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园: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王仕园: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摘 要: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哲学基础上,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以研究人的社会关系为基本内容,致力于实现“完整的人”的终极目标,实现了人的现实变革。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本质思想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对人的本质思想当代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的问题、塑造人的本质,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人民;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阐释

(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出发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现实的人”即从事实际工作的人,这是马克思不断强调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这是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方法,强调以现实的、有生命活动的个人为根本出发点。

1.“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根据旅游者故意无视、默认补偿与价格因素、信息对称情况、搭便车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旅游者故意无视与默认补偿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人是劳动的人,劳动也是人的劳动,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劳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人有意识地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单纯顺应自然尺度的动物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人的劳动可以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作用于物,从而在类特性意义上实现对物的认识,并依据这种认识实施对物的再造。人在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地改造现实世界,与此同时,也不断地生成着人的本身。

2.“现实的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这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与人自己本身关系中,“现实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意识存在物的存在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独有性。人的自然属性表现为人来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包含于自然。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社会群体也是由人构成的,人不能与社会群体分离,孤立生活的“鲁滨逊式”的人是在思维中才能存在的抽象存在。因此,人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是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人的精神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需要、精神生活和精神能力,从心理结构上来看,人有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从人的思维结构上看,人有一个与外部客观世界不同的内部“主观世界”,由此,人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精神属性,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性之一。

最后,“现实的人”是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从来都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人。就像马克思所阐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不能恣意妄为,根据自我意识在不受其所处的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下生活,人必然要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6页。。”

(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孤立的、静止的考察人的方式,提出了认识、揭示人的本质的基本方法,即把人与社会相联系,抓住社会生产实践中人产生的必然联系,并把人置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考量,这体现了马克思不同于之前“见物不见人”的哲学思维方式,他开始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方面来揭示人的本质,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即由物向人的转变。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理解这一思想,需要我们把握以下两方面内容。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马克思认为,在改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人势必会不断更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规律会被人类最大限度地同化和利用,并在自身中赋予它们以一种有机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随着人不断进行社会实践,人与社会也慢慢地产生丰富的、具体的联系。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过程中,由人创造出来的丰富的社会关系将被人全面自由地占有。此时,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历史性将转换成每个独立个体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人不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人的本质”这一思想的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前提下,形成了适应中国新情况,解决中国新问题的中国化理论创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毛泽东思想,“充分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邓小平理论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结合了中国基本国情、符合了中国实际情况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和鲜活的生命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完整的人”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解

2.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但要了解人的劳动本质,而且需要考虑到一定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在创造人类历史的过程中,人们就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客观的社会联系,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影响和决定劳动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到:“人不是脱离自然、社会的独立个体,人的本质自然也不是单一个人就能体现的固有抽象物,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马克思提出的这一根本性命题,使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三)“完整的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终极目标

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和社会都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两个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实现“完整的人”的必要条件。因此,人全面发展需要同自然和解,充分利用有力的社会条件、社会规律,使之成为促进全面发展自身的重要力量。

where, and is the sampling capacitor of the second stage integrator. In our work, then:

对壳聚糖-明胶澄清方法进行响应面分析,以透过率(Y)作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设计方案与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1.劳动是人的本质

1.2.2 课中讨论 A组(教改组):(1)病例汇报阶段:在前期准备基础上,翻转课堂进行过程中小组抽签后对前期分发的病例进行讲解,包括对临床病史分析、检查方法的选择、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并记录问题,教师重点收集不同意见,观察学生讲解得情况及其余同学得讨论和交流情况;(2)教师指导阶段:教师对讲解小组进行点评,对课中阐述的重点、难点及疑点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延伸出的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点进行分析;(3)总结回顾阶段:组织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自行回顾影像资料,拟写出诊断报告并总结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集中讲解。

1.“完整的人”顾名思义,就是人能成为与其相关的所有关系的协调者和占有者,不断获得全面发展

人既然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当中,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该是“完整的”。马克思的这一设想,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预示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前景。“完整的人”具有两大特点。

常规研究比较倾向于院外各种形式,与患者紧密沟通,在患者出院后指导其正确护理、科学饮食,改善预后[8]。本文通过护理延伸服务,拓展院内、院外的护理范围和内容,借鉴专科护理、优质护理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高质量的护理。对于畏惧肿瘤且存在严重负性情绪的膀胱癌患者,再加上手术后并发症、腹壁造瘘以及尿道改造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9-10]。护理延伸服务特此针对该病群体,通过人性化、专业护理,加强患者院外健康指导、生活护理以及定期随访,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疾病复发率[11-12]。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特性之一,劳动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劳动创造人,劳动维持人的生存,劳动改造人与社会。究其意义来看,人通过不断地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维持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能量,这种与动物相区别维持生命的运动形式使人在劳动中产生动力,促进人的生成,推动人的发展。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科学概念,强调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的重大能动作用。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充分地肯定了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区别于物的特点(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人的能动作用的重要性体现在遵循客观规律的一定条件下能通过实践来决定客观,改造客体。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思想,加了“一定条件”,和唯意志论区别开来,充分论述了人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而且在指导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中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发展潜力与主观能动性,对建国后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二)“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思想

中共领导集体在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下,邓小平提出了“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思想。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邓小平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思想。二是指强调人的思想解放。《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巧破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广泛地引发了全国性范围内人民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人民的思想束缚。这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为党开展新一轮的改革和建设做了重要的理论思想准备。三是指注重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发展。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本就蕴含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人的发展会主导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观点看,人民群众作为生产要素的占有者,能利用生产要素的社会实践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价值的创造主体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只有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尊重全体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出发,着力创造条件实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在新的历史关键期实现人民群众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民群众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都要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一政治智慧。其次,以人民群众为老师,向人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老师,在下乡的时候就经常向人民群众学习,他认为人民群众具有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经验,这是祖辈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经验教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号召市委、领导党员干部不能摆官腔,要以人民群众为老师。最后,以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开展一切工作,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上,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和当代延伸。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利益为工作标准,不断地改进了作风问题,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价值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关于人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们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在人学思想中,“人的本质”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解和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理解人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也能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向。

(3)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的融合成二元世界。在实时定位技术和穿戴式设备的支持下,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一)研究人的问题的科学指导思想

“人的本质”思想是指导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揭示“人的本质”,能够为认识、分析、研究有关人的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认识“现实的人”需要从个人、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四者统一出发,才能科学分析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容和条件,对以往人的学说进行有力的批判。首先,研究人的发展问题,需要从“人的本质”思想出发。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密切联系,只有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才能知道人要发展什么。其次,研究人的自由问题,需要从“人的本质”思想出发。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享有的权利,人的自由就是认识社会关系进而从社会关系的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支配社会关系的主人。最后,研究人的价值问题,需要从“人的本质”思想出发。人的价值问题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反思,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蕴藏在劳动活动和劳动产品中,人只有在劳动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在社会中创造个人价值,不断生成人自身。

综合考察建国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以国家级活动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为引人关注;地方性活动与此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全国纪念活动的潮流。

(二)指明塑造人的本质的良好方向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这就说明了人不是一出生就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今,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从“人的本质”思想出发,实现对人的本质的良好塑造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个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人完成社会化、确立个人社会本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不能自由地选择自身所处时代背景,人必然要受到既定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将受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的制约,由此说来,当时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当下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的本质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人虽然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但是人们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选择内化哪一种社会关系成为人。因此,塑造良好的人的本质,不仅需要一个具有健全民主的制度、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且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选择有益的发展空间和健康的发展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诉求

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目标,在西方哲学史上和谐也有其深厚的思想根基。马克思在《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我国和谐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要充分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对其加以辨别,批判地吸收关于个人独立精神、科学理性的推崇和民主法治、个人价值的重视,坚决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极端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首先,社会的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和谐。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既处在社会关系中,就要求必须以人为本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明确突出了和谐社会的目的性。其次,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和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相应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产生也会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实现公平正义,需要我们协调人与人之间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人生活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才能得以保障,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体系,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氛围,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才会朝着和谐共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1).

[7]张帆.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高清海,张慧彬.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看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J].学习与探索,2004(3).

[9]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1).

[10]刘怡,薛萍.马恩早期著作中“人”的思想的演进历程[J].理论前沿,2006(21).

[11]王盛辉.对马克思“自由个性”内涵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12]贺来,张欢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什么[J].学习与探索,2014(9).

TheChineseizationofMarx’sHumanEssenceandItsContemporaryValue

WANG Shi-yuan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philosophy, Marx’s essence of humanity takes “real peop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udies human social relations as the basic content, and strive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complete people”. The real revolution of people. Chinese Marxists have made active explorations on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nature” thinking, and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human essence thinking helps to better study human problems and shape human na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words: Marx; the essence of man; the people; contemporary value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9)03-0052-05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9.03.010

收稿日期:2018-11-02

作者简介:王仕园,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张玉秀)

标签:;  ;  ;  ;  ;  ;  ;  ;  ;  ;  ;  ;  ;  ;  

王仕园: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