在驯化过程中相关的基因变化,通过信号通路分析解析了东亚飞蝗散居型和群居型转换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了2个胰岛素受体是控制稻飞虱长、短翅型可塑性发育的"分子开关"。在基因组和转录组基础上,通过基因功能的研究和挖掘,结合应用新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和RNAi技术,将使害虫的防治和益虫的利用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7期)

昆虫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0年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基因组公布以来,昆虫基因组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为昆虫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带来了革命性转变。本文以昆虫基因组学相关的中外文献与专利为研究基础,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农业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态势,综述了全球及我国昆虫基因组领域SCI论文及专利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虫基因组论文参考文献

[1].黄聪,李有志,杨念婉,武强,邢龙生.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9

[2].孙勇,李美,孟丽君,李小杰,曾晔临.基于文献计量的昆虫基因组研究发展态势浅析[J].中国基础科学.2019

[3].时敏.第3届国际昆虫基因组学大会&第6届国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18

[4].李晨.昆虫基因组学:绿色防控的核心[N].中国科学报.2018

[5].侯丽,詹帅,周欣,李飞,王宪辉.中国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7

[6].尹传林,李美珍,贺康,丁思敏,郭殿豪.昆虫基因组及数据库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7

[7].魏敏.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发布[N].中国中医药报.2016

[8].石进.全球首个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在北京发布[N].凉山日报(汉).2016

[9].寇敏芳.全球首个药用昆虫基因组图谱发布[N].四川日报.2016

[10].张传溪.中国农业昆虫基因组学研究概况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昆虫基因组论文-黄聪,李有志,杨念婉,武强,邢龙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