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论文和设计-包兴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钻具和夹持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右侧固定连接有钻具,所述支架右侧设有夹持台,所述夹持台下端面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台内侧设有齿轮坯,所述齿轮坯外侧设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齿轮坯下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支撑杆、螺纹杆和螺母,通过螺纹杆转动和螺母的转动,可以针对齿轮坯进行挤压固定,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呈弧形设置,这种夹持方式保证齿轮坯不会晃动,保证打孔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支架(2)、钻具(3)和夹持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右侧固定连接有钻具(3),所述支架(2)右侧设有夹持台(4),所述夹持台(4)下端面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台(4)内侧设有齿轮坯(5),所述齿轮坯(5)外侧设有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所述齿轮坯(5)下方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两端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2)外侧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另一端面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6)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第一夹持板(6)下端面与夹持台(4)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7)和夹持台(4),所述第二夹持板(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另一端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端面均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上端面中央开设有凹槽(16),且凹槽(16)周围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贯穿顶板(10)上下端面,所述顶板(10)外侧与夹持台(4)滑动连接,所述顶板(10)上端面呈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4)位于顶板(10)的下方,所述收集箱(14)下端面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渐开线齿轮加工方法有两大类,一个是仿形法,用成型铣刀铣出齿轮的齿槽,另一个是范成法:滚齿机滚齿:可以加工8模数以下的斜齿;铣床铣齿:可以加工直齿条;插床插齿:可以加工内齿;冷打机打齿:可以无屑加工;刨齿机刨齿:可以加工16模数大齿轮;精密铸齿:可以大批量加工廉价小齿轮;磨齿机磨齿:可以加工精密母机上的齿轮;压铸机铸齿:多数加工有色金属齿轮。

齿轮坯在加工时常常需要打孔,传统的打孔方式是通过人工用钻具进行打孔,这种方式打孔质量不佳,有可能因为固定不稳定导致齿轮坯滑动导致打孔失败,打孔时会有大量铁屑产生,一般手工钻孔都没有收集装置导致钻孔碎屑污染工作环境,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钻具和夹持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右侧固定连接有钻具,所述支架右侧设有夹持台,所述夹持台下端面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台内侧设有齿轮坯,所述齿轮坯外侧设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齿轮坯下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与夹持台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外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另一端面与夹持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夹持板下端面与夹持台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和夹持台,所述第二夹持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夹持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端面均呈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端面中央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周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顶板上下端面,所述顶板外侧与夹持台滑动连接,所述顶板上端面呈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位于顶板的下方,所述收集箱下端面与工作台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支撑杆、螺纹杆和螺母,通过螺纹杆转动和螺母的转动,可以针对齿轮坯进行挤压固定,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呈弧形设置,这种夹持方式保证齿轮坯不会晃动,保证打孔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顶板、限位板、电动伸缩杆、支撑板和收集箱,可以针对钻具对齿轮坯打孔时所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碎屑经过通孔掉落至收集箱中,然后在打孔完成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将齿轮坯顶起,方便齿轮坯取出,而限位板的使用避免了在打孔时钻具对顶板的压力导致顶板下降,这种设置保证打孔质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台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板剖视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架、3-钻具、4夹持台、5-齿轮坯、6-第一夹持板、7-第二夹持板、8-支撑杆、9-螺纹杆、10-顶板、11-限位板、12-电动伸缩杆、13-支撑板、14-收集箱、15-通孔、16-凹槽、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支架2、钻具3和夹持台4,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右侧固定连接有钻具3,所述支架2右侧设有夹持台4,所述夹持台4下端面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台4内侧设有齿轮坯5,所述齿轮坯5外侧设有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所述齿轮坯5下方设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启动上移带动齿轮坯5上移,方便齿轮坯5取出,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两端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2外侧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3防止在钻具3在钻孔时顶板10下降,能有效保证钻孔质量,所述限位板11另一端面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

所述第一夹持板6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第一夹持板6下端面与夹持台4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7和夹持台4,所述第二夹持板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另一端与夹持台4固定连接,这种设置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9使第一夹持板6紧紧贴住齿轮坯5,实现很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端面均呈弧形设置,这种设置使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端面与齿轮坯5外侧端面正好贴合,这种设置能将齿轮坯 5稳稳固定住,所述顶板10上端面中央开设有凹槽16,且凹槽16周围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贯穿顶板10上下端面,所述顶板10外侧与夹持台4滑动连接,所述顶板10上端面呈圆形设置,这种设置避免钻具3直接钻透齿轮坯5对顶板10造成损坏,所述收集箱14位于顶板10的下方,所述收集箱14下端面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这种设置保证碎屑可以掉落至收集箱14中,方便对碎屑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碎屑污染工作环境。

所述电动伸缩杆12型号为ANT-36电动伸缩杆。

工作流程:使用时接通电源,将齿轮坯5放置在顶板10上,然后通过电动伸缩杆12启动带动顶板10下降,顶板10下端面与限位板11平齐,然后通过转动螺纹杆9推动第一夹持板6在夹持台4上滑动,然后通过弧形的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7相互挤压从而固定齿轮坯5,在钻具3对齿轮坯5进行钻孔时,限位板11对顶板10有一个作用力,顶板10不会向下滑动,保证齿轮坯5的稳定性,保证打孔的质量,然后钻具3所产生的碎屑经过通孔15掉落至收集箱14,当对齿轮坯5中心进行打孔时,碎屑和钻具钻透齿轮坯5,碎屑会掉落至凹槽16中,同时钻具3不会对顶板10造成损坏,当收集箱14中积累一定程度的碎屑时,通过滑动收集箱14可以将碎屑取出,避免碎屑污染工作环境,让后打孔完成后,通过松动螺母17和转动螺纹杆9,通过电动伸缩杆12启动带动顶板10上升,从而方便齿轮坯5取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70126.8

申请日:2019-05-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86732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23B41/00

专利分类号:B23B41/00;B23Q3/06;B23Q11/00;B23Q7/00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重庆綦特齿轮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綦特齿轮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00 重庆市綦江县古南街道北渡场麦芽厂旁

发明人:包兴文

第一发明人:包兴文

当前权利人:重庆綦特齿轮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自动定位的齿轮打孔装置论文和设计-包兴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