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境,听众,自我,动机,认知,信息反馈,模型。

自我表征动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小勇,周西堉,郭永玉[1](2015)在《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时(研究2),关系自我与对自身的看法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因素都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重要他人的表征激活或启动条件下重要自我特质的评价得分在自评和期望他评得分上的一致性最高。结果证明了关系自我定义会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向重要他人寻求对自身的看法的评价证实。最后在自我证实理论和社会认知模型基础上,对本研究结论展开了讨论。(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菲茗[2](2002)在《小学儿童自我表征策略及其动机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表征是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加工过程,属于人际互动中的一种认知调节。本研究对小学8、10、12岁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和动机的发展进行考察,旨在从发展的角度丰富和深入自我表征领域的研究。自我表征策略主要探讨儿童在不同的情境因素下(本研究涉及的是不同听众情境和不同性质的信息反馈情境)进行自我评价的特定方式。自我表征动机主要包括取悦听众和建构理想的公众自我两种动机,其研究主要是探讨儿童的自我表征行为倾向于受哪种动机的主导。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儿童在匿名条件下的自我评价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在同年龄段的性别间无显着差异。 (2) 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存在着年龄差异。在面对不同听众(熟悉或陌生听众)的情境下,除10岁儿童外,8岁和12岁儿童均进行策略性的自我表征,但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面对不同性质的听众反馈(有利信息或不利信息)时,除8岁儿童外,10岁和12岁儿童进行了策略性的自我表征,但他们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3) 小学儿童总体上以听众取向的自我表征动机为主导,其表达的观点倾向明显地受观众倾向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表达与听众不一致倾向的人数比例显着增高。其中部分儿童——10岁和12岁男生已出现了建构理想的公众自我的表征动机,他们表达的观点倾向已不受听众倾向的影响。 (4) 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在8岁和12岁均存在着性别差异,而10岁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表征动机的发展上,男女生存在显着差异:男生表达与听众不一致倾向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着增长,女生的增长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1-01)

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我表征是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加工过程,属于人际互动中的一种认知调节。本研究对小学8、10、12岁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和动机的发展进行考察,旨在从发展的角度丰富和深入自我表征领域的研究。自我表征策略主要探讨儿童在不同的情境因素下(本研究涉及的是不同听众情境和不同性质的信息反馈情境)进行自我评价的特定方式。自我表征动机主要包括取悦听众和建构理想的公众自我两种动机,其研究主要是探讨儿童的自我表征行为倾向于受哪种动机的主导。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儿童在匿名条件下的自我评价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在同年龄段的性别间无显着差异。 (2) 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存在着年龄差异。在面对不同听众(熟悉或陌生听众)的情境下,除10岁儿童外,8岁和12岁儿童均进行策略性的自我表征,但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面对不同性质的听众反馈(有利信息或不利信息)时,除8岁儿童外,10岁和12岁儿童进行了策略性的自我表征,但他们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3) 小学儿童总体上以听众取向的自我表征动机为主导,其表达的观点倾向明显地受观众倾向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表达与听众不一致倾向的人数比例显着增高。其中部分儿童——10岁和12岁男生已出现了建构理想的公众自我的表征动机,他们表达的观点倾向已不受听众倾向的影响。 (4) 儿童的自我表征策略在8岁和12岁均存在着性别差异,而10岁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表征动机的发展上,男女生存在显着差异:男生表达与听众不一致倾向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着增长,女生的增长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胡小勇,周西堉,郭永玉.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2].李菲茗.小学儿童自我表征策略及其动机的发展[D].浙江大学.2002

标签:;  ;  ;  ;  ;  ;  ;  

自我表征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